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3609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Word文档格式.docx

”齐已连连叫绝,拜郑谷为“一字师”。

因为一个“一”字,给人的新奇夺目的气氛比“数”字要浓得多,而且又有引发读者想象的韵味,更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这就是所谓“炼字”,或曰锤炼词语。

一般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我们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炼字艺术题的一般呈现形式及解答要领

(一)常见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有什么作用?

3.某字与其它某字比较,孰优孰劣?

(二)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一般答题步骤

1.字不离词,解释该字在词、句中的含义。

2.词不离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句不离篇,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可概括为:

含义+手法+表达作用,或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四)真题例说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07广西柳州、北海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分析:

解答此题,先要肯定“最”“绝”二字妙在哪里,(步骤一)并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步骤二)从而说出这两个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步骤三)

参考答案:

“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联想)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表达作用)

四、07中考炼字艺术题目的呈现形式及解答

(一)炼动词类

1.根据你的感受,参照示例,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下列诗句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

(3分)(07天津人教四年制中考第29题)

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示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感受:

“随”字写出群山渐渐退去,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原野的景象,蕴含着诗人初见平原的新奇、欣喜之情。

答:

“邀”字写出了诗人独酌索然而举杯仰头邀请明月(句意),(1分)与月、影共饮的情景(文意),(1分)表现出诗人的孤单、寂寞的凄凉(主旨情感)。

(1分)

2.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12题。

(2分)(07襄樊课改区中考第1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麓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妙在美景(文意)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句意),(1分)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主旨)。

(1分)(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3.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安岳县07年九年级毕业学业考试第5题)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分)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1)满、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含义),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含义),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表达作用),做到情景交融(手法)。

(4分,各2分)

4.阅读下面的诗(07河南高中学业考试第24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从炼字的角度)“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手法),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含义),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表达作用)。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分)(07浙江义乌第17题)

春游湖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用拟人手法(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

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表达作用)。

(2分,指出“拟人”给1分)

(二)炼形容词、名词、数量词等类简例

1.山中与幽人①对酌(07浙江嘉兴第18题)

山中与幽人①对酌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①幽人:

指隐居的高士。

②卿:

对好朋友的称呼。

阅读《山中与幽人对酌》,回答问题。

“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三个数量词“一杯”构成反复(手法),极写饮酒之多(含义),表达作者之痛快酣畅情怀(表达作用)。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07河南中招第22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手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含义),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表达作用)。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2分)

3.阅读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07南京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6题)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句意),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主旨)。

(意对即可)(2分)

五、中考炼字艺术题仿真练习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请说出理由。

饮酒陶渊明

/问君何能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7.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

“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3.“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4.倾城

5.D

6.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7.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何立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