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999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67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信息窗1: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

教材简析:

《分数乘整数》一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

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预习案

1.直接写得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引入信息窗1。

(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

师:

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

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

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

2.交流信息,列出算式。

师:

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随学生发言依次板书算式。

追问:

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

怎么知道求6个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

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3.拓展、丰富认识。

谈话:

如果要做个大一点的风筝,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风筝的尾巴是由9根布条做成的,每根布条长米)做这个大风筝的尾巴,需要多少米布条?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用加法计算:

++++++++

用乘法计算:

×99×

明确: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尽管乘法简单,乘法是在加法的基础上得到的,所以有了乘法,可不能把加法忘记了。

(二)认读分数乘整数算式。

质疑:

在这些乘法算式中,和是什么数?

(板书:

分数)6和9呢?

(板书:

整数)这是什么样的题?

(板书课题:

分数乘整数)能不能再举出几道这样的题目?

学生举例,老师随机板书。

(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谈话:

尝试计算×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

2.小组内说想法。

3.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黑板上有序板贴学生的不同做法:

×6=0.5×6=3(米)

×6=+++++==3(米)

×6===3(米)

×6==(米)

×6==(米)

谈话: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断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明确:

第和第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6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

(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

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

(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6和+++++这两部分相等吗?

为什么?

是怎样得来的?

在方法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

(2)课件演示方法的计算道理。

(3)再回顾×6==和×6==两种做法,指出错误原因。

二、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独立计算9×。

(二)组间交流:

说说计算的道理。

(三)全班交流:

1.请1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

2.说计算道理。

3.质疑:

为什么不用第和第种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体会第和第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种方法较普遍,适用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

1.独立计算10×,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2.独立计算×36。

质疑:

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

(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

讨论:

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

课件出示简便算法:

先约分再计算。

3.独立计算×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

教师并没有立刻把算法优化,而是引导学生继续用这种方法做,促使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后发现:

一般方法挺麻烦。

通过这一引导,寻找更优算法的想法呼之欲出,并成了全体学生的追求方向,这样,再引入简便算法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多媒体出示帮助老师完成十字绣作品——“寿字图”的画面。

谈话:

老师的妈妈下个月就要过70大寿了,老师想把这幅作品送给她老人家。

现在知道了这幅作品的面积大约是45平方分米,如果我每天绣平方分米,40天能绣完吗?

帮老师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先独立思考。

老师班里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

小强:

×40小丽:

45×小方:

45÷40

他们做得对吗?

同学们讨论讨论。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

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

谁会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能更清楚、明了地表示计算方法。

好,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探索出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能用它解决问题。

收获真不少!

第二课时

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

1.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

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

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

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

“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师:

“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

生举例:

“×5 、8×、×15……

3.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

“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意义?

生:

“×5表示求5个是多少?

8×表示求8个是多少?

4.师:

“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生1:

“×5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生2:

“8×可以运用简便算法,先将整数和分母约分,再计算。

同时教师适时强调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

(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2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4、5、6题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第4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

如:

第5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6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4.限时口算比赛,自主练习10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综合练习,张扬个性

1.自主练习3

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有一些数比较大的,学生不太好发现,要仔细观察,比如1349×21、314×35,分数的分母和整数的公因数都是7;26×213这道题,整数和分数的分母的公因数是13,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

511×33、217×51、519×38等。

2.自主练习7

(1)学生独立审题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渗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的道理。

3.自主练习11

(1)学生审题,独立列式;

(2)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自主练习12

(1)在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2)学生根据自己的心跳次数计算自己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自主练习13

第13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1)小题要注意一周按七天计算。

(2)小题是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解决。

第(3)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要求这件作品一共用了多少千克萝卜,就是求50个是多少。

6.课后作业:

自主练习3、8、9

拓展案

分数应用题

  五年级某班有一些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活动。

参加音乐兴趣活动的占全班人数的49;参加美术兴趣活动的占全班人数的35;两项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两项活动都没参加的有6人;这个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个别辅导: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页。

教材简析

一个数乘分数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拓展。

教材中先安排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再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材通过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就是求的是多少。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中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之间的关系,教材再次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探索与理解。

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预习案

列式计算:

1)60的 25是多少?

  

2)7个213是多少?

3)4吨的15是多少?

4)60千克的4倍是多少?

 

5)15米的13是多少?

 

6)78的12是多少?

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

老师每小时只能织14米。

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可能提出整数、分数的不同问题……)

师:

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提。

那么老师两小时能织多少米呢?

生:

14×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数量关系: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设计意图: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不仅激发学生的情趣便于理解其意义。

也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沟通新旧知识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引出课题

师:

12小时织多少米?

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生列式:

14×12,

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2、研究意义

(1)初步感知

师:

你认为14×12,这个算式应该表什么呢?

对于学生比较贴切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那这个算式到底表示什么呢?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表示出14×12

小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