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92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精品文档_002.doc

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

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9.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10.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11.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12.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3.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

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4.老师问:

“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

“三个角。

”老师又问:

“还有其他答案吗?

”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

A.功能固着

B.原型启发

C.心理定势

D.垂直迁移

15.王老师播放一首交响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想象。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16.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7.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8.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

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次要特质

D.中心特质

19.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

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

A.强化法

B.脱敏法

C.消退法

D.惩罚法

20.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

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2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

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23.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4.逆向迁移都是负迁移。

25.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40分)

26.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27.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28.简述人格的特征。

29.简述品德的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

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

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休息时间也不放过。

张林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紧张、激烈的游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

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张林上网的内心世界。

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

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在劳动值日中协调合作,建立互帮互助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有计划、有落实,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互联网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张林对自已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问题:

试以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18分)

31.材料

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

“雪融化后变成什么?

”张红抢先回答:

“雪融化后变为水。

”黄阳想了想说:

“雪融化后变成泥土。

”柳丽慢条斯理地回答:

“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

”老师评价道:

“张红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到满分。

黄阳和柳丽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要是给分,只能得0分。

问题:

(1)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

(10分)

(2)这个案例对教师教学有何启发?

(8分)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夸美纽斯将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斯大林最初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

2.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其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尽相同。

教学要根据相应的阶段性特征采用对应的教学方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A【解析】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课程。

4.B【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任务的学校为主体而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教育行政机构来制定学历与学位相关规范与标准,并且统筹、规划、监督、落实统一的教育政策。

简称学制。

5.C【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等,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6.D【解析】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提出的。

7.A【解析】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模式,高中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

8.D【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相关指导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实地操作,进而获取相关技能的方法。

9.B【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是实质教育论,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

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

10.C【解析】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体现的是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1.A【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2.C【解析】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本题考查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的区别。

13.D【解析】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识。

元认知策略是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行为。

所以题于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属于元认知策略。

14.C【解析】心理定势指的是人们接受了一个刺激物或刺激信号以后,立即根据以往的经验或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15.B【解析】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

题中所体现的是视觉和听觉的联合。

16.D【解析】本题考查再认与回忆的区别。

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叫作再认。

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呈现叫作回忆。

因此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回忆。

17.B【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难以抑制的情绪状态。

如成功之后的欣喜若狂,惨遭失败之后的痛苦绝望等。

18.B【解析】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将人的特质分为三种: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是指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

19.C【解析】老师对学生的诡异行为不予理睬,学生这种诡异行为逐渐减少属于行为矫正法中的消退法。

消退法是一种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方法;强化法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促进某种行为的增加,与题干不符;惩罚法是为了减少或消除某些不良行为而给予个体一个他厌恶的刺激,与题干不符。

20.C【解析】题干中老师运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是幽默。

21.D【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辨析题

22.错误。

本题考查广义教育的概念,题干将广义教育的概念外延扩大了,因此有误。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各类活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只有起积极影响的活动我们才称之为教育。

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

23.错误。

本题考查教学的五个任务,而题干中只涉及了其中的一个任务。

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除了这一任务之外,还有以下四个任务:

①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4.错误。

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分类。

学习迁移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