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3111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0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13 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学会如何控制敏捷制造的过程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企业组织生产的价值(VSM)分析

(一)

1.JIT诞生背景

2.价值流程图(VSM)分析两个流程

3.流程分析案例

第二讲企业组织生产的价值(VSM)分析

(二)

1.企业管理的问题点

2.精益生产的目标取向

第三讲独立与协调统一的生产管理

(一)

1.销售与制造工厂追求的差异

2.生产管理与制造管理(上)

第四讲独立与协调统一的生产管理

(二)

1.生产管理与制造管理(下)

2.滚动的生产计划

第五讲独立与协调统一的生产管理(三)

1.滚动的时间跨度

2.生产计划版本与变动量

第六讲独立与协调统一的生产管理(四)

1.生产计划编排的两种思路

2.零件生产看板示例

第七讲JIT对制造过程的三大要求

1.生产的均衡化

2.生产的同期化

3.生产过程一个流

第八讲JIT对制造过程的四个关键点

1.瓶颈

2.缓冲区库存

3.节拍

4.拉动绳索

第九讲实现制造过程的要求需要的变革

(一)

1.JIT对制造过程要求的变革是什么

2.JIT生产布局要求

第十讲实现制造过程的要求需要的变革

(二)

1.设备快速换型SMED

2.精益生产的体系

第十一讲JIT推进步骤

1.点、线、面、链推进方式

2.全员参与追求变革

第十二讲营造持续变革的氛围

1.以人为本激励大于罚款

2.持续变革的案例

3.JIT管理方法总结

第1讲企业组织生产的价值(VSM)分析

(一)

【本讲重点】

JIT生产方式的产生

生产经营方式是指生产者对所投入的资源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出物的有机有效组合和运营方式的一种通盘概括,是对生产运作管理中的战略决策、系统设计和系统运行管理问题的全面综合。

到目前为止,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一个从手工生产、批量生产到精益生产的演变过程。

传统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1.传统生产方式的优点

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创立了以零部件互换原理、作业单纯化原理以及移动装配法为代表的批量生产方式,由此揭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

几十年来,随着制造业产品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种加工技术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成为目前最为传统的生产方式。

图1-1传统生产方式的特征

如图1-1所示,在消费需求旺盛、商品相对供应不足的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通过大批量生产就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旦成本得到降低,企业就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批量—低成本”的循环模式。

因此,传统生产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以量取胜”的生产方式。

2.传统生产方式的缺点

在商品紧缺的年代,传统的生产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顾客不再满足于使用单一的商品,开始追求与众不同的多样化产品。

由于少品种、大批量的传统生产方式忽视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因而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此外,当前的工业产品具有一个显著特征:

价格越来越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生产方式本来具备的优点变成了缺陷:

在传统生产方式下,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形成大量的库存。

由于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这些库存处于持续贬值的过程中。

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呼唤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

20世纪后半期,兼备手工生产及大量生产两者的优点,又能克服两者缺点的一种高质量、低成本并富有柔性的新的生产方式在战后崛起的日本丰田公司应运而生,即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也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在国内被译为“精益生产方式”。

它的基本思想可以用现在已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库存是企业问题的遮羞布”,如图1-2。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在制品的库存过高,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被掩盖起来。

而JIT生产方式则是通过不断降低库存来暴露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因此,JIT生产方式实现了从粗放式生产到精益求精式生产的转变。

JIT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灾害、零停滞的较为完美的生产系统,为此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实际上,即使像丰田这样优秀的企业,也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做到“零库存”,因此,企业实际追求的是一种库存尽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图1-2降低库存,发现问题

丰田公司在2004年的利润高达102亿美元,相当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以及大众等四家企业利润总和的两倍。

在原材料的价格和使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丰田公司通过开展JIT生产,使生产的信息流和实物流的运转时间远远低于竞争对手。

目前,丰田、理光、福特汽车、美国通用汽车等优秀企业利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自己的生产组织运作过程,从而应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换代快等环境要求。

产品的生产周期

推行JIT生产并不是要彻底否定现状,也不是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与方法,而应该首先分析企业自身是如何组织生产的,从而把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运用JIT的一系列方法进行变革与改善。

要分析企业自身组织生产的特点则必须首先了解产品的生产周期。

在现代生产中,产品的生产周期(LeadTime)是被企业管理者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简称L/T。

如图1-3所示,产品的生产周期是由信息处理周期和实物流动周期组成的。

信息流、实物流和资金流将企业、客户以及供应商这三者有机地连接在了一起。

图1-3产品生产周期的构成

1.信息处理周期

不同的产品具备不同的生产特点。

例如,汽车生产厂家一般按照订单进行生产,而电器生产企业则按照市场预测来组织生产。

无论是按照订单,还是按照市场预测来组织生产,首先要进行的是接受订单、形成销售决议,然后制定出生产计划并下发到各个制造车间,再根据生产计划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

信息的流转形成了一条从客户到供应商的信息流,完成一次信息流所需的时间构成信息处理周期。

2.物品流动周期

供应商在获得采购订单后,在采购周期内向企业供应原材料;

企业经过加工周期、组装周期和送货周期,将成品送到客户手中。

可见,物品流转的方向是从供应商到客户,与信息流转的方向是相反的。

物品的流转形成实物流,物品完成流转所需的时间构成物品流动周期。

无论是JIT生产管理还是供应链管理,核心问题之一都是如何压缩产品的生产周期,亦即如何压缩信息处理周期和物品流动周期。

信息处理周期和物品流动周期的缩短会促使资金流转的速度加快,资金流转所创造的利润也就会大幅增加。

价值流程图(VSM)分析

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是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而价值流程图(VSM)分析方法正是了解产品生产周期的有效工具。

VSM(ValueStreamMapping,价值流程图)分析方法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一种能系统改善信息(情报)流程、实物流程的方法。

VSM分析的两个流程

价值流程图(VSM)分析的是两个流程:

第一个是信息(情报)流程,即从市场部接到客户订单或市场部预测客户的需求开始,到使之变成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的过程;

第二个是实物流程,即从供应商供应原材料入库开始,随后出库制造、成品入库、产品出库,直至产品送达客户手中的过程。

此外,实物流程中还包括产品的检验、停放等环节。

企业在进行价值流程图(VSM)分析时,首先要挑选出典型的产品作为深入调查分析的对象,从而绘制出信息(情报)流程和实物流程的现状图,然后将现状图与信息(情报)和实物流程的理想状况图相比较,发现当前组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点,进而针对问题点提出改进措施。

【案例】

2002年11月某企业在推进JIT改善活动时,总经理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公司内开展全员参与的改善活动,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非常多,并且大多数产品的主流生产过程大同小异,为此,企业在改善过程中选择了一个典型产品进行分析。

如下图所示:

销售金额大、生产数量多、生产周期长的一种零件被选择出来进行分析。

这样,分析调查就有针对性,便于经常性调查,验证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这种零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后发现,这种零件的基本资料为:

P/O每月4次,订单量每月约14000Pcs,每月进行3次生产,日产量约3600Pcs,每周送货两次。

相关人员据此画出了企业的信息(情报)流程和实物流程的现状图,如第9页图所示。

从现状图中粗虚线以上部分可以看到:

客户向香港的分公司发出订单,香港分公司再以E-mail或传真的形式传到深圳的这家工厂。

工厂接到订单后花了两天时间制定生产计划,又花了两天分别向两家供应商发送原材料采购订单。

整个信息流L/T是8天时间,海外材料到货L/T则是60天。

现状图中粗虚线以下部分为实物流:

提前3~5天把原料领好后,在工厂的二栋二楼中开始组织生产。

生产完成后由品质管理科开始检验,停留1天后更换场地进行包装,在包装区域内停留十几个小时。

包装完成后,品质管理科每隔6小时抽检一次,然后进行组装。

组装完成后再由品质管理科进行确定,确定后的成品在库房中放置14天后开始出货。

整个实物流L/T折算下来需要23~28天的时间。

工厂设想的信息(情报)流和实物流的理想状况如第下图所示。

从理想状况图中可以看到:

接到紧急订单后,只需要花费2天时间就可形成生产计划;

在最紧急的状态下,只需要花费6天的时间即可完成实物流。

因此,从领料开始算起,这家工厂设计的理想的信息流L/T为2天,理想的实物流L/T为6.05天。

通过信息(情报)流程和实物流程的现状图与理想状况图的比较,这家工厂组织人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发现很多问题点:

第一、信息流通过香港分公司周转后周期长、成本高;

第二、原材料订购时间需要60天,延缓了周转速度;

第三、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L/T时间长,中间的在库量太大,重复的搬送和停顿非常多;

第四、成品的在库量太大,时间长达14.6天。

暴露出问题点后,工厂制定出了相应的改善目标,开始着手解决问题。

通过从接订单、调度、生产到制品出货位置的流程改善,缩短全体L/T。

这家企业完成了以下目标:

情报处理L/T从原来的8天缩减为4天,材料接收L/T从60天缩减为30天,生产L/T由23.28天缩减为11.8天,在制品库存量从15184个/月缩减为7592个/月。

第2讲企业组织生产的价值(VSM)分析

(二)

企业管理的问题点

VSM分析的对象:

浪费

VSM分析的主旨是立即暴露存在的浪费问题,并彻底排除浪费。

只有识别了问题,才能改善,很多不熟悉精益生产的人之所以会遇到一大堆难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问题点。

因此,要改善企业组织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问题,首先要认识浪费。

1.什么是浪费

在JIT生产方式中,浪费的含义与通常所说的浪费有所区别。

对于JIT来讲,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绝对必需的最少量的物料、设备、人力、场地和时间的部分都是浪费。

因此,浪费不仅仅是指不增加价值的活动,还包括所用资源超过“绝对最少”界限的活动。

其中,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绝对最小”的界限是不断下降的。

2.价值流程图分析关注的八大浪费

价值流程图分析关注的八大浪费包括:

不良/修理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以及管理的浪费。

这些浪费都是与JIT生产方式相违背的。

八大浪费并不是在有VSM之后提出的,以丰田为代表的企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这一概念。

其中,管理的浪费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真正得到人们的重视。

精益生产管理的着眼点与目标取向

精益生产管理的着眼点

精益生产管理的着眼点之一是创造价值,把不产生价值、却占用企业资源的业务(情报)流程环节、实物流程环节全部删除。

通过解决重复、停顿现象去发现问题,使得管理流程的价值最大化。

因此,推行JIT要以价值为关注焦点开展革新活动。

精益生产管理的另一个着眼点是缩短时间。

缩短时间就是从市场需求开始,一直到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制定、生产的组织、仓储以及生产制造和成品出货的全部过程L/T的缩短,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反应速度。

因此,应在不增加资源投入的情况下,以缩短信息/作业时间为改善的着眼点,寻找快速完成业务和生产的办法,始终把缩短L/T作为改善变革的驱动力。

精益生产管理的目标取向

精益生产管理的目标取向即不断设置更高的目标以求达成。

如图1-4所示,分别以精益生产关注的生产组织过程时间及价值损耗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可见,旧的流程的价值损耗比较高、生产组织过程的时间比较长,而新流程的生产组织时间与价值损耗都有很大的缩减。

精益生产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创造价值并缩短时间。

因此,在改善活动中应以此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把时间短、损耗小,下次时间更短、损耗更小作为持续的管理目标。

图1-4精益生产管理的目标取向

据统计,某企业处理订单平均需要9天的时间。

这家公司接到某个订单后信息流处理过程如下:

客户下达订单后,6月13日销售部对订单进行登记,并开始合同评审。

由于财务部门的经理出差,6月18日才完成财务评审。

同一天将合同转交给技术部评审,技术部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规范,将确认条件写出来。

6月19日合同转给采购部,采购部计算出耗量、控量等成本指标后,开出采购订单交给公司副总经理审批,6月22日得到批准。

7月1日各车间得到生产计划。

整个订单处理过程花费了整整19天时间,比客户要求的出货时间延误了10天。

从这家企业的信息流处理过程可以发现很多问题点:

第一、信息属于串联式,在财务部门没有审核之前,其他部门毫不知情,无法预先做出准备;

第二、产品的技术与BOM(物料消耗清单)要求没有数据库,每次都需重复编写;

第三、任何一个部门经理不在,信息就断流;

第四,由于信息流时间长,当生产计划明确后,留给生产组织的时间变短,因此就需要物料、半成品提前做库存来满足交货。

为了缩短信息流处理时间,这家公司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改善方案:

第一、将所有客户、产品进行编码,产品实现标准化,包括规格、尺寸、材质等技术要求,制定消耗量标准BOM(物料消耗清单)构成表;

第二、建立关键产能数据库。

如下图所示,通过这样的改善之后,当客户下达订单后,销售部门只需要输入产品的编码,就能够从数据库中获得所有的相关信息,不需要再找技术部门。

如果客户对产品提出新的要求,则可以通过技术部门对该产品重新编码,更换物料消耗单。

销售部门通过产品编码就可获得完整的虚拟订单,马上就可生成生产计划以及详细的原材料采购订单。

经过这样的处理后,整个信息流的处理时间仅仅需要2天!

由此可见,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简捷的信息流,把企业中特别繁杂的东西解放出来,用精益信息流指挥实物流。

因此,需要认识:

第一、必须进行标准化,当企业无标准时,每个人都会有习惯做法,且习惯做法因人而异,无法做到统一一致;

第二、信息标准化本身不合理,把某个部门权利当作最高准则是失败的开始;

第三、打破“部门壁垒”,以最快方式得到正确的信息来梳理“信息”。

这样的JIT才是企业最需要的。

【自检】

请您阅读案例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某企业对实物流程中的问题点进行分析调查后发现如下数据,实物流:

L/T=21日;

停滞时间:

成品库L/T为10日,中间库、临时库L/T1为7日;

换模准备时间:

换模准备4小时+表面处理+退火+表面处理1小时+装配换模准备0.5~1小时,合计6小时以上;

生产时间:

6.25小时;

脱油3分钟→除油1小时→甩干0.5小时→退火25小时→抛光1小时→甩干0.5小时→装配1.85小时,合计36.1小时;

检查合计:

2.5小时。

全部实物流花费的平均时间为21天。

请您分析这家企业的实物流数据,您认为其中主要存在哪些类型的浪费?

应该如何排除这些浪费?

请结合JIT改善的主要思想,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1

【本讲小结】

JIT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灾害、零停滞的较为完美的生产系统,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JIT生产经营体系。

VSM价值流程图分析是JIT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对比信息(情报)流程和实物流程的现状图与理想图,将当前组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点暴露出来,而后根据改善目标提出解决方案。

【心得体会】

第3讲独立与协调统一的生产管理

(一)

销售与制造工厂追求的差异

工厂管理追求的一般管理项目

企业永续经营的根本是持续获得利润,而企业的利润来源与产品品质(Quality)、成本(Cost)、交期(Delivery)、安全环境(Safety)、效率(Productivity)以及士气(Moral)等密切相关。

因此,工厂管理首先追求的是优良的产品质量,并且控制生产成本,保持安全的生产环节,按时向客户交货。

此外,激发员工的士气对充分发挥员工潜能具有重大意义。

销售部门与生产\库房\采购部门的不同期望

尽管工厂管理存在一般的管理项目,但工厂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仍存在着不同的期望。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

“屁股决定思想”。

它的意思是,不同的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因为其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与此相同的是,工厂内部不同部门之间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存在差异的。

例如,品质管理部门主要考虑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市场部门主要考虑如何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而制造部门则主要考虑如何缩短制造环节。

1.销售部门的期望

销售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企业接到的订单越多越好,工厂的生产与组织过程能够适应市场与客户需求的任何变化,最好能够做到在任何时间内随意加插订单。

此外,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销售部门希望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越多越好,以便满足更多用户的特殊需求。

2.生产\库房\采购部门的期望

生产、库房、采购部门的人员由于不直接与市场或客户打交道,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与销售部门有所不同。

这些生产部门希望订单能够刚好满足车间的最大生产能力,生产的品种尽可能的少、批量越大越好,以便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同时,由于当订单发生变化或涉及方案变更时,这些部门的生产、采购计划都需要相应变化,他们希望生产过程中订单变化要少,产品的设计不变更或者尽可能的少。

调整生产管理的平衡关系

管理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如何较好地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

从理论上而言,当企业的库存无限大、制造时间无限小、生产的产品种类无限多时,无论客户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企业都能立刻供货。

但是,实际上企业永远不可能达到这种状态。

如图2-1所示,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客户满意度(CS)与基础生产管理(PMC,包括上述品质、交期等管理项目)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过分注重成本核算或过分注重顾客满意度均是不可行的。

由于制造部门与销售部门等不同部门的立场不完全一样,依靠这些部门是不可能完成持续平衡的。

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生产管理部门来承担这一职责,调整生产管理的平衡关系,实现生产管理与制造管理的分离。

图2-1平衡图

生产管理与制造管理的分离

1.什么是生产管理与制造管理的分离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批量越来越小,此时需要面对的客户和交货期也非常多。

由于很多企业将协调指挥的权力分解到不同的部门,缺乏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很难做到追求客户满意度(CS)与制造工厂基础生产管理(PMC)的平衡。

因此,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欧美、日本以及韩国的知名企业在广泛开展JIT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生产管理与制造管理相分离的趋势。

2.制造管理的概念

所谓制造管理,就是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在生产现场对工作人员、机械设备、加工材料的使用实施合理化的管理,使其按照技术部门的工艺与技术规范要求,保证准时完成生产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准时完成生产计划绝不是超额生产。

生产计划取决于客户需求,物料的采购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超产意味着产品积压和原料缺货。

因此,在精益生产中超产是要被责备的。

3.生产管理的概念

所谓生产管理,是要保证顾客提出(预计)生产量,对产品品种、数量进行日程计划,对作业进度进行检查,对定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库存、成品库存以及出货实施管理的责任与权限。

因此,生产管理的核心是按照顾客需求安排生产计划,并根据交货日期对生产进度进行确认,同时严格控制物料与成品的库存,避免库存过高造成过多资金占用。

4.生产管理与制造管理追求的差异

制造管理追求的是尽量降低成本、提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