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106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下载.docx

每个环节紧密相关,逐层深入,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传达的观点。

4.语言表达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进行一次小练笔。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

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标点导入,点明观点

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

(1)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

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它有什么含义?

(2)学生自由发言。

(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

它又有什么含义?

(课件演示动画,把“?

”拉直变成“!

”)

(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课题,解释“真理”。

(1)引入课题:

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2)启发思考:

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

”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

问号!

真理)

(3)理解“真理”:

你们知道哪些真理?

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结:

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

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

(5)指名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开始时要有亮点,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环节以标点符号“?

”到“!

”的变换引入,令学生眼前一亮,紧接着自然引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

②先把句子读通顺,再朗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真理领域建树司空见惯疑问敏感提取明显无独有偶无聊不可思议吻合

偶然文献证据系统整理见微知著灵感机遇

②理解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见微知著”。

2.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提出要求。

①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②思考:

课文先写了什么?

接着写了什么?

最后又写了什么?

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填一填。

本文先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然后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最后总结:

只有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2)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本文是按照“提出观点——举出事例——总结观点”的思路写作的,条理很清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层次,设计了填空练习,为学生搭建支架,又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板块三理解事例,填写表格

1.初步了解,概括事例。

(1)找出文中列举事例的段落,快速浏览,用自己的话概括事例。

(2)作者为了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举了哪几个事例?

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3)学生交流。

第一个事例是化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色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制成了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魏格纳通过蚯蚓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和做梦有关。

2.深入理解,填写表格。

(1)学习有关第一个事例的段落,师生合作填写相关的表格。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找到真理

事例1

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红

反复试验和研究

发明了石蕊试纸

事例2

事例3

(2)现在再请大家细读有关另外两个事例的段落,同桌合作补全表格。

(3)交流表格的填写,课件出示答案:

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

搜集证据,研究推论

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睡觉时眼珠为什么会转动

反复观察实验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设计意图】在“深入理解,填写表格”这个环节中,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首先师生共同填写第一个事例的相关内容,再让学生独立补全表格。

设计这个表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三个事例中了解到真理诞生的过程。

第2课时

1.默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板块一谈话导入,回顾学法

1.归纳叙述顺序。

(1)观察表格,回顾课文,想一想: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这三个事例的?

(2)学生先讨论,然后举手发言。

(3)小结:

这三个事例中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是相似的,作者写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

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真理

过渡:

书上有一段话和大家说的意思是一样的,请大家找出这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

2.理解关键句子。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找到真理。

(1)齐读这段话。

点拨:

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找到了真理。

这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引导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①在这一段话中,“?

”和“!

”有什么含义呢?

它们各指什么呢?

(“?

”的含义是:

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②那么,“把‘?

’拉直变成‘!

’”表示的意思和文中哪句话相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③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形象、直观、易懂)

3.拓展举出事例。

(1)列举事例: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微现象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

(2)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3)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补充,课件出示事例。

●瓦特从水蒸气推动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改良了蒸汽机。

●鲁班的手被植物叶子划伤,后来他发明了锯子。

●牛顿在苹果树下被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了头,后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就可以找到真理。

(5)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是怎样说明作者的观点的?

这是本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让学生联系前一课时的表格内容,思考它们共同的叙述顺序,即“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真理”,从而引出表达作者具体观点的段落,并深入理解句子,水到渠成。

板块二感悟科学精神,总结观点

1.找关键词,感悟精神。

(1)默读课文,提出要求。

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是靠着怎样的科学精神,在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

(2)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语,并联系事例理解。

(3)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你觉得他们凭借什么找到了真理?

①见微知著。

a.第3自然段中哪一句话体现了波义耳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呢?

(见微知著: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b.指导朗读句子,课件出示:

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

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c.在魏格纳和阿瑟林斯基身上能找到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吗?

d.学生交流。

小结:

看来要想发现问题,有所成就,就得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并能见微知著。

②善于发问。

a.阿瑟林斯基凭借什么找到了真理?

(板书:

善于发问)

b.谁来读一读阿瑟林斯基那一连串的问题?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③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a.启发引导:

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波义耳是怎样做的?

魏格纳是怎样做的?

阿瑟林斯基是怎样做的?

b.在发现问题之后,他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

他们正是凭借这种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才发现了真理。

2.总结观点,畅谈体会。

(1)总结观点,反复读课题。

是啊,这个“?

”凝结了科学家们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

如果你是波义耳,在抓住问号不放并进行反复的研究之后,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你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一定会骄傲地对世人说: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畅谈体会。

学习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体现科学家科学精神的关键词,使他们心中升腾起敬佩之情。

在总结观点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发现的热情。

板块三领悟课文写法,仿写练习

1.总结写法。

(1)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文先点明观点,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最后总结观点)

(2)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最后总结观点,这样的文章叫作议论文。

2.仿写练习。

(1)题目要求:

“失败乃成功之母”“团结就是力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事竟成”这些格言也是真理,现在就请你们仿照本文的写法来写一篇短文,论证某句格言。

(2)口头交流短文的选材,思考应该怎样选材。

提示:

围绕自己的观点选择具体的事例。

(3)编写简要的提纲,课件出示:

团结就是力量

提出观点

举出事例

事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2:

总结观点

(4)学生开始写作。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放到课后去写)

【设计意图】本课后有道“小练笔”,这是个读写结合的练习。

怎样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呢?

先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然后交流如何围绕观点选材,再指导列出提纲。

按这样的步骤进行写作练习,学生再写起来就不难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用明晰的教学思路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明晰的教学思路是关键。

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回归整体。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条理。

接着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列举的三个具体事例,最后总结观点。

这样安排教学过程,思路明晰,有条不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默读、圈画、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能力也得到提高。

3.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作阅读教学的核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设计了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我安排了自学生字词、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等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安排了小练笔……总而言之,我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当作阅读教学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