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全归纳Word格式.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全归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全归纳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内容涵盖了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等,全面地重现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红星照耀中国》真切地让我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从而擦亮心中的信念之灯,点燃心中的红色激情,并将自己融入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从而让红色精神在不断传承中获得永生。
作者介绍
埃德加.斯诺(1905-1972)于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928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1930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
他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
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阅读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
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4.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B)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埃德加·
“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
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二、简答题
1.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
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答:
埃德加·
斯诺《西行漫记》,尼姆·
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
福尔曼《北行漫记》。
2.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3.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4.《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
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
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
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5.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昆虫记详细归纳版本!
一、简介
《昆虫记》(Souvenirs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
卡西米尔·
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
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
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二、主题
《昆虫记》一书,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
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艺术特色
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亦诗情画意的散文笔调,同时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没有任何增添,也没有什么忽略。
四、作者简介
让·
亨利·
法布尔(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五、相关练习
(一)填空题
1.《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
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
的书。
3.这部书将(昆虫)
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
、(趣味)
、(美感)
和(思想)
的美文。
4.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
一样有名。
5.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
,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6.(蝉)
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
是一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7.蝉怎样喝水?
(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
8.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
是(顽强)
的乞丐,而(勤奋)
的生产者是(蝉)
9.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
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
它是(螳螂)
10.螳螂凶猛如(饿虎)
,
(残忍)
如妖魔,专食(活)
的动物。
11.螳螂外表(纤细)
而(优雅),(淡绿色)
的体色,(轻薄如纱)
的长翼,颈部(柔软)
,(头)
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2.(萤)
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
上像挂了一盏(灯)
似的。
13.萤火虫生长着(六只)
短短的(腿)
,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
,像(甲虫)
一样。
14.萤火虫有两个特点:
①(获取食物方法)
②(它尾巴上有灯)
15.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
的蛾,它们中(最大)
的来自(欧洲)
,全身披着(红棕色)
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
为生。
16.会结网的(蜘蛛)
是个(纺织)
高手。
17.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18.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汇总
作者简介
王树增1952年2月生于北京。
当代著名的军旅作家。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远东朝鲜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长篇历史随笔《1901》《1911》等。
他的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刷文学奖等。
背景
《长征》创作于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
2000年底,王树增看到了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书——《人类1000年》。
该书由西方各个领域的专家评选出公元1000年到2000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一件是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他认为,对于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的青少年对它认识得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当代的中国人眼中的长征和西方人眼中的长征到底有多大差异。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近些年来,有不少外国青年重走长征路。
这些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青年在这条路上寻找什么呢?
他说:
“我相信这些外国青年走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是在朝拜和寻找某种精神。
西方专家把它列入100件大事,我觉得根本的理由是,它前所未有地体现出了人类还有如此坚韧的精神、如此为了信仰的实现而前仆后继的精神,在其规模上人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迁徒,在其精神上体现了人类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最为可贵的精神基础,那就是永不言败、勇往直前、前仆后继。
”
王树增为写《长征》,差不多翻阅了数千万字的资料,仅笔记就做了二百多万字,写作时参阅的长征地图几乎都被“时间”磨破了。
对于一个严肃的写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精神之旅。
王树增创作了两大系列的历史文学作品:
一是中国革命史系列,包括《远东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
还有一个是中国近代史系列,包括《1901》《1911》和(1921》。
这些书都是写给当代中国青年人看的,他希望年轻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读懂历史。
王树增说:
“当代青年对中国民族历史的解读还远远不够。
一个民族把自己经历的悲伤的或者欢乐的往事当作珍宝一样捧在手里,把它作为照耀未来民族前进的一盏灯。
我们的青年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之中,无论如何不能丢失信念和信仰。
中国人一直是生存信念最坚定、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民族。
内容简介
王树增所著的《长征》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
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
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的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以崭新的认知高度一一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没的信念
内容分析
长征的各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四支队伍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日)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各方面军领导人
红一方面军
总司令员:
朱德;
总政委:
周恩来;
总参谋长:
刘伯承;
总政治部主任:
王稼祥;
总政治部代主任:
李富春。
红二方面军
总指挥:
贺龙;
副总指挥:
肖克;
在弼时;
副总政委:
关向应;
参谋长:
李达。
红四方面军
军政委员会主席:
张国森;
徐向前;
王树声;
政委:
陈昌浩:
政治部副主任:
停钟:
参谋主任:
舒玉章。
人物分析
艺术特色
首先,作品坚守真实性的原则,是一部最客观、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纪实文学。
王树增认为:
“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
”为此,他采用纪实文学的体裁,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还进行了实地调查,客观真实的再现了长征中许多历史事件,生动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两年的时间里,行程两万五千里,转战南北的艰苦卓绝的全貌。
其次,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以小见大,人物刻画细致入微。
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
作者善于表现历史事件中多的精彩细节,使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
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尤其是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小战士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许多以前被忽视或者被遮蔽的小人物和细节都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例如用绷带把奄奄一息的政委背出敌人包围圈的黄欣,为了追上部队女扮男装潜入国军的女战士张吉兰,无名小红军坚持肩扛油印机渡河等等。
最后,作者在创作中着力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仰,这是长征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
”在长征途中,年轻战士和官兵闯过了数不清的危关凶隘,跋涉了数不尽的险山恶水,忍受了饥饿、严寒、伤痛、死亡等个体生命几乎难以承载的无情考验,可他们却凭着一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困难。
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依然士气高昂,苦中作乐,这就是长征精神。
《长征》既能让读者回顾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能感受到历经苦难依然高扬的革命理想,认识到面临艰险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体会到个人与民族命运融为一体的生命荣光。
相关练习
1.
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叫这条光辉之路名叫
长征从
(地名)出发,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结束,总里程约为
余里,历时
天。
2.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
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3.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个:
(赣)、
(闽)、广东(粤)、
(湘)、
(桂)、
(贵或黔)、
(云或滇)、
(陕或秦)、
(川或蜀)、西康、甘肃。
4.长征翻过的山有
多座,主要有:
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
、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岷山(大雪山)、
、邛崃山,以及
等。
5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
多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
、湘水,贵州的乌江、
,云南的
,四川的
、小金川,甘肃的滑水等。
6.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
7.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对
坚定信仰和
主义精神;
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精神;
是顾全大局、
精神。
8.1934~1935年间,中国红军长征的路上,因为,使毛主席重新回到了中国红军的领导层,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从而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
9.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
东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大会师,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10.红军翻越的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是。
傅雷家书详细归纳版本
作品简介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
家"
,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
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
丹纳的《艺术哲学》;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
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
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
克里斯朵夫》。
在这些巨著中,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当属《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1957年,傅以“亲美”、“反苏”的罪名被上海市作协开会批判凡十次之多,但因拒不承认“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无法戴帽,而到1958年的“反右补课”中,傅却再也无以幸免。
1966年的一个孟秋之夜。
9月2日的夜晚或3日的凌晨,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
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
傅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灵,他同样不能违反自己的逻辑,不能忍受自己的思想被霸占,更不能让自己的灵魂被否定.。
所以他选择了死。
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
傅雷的谢幕是那么悄然无声,又是那么震撼人心。
“我素来对死看得极淡,只有鞠躬尽瘁,活一天就做-天的工作,只到有一天,死神来叫我放下笔的时候才休息。
”人们曾对傅雷夫妇是否应该双双自尽争论不休。
有的说虽然悲壮但不值得,有的说只要悲壮就值得。
傅雷是一位博爱人类、渴望和平的学者,“他的理想是接近贝多芬与罗曼.罗兰的,就是顽强地追求人类的爱,设想爱最终能化解仇恨使人们走到一起。
这是一部“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书信集:
一位中国父亲给远在欧洲学艺的孩子的家书。
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
《傅雷家书》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常这样说: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