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Word文件下载.docx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2:
选经验丰富的。
生3:
看看他俩谁的水平高,就选谁。
教师引导:
大家目标一致,都想选综合实力强的,水平高的选手上场。
我们借助小组赛中的得分,看看谁的投篮水平高。
看到这个统计表中,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对统计表中的横线,不太理解,可请有想法的学生解释。
)
请仔细分析7号和8号的得分情况,选出上场运动员,并说明理由。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一种:
7号的总分是33分,8号的总分是40分,所以我认为8号的投篮水平高
大多数同学会同意这名学生的思考方式。
生:
不同意,7号上场三次,8号上场四次,上场的次数不一样,比总分不公平。
第二种:
7号最少得9分,8号最少才得7分,所以7号的投篮水平高。
这样也不行,你可以比较最少的,那我也可以比较最多的,7号最多的是13分,8号最多的也是13分,难道他们的投篮水平一样高?
追问:
比总分不公平,比其中一场的得分没法比,那怎么办?
第三种:
用平均数比,谁的高,就选谁。
师:
这位同学说了一个新词,叫平均数,老师先记录一下。
(板书:
平均数)请这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学生把计算过程说出来,大家听得懵懵懂懂。
看到大家有眉头紧皱的,有轻轻摇头的,是不是有些不太懂?
既然听不太懂,咱们就说说自己的疑问吧。
为什么要先加起来再除以3呢?
为什么有时是除以3,有时又除以4呢?
平均数和平均分有什么不同吗?
……
同学们对平均数有这么多疑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
看看通过学习,能不能解决咱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能不能帮教练解决选谁上场的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
“数学学习应该是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本环节,学生在运用原有知识解决“派谁上场”这个问题时,遇到困难,引发认知冲突。
在否定了“单独一场没法比”和“比总分不公平”后,通过学生对“平均数”的质疑,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平均数的意义
(一)数形结合,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范围和意义。
1、借助7号运动员的得分统计表和根据统计表画出的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究7号运动员的平均得分。
2、同桌合作:
如果同桌都有想法,就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同桌听,看看同桌能否听得懂。
如果同桌还没有想法,就把你的方法介绍给他。
同桌两人都没有想法的,请告诉老师,老师来帮忙。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充分体验,特别是学困生,此处会有困难,同桌合作,生生互讲,达到共赢。
3、投影展示——移多补少
我是这样想的,把第四场的得分拿出2分,补到第一场,这样每场的得分就一样多了。
(指着图说)
学生提出质疑。
你为什么要把第四场的得分拿出2分来,补到第一场?
因为第四场的得分最多,第一场的得分最少,把多的移动出来,补给少的,才能让每一场的得分一样多。
谁懂他?
再来说一说。
我们刚刚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把多得移给少的,匀一匀,让3场比赛的得分一样多,这样就得到了7号运动员三场得分的平均数。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表示我们刚刚的操作过程。
移多补少。
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先选择大多数学生使用的“移多补少”进行展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借助条形统计图,通过学生自己圈一圈、移一移,借助数据处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探索求和均分的算法,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展示学生计算平均数的方法9+11+13=33(分),33÷
3=11(分)。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先求7号一共得了多少分,再除以三场,求出每场得多少分。
为什么要先求这3场的和呢?
要想使每场一样多,我们只能先把它们合在一起,再把它平均分下去。
借助PPT演示,理解求平均数的计算过程。
谁能把刚刚的计算过程再说一说?
教师板书:
9+11+13=33(分),33÷
给这种方法起一个名字——求和均分。
这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和我们刚刚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经历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
避免学生只认识“总数÷
个数”的模样,不理解“求和均分”的内涵。
PPT的展示,以形解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模型。
(二)选择方法,初步应用
1、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出8号运动员的平均得分。
同桌确定答案后,学生展示。
2、对比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设计意图】之前在探究平均数求法和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在此基础上,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方法的优化重在让学生体会到当数据偏多时,通常选择“求和均分”的方法。
(三)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PPT展示7号运动员的平均分和每场得分,对比这4个数据,你有新发现吗?
有两个11分。
这两个11分一样吗?
不一样,第3场的11分只代表7号运动员第3场的投篮水平。
移多补少后每场得11分,表示7号运动员的整个成绩。
这个11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7号三场比赛的整体水平。
板书。
展示8号运动员的得分统计图。
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
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中都没有10分。
平均分10分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的是8号运动员四场比赛的整体水平。
现在回头看看,咱们的问题解决了吗?
现在你能确定派谁上场了吗?
说说你的理由吧。
派7号上场,因为7号的平均分高。
小结:
7号的平均分高,就决定了7号运动员的整体水平要高一些。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探究求平均数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感知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两次辨析,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一)基础练习
1、从已经学过的题目中寻找平均数,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根据小电脑问题适当变形。
同和小学5名同学的平均体重。
(1)估一估,平均数是多少?
体会平均数有范围。
(2)展示计算方法,对能灵活选择乘法来代替相同加数加法的同学及时鼓励。
(3)思考:
加入相扑运动员后,学生的体重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体会体会极端数据造成的影响。
(4)生活中对极端数据的处理。
【设计意图】新旧对接,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为所用。
进一步练习平均数的算法。
了解生活中对极端数据的处理,并初步体会这种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2、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
班里最高的学生下水游泳,有无危险?
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渗透安全教育。
回归生活。
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实例,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本节课内容和学习方法、数学思想,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3、平均数的发展历史
关于平均数的发展历史,你了解吗?
让我们再一起走近平均数。
1700年以前,古印度王想估计一棵树上果实的数量,他先估计了一根中等粗细的树枝上果实的数量,再数出有几根树枝,然后乘起来,从而推断出这棵大树上果实的总数。
又过了1200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某一天文量进行重复观测,他得到一组观察数据,但由于观察时间、气候的不同,得到的观测数据也各不相同。
于是他将所有数据先求和再均分来减小误差,从而得出这一天文量。
又过了300年,比利时数理统计学家凯特勒,收集了大量关于人体生理测量的数据,如体重、身高、胸围等,经过分析研究后,他发现这些生理特征围绕着一个平均数上下波动,从而提出了“平均人”的思想。
把平均数从真实数推向虚拟数,用它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今天学习的这一点点知识,在历史上穿越了1500多年。
生齐读:
每一点数学知识,都凝聚着无数前辈的智慧和汗水,我们学习时,都应心怀敬畏……
【设计意图】通过平均数的发展历史,进行文化渗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敬畏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
关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对于平均数,学生是一种比较朦胧的感觉,可能听说过,具体说,也讲不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条形统计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匀一匀”的办法,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找到了使“3场得分都同样多的”那个数。
面向全体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同桌讨论,学生展讲,学生亲自经历了求平均数两种方法产生的过程,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
关注同桌之间的有效合作学习
本节课,学生在探究7号运动员3场得分的平均数时,是有困难的。
进行探究时,当优等生已经完成时,有些学困生仍表现得不知所措,此时,给出同桌合作的要求:
“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如果同桌还没有想法,就把你的方法教给他。
”这一合作,既给优等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还给学困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可谓达到了生生共赢。
三、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在探究“求和均分”这一计算方法求平均数时,很多学生很快写出了9+11+13=33,33÷
3=11的算式。
当老师追问,为什么要先求和时,很多学生却回答不出。
此时,借助PPT,利用条形统计图,展示求和均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关注数学文化渗透,在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平均数产生的过程。
所以,在课堂结束之前,结合PPT,以讲故事的形式演绎了平均数的发展历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学生了解到,我们一节课的知识,在历史上,从萌芽走向成熟,却用了大约1500年的时间,又通过对最后一句话的朗读,更加体会到知识的伟大,对所学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不足之处:
一、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学”的过程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关注不够及时,忽略了其中一个同学的发言,对这个同学的发言,评价不够到位。
在课接近尾声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不自觉地加快了处理练习的速度,此处,对学生“学”的关注有些减少。
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把一个练习题设计成机动题目,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此题可以不做,而不能因为要完成题目,不去顾及学生的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