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习PLC编程的入门建议Word下载.docx
《新手学习PLC编程的入门建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手学习PLC编程的入门建议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必担忧自己写的程序会有什么问题,会影响PLC的正常工作。
程序有没有问题,只有让PLC运行了才能发现。
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对自己才能的进步。
撇开硬件操作不谈,单就软件来说,我还真没有遇到过由于软件问题而损坏PLC的事。
在这里不必担忧继电器电路接错线可能造成的后果。
所以,大胆的理论是PLC编程的必由之路。
当然,大胆理论并不是野蛮操作,而是必须遵循必要的标准。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在程序未经可靠性证实之前,千万不要挂接负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数字量的输出有LED显示;
而模拟量处理可以采用一些硬件或软件模拟手段来解决。
3、编程需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
编程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
在高级语言中,使用最多的是ifthenelse、select这些条件判别语句,这就是逻辑中的因果关系。
PLC程序就是由这些因果关系组成的:
判别条件是否成立,进而决定执行相应的指令。
最初的PLC是用来替代继电器逻辑电路的,所以继承了继电器电路以触点作为触发条件的描绘方式。
在PLC中,以虚拟触点代替了继电器的金属触点,而继电器电路所表达的逻辑关系还是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即使引入了继电器电路难以胜任的数值处理过程,PLC从根本上还是在执行一个个因果关系。
所以,理顺对象的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编程之前必须精心做好的准备工作。
我在接到一项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出一份逻辑关系图,与用户反复商讨,获得用户的认可,然后才真正进入程序的编写过程。
4、不可或缺的相关知识
PLC的程序是直接作用于对象的详细工艺过程,那么对对象详细工艺过程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的。
我在与用户的交流过程中,会用我所掌握的UnitOperation的知识分析用户的工艺过程,协助用户整理过程控制中的各个逻辑关系,甚至包括各种仪表、硬件的配置。
这得益于我本来所学的专业。
当然,不能要求所有搞PLC程序的工程师都有我这样的经历。
但是有两门知识却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过程仪表的硬件知识,包括传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和PLC本身,这是构建控制系统的根底;
二是过程控制理论,包括各种控制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二位调节和PID调节模型。
PID调节是目前用得最广泛的过程控制手段,且变化多端。
学习PID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
几乎所有讲解过程控制的书籍都有关于PID的内容,多读根本相关的书籍对理解PID是很有好处的。
我发现不少网友在进入PLC领域时,缺乏这些相关知识。
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当事者不能静下心来弥补知识的缺陷。
我们不要怪罪学校没有教授这些内容,而是要注重自己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
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学校里没讲过的,这不能成为我们回绝工作的理由,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这些问题。
我的体会是,为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学习的知识,比课堂上学的东西更容易记住。
5、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每个人编程都会有不同的习惯和特点,不能强求一致。
但是一些好的习惯还是应该为大多数人所遵循。
一是理顺逻辑关系、时序关系,编制程序框图;
二是合理分配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
三是合理分配存放器,编制存放器符号表。
PLC编程更接近于单片机,或者说PLC就是模块化的单片机。
因此PLC的很多操作都是直接针对存放器的,假如在程序中出现不合理的存放器地址重叠,一定会出现不可料想的后果。
编制存放器符号表不仅可以防止上述问题〔MicroWin会有问题提示〕,而且可以使程序具备更好的可读性。
这和VB中定义变量有异曲同工之处。
VB编程中关注的是事件,不强调主程序和子程序的观念,因为VB主程序的工作是由PC的操作系统完成的。
PLC那么不然。
PLC程序是以主程序为主干的,CPU不断的循环执行主程序,只有触发条件成立时才会调用子程序或中断程序。
即子程序和中断程序所执行的任务不是全时需要的。
假如把这些任务都放在主程序中会无端增加主程序的工作量,降低程序的效率。
这点和单片机的编程思路是一致的。
子程序的使用可以使整个程序的逻辑更明晰。
而且子程序可以分开编写、调试,最后“安装〞到主程序上。
这样你可以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PLC编程,无论是LAD,抑或STL,都不如VB那么直观、有趣,更不如CAD那么形象。
但比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的可视性强多了。
对于初学者,LAD〔梯形图〕的编程相对直观,更容易上手。
最后,PLC提供了丰富的指令、模块,比单片机方便了很多。
但是初学者编程时应尽量先使用简单的指令到达目的。
尽管看上去有点土,却不失为一个入门的好途径,且对你理解那些较为复杂的指令会有帮助。
具备了一定经历后,应该考虑掌握复杂指令的应用,以及程序的优化。
学习PLC密决
1.不要看到别人的回复第一句话就说:
给个代码吧!
你应该想想为什么。
当你自己想出来
再参考别人的提示,你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思路的差异。
2.别小家子气,买本书几十块都舍不得,你还学个P。
为了省钱看电子书,浪费的时间绝对
超过书的价值。
当然假如查资料,只能看PDF。
3.学习新的开发软件时,一定要看帮助手册。
买的书不够全面。
刚接触一个软件,什么都不
懂,就盲目的问东问西,让人看起来很幼稚。
4.不要蜻蜓点水,得过且过,细微之处往往表达实力。
5.把时髦的技术挂在嘴边,还不如把过时的技术记在心里。
6.看得懂的书,请仔细看;
看不懂的书,请硬着头皮看。
.别指望看第一遍书就能记住和掌握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
7.多理论,调试,去写去调,只用软件模拟,是永远成不了高手的。
8.保存好你做过的所有的源程序、原理图等----那是你最好的积累之一。
9.对于网络,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利用一下,很多问题不是非要到论坛来问的,首先你要学会
自己找答案,比方google、XX都是很好的搜索引擎,你只要输入关键字就能找到很多相
关资料,别老是等待别人给你希望,看的出你平时一定也很懒!
10到一个论坛,你学会去看以前的帖子,不要什么都不看就发帖子问,也许你的问题早就
有人问过了,你再问,别人已经不想再重复了,做为初学者,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帖子没人回
的。
11,论坛论坛,就是大家讨论的地方,总期望有高手总无偿指点你,除非他是你亲戚!
!
讨论者,起码是程度相当的才有讨论的说法,假如程度真差距太远了,连根本操作都需要别人给解答,谁还跟你讨论呢。
什么样的人是急躁的人
如何学习PLC
弄通有关PLC程序设计理论是重要的。
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准备或指导,仅靠在理论中探索,简单的问题还好办。
复杂的就不好办了。
不仅无从下手,而且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也难编出效率较高、质量也较高的程序,常常是事倍功半。
但是,编程的详细理论,以及在这个理论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即经历,也是重要的。
没有经历,仅有理论,既无法深化理解理论,又无法灵敏应用理论。
这正如学数学,如仅理解一些定理或记住一些公式,没有作相应的练习,肯定是学不好的。
更不用说,任何理论也都只是经历的总结,归根到底也都有是来自理论。
1、经历积累
经历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都很重要。
前者要靠细心学习,后者要靠用心积累,都要在一定的时间与必要的精力。
别人的经历有上了书的或登载在杂志上的。
有的是细心学习别人的,但多数是我自己的经历。
所有的例子都经我测试过,都经理论证明是可行的。
我想,别的书本或杂志上介绍的也会是这样的。
所以学习这样杨功的经历是必要的。
还有就是你同事的经历,也是值得学习。
这种经历离你很“近〞,很易借鉴。
自己的经历那么是最重要的。
要在自己的理论中,积累自己的经历。
同时,最好在学别人的经历时,也能亲自作些测试,能使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进而把这些经历变成自己的。
这也是自己经历的重要积累。
还有一些失败的经历,这往往是不会公开的,但这些经历也要学习,也要积累。
经历的积累要用自己的脑记,更要用电脑记。
最好作些分类,建立一个自用的程序库,以便于随时引用。
2、经历升华
经历还有待升华。
升华有三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就是建立一个典型的程序库,供今后再用。
假设程序复杂,还可建一些功能块,或子程序,以便以后引用。
其次,要总结出有效算法。
如单按钮起停程序库等。
最高层次的升华是把经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为丰富PLC程序设计理论作奉献。
我想,随着PLC使用的普及与进步,是会有越来越多从经历中升华出来的,而又能用以指导理论的PLC编程理论的。
3、经历应用
经历积累、经历升华都是为了应用。
经历应用有三方面:
1)用作工程设计模板。
设计新系统时,选用一个或几个与现设计工程类似的,已获得成功的工程,作样板进展设计。
这既可减轻设计的工作量,又增加设计的成功率。
这也是信息可重用的一大好处。
2)用作程序设计参考。
在无成功的工程可作样板时,在新设计的逻辑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控制逻辑,可采用或借用已有典型逻辑,这也可减少设计的工作量,增加设计的成功率。
3)用作算法设计参考。
在既无样板可参照,又无典型可采用时,还可运用过去的一些成功的算法。
经历是珍贵的,但是经历特别是个人经历,总是有限的。
所以,经历的应用也还要与编程理论相结合。
如何学习别人的PLC程序
1搜集资料。
在搜集资料时不仅要搜集程序还要搜集程序所附带的工艺流程及I/O分配表。
2程序分类。
在搜集到前人的程序后,首先加以分类。
以不同品牌的程序分类——再以不同功能细分。
3选择程序加以理解。
分类完成后就是渐渐的“消化〞程序了。
首先选择自己熟悉的PLC程序或是自己将要用到的程序样例下手,这样理解起来比拟容易。
4对于有工艺流程及I/O分配表的程序进展理解。
1)理解程序的工艺流程。
2)I/O分配。
把I/O分配表中的说明加在程序的注释中。
3)理解中间位。
在程序设计时肯定会用到诸多的中间位做转接,然后搞清楚每一步或每一网络所对应的中间位的功能,在程序中加以注释。
4)理解定时器。
程序中定时器的功能要清楚,特别是有时间日期控制的,定时器的功能是比拟重要的。
其意义也要记录下来。
5)理解计数器。
6)理解生疏指令。
在“消化〞别人程序的过程中,不勉会看到一些自己没用过或不熟悉的指令,这也是自己要重点理解的对象,要准备一份电子指令手册随时查找,并在程序中记录。
这才是自己要学习与进步的地方。
5、对于没有任何说明的程序进展理解。
1)指令应用。
对此类程序主要是注意程序中的指令应用。
把指令截取下来,以指令名称为为文件名另存在文件夹中。
2)分系统另存。
对于能理解并能整理成系统程序加以另存,比方说程序中的时间系统、PID系统等等的程序。
3)所有的PLC指令都是大同小异的,当以后工作中能应用到的部分可以就地取材,举一反三。
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设备的工艺,只有熟悉了产品和掌握了程序的根本编写方法,才能得心应手!
PLC根底学习方法论谈
学习PLCPLC,2边学边练
一、问题提出。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最主要是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中,如何综合地运用前面学过知识点,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合理组合成控制系统,
在此介绍组成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的一般方法。
二、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根本步骤
1.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一般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来确定,它是整个设计的根据;
〔2〕选择电气传动形式和电动机、电磁阀等执行机构;
〔3〕选定PLC的型号;
〔4〕编制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表或绘制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
〔5〕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编写软件规格说明书,然后再用相应的编程语言〔常用梯形图〕进展程序设计;
〔6〕理解并遵循用户认知心理学,重视人机界面的设计,增强人与机器之间的友善关系;
〔7〕设计操作台、电气柜及非标准电器元部件;
〔8〕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根据详细任务,上述内容可适当调整。
2.系统设计的根本步骤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图1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
〔1〕深化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a.被控对象就是受控的机械、电气设备、消费线或消费过程。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根本方式、应完成的动作、自开工作循环的组成、必要的保护和联锁等。
对较复杂的控制系统,还可将控制任务分成几个独立部分,这种可化繁为简,有利于编程和调试。
〔2〕确定I/O设备
根据被控对象对PLC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用户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等。
〔3〕选择适宜的PLC类型
根据已确定的用户I/O设备,统计所需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点数,选择适宜的PLC类型,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
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4〕分配I/O点
分配PLC的输入输出点,编制出输入/输出分配表或者画出输入/输出端子的接线图。
接着九可以进展PLC
程序设计,同时可进展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5〕设计应用系统梯形图程序
根据工作功能图表或状态流程图等设计出梯形图即编程。
这一步是整个应用系统设计的最核心工作,也是比拟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首先要非常熟悉控制要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电气设计的理论经历。
〔6〕将程序输入PLC
当使用简易编程器将程序输入PLC
时,需要先将梯形图转换成指令助记符,以便输入。
当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辅助编程软件在计算机上编程时,可通过上下位机的连接电缆将程序下载到
PLC中去。
〔7〕进展软件测试
程序输入PLC后,应先进展测试工作。
因为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
因此在将PLC
连接到现场设备上去之前,必需进展软件测试,以排除程序中的错误,同时也为整体调试打好根底,缩短整体调试的周期。
〔8〕应用系统整体调试
在PLC
软硬件设计和控制柜及现场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展整个系统的联机调试,假如控制系统是由几个部分组成,那么应先作部分调试,然后再进展整体调试;
假如控制程序的步序较多,那么可先进展分段调试,然后再连接起来总调。
调试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排除,直至调试成功。
〔9〕编制技术文件
系统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元件明细表、PLC梯形图。
三、PLC硬件系统设计
1.PLC型号的选择
在作出系统控制方案的决策之前,要详细理解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从而决定是否选用PLC进展控制。
在控制系统逻辑关系较复杂〔需要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工艺流程和产品改型较频繁、需要进展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有数据运算、模拟量的控制、PID调节等〕、系统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准备实现工厂自动化联网等情况下,使用PLC控制是很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消费厂家提供了多种系列功能各异的PLC
产品,使用户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所以全面权衡利弊、合理地选择机型才能到达经济实用的目的。
一般选择机型要以满足系统功能需要为宗旨,不要盲目贪大求全,以免造成投资和设备资源的浪费。
机型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对输入/输出点的选择
盲目选择点数多的机型会造成一定浪费。
要先弄去除控制系统的I/O总点数,再按实际所需总点数的15~20%留出备用量〔为系统的改造等留有余地〕后确定所需PLC
的点数。
另外要注意,一些高密度输入点的模块对同时接通的输入点数有限制,一般同时接通的输入点不得超过总输入点的60%;
PLC
每个输出点的驱动才能〔A/点〕也是有限的,有的PLC其每点输出电流的大小还随所加负载电压的不同而异;
一般PLC
的允许输出电流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等。
在选型时要考虑这些问题。
PLC的输出点可分为共点式、分组式和隔离式几种接法。
隔离式的各组输出点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电压种类和电压等级,但这种PLC
平均每点的价格较高。
假如输出信号之间不需要隔离,那么应选择前两种输出方式的PLC。
〔2〕对存储容量的选择
对用户存储容量只能作粗略的估算。
在仅对开关量进展控制的系统中,可以用输入总点数乘10字/点+输出总点数乘5字/
点来估算;
计数器/定时器按〔3~5〕字/个估算;
有运算处理时按〔5~10〕字/量估算;
在有模拟量输入/
输出的系统中,可以按每输入/〔或输出〕一路模拟量约需〔80~100〕字左右的存储容量来估算;
有通信处理时按每个接口200
字以上的数量粗略估算。
最后,一般按估算容量的50~100%留有裕量。
对缺乏经历的设计者,选择容量时留有裕量要大些。
〔3〕对I/O响应时间的选择
PLC的I/O响应时间包括输入电路延迟、输出电路延迟和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时间延迟〔一般在2~3
个扫描周期〕等。
对开关量控制的系统,PLC和I/O响应时间一般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可不必考虑I/O
响应问题。
但对模拟量控制的系统、特别是闭环系统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4〕根据输出负载的特点选型
不同的负载对PLC
的输出方式有相应的要求。
例如,频繁通断的感性负载,应选择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型的,而不应选用继电器输出型的。
但继电器输出型的PLC
有许多优点,如导通压降小,有隔离作用,价格相对较廉价,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才能较强,其负载电压灵敏〔可交流、可直流〕且电压等级范围大等。
所以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可以选择继电器输出型的
PLC。
〔5〕对在线和离线编程的选择
离线编程示指主机和编程器共用一个CPU,通过编程器的方式选择开关来选择PLC的编程、监控和运行工作状态。
编程状态时,CPU
只为编程器效劳,而不对现场进展控制。
专用编程器编程属于这种情况。
在线编程是指主机和编程器各有一个CPU,主机的CPU
完成对现场的控制,在每一个扫描周期末尾与编程器通信,编程器把修改的程序发给主机,在下一个扫描周期主机将按新的程序对现场进展控制。
计算机辅助编程既能实现离线编程,也能实如今线编程。
在线编程需购置计算机,并配置编程软件。
采用哪种编程方法应根据需要决定。
〔6〕据是否联网通信选型
假设PLC控制的系统需要联入工厂自动化网络,那么PLC需要有通信联网功能,即要求PLC应具有连接其他PLC、上位计算机及
CRT等的接口。
大、中型机都有通信功能,目前大部分小型机也具有通信功能。
〔7〕对PLC构造形式的选择
在一样功能和一样I/O
点数据的情况下,整体式比模块式价格低。
但模块式具有功能扩展灵敏,维修方便〔换模块〕,容易判断故障等优点,要按实际需要选择PLC
的构造形式。
2.分配输入/输出点
一般输入点和输入信号、输出点和输出控制是一一对应的。
分配好后,按系统配置的通道与接点号,分配给每一个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即进展编号。
在个别情况下,也有两个信号用一个输入点的,那样就应在接入输入点前,按逻辑关系接好线〔如两个触点先串联或并联〕,然后再接到输入点。
〔1〕确定I/O通道范围
不同型号的PLC,其输入/输出通道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应根据所选PLC
型号,查阅相应的编程手册,决不可“张冠李戴〞。
必须参阅有关操作手册。
〔2〕部辅助继电器
内部辅助继电器不对外输出,不能直接连接外部器件,而是在控制其他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时作数据存储或数据处理用。
从功能上讲,内部辅助继电器相当于传统电控柜中的中间继电器。
未分配模块的输入/输出继电器区以及未使用1:
1
链接时的链接继电器区等均可作为内部辅助继电器使用。
根据程序设计的需要,应合理安排PLC的内部辅助继电器
PLC根底知识简介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厂家消费300多品种PLC产品,应用在汽车〔23%〕、粮食加工〔16.4%〕、化学/制药〔14.6%〕、金属/矿山〔11.5%〕、纸浆/造纸〔11.3%〕等行业。
为了使各位初学者更方便地理解PLC,本文对PLC的开展、根本构造、配置、应用等根本知识作一简介,以期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一、PLC的开展历程在工业消费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展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展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
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开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如今,仍常常将PLC简称PC。
PLC的定义有许多种。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