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576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岔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2—尖轨;

3—跟端结构;

4—辙前垫板;

5—滑床板;

6—辙后垫板;

7—拉杆;

8—连接杆;

9—顶铁;

10—轨撑。

3、辙叉及护轨

辙叉及护轨包括辙叉、护轨、主轨(安装护轨的基本轨)及其他联结零件。

辙叉与护轨组成一个整体,共同配合发挥作用,如图5—1—8所示。

图5—1—8辙叉及护轨构造图

1—翼轨;

2—心轨;

3—理论尖端;

4—实际尖端;

5—辙叉角;

6—咽喉;

7—有害空间;

8—辙叉趾端;

9—辙叉跟端;

10—护轨;

11—主轨;

12—护轨垫板。

(1)辙叉构造

(2)辙叉号数

是以辙叉角的余切值表示辙叉号数的。

图5—1—9直线辙叉图5—1—10曲线辙叉

①直线辙叉,如图5—1—9所示。

式中N——辙叉号数(道岔号数);

——辙叉角;

BC——叉心工作边任一点B至另一工作边的垂直距离;

AC——由叉心理论尖端至垂足c的距离。

②曲线辙叉,如图5—1—10所示。

式中D——曲边跟端C点的切线与直边工作边的交点;

BC——跟端C至直边工作边的垂直距离;

BD——由垂足B点至交点D的距离

(3)辙叉类型

①钢轨组合式

②高锰钢整铸式

图5—1—11护轨平面示意图

③可动心轨辙叉

(4)护轨

①护轨平面形状:

如图5—1—11所示

②护轨作用

护轨与辙叉的配合右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控制车轮的运行方向,使之正常通过“有害空间”而不错入轮缘槽;

另一方面是保护辙叉尖端不被轮缘冲击撞伤。

③护轨长度

我国标准的9、12、18号单开道岔的护轨,全长分别为3.6~3.9m、4.5~4.6m、7.4~7.5m。

4、岔枕

单开道岔使用的岔枕有两种:

木岔枕和混凝土岔枕。

(1)木岔枕的长度为260~480cm共12级,每级长度差为20cm,高度16cm,底宽24cm。

旧标准木岔枕长度为16级,最短为260cm,最长为485cm,每级长度差为15cm。

(2)混凝土岔枕长度由2.4~4.9m共26级,级差长度为10cm。

三、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尺寸及允许偏差管理值

(一)道岔各部尺寸检查工具(满足1个小组)

1、轨距、水平检查:

万能道尺——1把

2、支距检查:

支距尺——1把

3、高低、直线方向:

10米弦线、垫板——各1

4、各部槽宽:

钢板尺、木折尺——各1把

5、尖轨开口:

钢卷尺(2米以下)——1个

6、道岔检查记录表、记录笔

(二)普通单开道岔各部轨距

轨距是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我国地铁、轻轨线路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mm,称为标准轨距。

1、轨距递减

为了缓冲列车通过道岔时对钢轨的挤压和冲撞,在道岔的尖轨尖端、尖轨跟端及导曲线部分轨距要适当加宽。

国家铁路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见表5-1-1。

表5-1-1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单位:

mm)

尖轨种类

尖轨长度

尖轨尖端轨距

尖轨跟端轨距

导曲线中部轨距

直向

曲向

直尖轨

6250~7700以下

1450

1439

R﹤300m

7700及以上

1445

350m﹥R≥300m

曲尖轨

11300

1437

1435

R≥350m

13500

2、轨距(水平)检查位置

图5—1—12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示意图

S1尖轨前基本轨接头:

第四~第五螺栓孔

S2尖轨尖端:

尖轨前50~80mm

S3尖轨中:

尖轨中刨切点(距尖轨尖端6011mm)

S4、S5尖轨跟端(直、曲):

第二~第三螺栓孔

S6S7导曲前(直、曲):

直基本轨(曲基本轨)接头第四~第五螺栓孔

S8S9导曲中(直、曲):

曲内配轨接头第四~第五螺栓孔

S10S11导曲后(直、曲):

曲护轨基本轨接头第四~第五螺栓孔

S12辙叉前(直):

S13辙叉中(直):

心轨宽30mm~50mm处

S14辙叉后(直):

S15辙叉后(曲):

S16辙叉中(曲):

S17辙叉前(曲):

道岔轨距水平检查记录表见5-1-2

表5-1-2

3、轨距检查步骤

(1)工具采用万能道尺;

(2)讲解万能道尺构造,读数方法、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3)指出测量位置:

指出每一尺的放尺位置;

(4)进行读数和记录;

(5)圈画出超限处所(误差超过+3mm,-2mm者)。

(三)水平

5-1-12线路三角坑示意图

1、概念

水平指的是轨道上两股钢轨顶面相对高低。

线路上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段、应保持同一水平。

实践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钢轨水平误差,对行车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第一种称水平差,就是在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内,一段钢轨的轨顶面始终较另一股为高。

另一种称为三角坑(三角坑的检查长度可延伸至18米),如图5-1-12所示。

即在6.25m范围内的距离,先是左股钢轨高,后是右股钢轨高,以前后两点的水平误差的代数差,超过4mm时为三角坑。

这时就会出现车轮不能全部正常压紧钢轨的情况,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爬上钢轨,引起脱轨事故。

因此,必须立即予以消除。

2、水平检查步骤

(2)讲解读数方法、校尺方法、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3)确定基准股:

直股以直外股为基准股,曲股以曲上股为基准股(此点与普通线路相反);

(4)指出测量位置:

指出每一尺的方尺位置,强调“尖轨中”,“辙叉中”,“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处不测;

(5)读数和记录:

基准股高记“+”号,反之“-”号,强调读数容易出现的问题;

(6)圈画出超限处所(误差超过4mm者)。

(四)高低

一股钢轨顶面纵向的高低差,叫做线路的前后高低。

由于有前后高低而存在不平顺,危害甚大。

因为列车通过这些钢轨时,冲击动力增加,使道床变形加快,反过来又扩大不平顺,从而使列车对轨道的破坏力更大,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破坏作用往往同不平顺(坑洼)的深度成正比,而同它的长度成反比,即长度越短,破坏力越大。

2、高低检查的步骤

①工具采用10米弦线、垫板;

②看道:

(此条在实际检查时可以与方向同时看,但在点撬时与方向不要搞混)由教师看道,学生代表负责点撬,站在道岔直股以外20米,俯身看钢轨直外股非工作边,指挥学生点撬并标注位置,在此顺便将“动作语言”含义教给学生;

③用10米弦线测量高低并记录;

④圈画超限处所(误差超过4mm者)。

(五)轨向:

(1)直线,

(2)支距

轨道的方向,在直线是否平直,在曲线上是否圆顺,叫做轨向。

直线轨道实际并不是一条理想的直线,而是由许多波浪形“曲线”组成,不过这些曲线的长度大约为10~20m,一般肉眼不易辨认。

如果直线不直,方向不良,势必引起列车的摇晃和蛇行运动。

在行驶高速列车的轨道上,线路方向对行车的平稳性尤为重要。

相对轨距来说,轨道方向则是主要的,只要方向保持在容许范围内,则轨距变化对车体振动的影响就不至很大。

在无缝线路地段,若轨道方向不良,则到了高温季节,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胀轨跑道,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2、轨向检查的步骤

(1)曲线方向支距检查

①工具采用支距尺;

②讲解读数方法、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③指出测量位置:

指出每一尺的方尺位置,特别是第一尺和最后一尺;

④读数和记录:

④强调读数容易出现的问题;

⑤圈画出超限处所(误差超过2mm者)。

(2)直线方向

①看道:

由教师看道,学生代表负责点撬,站在道岔直股以外20米,俯身看钢轨直外股非工作边,指挥学生点撬并标注位置,在此顺便将“动作语言”含义教给学生;

②用10米弦线测量矢度并记录;

③圈画超限处所(误差超过4mm者)。

以上四项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见表5-1-3所示,学生进行检查作业时对应表中列车速度在120Km/h及以下正线及到发线作业验收的数值。

(六)尖轨跟端槽宽及跟距

(1)尖轨跟端槽宽:

最小值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

(2)尖轨跟距:

最小值为63(+)轨头宽度

测量工具主要有钢板尺、木折尺、钢卷尺等,教师对尖轨跟端槽宽及跟距、尖轨动程、护轨槽宽、翼轨槽宽进行示范检查并记录超限处所,超限有关规定在前面资讯已介绍。

(七)尖轨动程

尖轨动程是指在第一连接杆(拉杆)处,尖轨与基本轨间的摆动宽度。

确定尖轨动程的尺寸原则是:

使具有最小内侧距和最薄轮缘厚度的轮对,在尖轨尖端处轨距最大时,能自由通过而不推挤尖轨,如图5-1-13。

可测量道岔前开口

尖轨在第一拉杆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mm,12号提速道岔为160mm。

其他道岔按设计图或标准图办理。

特殊道岔不符合上述规定者,暂准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轨距标准保留,但应有计划地改造或更换。

图5-1-13轨动程示意图

(八)护轨槽宽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如侧向轨距为1441mm时,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

(九)翼轨槽宽

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46mm,容许误差为+3、—1mm。

四、道岔各部零件检查

1、道岔各部零件检查工具(满足1个小组)

序号

名成及规格

数量及单位

1

轨缝尺、塞尺

各1把

2

检查锤

1把

3

皮尺

1个

4

捣镐

5

滑石笔

1根

6

道岔检查记录本、记录笔

各1

2、检查尖轨:

(1)尖轨密贴:

用塞尺检查,大于2mm记录;

(2)尖轨爬行:

会用弦线检查,也会用方尺检查;

3、尖轨爬行:

①会用方尺、钢板尺、钢卷尺、石笔检查并记录,注意强调记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②用弦线、石笔检查,此种检查是在没有方尺等检查工具情况下的粗略检查。

4、检查轨缝:

(1)轨缝:

有轨缝检查尺检查,瞎缝、大于构造轨缝(大于18mm)记录;

(2)错牙:

用木折尺检查,检查钢轨非工作边的轨缝轨面或内侧错牙大于2mm的记录;

(3)绝缘接头小于6mm的记录;

5、检查滑床板:

用塞尺或木折尺检查,尖轨与滑床板缝隙大于2mm的记录;

6、检查各部螺栓:

用道钉锤检查(缺少、失效、松动的记录);

7、检查铁垫板、胶垫、扣件:

缺少、失效、离缝的记录;

8、检查轨枕失效、歪斜、吊板处所:

①轨枕失效按《修规》标准,见《修规》第3.3.8条;

②轨枕歪斜超过20mm记录,测量轨枕边缘处中心距;

③吊板检查:

用捣镐轻敲轨枕听声音;

9、检查道岔加强设备:

防爬器、轨距杆、轨撑数量缺少或状态不合要求记录,其数量按标准图计;

10、检查道床:

污染、外观不合要求记录,观看为主,可用皮尺检查断面尺寸,对有怀疑的个别脏污处所可挖开表面观看;

11、检查标志、标记:

缺少或状态不合要求记录,其数量按标准图计。

教学情境5-2普通单开道岔养护维修作业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

1、掌握伤损或病害轨件修理和更换的有关规定;

2、分析普通单开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

能够进行普通单开道岔主要病害的判断并能进行整治。

伤损或病害轨件修理和更换的有关规定,普通单开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普通道开道岔病害的整治。

通过对普通单开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普通单开道岔的主要病害进行现场查找,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整治。

一、伤损或病害轨件修理和更换的有关规定

1.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与翼轨不靠贴大于2mm。

(2)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3)在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

(4)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有爬上尖轨的可能。

(5)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心轨接头铁与拉板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时;

(6)其他伤损达到轻伤钢轨标准时。

2.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不对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现场观看)

(2)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

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在到发线上超过10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

(3)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钢轨轻伤标准见《修规》第3.4.3条)。

3.辙叉及零件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辙叉达到重伤时应立即更换(辙叉重伤标准见《修规》第3.9.11条)。

(2)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短心轨联结螺栓、钢枕立柱螺栓、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联结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

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螺栓有一条螺栓缺少或折断时,道岔应停止使用。

(3)间隔铁的螺栓,折断或缺少时,必须立即更换或补充。

(4)各种接头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5)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6)轨撑损坏、变形,轨撑与轨头下颏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

(7)护轨垫板折损。

(8)钢枕和钢枕垫板下胶垫及防切垫片损坏、失效。

(9)弹片、销钉、挡板损坏。

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5mm。

(10)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时,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二、道岔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不良的原因分析

影响道岔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1)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的机械磨损不一致;

(2)木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

(3)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易造成水平不良;

(4)钢轨垂直磨耗不均匀,造成水平不良;

(5)作业不当,造成水平不良;

在养护作业中,往往由于起道和捣固方法不当,造成水平超限;

另外在维修道岔时,没能根据道岔两方向的行车密度、道岔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起道、捣固形式。

2、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分析

影响道岔方向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方向不顺

铺设或更换道岔的位置不正,是方向不顺的重要原因。

拨道不当,顾此失彼,只从—端看道,不顾两端,只顾主线,不顾侧线等等,都会造成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不好。

(2)道岔前后线路爬行

线路爬行使道岔前后线路改变方向,有时还会将道岔拉长或挤缩,使方向无法保持。

(3)基本轨横移,造成方向不良

由于“三道缝”的存在,不能完全固定基本轨,过车时轨撑不能阻止基本轨横移,造成方向不良。

“三道缝”指:

基本轨与滑床台边缘有缝隙、基本轨外侧轨颏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轨撑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则如图5-2-1所示。

(4)基本轨曲折点不当或曲折量不足,造成方向不良

基本轨曲折不当会形成“三道弯”,即基本轨前端接头向外支嘴,尖轨尖端处向里弯,尖轨竖切起点处基本轨向外鼓。

(5)辙叉位置不正,与前后钢轨连接方向不顺。

(6)尖轨本身方向不良,连接杆与顶铁尺寸不符。

(7)其他原因

其他如轨距递减不当、钢轨硬弯、路基排水不良、翻浆冒泥等,都是造成方向不良的原因。

3、转辙器部分尖轨跳动、与基本轨不密贴、与滑床板不密贴及磨耗轧伤的病害原因分析

(1)尖轨跳动

①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尖轨跟端螺栓松动,均会加大过车时的冲击力。

②尖轨跟端凸台脱落串出或震裂压塌,使尖轨跟端悬空。

③尖轨拱腰,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车来压下去,车过跳起来。

尖轨拱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尖轨跟端养护不好,形成低接头后长期不予整治。

此外,尖轨竖切部分由于配件影响,枕下也不易捣实。

尖轨跟端低接头和尖轨尖端处捣固不实,经列车长期碾压,造成尖轨拱腰。

(2)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①尖轨变形或基本轨方向不顺直,基本轨或尖轨有肥边,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

②道岔拉杆尺寸、转辙电动机动程与尖轨尖端开口不配合。

③尖轨接头铁与道岔连接杆互相扭劲,压歪尖轨,使尖轨头部与基本轨离缝。

④尖轨顶铁过长。

⑤曲股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或弯折量不当。

⑥道岔爬行,四股钢轨错位,各设计对应点相错。

⑦两基本轨的距离不标准,基本轨横移方向不直,轨距递减不均匀,尖轨跟端轮缘槽尺寸过大等,都可能造成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

(3)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①基本轨轨底不落槽,或基本轨轨底压上了滑床台(俗称基本轨“上炕”)。

②岔枕有吊板或基本轨前后高低不良。

③滑床台磨耗或坍陷。

④尖轨拱腰。

⑤基本轨有小反,使滑床板里高外低,如果更换尖轨部分个别岔枕时,因新岔枕面是水平的,与有小反的基本轨轨底不能紧密接触,造成里侧离缝,从而使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4)尖轨磨耗轧伤

尖轨尖端较为薄弱,容易被轧伤。

当轧伤的长度和宽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车轮爬上尖轨的危险。

尖轨被轧伤的原因有:

①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尖轨仅仅靠在基本轨的肥边上,使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存在缝隙,经车轮碾压,尖轨被轧伤。

②尖轨顶面的肥边盖在基本轨上,经车轮碾压冲击后“揭盖”。

③尖轨顶铁过短,在顶铁部分尖轨经车轮挤压后位移,使尖轨尖端离缝,被车轮轧伤。

④基本轨垂直磨耗严重,与尖轨的高度不配合,使尖轨较窄的断面过早受力,被车轮直接轧伤或压出肥边后经车轮碾压“揭盖”轧伤。

特别在基本轨垂直磨耗严重,而又换人新尖轨时,情况更为突出。

4、导曲线病害分析

(1)导曲线四股钢轨受力不均,捣固方法不当或质量不均,造成下股过高。

(2)导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加快、出现小反,造成轨距扩大和方向变形等。

(3)导曲线如果各支距点位置不正确,或直外股方向不良,都会影响导曲线的圆度。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在“前三、后四”范围内递减不均匀,也会影响导曲线下股的方向。

5、辙叉部分病害的分析

(1)辙叉心沉落,破坏道岔的前后高低和水平

(2)辙叉方向不良

辙叉部分的侧线护轨部分经常产生“臌肚”现象,与侧线线路衔接不顺。

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辙叉跟端开口过大。

其原因:

一是制造时超过了容许偏差;

二是高锰钢整铸辙叉初期不耐压,轨面压溃后轨面变宽,造成侧股轨距线外移,形成“臌肚”。

如遇护轨有肥边,则“臌肚”现象更为严重。

(3)辙叉跟端错牙

辙叉跟端经常发生错牙现象,其原因是:

辙叉跟端被压溃变宽,而与其连接的线路钢轨轨端是经过淬火处理的,并不产生肥边,势必在接头处出现错牙。

此外,当辙叉跟端间隔铁磨耗严重时,螺栓上紧后也会形成错牙。

(4)护轨与心轨的查照间隔和扩背距离不合,车轮冲击叉心护轨与心轨的查照间隔小于1391mm时,车轮将撞击叉尖,甚至可能爬上心轨。

护背距离大于1348mm时,将加大护轨和辙叉翼的磨耗,严重时可能会拉断螺栓,引起不良后果。

但在轨距和查照间隔均不超限时,也可能有碰撞叉尖现象发生。

这是因为:

(1)不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的部位检查,或测量不准确,误将超限处所认为合格。

(2)护轨轮缘槽偏大、翼轨轮缘槽偏小,或辙叉处轨距不当。

(3)道钉浮离,岔枕腐朽,过车时发生挤动变形,静态检查时,各检查尺寸合格,过车时仍然可能因钢轨辙叉挤动变形而发生撞尖或推挤护轨的现象。

(4)辙叉下有严重的暗坑或吊板,过车时下沉较大,造成动态时主要检查尺寸超限。

(5)辙叉前后方向不好,加大了列车的摇摆和冲击,也会出现撞尖或挤推护轨的现象。

二、道岔病害的整治

1、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不良养护维修

根据行车密度、道岔结构设计固有缺陷、道岔铺设位置等客观条件,对于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不良病害,在养护维修作业中,应采取不同的起道、捣固形式。

起道、捣固作业时整治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不良的主要方法,下面现场介绍起道作业。

(1)作业工具:

起道机

2台

撬棍、耙镐、捣镐

各2把

活扳子、死扳子

万能道尺

弦线(不短于10米)、盒尺(2米)、划笔

石碴叉子

2把

(2)校验道尺:

用钢卷尺校验1435mm误差,在一处水平较好处校验水平,水平误差不能超过1mm。

(3)作业安全

①按起道量大小确定防护办法,设置防护;

②车站登记:

车站值班员签认,现场作业地段按规定进行防护。

(此项内容在实训基地可以省略,但要让学生知道此项程序)

③起转辙部分要有电务人员配合。

④起道机手柄应安装绝缘套,作业中应注意防止联电;

⑤使用多台起道机时,应注意同起同落,动作一致。

(4)作业量调查

对于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有问题的位置进行起道作业,采用“分段起道,四股钢轨一起抬平”的办法(告诉学生分段的好处:

在运营线上作业效果好)。

将道岔分为四段:

转辙、导曲、辙叉、叉后。

①确定基准股:

一般以直外股为基准股;

查看道岔大平,点撬(教学情境5-1已经讲过),划出每撬的起终点。

③低接头、死坑、空吊板等处划上符号,以便捣固。

(5)打紧浮离道钉、拧紧螺栓:

对于吊板处要用撬棍撬起轨枕。

(6)起道

道岔在以下位置起道时的作业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