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961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文档格式.docx

【专业学位教育】

●严格论文标准做好首届MPA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研讨MPA学位论文质量标准

【研究生工作】

●探索研究生成长新模式我校将大力推进红色“1+1”科技行动

●2004年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

●研究生院组织开展研究生“人文修养与科学研究”主题征文活动

院庆系列活动特别报道

2004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暨研究生院20周年庆典大会召开

11月3日至5日,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建院20周年庆典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会议以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农林学科研究生教育恢复20多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为主要议题,就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展开研讨。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翟虎渠教授,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陈章良教授,国务院学位办王亚杰副主任,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伟教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西南农业大学校长王小佳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曲福田教授在主席台上就座,其它40多所兄弟院校的有关领导以及我校部分校领导和院长参加了此次大会。

陈章良校长在大会开始时致开幕辞。

他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26年来,经过多年的不懈建设,全国农林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走过了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国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学科门类逐渐齐全,学位类型不断增加,教育结构逐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得到改善,研究生教育内部与外部约束与调节机制已经建立,研究生教育逐步提高。

同时,他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研究生素质有所提高以及一大批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涌现、科研经费的飞速提高等好的发展,但也出现了导师经费不足情况下盲目扩招、对学生要求不搞管理不力,校内及校际学术报告不多,大批优秀学生流失到非农专业甚至国外就学等不足和问题,希望可以通过此次大会与与会代表总结20多年来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明确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在新的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翟虎渠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去20多年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为科研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很大程度上都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只有真正突破研究生教育能力有限、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学位设置与社会需求不搭配等一些发展障碍,研究生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完善。

王亚杰、赵伟、尹伟伦分别在大会上讲话,就多年来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为研究生教育走向成熟和辉煌的道路扫清障碍。

20年风雨见证研究生教育丰硕成果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教授在2004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暨我校研究生院20周年庆典大会的大会报告上指出,我校研究生院建院20年来,研究生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以及培养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校目前已经形成了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从1984年至2004年,学科门类由3个增加到了10个,硕士点由25个增加到96个,博士点由13个增加到了61个。

研究生院拥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7个。

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排名第一;

农业资源利用排名第二,园艺学排名第四,生物学排名第十。

同时目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导师队伍中有5名中科院院士和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

硕士生导师520余名,博士生导师290余名。

整个队伍平均年龄下降,学历层次提高,45.8%拥有博士学位。

我校研究生院已成为国家科技事业,尤其是农业科技事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截至今年7月,共培养硕士生7800余名,博士生1700多名。

在国务院学位办等单位的抽查、复查中,专家对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为优良,其中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在总结研究生院建院20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时,王涛指出,研究生院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的战略;

同时加强领导,理顺关系,营造全校办研究生院的氛围和环境,建立全校办研究生教育的机制;

学科建设是重点,以此带动人才培养、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改革探索,不断提升对研究生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办法等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管理机构,确保研究生管理有序进行。

王涛在报告中同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思路。

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关键问题在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今后两年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工作基本方针是:

统筹协调、积极发展、优化结构、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到2006年,全日制研究生规模稳定在6000人左右,其中博士达到20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在3000人左右,全校研究生教育总规模控制在一万人以内。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工作动态

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2004年9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97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9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其中我校王永章博士(指导教师:

张大鹏教授)的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正强博士(指导教师:

李里特教授)、陈保冬博士(指导教师:

李晓林教授)的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文提名论文。

优秀论文

单 

一级学科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中国农业大学

园艺学

王永章

张大鹏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钟国华

赵善欢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

颜泽洪

郑有良

提名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

江正强

李里特

农业资源利用

陈保冬

李晓林

扬州大学

刘巧泉

顾铭洪

华中农业大学

王荔军

王运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工程

张富仓

康绍忠

调查研究

王涛常务副院长一行到工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调研

11月25日,王涛常务副院长与学位管理处处长王永浩、招生与学生工作处王国升处长等一行到工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调研,就《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思路与工作要点》征求学院领导、系主任及教授代表的意见。

王涛常务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今后两年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路,重点强调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点,结合工学院、农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与学院领导、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工学院和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是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两个学院,也是传统优势学科数量最多的学院。

近年来,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提高生源质量、保持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争取更多科技产出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王涛的报告并广泛交换了意见。

工学院院长毛志怀汇报了刚刚结束的教授大会的具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制定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负责制的新举措。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系领导、教师代表就学科建设问题、研究生教学资源与投入问题、“三助”问题、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博士生培养质量等问题与王涛常务副院长进行讨论。

院务公开

研究生院全体干部大会于2004年11月19日在西校区主楼712会议室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

总结交流本学期工作进展,对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2004学术年会工作进行总结,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教授主持。

各处室负责人史长丽、王永浩、王国升、吕艳、李冬梅分别向全体干部报告了本处室本学期中期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常务副院长王涛在总结讲话中首先肯定,经过全院近一年的上下认真筹备和积极努力,我校主办的2004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非常成功。

本次全国年会也是院20周年的庆典活动,会议达到预期目标——“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各项会务工作有序、规范、高效,促进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展示了研究生院管理集体的工作风范,增强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会议充分体现了研究生院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求是创新、服务育人的院风,同时也将对今后研究生院的工作和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工作起到重要影响。

王涛常务副院长在会上指出,本学期研究生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教育教学与招生、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展顺利。

各处室通过总结交流,沟通了信息,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王涛还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注意在研究生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时,风险的控制和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增强研究生院整体工作的协调性。

王涛强调,下一阶段研究生院要继续以推动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主题,树立研究生教育全程质量管理的观念,依照本学期计划,争取完成好全年的6项工作。

近期要努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开好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

第二,围绕学校“98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创新问题。

培养动态

研究生院召开新增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

  为了加强对第九批研究生新增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增学科的研究生培养,2004年11月24日下午,我校新增硕士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西区主楼召开。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教授、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史长丽,以及部分新增学科所在学院的副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参加了研讨会。

  王涛常务副院长首先发言,指出我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和龙头。

回顾近年来研究生硕士学科专业的发展,增量主要体现在基础学科,这是我校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重要一步。

世界一流的大学有许多特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有一流的基础学科。

目前我校的基础学科的特点是成长量不足;

与我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相比,基础学科较薄弱。

因此,应加大建设力度。

关于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建设,王涛常务副院长进一步指出应围绕着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定位,凝炼学科方向,提升科研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基本条件建设。

对新增的研究生学科专业,首先是要统一思想,明确发展思路,起点要高,方向要准,少走弯路;

第二是要注重科研,要有一定的科研总量,要有标志性的成果;

第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包括学科队伍和各方向的队伍建设,要有合理的学科梯队。

要注意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重点建设1至2个方向,方向不要多,以避免分散力量,以往的学科建设经验是合比分困难得多;

第四是加强基本条件建设。

  会上我校2003年自行审批通过的13个新增硕士点的学科负责人及所在学院的分管院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学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建设的思路。

从新增学科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部分学科实验室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少量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培养上还需加强力度,还有一些新增的学科没有基本教学单位的依托,生源来源和今后录取研究生的管理上均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为加强新增学科的建设,研究生院启动了新增学科建设项目,这次建设的重点主要面向新增的硕士学科专业,今后将争取资金对新增学科专业予以分期分批建设。

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史长丽介绍了关于申报新增学科建设项目的有关事宜并做了总结发言,希望各学科点注意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建设。

                                

专业学位教育

严格论文标准,做好我校首届MPA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我校首批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完成培养过程,进入学位论文的答辩阶段。

近日,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处王永浩处长针对目前发现的我校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学院的领导进行了交流。

经管学院辛贤副院长、人发学院左停副院长、资环学院朱道林教授分别就所在学院的MPA研究生论文情况谈了自己的看法,与会领导一致认为,MPA论文的标准不能降低,但定位要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所区别,应该制订一套适合MPA本身特点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体系。

近期研究生院还将组织相关的专家教授就MPA论文的标准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我校的MPA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MPA是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是西方国家上世纪即广泛推广的

一种主要面向公共部门的职业教育,在当代西方国家与MBA(工商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一起并称为文科专业教育的三大支柱,被称为“新世纪中国的朝阳学位”,其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

为满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适应新世纪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我国于二○○一年开始通过考试选拔招收公共管理硕士,填补了专业学位教育的一个空白。

我校是全国最早发起MPA教育的高校之一,第一批被国务院授予MPA专业学位授予权。

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研讨MPA学位论文质量标准

11月25日至26日,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讨论我校首批MPA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及答辩管理工作。

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教授主持,我校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辛贤教授、朱启臻教授、朱道林教授,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处王永浩处长,以及经管学院、资环学院和人发学院的部分MPA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了会议。

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处王永浩处长首先介绍了我校首批MPA研究生申请答辩的情况,我校首批MPA共招生100人,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和论文研究,共有63名MPA研究生提出答辩申请,并按时提交了学位论文。

为了能够做好我校首批MPA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工作,研究生院做了大量工作,收集了清华、北师大、北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对MPA学位论文标准及答辩工作的相关规定等文件,在广泛参考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拟订了我校MPA学位论文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讨论稿),提交会议讨论。

与会专家认真研究了兄弟院校对MPA学位论文标准及答辩工作的相关规定后,对《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讨论稿)》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修改后的《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将于近期公布实施。

与会专家还认真评阅了我校的MPA论文,针对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王涛常务副院长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我校首批MPA研究生的答辩工作,制订一套适合MPA本身特点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体系。

通过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我校MPA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推动我校MPA教育事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研究生工作

探索研究生成长新模式,我校将大力推进红色“1+1”科技行动

11月24日上午,党委书记瞿振元在西校区主楼圆桌会议室会见了密云县委副书记杜雨田一行,双方就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密云县村级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即“‘红色1+1’科技行动”)事宜进行了研讨。

密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文起,县长助理、我校挂职干部王海滨,政协副主席兼科委主任吴志强,组织部副部长肖兴启,农委主任郑伯华,农委书记张建国;

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校团委书记潘志华,党委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招生与学生工作处处长王国升,校团委常委、动物科技学院分团委书记侯云鹏和部分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了研讨。

杜雨田表示,在北京市大力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农村经济制度、经济组织创新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创新之际,中国农业大学提出与密云县共同开展“‘红色1+1’科技行动”,无疑将成为密云县农村党建创新的一个新的起点,并将成为北京市的一个亮点。

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夏强为组长、由县组织部、科委、农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实施相关具体事宜。

密云县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与中国农业大学的深层次合作。

瞿振元说,研究生院和相关博士研究生党支部提出的“‘红色1+1’科技行动”,将在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党建创新和研究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模式创新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学校党委对此是高度评价和肯定的并将大力支持。

瞿书记指出,开展“‘红色1+1’科技行动”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成效,可持续”。

这也是学校党委对此次共建活动提出的明确的要求。

首先是有成效,从研究生成长和密云县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效益、有收获;

有成效,大家才会有积极性、有兴趣,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机制。

瞿书记同时提出了开展此次活动的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参与行动的党支部的数量应适当。

二是充分考虑即将共建的村的产业结构特征,并与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相结合。

三是要加强参与行动的研究生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沟通,有组织地解决某一片或某个类型的问题。

四是要发动导师支持甚至参与活动。

五是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要形成共识,研究生可以带着课题去基层,也可以采取“混合编队、联合攻关”的模式与基层共同申报课题;

同时,要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与日常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进社会实践的学分制。

王涛就贯彻落实瞿书记提出的“有成效,可持续”的要求提出了几点意见。

他建议,“‘红色1+1’科技行动”可以先集中在密云县的几个乡镇,从几个村子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行。

要围绕密云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应地选择村和党支部。

要形成一套保证行动顺利进行和正常运转的办法、制度,必要时可选聘少数优秀的博士生党员到相关乡镇挂职科技副乡(镇)长,以便于协调开展活动。

参加研讨的我校博士生党支部代表、我校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生朱万斌、陶光灿等纷纷表示,珍惜本次活动机会,充分发挥博士生在县校全面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学校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到广大的农村去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落实学校党委关于“‘红色1+1’科技行动”“有成效,可持续”的要求。

2004年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

近日,经学校批准,2004年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

本年度奖学金评选是根据公开、公正、公平及宁缺毋滥的评奖原则,在学院推荐的118位候选人的基础上,研究生院评奖委员会经过认真评审,共评选出刘星月等2004年度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64人。

此次研究生奖学金设置包括校长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嘉里粮油专项奖学金、香港崇正奖学金、安莉芳奖学金、大北农奖学金、杜邦奖学金、冯惠德奖学金、民族学生优秀奖、石家兴专项奖学金等十项。

研究生院组织开展研究生“人文修养与科学研究”主题征文活动

近日,在学校开展基础文明建设工程之际,研究生院面向全校研究生组织开展了“人文修养与科学研究”主题征文活动。

人文修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及其促进学生成才的功能问题,是广大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2004年上半年我校开展的首次大规模研究生思想状况调查显示,我校研究生思想状况在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比如:

部分研究生生活迷茫、目标不太明确;

部分研究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表现被周围同学认为不好;

一些研究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一般,缺乏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等。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之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其培养的研究生的文明修养、诚信观念、科学素养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研究生自身的成才,也影响到一所大学的风气,甚而至于影响到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次征文活动旨在鼓励广大研究生加强人文修养、探索大学精神,鼓励广大研究生修身立志、诚实守信、健康成才,以实际行动弘扬创新求实的学术风气和明礼诚信的校园文明。

本期责任编辑:

王玮李冬梅

报:

校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副校长

送:

各院(系)、所、机关各部处、研究生导师本期印数:

200份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