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979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的幸福力与职业幸福感Word格式.docx

  教师的真正使命是遵从生命优先法则,激发学生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生人生幸福,这是教师的终极目标。

学校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体验幸福的生命历程。

正如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学校应当成为一个道德丰富的炽热地燃烧着的策源地,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某个活动领域中获得幸福和欢乐,这个活动是道德的美和道德的完善,从充满着高度道德意义的高尚活动中得到了体验自己的人格尊严感的幸福。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职业。

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学生的幸福感是教师给的,教师的幸福感除了得自学生,还得自学校。

学生的幸福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高峰体验。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生涯幸福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我们的教师队伍。

在继续加强教师自律、奉献精神的同时,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提高人、温暖人、体贴人,是师德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养成,需要优秀文化的熏陶,需要教育平台的搭建,需要营造幸福的教育场,需要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这样的幸福感才是深刻而弥久的。

教师利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总体利益,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现实利益、直接利益、具体利益。

前者是出发点,后者是切入点,要通过解决前者利益,去谋求后者利益。

比如青年教师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如何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事业发展平台和脱颖而出的舞台,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作为教师,你觉得幸福吗?

教师职业能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吗?

如果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的话,其幸福感从哪里来呢?

……近年来,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是教师的责任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不少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

教师幸福感已成为热点话题。

那么,什么是幸福?

如何才能幸福?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欣赏李天华演唱歌曲《幸福在哪里?

“纯真的双眼已被世俗掩埋,眼里的纯洁已蒙上了尘埃,长大了的我们,懂得了更多的是无奈。

快乐的心情已很少再来,岁月似流水一去不再回来,好怀念童年那个天真的小孩,一个玩具就能乐得开怀,受了委曲流下眼泪就云散雾开,忙碌的人们忽略了平凡的精彩,每个人都在轻轻轻轻的问:

幸福在哪里?

朋友哇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现场互动:

什么是幸福?

你幸福吗?

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数、高学历,而是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

取得高分数、提高学历层次只是人提高素质、创造幸福生活的手段而已,幸福,才是人的终极目标。

所以,教育就是成就学生幸福的事业。

然而,若想成就学生的幸福,教师是关键。

教师不幸福,很难成就学生的幸福。

然而,自古而今,社会赋予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教师则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只讲奉献,不吝报酬。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两袖清风、形销骨损、一副世外仙人的形象,以至于在社会重重的压力之下,教师害怕享受,奢谈幸福,更不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但能否幸福及幸福的程度与层次均取决于人的幸福能力,简称“幸福力”。

所谓幸福力,就是人们认知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幸福与传递幸福的能力。

所以,人,不应等待幸福来临,而应主动提升幸福力,敲开幸福的大门。

一、认知幸福的能力

1、理解幸福的涵义

幸福是人的迫切而合理的需要通过正当途径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时的心理体验。

幸福的这个涵义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人的迫切而合理的需要是引发幸福的真正动因;

满足需要的是手段的正当性是获得幸福的道德依据;

能力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2、区分幸福的类型

(1)物质幸福、人际幸福与精神幸福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自尊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前两个层次需要是人的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具有强烈而短暂的特征,后三个层次需要是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具有淡薄而长久的特征。

(请把这五个层次的需要用三角图型表示出来)

与需要的等级相对应,幸福也可分为三个层次:

物质幸福、人际幸福与精神幸福。

(图示出来)

物质幸福是基础。

马克思认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恩格斯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

人际幸福是轴心。

精神幸福是最高境界。

第一,人的生命特性决定了精神幸福高于物质幸福。

赫拉克利特说“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就是幸福。

”德漠克利特说“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住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

”第二,人的需要特性决定了精神幸福高于物质幸福。

事业有成的企业家通过向捐献活动得到精神幸福;

一些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一些启迪人类智慧的哲学家以及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家等,他们之所以被后人铭记,就在于他们追求的幸福体现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他们追求的是高于物质层次的精神幸福!

(2)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

据《汉语大辞典》解释,过程,指事物发展的中间状态。

结果,事物发展的最后状态。

过程幸福:

人在追求某种幸福的过程中,每一次较小目的、较小预期结果得到实现时所体验到的幸福。

比如登山、读书、过年的过程就是享受幸福的过程。

结果幸福:

经过一定的努力过程而实现了人的重大目的、预期结果的幸福体验。

比如工人织布、农民种地及医生治病等。

(3)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

个人幸福:

个人迫切而合理的需要通过正当途径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时的心理体验。

属于“小幸福”,主体是个人。

社会幸福:

指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是群体的普遍幸福,是社会成员对于现实生活的共同美好体验,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折射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及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体验和价值取向。

社会幸福属于“大幸福”,其主体是包括个体在内的全体人民,而非“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幸福不仅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而且,只有为社会谋求幸福,才是最高意义的幸福。

(4)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

创造幸福:

指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自己迫切而合理的需要所产生的幸福。

比如写书者的幸福。

享受幸福:

指并非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而是享受他人劳动成果所产生的幸福,这种幸福属于非创造性幸福或消费性幸福。

比如读书者的幸福。

创造幸福高于享受幸福。

劳动是人的本质。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人的幸福。

通过劳动,人们不仅提高了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获得了稳定的价值属性,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从而产生一种生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3、把握幸福的特性

(1)幸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幸福的主观性。

欲望具有主观性;

幸福体验具有主观性。

幸福的客观性。

人是否幸福以及幸福的程度取决于其欲望是否得到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人获得什样的幸福与其迫切需要的性质和层次有关。

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幸福的客观性决定幸福的主观性;

幸福的主观性具有相对独立性。

(2)幸福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幸福的绝对性。

人人有幸福的权利和诉求。

普遍性。

幸福的相对性。

主体不同,幸福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特殊性。

不同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境遇中,所追求的幸福在质、量、认知视角、比较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人生体验。

质的不同:

一方面,不同的人所追求的幸福在质的方面根本不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颜回的幸福,“青云直上加官进爵”是政客的幸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商人的幸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农民的幸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读书人的幸福。

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所追求的幸福在质的方面根本不同:

贫穷变富有是幸福,矮小变高大是幸福,丑陋变俊俏是幸福;

分居变团圆是幸福,愚钝变聪慧是幸福,逆境变顺达是幸福……

量的不同:

一方面,不同的人追求的幸福在量的方面根本不同。

假设有富人A和穷人B,富人A有百万资产,穷人B有一万资产,那么,在其他客观条件基本相似(如家庭和谐度、身心健康度等)的情况下,赠给每人1000元的红包,这个红包对于二人的效用是不同的:

对于富人A而言,他会感到心情愉悦,而对于穷人B而言,就会欣喜若狂甚至激动的彻夜难眠。

这说明,同样的1000元红包,对经济实力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效用:

对于穷人B而言,1000元红包无疑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这1000元红包能够满足他的迫切需要,因而效用高,他就容易感到幸福。

反之,对于富人A而言,得到1000元红包他心理自然会感到愉快,但是,与穷人B比较而言,这1000元钱并不是他的迫切需要,因而效用相对较低,他就不容易引发幸福感。

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所追求的幸福在量的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前面提到的穷人B在生活窘迫时意外得到1000元钱会感到很幸福,但当他经过数年的努力,过上很富裕的日子时,再让他偶然得到1000元钱,恐怕他也再难寻觅生活窘迫时得到1000千元钱的幸福感了。

19世纪的心理学家韦伯和费克纳通过心理实验验证了这一现象,并命名为韦伯——费克纳边际影响递减规律。

比如饥肠辘辘时吃的第一个包子,效用最大,此时的快乐和幸福感最强,随后再吃的包子,效用逐渐递减,人的快乐和幸福感也会越来越弱。

幸福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幸福与相对幸福的区别。

绝对幸福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而相对幸福是主观的、特殊的、变化的。

绝对幸福与相对幸福的相互联系。

正如水果不能脱离具体的苹果、香蕉、梨等具体水果而独存一样。

总结:

幸福与快乐的关系。

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关键是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幸福观。

一般人都把寻欢作乐当作没有价值甚至是卑下的行为,这表明行为的价值不能单纯由能否产生一段时间的快乐感受来决定。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

“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应当说:

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就是幸福的。

人的幸福不能只停留在物质需要和感官刺激的满足上,应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的追求,即获得精神幸福。

小结:

感悟幸福

1、物质幸福是人最基本的幸福,也是最低层次的幸福,真正懂得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人,应该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幸福。

这是人的生命与一般动物生命的本质区别。

2、珍视过程幸福,追求结果幸福,是最理想的幸福状态。

3、幸福的内容是客观的,若想获得幸福,必须学会内求于己。

你不能改变客观环境,却可以改变看待环境的态度。

生活是一锅滚开的水,你只能选择自己的质地(鸡蛋、胡萝卜、茶叶)。

4、绝对幸福的人是没有的,人只能获得相对的幸福!

追求但不能苛求!

5、欲望本身是中性的,而实现欲望的手段或途径是有伦理意义的。

只有通过健康的、正常的、有利于自身且不损害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或途径来实现的欲望,才能使人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二、创造幸福的能力

1、理想目标的合理性

合理:

正确,恰当。

符合自己的兴趣、天才区域等特性;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2、实现目标的手段具有合理性与正当性

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

正当性(合德性、合法性)

幸福具有道德意义,人类幸福的核心力量是道德。

一方面,通过损人利己的方式虽然满足了自己对于利益的需要,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甚至生命,这违背了生命的本质属性,最终也会影响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另一方面,靠损人利己得来的“幸福”与道德的“恶”联在一起。

“尽管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来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是,在伦理学视阈内,幸福问题也像其他问题一样关涉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不能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悖逆。

就是说,对幸福的追求,受制于道德的指引,只有道德上的无愧,才有真正的幸福。

3、实践活动的创造性

“幸福是产生于有意义的可能生活,产生于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之中”(弗兰西斯·

培根)

播放歌曲《幸福在哪里》(殷秀梅)

首先,创造性的劳动是人获得物质幸福的必由之路。

通过劳动,人不仅为自己的生存创造出美好环境,也在享用自己创造的物质成果的过程中,体验美好的生活。

其次,创造性的劳动是人获得精神幸福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善于交往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平衡。

弗兰西斯·

培根说:

“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是一片繁荣的沙漠。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

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青少年学生面对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面对升学与就业的巨大压力,必定会产生许多烦恼和苦闷。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融洽,能经常得到他们的尊敬和肯定,能向他们倾诉衷肠,就会及时地得到理解和安慰,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幸福的甜水自然就会在心头绵绵流淌。

另一方面,创造性的劳动是人获得精神幸福的必然条件。

劳动是精神文化产品的源泉,但人的劳动不是简单的、本能的体力付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劳动体验的思考,必然会伴随有精神的参与和享受。

所以,通过劳动,人们不仅提高了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获得了稳定的价值属性,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从而产生一种生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创造性的工作是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充分体验教学的幸福!

更新教育观念(为啥教?

),设计教学内容(教什么?

)探索教学方法(怎样教?

《宋定伯捉鬼》(初中第一册)课本里“阅读提示”写着“一个人用智谋制服鬼的故事”,《教师教学用书》也说这个故事“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

但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文中的鬼,憨头憨脑,自始至终没有一丝一毫加害宋定伯的意思。

宋定伯说什么他都信,没有心眼,老实巴交。

而宋定伯,从一开始就打定了要捉鬼卖鬼的主意,一路上使尽了欺诈的手段。

三、感受幸福的能力

感受幸福就是能够发现幸福、感觉到值得珍视与回味的东西,体验和品味到快乐、惬意、宽慰,产生各种各样舒适的感觉。

正由于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一种主观感受,而人们感受幸福的能力又千差万别,因此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或相同的境遇,有的人感到很幸福,有的人感觉很平淡,有的人甚至会感觉到不幸福。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除了受到不同的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的人生观和人生阅历影响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感受幸福的能力有强有弱。

1.感受幸福的能力体现为顺境时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创造幸福的能力是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但这种能力并不必然给人带来幸福,因为它们只给人带来幸福的“条件”,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基础因素。

而一个人能否最终获得幸福,不完全在于拥有这些条件,或者说,没有这些条件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但拥有了这些条件也未必幸福,即“生在福中不知福”。

所以,获得幸福的关键因素就是:

人能否在拥有了这些客观条件后产生幸福体验。

就是说,幸福源于人对满足自身需要的客观条件的认可程度及因此而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

只有当决定幸福的两种能力都具备时,人才会最终获得幸福。

2.感受幸福的能力也体现为逆境中抵抗人生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人生在世,不可能全是顺境与坦途,遭受挫折,体验痛苦也是人生必修课程。

虽然幸福是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美好体验,但是,正确认知逆境,驾驭挫折,不仅能够使人减轻痛苦,也能增强幸福感。

深刻的幸福,应该是经历了痛苦而体验的酣畅淋漓的快乐。

3.感受幸福的能力体现为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幸福每时每刻都伴随我们左右,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它、感受它。

幸福与人的迫切而合理的需要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等客观条件有关,但幸福归根结底是要靠人用“心”去感受的,而且,也只有用美好的心境去体验生活,人们才会有幸福可言。

如果心境不佳,即使贵为帝王,拥有普天下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依然会活得痛苦不堪。

1924年夏天,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坐着两人抬的竹轿上我国的峨嵋山。

当他看到轿夫们汗流浃背地行进在陡峭险峻的山路时,心想:

这些轿夫一定非常恨坐轿的人,“凭什么你坐轿我抬轿!

”到了半山腰休息时,他下了竹轿,细心观察轿夫的表情:

他们抽着烟,有说有笑地讲着事情,还兴高采烈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并好奇地问罗素一些有关国外的事情。

罗素在其《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对这一经历发出感慨:

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罗素的思考确有道理。

幸福确实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但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不完全是客观条件,而是主观对客观的态度。

幸福具有高度的主观性,只要一个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追求适合自己的幸福,就可以在生活中随处俯拾幸福。

4、提升心理资本,是提高感受幸福能力的关键。

经济资本——你占有的:

资金。

有形资产:

厂房、设备、专利、数据信息等。

人力资本——你知道的:

知识、经验、技能、理念。

社会资本——你认识的:

关系;

接触的范围、认识的朋友。

心理资本——认识你自己:

希望、自信、乐观、坚韧。

心理资本,是由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路桑斯提出的概念,核心指开发员工希望、自信、乐观及坚韧等积极品质。

心理资本“优越”的人:

能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动态的环境变化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效调节个体的心理和情绪,使个体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环境的变化,提高其适应能力和韧性。

“心理资本就如同物资资本,任何人要获得幸福感,都包括物质资本和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也像物质资本一样,比如说存款、买车、买房子一样。

心理资本越多,幸福感越强。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李名国先生

研究证明:

心理资本能够调节个体的认知程序,引导个体的积极行为过程,继而改善个体及组织的绩效,最终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组织的整体有效性。

在个人层面上,心理资本影响着个人的情绪智力、思维方式、态度和积极性等心理资源,能使组织成员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高的心理资源;

具体分析心理资本的四个方面(HERO)

希望。

hope

自信。

乐观。

坚韧。

“湖北海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回报社会

 

田子君,女,31岁,湖北省应城市田店镇田店村残疾女青年,“子君书屋”心理咨询师。

她3岁瘫痪,14岁时,父母带着残疾的弟弟妹妹外出打工后,独自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先后在各级媒体发表诗歌、散文百余篇。

2004年,她写的散文《打工母亲》,获得湖北电台打工故事征文一等奖。

2007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她出版了诗集《轮椅上的诗行》。

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

2006年在田店镇办起了“子君书屋”,给留守儿童提供读书方便,2007年在应城中心城区办起了子君书屋兼心理咨询室,并成立了应城市志愿者协会。

她身残志坚,乐观向上,从一个被人帮助之人变成一个乐于帮助别人之人,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和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实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她身残志坚、抗争命运的顽强精神,乐观向上、勤奋学习的进取精神,感恩立德、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新时期新青年精神追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生颂歌。

她的感人事迹先后被《农民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南卫视等十几家媒体相继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湖北海迪”。

2009年7月3日,她被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并表彰。

2006年在民政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春暖人心”大型媒体行动向全国征集温暖人心的感人故事中,她成为全国四大范例之一。

2009年入选“中国好人”。

还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十大女杰、湖北省“三八”红旗标兵、“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十大自强残疾女士称号。

5、理性的社会比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

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于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

就社会比较的方向而言,有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

就社会比较的内容而言,有能力比较、收入比较、社会地位比较等。

从社会比较的结果看,向上比较既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增强竞争力,也可以让人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降低幸福感;

向下比较既可以使人感到优越,从而提升幸福感,也可以使人们相信自己的境况会更糟。

“幸福——收入之谜”与人们向上比较的负面效应有关。

人们往往喜欢进行向上比较,越比越感觉不如意、不幸福。

于是,虽然纵向看,自己的收入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横向看,自己与他人总是有差距。

就是他最关注的“差距”,使他有钱却感觉不到幸福。

四、传递幸福的能力

1、幸福需要传递

幸福是需要传递的,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决定的。

其一,通过传递幸福,给他人带来幸福。

其二,通过传递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是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既证明你给他人带来了幸福,也增加了自己的幸福感,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理想的幸福状态应该是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互动双赢。

2、幸福能够传递

与人分享幸福:

表达自己的爱意、谢意等美好情感,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故事。

人逢喜事,总以不同方式庆祝——分享幸福,放大幸福。

为人带来幸福:

幸福,不在于获得了多少,享受了多少,深刻的幸福应该是能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一个有价值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所以,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

如何做个传递幸福的教师?

v学会选择和热爱。

选择你热爱的,爱你选择的。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满足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