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
读chá
,指小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的衰败景象:
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
C.第三联写轻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挡住了前行的小舟。
D.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
E.第五联诗人想象回到山宅之后,看到烟霞如昔,再次突出了“还”字。
设误角度
形象特点概括不当、表达技巧确认不准
分析
B项,形象特点概括不当,“衰败景象”与全诗意境不符;
E项,表达技巧确认不准。
不是“想象”,是诗人回到山宅之后,所经泉路依旧,看到烟霞如昔,这些都是诗人熟悉的旧时风景,再次突出了“还”字。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泊扬子津
祖 咏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的“才”与“遥”呼应,才入扬州,就感到乡关已远;
入题即抒发浓重的离情,简洁明快,调动了读者的情绪,起法高妙。
B.颔联抓住雨霁初晴的特征:
上句写雨后初晴,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苍翠;
下句写雨后风起,为结句的“寒气”作了铺垫。
C.颈联由“明沙岸”引出下句“云帆碍浦桥”,一个“碍”字形象地写出了浦桥阻碍了诗人远眺家乡的视线,体现出诗人悲凉的情怀。
D.尾联的主要意思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诗人枯坐舟中,衣衫单薄,更觉雨后的江风寒气侵入肌骨,不胜其寒。
E.尾联的“客衣”点明了游子身份,“薄”写出诗人生活的困窘;
“客衣”之“薄”与“寒气”之“饶”形成了对比,细腻地表达了诗人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
语言鉴赏不当、情感分析不准
C项,属语言鉴赏不当(曲解文意),“碍”字形容船多造成的拥挤感,刻画出码头处于水运交通枢纽地位的特征,而非选项所述;
E项,属情感分析不准,无中生有,“韶光易逝”的情感在尾联没有体现。
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练
(时间:
45分钟 分值:
77分)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乌夜啼
李 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注】,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秦川女:
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符国秦川人。
被徙沙漠,其妻苏氏。
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
“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
B.起首两句,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归飞的乌鸦与远在天涯的诗人形成对比,更引发空闺思妇的愁绪。
C.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稍做具体的描写,让人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
D.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
E.“独宿空房泪如雨”,这如雨的泪水不仅表现思妇的悲痛,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读者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
解析 B项,“远在天涯的诗人”错误,应是“远在天涯的征夫”。
C项,“稍做具体的描写”应是“不做任何具体的描写”。
答案 BC
(2)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
请就其中两点作分析。
(6分)
答:
答案 ①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川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
②化用窦韬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川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
③“隔窗语”“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
④“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浣溪沙
朱敦儒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
竹笋的壳皮。
(1)下列对本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解析 A项,“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
C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
答案 AC
(2)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做简要的分析。
解析 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
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
下阕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
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
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天寒人心更寒。
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注】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
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词的上阕写梦境,下阕写梦醒后的感想,虚实对比,反差巨大,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
B.词人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E.词尾间接抒发感慨,身虽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
解析 C项,“一动一静,以动衬静”表述错误,“动静结合”或“动静互衬”,常用于实景描写,这里作者写的是梦境,属于虚写。
E项,“间接抒发感慨”错,应该是直抒胸臆。
答案 CE
(2)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解析 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各自诗(词)境,可以先分析两者的相同点,“自许封侯在万里”“塞上长城空自许”两句写出的是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但这些志向和理想均落空了。
然后分析两者的不同点,本词“鬓虽残,心未死”强调的是“心未死”,也就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思;
“镜中衰鬓已先斑”强调的是“鬓”“先斑”,侧重点在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上。
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 相同点: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用典。
《晋书·
罗含传》:
“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
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A.诗歌首句“暗”“淡”二字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
B.“融融”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传达出自己看到金黄色的菊花时那一种温暖的感受。
C.诗歌颔联借典故来赞赏菊花之色和菊花之香,表明了自己安心归隐田园的乐趣。
D.诗歌颈联既赞扬了秋菊傲霜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的忧虑。
E.末尾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了期望被朝廷赏识,入朝做官的心绪。
解析 B项,“拟人手法”错,应该是通感,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
C项,“安心归隐田园”错,从后四句诗来看,诗人并不是安心归隐,而是渴望入朝为官。
(2)这首咏菊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以本诗为例,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答案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
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写自己。
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
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
如三、四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罢官之事。
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怯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
七、八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朝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江城子·
癸酉春社①
王 炎②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
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
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春社:
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
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②王炎:
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
A.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愉悦情怀。
B.“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一句采用设问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孤独寂寞的情怀。
C.“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D.“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一句动静结合,既写出庭院的静谧,又写出燕子双飞的美妙。
E.词的下阕结尾处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人痴,全篇因之而活跃飞动。
解析 A项,“愉悦情怀”错,应该是“寂寞情怀”。
D项,“动静结合”错,应该是“以动衬静”;
“既写出庭院的静谧,又写出燕子双飞的美妙”错,应该是“衬托寂寞无聊的心绪”。
答案 AD
(2)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解析 鉴赏人物形象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词中所写景物。
解答本题应抓住“老大”“独处”“怯寒”“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等有效信息。
答案 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蔌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注】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张孝祥,南宋词人。
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
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
表达了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似乎满含深情,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创造出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E.“此心到处悠然”是说自己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表达了词人已经习惯于这种恬淡的生活,游山玩水,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解析 C项,东风“浩荡”“强劲”错,“东风”句,表现的是春风的轻柔、友好;
E项,“词人已经习惯于这种恬淡的生活”错,此句表达的是词人无力改变世事,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的无奈。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解析 按照题干要求,首先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展开联想,把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然后点明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最后阐明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湖水一碧万顷,天水相连,沙鸥自由飞翔其间的辽阔深远而又充满蓬勃生气的画面。
词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暗寓着词人对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返归自然的热切期待。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
(1)~
(2)题。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 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
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
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
②方回:
贺铸的字。
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
B.“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
C.下阕前三句阔大而凄清的景象与上阕中“叠鼓清笳”的欢快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D.“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是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江南的人谁会念及我呢?
词人有一腔愁怨,故以贺铸自比。
E.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项,“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分析不当,词人描绘出的是郊野送行的壮阔场面。
D项,“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应是自己隐居江南,又有谁会念及我。
由后面的“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可以看出词人隐居江南。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
②“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不仅包含了年老力衰、无人念及的伤感,还有国家沦亡的伤痛。
③“东风渐绿西湖岸”至结尾,借对江南早春之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仕元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