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550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专题模块一进度.docx

2013年全国二级注册建造师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专题模块一:

施工进度控制

一、施工进度计划的概念:

1、分类:

分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季度(月、旬或周)进度计划4个层次。

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P113第4-5行

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P113答案下

(2)的内容

4、施工进度计划的形式:

横道图和网络图

横道图注意:

横向是施工时间,竖向是施工过程,每一个过程在不同施工段上要交错;

网络图主要是双代号网络图和时标网络图。

工作

A

B

C

D

紧前工作

-

-

A、B

B

双代号网络图:

绘图要求:

用两个圆圈加一个箭头表示一个工作:

时标网络图:

在时间坐标系中的双代号网络图。

【例】甲建筑公司作为工程总承包商,承接了某市冶金机械厂的施工任务,该项目由锻造车间、机加工车间、检测中心等多个工业建筑和办公楼等配套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车间等工业建筑由甲公司施工,将办公楼土建装修分包给乙建筑公司,为了确保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

【问题】甲、乙公司应分别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答案】甲公司首先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总承包工程有一个总体进度安排。

对于自己施工的工业建筑和办公楼主体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季度(月、旬或周)进度计划。

乙公司承接办公楼装饰工程,应当在甲公司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基础上编制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季度(月、旬或周)进度计划。

二、流水施工方法:

1、流水施工分类:

(按照P114倒数第五行修改名词)

2、基本参数:

⑴工艺参数:

即施工过程(N)

⑵空间参数:

即施工段(M)

⑶时间参数:

即流水节拍(t),流水步距(K),工期(T)

3、流水节拍(t)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

简单讲就是工作持续时间。

4、流水步距(K)是指两个相邻的专业队进入流水作业的时间间隔。

流水步距的计算可用“大差法”(累加错位相减取大值)。

5、工期(T):

T=∑K+∑tn+∑G,其中,∑K指所有流水步距之和,∑tn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持续时间之和,∑G表示技术组织间隔时间,若没有,则为0。

(一)、等节奏流水施工: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都相等,并等于流水节拍。

等节奏流水施工工期T=(施工段数目M+专业工作队数N-1)×流水节拍t+(组织间歇时间之和+工艺间歇时间之和)∑G-提前插入时间之和∑C

补教材例题:

P115开头题目和答案,不需要分析

(二)、无节奏流水施工:

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流水施工工期T=各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之间流水步距之和∑K+最后一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总持续时间+(组织间歇时间之和+工艺间歇时间之和)∑G-提前插入时间之和∑C。

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步距(K)的计算:

“大差法”:

(横向)累加(向前)斜减取大差:

注意表格的顺序:

按照施工过程累加。

例:

施工段1

施工段2

施工段3

施工段4

施工过程Ⅰ

2

3

2

1

施工过程Ⅱ

3

2

4

2

施工过程Ⅲ

3

4

2

2

施工过程Ⅰ:

2,5,7,8

施工过程Ⅱ:

3,5,9,11(2,2,3,-1,-11)取3

施工过程Ⅲ:

3,7,9,11(3,2,2,2,-11)取3

【例】某建筑群共有4栋不同的装配式住宅楼工程,每栋住宅楼的各个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见下表所示:

施工段

施工过程

1

2

3

4

基础工程(A)

4

4

3

4

主体工程(B)

6

8

6

8

室内、外装饰工程(C)

10

10

8

9

【问题】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分别求出流水步距(K)和工期(T),绘制无节奏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答案】

1、求流水步距

第一步:

累加

施工段

施工过程

1

2

3

4

基础工程(A)累加

4

8

11

15

主体工程(B)累加

6

14

20

28

室内、外装饰工程(C)累加

10

20

28

37

第二步:

向前相减取大值

KA-B:

481115

—6142028

42-3-5-28

所以:

KA-B=4天

KB-C:

6142028

—10202837

6400-37

所以:

KB-C=6天

2、绘制无节奏施工进度计划

3、求工期(T)

T=∑K+∑tn+∑G=(4+6)+(10+10+8+9)+0=10+37=47(天)

三、双代号网络计划

1、基本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两端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紧前工作:

紧排在本项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之为紧前工作。

如工作B的紧前工作为A;工作E的紧前工作为B和C。

紧后工作:

紧排在本项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之为紧后工作。

如工作A的紧后工作为B和C,工作B的紧后工作为D和E。

关键路线:

在网络图中,有一条或几条路线的时间最长,称之为关键路线。

注意:

关键路线有可能不止一条。

如本网络计划的线路有三条,但最长的只有一条,关键路线为①→②→③→④→⑤→⑥或者A—B—E—F。

网络计划工期14天。

工期:

本网络计划从第一项工作开始到最后一项工作结束所需要的持续时间,称之为工期。

一般是把关键路线上的时间累加出来即为工期。

如,本网络计划的工期为14天。

2、六时间参数的计算

最早开始时间(ES):

是指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项工作可以开始的最早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EF):

是指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项工作可以结束的最早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LS):

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项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最迟结束时间(LF):

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项工作必须结束的最迟时间。

总时差(TF):

是指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项工作可以利用机动的时间。

自由时差(FF):

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时间参数计算: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

顺着箭头累加,取最大

工作最迟结束时间LS:

逆着箭头累减,取最小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工作时间D=工作最早结束时间EF

工作最迟结束时间-工作时间D=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总时差TF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总时差)

后面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前面最早结束时间(=前面最早开始时间+工作时间D)=自由时差FF

关键线路:

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计算总工期;关键线路上可能有虚工作存在;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

在《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中,只需要掌握总时差(TF)的计算即可。

总时差(TF)的计算与工期索赔有密切的联系:

只有超过总时差的影响时间才能导致工期的顺延。

总时差的简便计算方法:

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总时差为0;将每条路线的总持续时间与关键路线的总持续时间相减:

得到该线路上工作的总时差;如果同时处在几个线路上的工作,取几个相减时间中最短的。

3、工期计算的三个名词:

计划工期:

按照网络计划计算出来的原定工期;

调整工期:

计划工期基础上增加由于业主原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可以增加的工期得到的计算结果;

实际工期: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

业主原因、不可抗力因素和施工方自己原因)造成的事件发生后,网络计划中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发生变化,将所有变化的工期都考虑后计算出来的结果。

【例】

在上述施工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

A工作准备开始施工时,由于甲方供应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本项工作拖延2天。

事件二:

C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外部供电中断,3天后恢复供电。

事件三:

F工作隐蔽工程验收不合格,监理单位指示停工整顿1天。

【问题】以上事件发生后,业主方认可的调整工期和实际工期分别是多少天?

【分析】事件一甲供材存在质量问题,属于业主方原因,工期可以顺延;

事件二外部供电中断,属于业主原因,工期可以顺延;

事件三隐蔽工程验收不合格,属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工期不可以顺延。

【答案】

1、业主方认可的调整工期:

业主方只会认可业主方自身原因和不可抗力因素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业主方不会认可。

见如下网络图:

关键路线为:

①→②→④→⑤→⑥。

调整工期为:

(3+2)+(3+3)+4+2=17天。

2、实际工期:

不管任何一方造成的工期延误都属于实际发生的,都会对实际的工期造成影响。

把事件一、二和三造成的时间延误反映到网络图上去,见上图,重新找关键路线为:

①→②→④→⑤→⑥。

实际工期为:

(3+2)+(3+3)+4+(2+1)=18天。

四、时标网路图

1、含义:

将双代号网络图绘制在时间坐标图上。

与双代号网络图的表达是一样的,时间上更加直观。

2、绘制步骤:

P119倒数第八行到最后。

3、应用:

对时标网络图上的阅读:

该工作箭线中的波形线长:

自由时差FF;

总时差TF:

从该工作向后到终点的波形线累计长度,有几条,取最小值。

关键线路:

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进行判定,凡自始自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其长度为计划工期。

例题:

P119-1例题:

打印1,2,4(分析不要打印)

4、前锋线的绘制

从题目中给出的时间对应的坐标点开始向下找到对应的工作,在该工作目前实际进度上标上点,逐个工作找到,最后到时间坐标的最后一行标上检查的时间点。

将这些点连成线就是前锋线。

对前锋线的检查:

工作上点子落在检查时间点前面的,表示进度拖延;工作上点子落在检查时间点后面的,表示进度提前。

5、工期的压缩

如前述网络图,计划工期为14天,若业主方要求工期为13天,当计划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工期时,可设法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压缩工期的目的。

选择压缩某项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需考虑三个因素:

⑴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

⑵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⑶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

例题:

P120-P122完整的例题-2打印

案例一

背景材料: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筑面积18000m2。

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99—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40天。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别由指定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每天一班工作制,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参数见下表:

事件二:

项目经理部根据有关规定,针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架)体系,编制了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过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仅安排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

事件三: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天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0年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