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636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2018届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1.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答案 C

2.下图表示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Ⅰ的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DNA连接酶

B.过程②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目的基因Ⅰ的碱基序列是已知的

D.若某质粒能与目的基因Ⅰ重组,则该质粒和目的基因Ⅰ的碱基序列相同

解析 题图所示为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

①②过程依赖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

质粒和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一般不相同。

答案 C

3.(多选)(2015·江苏卷)图1、2分别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2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B.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解析 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知识。

图1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涨破以获取核物质。

图2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稀释DNA浓盐溶液至0.14mol/L,以利于析出DNA,A项错误。

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的滤液含有实验中所提取的DNA,B项正确。

图2中完成过滤后,DNA已析出,滤液可以弃之,C项正确。

图1中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嫩肉粉,因嫩肉粉中有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有助于去除杂质,D项正确。

答案 BCD

4.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璃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解析 考查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有关知识。

本实验可选含有DNA的生物材料,A项正确。

DNA在2mol/L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呈白色絮状,故B项正确,C项错误。

检测DNA的方法是加入二苯胺试剂,并水浴加热,冷却后呈蓝色。

答案 C

5.(2017·广州综合测试)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

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

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

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解析 本题考查DNA提取、鉴定以及PCR技术的有关知识。

兔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故不能用兔的成熟红细胞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A项错误。

PCR技术的每个循环一般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步,B项错误。

DNA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下生成蓝色产物,C项正确。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溶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项错误。

答案 C

6.(2016·南京模拟)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蒸馏水涨破细胞的方法从猪的红细胞中提取到DNA和蛋白质

B.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除去部分杂质

C.溶液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防止DNA分子断裂,并且要沿一个方向搅动

D.进行DNA分子鉴定时,要设对照组

解析 猪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能从其红细胞中提取出DNA。

答案 A

7.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解析 此题考查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获取目的基因B,可先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经PCR技术扩增,A项正确;基因文库构建时是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载体,再导入受体菌中储存和扩增,提取目的基因时不需使用限制酶,B项错误;连接目的基因与质粒的酶是DNA连接酶,C项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不使用大肠杆菌,D项错误。

答案 A

8.下列关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的cDNA文库只有1种

B.某真核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基因一定比基因组文库中的该基因短

C.可以利用反转录法获取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

D.只有cDNA文库的基因可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文库,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发育时期获得的cDNA文库不同,因此,一个物种可以有多个cDNA文库,但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文库只有1个,A错误;cDNA文库的基因是由mRNA经过逆转录获得的,所以,cDNA文库的基因和基因组文库的基因相比,缺少基因中启动子和内含子,因此cDNA文库的基因要短一些,B正确;只有cDNA文库可通过反转录法进行构建,C错误;cDNA文库的基因可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而基因组文库的部分基因可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D错误。

答案 B

9.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的是(  )

A.棉花细胞中检测到载体上的标记基因

B.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的基因

C.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

解析 基因的表达即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仅仅转录出mRNA还不能叫表达,只有合成了相应的蛋白质才能证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

答案 D

10.在基因工程中,可依据受体细胞的类型及其生理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载体,既能高效地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又能方便地进行检测。

已知有以下几类含有不同标记基因的质粒,不可作为侵入大肠杆菌的载体的是(已知青霉素可杀死细菌,四环素不能杀死大肠杆菌)(  )

A.

B.

C.

D.

解析 A质粒携带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大肠杆菌,可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如果大肠杆菌不死亡,说明这些大肠杆菌已含有了A质粒上的标记基因表达出的性状,进一步说明目的基因已被携带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

B质粒大肠杆菌含有抗四环素基因与否,都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不能用于对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大肠杆菌的检测。

C和D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均可明显指示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

答案 B

11.如图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可将含Ⅱ的细菌筛选出来

B.Ⅲ是农杆菌,通过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

C.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

D.①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

解析 ⑥是一个mRNA分子,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由于翻译的模板是同一个mRNA分子,故翻译出的是同一种蛋白质。

答案 C

12.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见图甲)和P1噬菌体载体(见图乙)构建重组DNA(见图丙),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Ⅰ(G↓AATTC)和Sau3AⅠ(↓GATC)。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清切割后目的基因插入的方向,只有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构建的重组DNA中RNA聚合酶在插入的目的基因上的移动方向才一定与图丙相同。

答案 D

13.为获得抗病的马铃薯往往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相关抗病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体内。

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涉及两种工具酶,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为TDNA所在的区段

B.图中②过程,农杆菌需经镁离子溶液处理,处理后的细胞处于感受态

C.图中③④过程,所用培养基中应添加两种激素,添加顺序对细胞的分化方向无影响

D.检测相关抗病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内转录,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图中②过程,农杆菌需经钙离子溶液处理,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所用激素的先后使用顺序及其比例都会影响细胞的分化方向,C错误;检测相关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内转录,可采用DNA—RNA杂交法,而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的是目的基因是否翻译为蛋白质,D错误。

答案 A

14.(多选)如图表示细胞膜上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克隆技术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获得该mRNA的最佳材料是受精卵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最可能使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

C.完成过程①②必不可少的酶分别是逆转录酶、DNA聚合酶

D.探针筛选的目的是淘汰被感染的细菌,获得未被感染的细菌

解析 该受体基因在神经细胞中表达,获得该mRNA的最佳材料是神经细胞。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最可能使用的载体是质粒。

探针筛选的目的是检测是否存在cDNA。

答案 ABD

15.下列关于载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载体与目的基因结合后,实质上就是一个重组DNA分子

B.对某种限制酶而言,载体最好只有一个切点,但还要有其他多种酶的切点

C.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

D.载体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对其进行切割

解析 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①对受体细胞无害,不影响受体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②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或能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③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中;④带有特殊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以便于对外源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⑤载体DNA分子大小适合,以便于提取和进行体外操作。

答案 D

16.如图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是(  )

A.HindⅢB.EcoRⅠ

C.EcoBD.PstⅠ

解析 A处有BamHⅠ、EcoB、ClaⅠ限制酶的切点,使用A~D中的EcoB切割时,才能让目的基因插入到A处。

答案 C

17.下列有关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扩增过程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双链的解聚与结合

B.需要的物质有DNA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1种引物、DNA热聚合酶

C.扩增至第三轮时,同时含2段引物的DNA分子占3/4

D.每扩增一次,都要经过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PCR扩增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扩增过程需要两种引物(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扩增至第三轮时,共合成8个DNA分子片段,同时含2段引物的DNA分子有6条,占3/4。

答案 B

18.(2017·河北重点中学联考)在遗传病及刑侦破案中常需要对样品DNA进行分析,PCR技术能快速扩增DNA片段,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引物Ⅱ,并在复性这一步骤中将引物Ⅱ置于合适的位置。

(2)在相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