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103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Word文档格式.docx

②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③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作用:

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西藏的巨大变化:

(1)第一个五计划期间,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西藏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2)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促进了西藏交通和经济的发展。

(3)感想:

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新疆、西藏的经济迅速发展,新疆、西藏人民的生活显著提高,宗教信仰得到尊重,“疆独”分子、达赖集团搞独立的企图不得人心,必然受到全国人民反对,注定失败;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等。

(三)、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②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③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4、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

三、关于民生话题

一、古代

1、孔子: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

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主张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3、唐朝盛世局面有:

(1)唐太宗贞观之治

政治上:

吸取隋亡教训,注重“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经济上: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唐玄宗开元盛世

措施:

任用姚崇等人为相,励精图治;

重视地方吏治;

崇尚节俭,不用奢侈物品。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

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

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四、世界史农业问题

1、俄国

1861年改革时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解放并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

因此它的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

2、美国

1933年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主要是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由政府补偿。

3、日本

1868年明治维新时,规定允许土地买卖,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4、苏联(苏俄)

十月革命时期,苏俄颁布《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参加集体农庄。

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四、中日关系问题

  

(1)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发动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2)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

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共产党:

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

(3)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原因:

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

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主要);

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战;

国际进步人士和爱国华侨支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4)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

(或:

日本应怎么做?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①正视历史;

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

③信守和平承诺;

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5)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青少年应怎么做?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

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6)日本进行的改革及启示:

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战后日本的崛起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l)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2)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3)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

(4)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五、美国及中美关系

一、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1、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意义:

赢得国家的独立,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

领导人华盛顿

重要文献《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 

1787年《宪法》

2、统一的美国——美国内战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根本原因: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的发展,扫除了又一障碍

领导人林肯 

重要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二、科技的美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主要发明:

爱迪生(电灯泡、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

(2)经济发展,逐步成为头号经济强国。

(3)美国在电力的应用上,领先世界

3、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国独树一帜,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技发明来自美国。

三、两次大战之间的美国

1、一战后

(1)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对外关系:

华盛顿会议上,在东亚特别是中国,美国同日本争夺势力范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压制日本。

形成有利于美国的华盛顿体系。

2、二战前

(1)创新的美国――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突出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敢于和调整。

四、二战后的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推行霸权政策(霸道的美国)

1、美国的“冷战”政策和对亚洲的侵略

冷战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约组织》

冷战定义: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对亚洲的侵略: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一次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2、美苏争霸

五、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

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表现:

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干涉别国内政,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中美关系

1、侵略中国(1840年~1937年)

(1)史实:

①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美国人华尔统领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和俄国追随英法,侵略中国。

③1900年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重申“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2)原因:

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腐朽落后;

②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中美合作(1937年~1945年)

二战中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上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中美两国面临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3.从敌对到建交(1945年~1979年)

①抗战胜利后,实行“挟蒋反共”的政策,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A,1950年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B.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③中美建交:

A.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会谈。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国关系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走上了正常化。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际形势的变化。

4.曲折发展(建交至今)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美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双方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友好发展是主流,但双方存在摩擦和矛盾。

5、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

6、中美两国都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试举二例说明。

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7、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1,加强高层领导的磋商对话,增进了解,发展互信。

2,双方着眼大局,立足长远。

3,承认和尊重差异,寻求扩大共同点。

4,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六、中国近代化探索

  1、四次探索活动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

中央奕,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张:

变法图强)。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资产所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三民主义)。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进步的知识分子;

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两面旗帜:

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从过程看,中国近代化的具有什么特点?

先技术,再到制度,最后到思想层面。

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渐深入。

◆从过程看,中西方近代化探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历程,先技术,再到制度,最后深入到思想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由浅入深。

西方近代化的过程是先思想文化,再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推动技术革命,实现工业化(如英国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七、三次科技革命

(一)、基本概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性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共同影响

(各自影响)

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密切。

(二)、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2)第二次:

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第二次:

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制订了“863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2.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各处于什么历史时期?

为什么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

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

受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结果失败;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

(3)第三次:

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

后由于“左”倾思想泛滥,“文化大革命”十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科技发展的好机会。

改革开放后,科技快速向前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柄“双刃剑”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①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③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④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①战争问题:

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

二战中的原子弹。

②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③高科技犯罪:

网络“黑客”、冰毒等。

④其他问题:

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如何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

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等。

4.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2)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八、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1、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1)秦朝:

焚书坑儒。

(2)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明朝:

八股取土。

(4)清朝:

文字狱。

2、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

魏源、严复

(1)魏源:

①主张(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

③著作:

《海国图志》④意义:

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有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

(2)严复:

①主张:

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②译著:

《天演论》;

④意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3、列举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我国古代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

近现代思想解放运动:

(1)戊戌变法运动: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运动: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

(背景:

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

讨论得出的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列举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

17—18世纪的启蒙思运动。

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始人:

马克思、恩格斯;

(2)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共产党宣言》:

①内容:

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发表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5)伟大实践:

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6)严重的挫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变化)。

九、共产党成立93周年及重要的会议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包括哪些大事?

(1)土地革命即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1927年—193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3)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949年 

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2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 

1921.7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红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七大 

1945延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北京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上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此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共十二大:

1982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1,1987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提出……3,做出……

中共十四大:

1992、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三代核心地位确立

中共十五大 

1997北京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90年的时间,我们党取得了哪些成绩?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实现港澳回归等。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那些严重的错误?

这些错误是在哪次会议上得到全面纠正的?

有何意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5在纠正上述错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树立起一面新旗帜。

这面旗帜是什么?

在这一旗帜指引下,提出了什么方针使祖国统一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邓小平理论;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6、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政党,试举两例论证这一观点。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一国两制,三大改造中的赎买政策等等

7、建党九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党的领导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等

8、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

国民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抗日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开始:

1927.8.1 

1927.9. 

1928年 

1937年 

1946年

9、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巨变

结果

产生的历史巨人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

第二次

新中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毛泽东

第三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