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8837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举例说出营养生殖的方法。

2、举例说出植物体的嫁接过程、原理和意义。

3、尝试植物的嫁接,了解植物嫁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复习提问】

1、什么叫无性生殖?

常见的方式有哪些?

2、营养生殖

的优势是

什么?

1、图片展示:

多色的月季花。

学生讨

论如何培育出多色的月季花呢?

教师介绍:

嫁接的诱人应用(西瓜的芽接)

2、学生自主学习并小组交流:

(屏幕显示)

①嫁接的大概过程?

②嫁接成活的关键?

3、学生分组尝试模拟嫁接(包括枝接与芽接)

4、小组交流概括:

①嫁接的概念

②嫁接在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5、联想、举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植物繁殖的现象?

问题:

这些生殖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归纳:

是由营养器官来繁殖的。

什么是营养生殖。

学生进一步举例常见的营养生殖。

6、分组讨论:

营养生殖有什么优点呢?

讲述:

除了嫁接之外,营养生殖

还有哪些方式?

系身边一些现象,举例?

(菊花、葡萄等)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

心插柳柳成荫”中包含着生物学的什么原理呢?

二、植物组织培养

1、提问:

我们可以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培育新植株,那么可否用一小块组织或者细胞来培育新植株呢?

展示图片,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2、学生自学,组内讨论:

①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

②进

行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有哪些?

③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上应用的优点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比较:

1、从在生产上应用这一方面,植物组织培养和营养生殖各有什么优势?

2、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吗?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训练学生观察、探究、逻辑推理等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小组合作、分工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和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共享探究成果的乐趣。

(2)通过认识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规律,感受生命延续的唯美与神奇。

认识果实和种子适于传播的结构特点,领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规律。

第一课时

1、有性生殖的概念;

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区别;

3、描述受精过程。

植物经过了开花、传粉、受精,形成了果实和种子,那么果实和种子是如何传播以扩大其生活范围的呢?

本节课我们一

同来探究。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播放视频: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视频。

2、投影或板书:

(1)、探究目的:

探究果实

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

(2)、

器材:

豌豆、油菜、苍耳、蒲公英、莲蓬、大豆、凤仙花等果实和种子;

刀片;

解剖剪等。

(3)、步骤:

①学生六人一

组,观察以上器材中不同

的果实,提出有关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结构适应传播的问题。

②小组讨论,针对两种果实或种子的结构,提出果实或种子的结构适应传播的假设。

③解剖和观察,寻找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

④各小组设计表格记录。

⑤撰写《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传播的奥秘》的报告。

提示:

注意刀具使用的安全因素。

3、小结:

①果实和种子的适应传播结构一般对自身的繁衍是有利的;

②植物的结构与其功能是适应的。

四、反馈练习:

1、将下列植物果实和种子与其传播方式连线

①.苍 耳 A.动物取食后传播

②.蒲公英  B.风力传播

③.豌 豆  C.自身力量传播

④.石 榴  D.附着在动物身体上传播

1、描述植物的受精过程。

2、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导入】播放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的视频。

提出问题:

鲜花盛开与硕果累累之间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引入: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植物的有性生殖。

植物的传粉与受精

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3组问题。

问题一:

请结合无性生殖的概念说出什么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具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问题二:

植物开花后要进行传粉,请说出什么是传粉?

并且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区别。

问题三:

对照教材中图14—7,先介绍绿色开花植物中“花的结构以及雌蕊的内部结构”

,描述传粉后,雌蕊发生的一些变化,描述受精的过程。

2、教师讲解分工自主学习要求,4—6人一组。

3、观看动画:

植物的开花和传粉;

植物的受精过程演示。

4、教师让出讲台,组织个别小组学生代表上黑板展示发言,讲解问题的实质。

并及时进行点评和补充,设问,组织

其他小组反问等,引发深入思考。

5、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结:

植物如何进行传粉和受精?

6、讨论:

在玉米开花期间,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这是什么原因?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过渡:

植物的受精作用完成之

后,花的各部分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果实和种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让我们继续来探讨。

2、设计问题,可投影或导学案。

说出花中子房的结构组成,以桃子为例,再说出桃这个果实的结构

组成。

对照教材中图14—8,说出果实和种子发育与子房和胚珠结构的关系。

可解剖桃花和桃子的结构,

并进行

分析。

下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

问题四:

为什么桃的果实只有一颗种子,而西瓜却有那么种子?

3、播放视频:

桃树雌花发育成果实的视频。

小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蝗虫的生

殖与发育的讨论,找出蝗虫繁殖的关键环节,提高对蝗虫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进步责任感。

1、说

出家蚕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3、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理解完全变态

发育的真正含义

【导入】:

展示几种常见的昆虫图片,将学生带入昆虫的世界。

引导学生共同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新授】:

家蚕的发育史

展示图片:

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质疑:

你们听说过丝绸之

路的故事吗?

悠悠文明史,慢慢丝

绸路。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你养过蚕吗?

谈谈自己的养蚕经过?

2、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

什么叫做眠?

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时期?

每个发育时期有哪些主要特

征?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家蚕的一生》:

家蚕从卵中孵化出来、蚕经过四次蜕皮逐渐长大、家蚕作茧自缚、茧里蚕的模样、家蚕破茧而出、雌雄蚕蛾交配产卵。

出示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图片,引导学生

进一步讨论:

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

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否相同?

列表比较,并说出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

比较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归纳:

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出示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请学生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

能否通过改变其中的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学生通过讨论:

了解家蚕吐丝仅仅是在幼虫时期,蛹时期就没有吐丝了,但这个时期并没有死亡,所以可以将诗句改为:

春蚕化蛹丝方尽。

出示雌雄蚕蛾交配产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家蚕是通过哪种方式

繁殖后代的?

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

昆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而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昆虫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播放视频资料:

蚊子的繁殖、蝴蝶的一生。

判断:

蚊子、蝴蝶的生殖与发育方式和家蚕一样吗?

指导学生认真观看,与家蚕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蚊子、蝴蝶的生殖与发育方式和家蚕一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交流:

苍蝇、蛾子、蜜蜂等

总结:

引导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反馈练习:

1、冬季几乎看不到苍蝇、蚊子,为什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了起来?

2、食用的面粉中如何长出“肉虫子”?

“肉

虫子”又如何变成蛾的?

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

1、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的发育历程

展示家蚕和蝗虫的图片,质疑:

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吗?

组织学生观察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

讨论: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目标:

1、说出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说出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提纲:

1.交流所了解的有关蝗虫的危害及其生殖和发育的知识。

2.观察图,说出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

有什么特点?

3.蝗

虫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

家蚕呢?

如何区分蝗虫的

幼虫和成虫的?

4.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形态

结构、生活习性是否相似?

什么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

呢?

5.你认为何时是灭蝗的最佳时期?

为什么?

6.举几个你身边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

虫。

7.蝗虫与家蚕在生殖和发育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讨论的结果,推荐一个同学发言。

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每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小组给予补充和评价。

教师指导重点学生: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翅上有什么不同?

表现在运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蝗虫的成虫在足上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表现在运动方式

上又如何?

从俗语“大旱之后必有蝗灾”,来分析为什么消灭受精卵是不可行的,最后得出灭蝗的最佳时期是在幼虫期

家蚕和蝗虫在发育上有什么共同点?

从这两种昆虫看来,昆虫的受精方式是什么?

播放Flash动画:

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课后17页的自我评价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1、通过对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总结、交流、表达的能力。

1、培养学生之间的团

结协作精神。

2、通过认识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3、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正确理解两栖类动物的特点。

让学生先讨论:

你认为哪些动物属于两栖类动物?

从学生的回答来指出其中的错误,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什么样的动物为两栖类动物,它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特点?

一、蛙的生殖与发育

1.组织学生在自主阅读研究性学习论文片段《蛙的生殖与发育》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合作式学习,共同探究有关蛙的几个问题。

(1)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春末夏初,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

雌雄蛙都能鸣叫吗?

蛙鸣叫的目的是什么?

(3)雌雄蛙抱对

有什么意义?

(4)玻璃缸放置在向阳温暖的地方,说明蛙的受精卵发育需要什么条件?

组织学生积极进行回

答,探讨,并给与鼓励。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蛙的受精特点。

归纳得出:

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作用。

像蛙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强调蛙的体外受精特点,以及抱对的意义。

2.蛙的发育历程

由前题引入,在受精卵后了解接下来进入到蝌蚪阶段,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课本文字部分,比较蝌蚪和成蛙的区别。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四肢

生活环境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来了解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了解蝌蚪是逐渐变化成为成蛙的。

3.蛙的变态发育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再对重点知识做回顾;

理解蛙的幼体和成体

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为变态发育。

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对蛙的整体发育做回顾。

从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来了解蝌蚪类似于水生的鱼类,而成蛙则类似与陆生的爬行动物,从而总结出两栖类动物的由来。

4.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对蝌蚪和成蛙的生活环境和呼吸器官做对比,来体会两栖类动物在生活环境上的变化,指导学生讨论:

两栖类动物的生活环境是比较大还是比较窄小?

两栖类动物的哪些生

活过程是不能脱离水的束缚的?

了解常见的两栖类动物

提问:

你知道除

了青蛙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属于两栖类呢?

那么,什么样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呢?

引导学生根据蛙的生殖与发育特点,共同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

征。

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可。

根据前面总结的特点,师生共同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生活在湿润的陆地上或浅水中,用肺呼吸。

3、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4、生存环境受水的束缚。

认识到蛇、海龟和鳄鱼不是两栖动物,而是爬行动物。

5.两栖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一些资料的出示,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请学生对照本节目标,谈一谈对于本节课的收获。

1、课本21页:

自我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生活中为什么要爱护,保护两栖类动物,增强环保意识。

我们应当如何去爱护、保护它们?

第五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1、描述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1、通过介绍鸟类育雏的行为,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关爱鸟类的情感

重点:

1、描述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说出鸟卵的发育

难点:

观察鸡卵发育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展示一段鸟的视频,提问学生鸟类都有哪些生殖行为?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6-P27鸟类生殖发育内容,总结鸟类的生殖行为包括:

筑巢、孵卵、育雏等。

鸟类的生殖行为还有:

求偶、交配并将其它的生殖行为。

引导学生4人一组,对鸡卵的结构进行观察认识鸡卵的结构作用,提问:

从鸡卵的结构特点上看,请同学们试着分析探究一下有哪些特点是完全摆脱了水对鸟类发展的束缚限制?

引导学生观察图21-23鸡卵的发育过程,总结鸟卵的生殖发育过程。

雌雄鸡进行交配,进行体内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鸡体内发育,产出后停止发育,以后在母鸡体温或人工孵化的恒温条件下,胚胎继续发育,最后小鸡破壳而出。

引出体内受精的概念,提问:

请比较体内受精与体外受精,哪个的好处多一些?

早成鸟和晚成鸟

你听说过早成鸟和晚成鸟吗?

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8内容,播放早成鸟和晚成鸟视频及相关课件资料,总结早成鸟及晚成鸟特点,提问:

1.你知道哪些鸟是早成鸟和晚成鸟?

2.你能思考说出晚成鸟与农林牧的关系吗?

早成鸟的特点:

刚从卵壳孵化出来的雏鸟,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

晚成鸟的特点:

雏鸟从卵壳中孵化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

小结

1.鸟类的生殖行为:

筑巢-求偶-交配-孵卵-育雏。

2.像鸟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内受精。

3.鸡卵结构复杂、功能完善有以下特点:

a.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b.卵壳内形成了一个合适的发育环境。

c.有丰富的营养提供发育需要。

4.鸟类分为早成鸟和晚成鸟。

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1.促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生物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认识生命现象的基础上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观察细胞核移植实验,分析细胞核在遗传中的作用。

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导入:

从一些常见的俗语来引入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俗话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名话说

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现象?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又是说的什么

现象?

从学生的回答

来导入生物学中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新授: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中心

1、在信息化时代中人们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传递各种信息。

生命的遗传信息是如

何传递的呢?

投影:

细胞

核移植实验示意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2-33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

(1)实验一的伞藻实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的移接体的两部分分别来源于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读图和对文字部分

的理解,来说明:

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

从而得出结论: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其中几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

理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分析:

在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

的数目一般是一定的,而且一般是成对出现的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

(1)“种”,个体可以不同,种相同

(2)“体细胞”,给学生分析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

(3)“成对”,以人为例,了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

指导学生了解,如果染色体的数量多了一条或是少了一条,会导致严重的遗传病

色体的结构组成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展示DNA结构图,请学生据图说出它的结构特点。

DNA分子就像旋转的楼梯,它由两条长长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

理解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活动,绘制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图

第二节人的形状和遗传

 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

是由基因控制的。

1.通过调查人体常见的性状,学习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在学习遗传图解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乐于运用生物科学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生物的相对性状。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基因的遗传图解。

1.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2.基因的遗传图解。

复习提问:

1.请学生说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

一、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

1.在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生物在生殖后代的过程中基因就会通过生死细胞传给后代,因此子女总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夫妇之间的相同点,理解遗传性状的概念。

2.调查相对性状

利用课本上的表格,调查几种性状的学生表现数据

请学生汇报课调查结果。

教师汇总学生的数据。

并指导学生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类型叫做相对

性状。

老师的指导找出同学间的一些相对性状。

(如:

卷发和直发、拇指能否向后弯曲、食指和无名指的长短等)

二、基因控制性状

1.基因位于DNA上,DNA在染色体上,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出现。

引导学生分析基因一般也是成对的。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染色体,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2.分析子女的受精卵中的基因

来源

父母的每一对染色体中只有一条会遗传给子女,而子女的每一对染色体中均一条来自于父亲,另一条来自于母亲。

受精卵中的基因一个来源于

父方,一个来源于母方。

3.在成对的基因中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的

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例如:

有耳垂为显性(D表示)

无耳垂为隐性(d表示)

分析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分析

父DDdd母

生殖细胞D

d

子女Dd

请学生写出DD×

Dd这

一组合的遗传图解。

与学生一同探究Dd×

Dd组合的后代基因组成、表现类型和各自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

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的原理;

3.理解生男生

女机会均等。

1.通过观察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对问

题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大胆思考和勇于

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合理的重要性;

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师展示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

指导学生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