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993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经济类Word文档格式.docx

刚刚越过温饱线的群众,往往是小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

这表明,在我省消除绝对贫困难,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难,全面实现小康更难。

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

1.6科技进步富有成效,但成果转化慢,创新能力弱的问题突出。

农业科技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中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科技成果转化慢,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科技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另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着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

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

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

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

这种农业技术水平状况明显不能满足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

加快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仍是我省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

1.7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但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

全省农村改革虽取得很大发展,特别是农税改革,千百年来农民种地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发生深刻变化,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但长期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加之我省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比较明显的省份,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2、甘肃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判断

农业竞争力是一个涵盖农业本身以及有关要素、关系和行为多个方面的综合系统,对农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应该从多维度、多视角着眼,从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考察。

我们利用2003年的数据对甘肃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进行比较以确定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差距。

2.1规模竞争力

规模竞争力有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类指标。

全部采取价值型指标。

具体指标包括农、林、牧、渔诸产业总产值四个指标用来衡量农业规模竞争力水平。

指标

甘肃省

全国

甘肃占全国的比重

农业总产值(亿元)

275.82

14870.1

1.85%

林业总产值(亿元)

19.81

1239.9

1.6%

牧业总产值(亿元)

93.88

9538.8

0.98%

渔业总产值(亿元)

0.96

3137.6

0.03%

2.2基础竞争力

根据生产函数理论,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主要取决于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农业发展亦是如此,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其配置对农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形成农业的基础竞争力。

指标

浙江

江苏

北京

户均第一产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元/户)

4279.27

4157.75

3738.95

3290.26

2034.75

每百户平均拥有拖拉机数(台)

28.89

20.72

6.41

20.45

14.26

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亩)

2.35

1.96

0.72

1.16

0.69

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

20.33

10.95

13.23

14.46

4.61

对农业生产而言,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金、劳动力、土地和机械设备。

这里分别选取户均第一产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每百户平均拥有拖拉机数、人均耕地面积和文盲率4个指标分别衡量农业基础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法得到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数据,用所有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指标作为替代指标,用于说明农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文化素质,并以此表现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质量状况。

甘肃省人均经营耕地面积较多,机械化生产运作程度较高,每百户拥有的拖拉机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南方省份,从而体现出了较强的基础竞争力水平。

但文化程度不高又是制约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率为20.33%这一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也远远高于全国其它的省份。

2.3效益竞争力

效益竞争力是从产出和投入情况的对比角度分析农业竞争力。

这里我们选取了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村人均纯收入3个指标。

土地生产率以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计算(以谷物为例);

劳动生产率以每一农业从业人员主要农产品生产量测算(以粮食为例)。

由于农业生产的效益竞争力提高最终要体现在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还选择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

全国

浙江

江苏

北京

劳动生产率

(公斤/人)

1053

1362

880

1913

939

土地生产率

(公斤/公顷)

3387

4873

6166

5567

4455

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1673.05

2622.24

5389.04

4239.26

5601.55

注:

劳动生产率=每一农业从业人员主要农产品生产量测算(以粮食为例)

土地生产率=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计算(以谷物为例)

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以谷物计算)相当于全国80年代中期水平,落后15-20年。

农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和发达省份90年代初期水平,落后10-15年。

甘肃省人均土地经营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其它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但土地生产率较低,这主要与甘肃省的生态环境及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关。

自然条件的约束使得效益竞争力成为甘肃省农业发展的一个明显竞争劣势。

2.4结构竞争力

农业经济结构是衡量农业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格局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分布状况,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的发展过程。

这里我们选择了财政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3个指标来衡量农业结构竞争力。

第一产业比重衡量了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随着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由于产业构成变化会改变对劳动力的需求,引起就业构成的变化,其重新配置也会制约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引入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以衡量就业结构。

财政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3.32

3.33

2.42

3.97

4.48

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重(%)

18.1

14.6

2.6

8.9

7.7

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72.42

63.83

35.10

46.44

39.32

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重,甘肃省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但与其它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无论是比重还是总量,都有一定的明显差距。

每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还较高,还有近3/4的农村人口从事第一产业,从而反映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处于一个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初期准备阶段,与经济发展较快水平的省份的差距在10年以上。

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甘肃省经济对于农业的依赖度较高,农业产业产出与工业加工存在产业价值链的断档,从而制约了甘肃省农业的发展,造成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农村经济结构雷同单一,农产品产业化程度较低。

2.5现代化竞争力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手段不断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一般而言,农业的现代化竞争力体现在电力化、化学化、机械化和水利化4个方面。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数据可得性,这里选取下述4个指标:

选择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以反映机械化装备水平;

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以每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计算),反映各区域农业化学化程度;

以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反映农业用电水平;

选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以反映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水利状况

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千瓦/公顷)

3.48

3.96

11.85

3.94

8.74

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千克)

700

816

799

871

643

每公顷耕地用电量(千瓦/小时)

875

2252

11755

6893

17521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

27.46

35.44

57.93

50.00

60.14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程度还较低,农业的现代化竞争力体现在电力化、化学化、机械化和水利化4个方面,这4个方面的指标,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无远远低于其它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显示出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较低,竞争力较弱。

综上所述,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其发展从时间上来看,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在10年以上。

从规模上来看,其综合竞争力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农业大省,还没有成为农业强省,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对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支持作用也较弱。

从结构上来看,还处于农村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农村经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还较高,农村工业发展缓慢。

从发展阶段上来看,还处于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初级准备阶段,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现代化水平较弱,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现代农业还没有占居主导地位。

3、全面提升甘肃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3.1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业产品结构”、“农业生产区域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就业结构”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中亟待进行调整的四种结构。

这四个方面的结构调整,所强调调整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现阶段,全省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调整,尚不可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

因此,由政府来对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进行结构调整,是改变当前农产品生产布局极不经济、极不科学的现状的必要选择。

目前,全省已形成了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奶牛生产基地、瘦肉型猪生产基地、高原夏菜、反季节蔬菜和脱水蔬菜生产基地、马铃薯、玉米淀粉原料生产基地、优质鲜果及果酒果汁原料生产基地、葡萄、啤酒大麦酿造原料生产基地、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玉米、瓜菜、花卉制种生产基地、苜蓿草产品生产基地等十大产业基地。

全省的农业生产区域结构调整,要在已形成的相对集中、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十大产业基地全面推进。

十大农产品产业基地已在省内生产作出了区域布局规划,全省将按此规划积极引导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通过引导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推动围绕着特定优质农产品的加工工业的发展;

推动围绕着该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也推动着为第二产业提供相关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推动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

3.2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农村存在着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环节还有不适应甚至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许多深层次矛盾。

实现“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建立社会保障。

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采取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企业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上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

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国家农业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要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要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全面推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有关部门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多种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

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创造条件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

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3.3加强农业投资,支持和保护农业

实现“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一是完善政府宏观农业投入机制,规范政府农业投入行为。

要建立国家农业保护基金和各种农业发展基金,完善农业财政积累机制。

要规范政府在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式、项目选择、管理运作等方面的行为,提高农业投入的效益,弥补资金的不足和保持投资的可持续性。

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机制,治理大量农业资金“农转非”的问题。

对此要形成制度,增强刚性约束,确保专用。

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改革现行的农业保险体制,加大政府发展农业保险的扶持度,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

二是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

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三是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突出政府支农重点,在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大对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加大对小城镇、农村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

四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农业资金,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

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

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资。

五是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3.4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搞好大型灌区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水利建设的各项部署。

在水利建设中,要注意把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改革小型水利投资和管理体制这三件事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使农田水利建设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生态脆弱地区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

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

加大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的力度,加快荒山绿化。

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控制土地荒漠化扩大的趋势。

三要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使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思想上实行两个转变,即由过去的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不再搞新的开荒;

由过去的以追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上来。

重点建设大型高产优质粮食基地,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发展节水农业,建设生态农业。

四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目前农村有效需求不足,除了收入的制约外,还有消费环境方面的制约。

要以农村的道路、电网、饮水、通信、广播、电视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市场设施等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5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阶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入WTO后,农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迫切需要通过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形成新质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是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要进一步调整现有的国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和模式,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新型现代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

以实现两种供给制度的并轨为目标,以坚持城乡供给的统筹为原则,对城乡供给逐步实行统一筹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

要按照公共产品的类别、层次,确定城乡各类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能边界、职责和义务范围,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应提供哪些公共产品。

要明确区分政府与农民各自承担供给责任的公共产品类别、范围,合理划分二者在公共产品成本支出上的责任界限,把应由政府承担供给责任的公共产品,划归政府承担,所需资金、费用纳入规范的财政预算体系。

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归还历史欠账,尽早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平衡、平等。

二是逐步建立现代公共产品财政供给新体制和新制度。

要通过进一步调整和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科学确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事权和财权,使两者相对称、相统一。

要加快有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调整支出结构和资金使用方向,使资金支出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倾斜,确实实现投入向以农村为重点的转移。

要进一步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深化农村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完善农村财政体系。

三是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

要加快城乡统一税制的步伐,合理确定农村税收,逐步建立农村新税制。

要进一步对农村税费体系进行合理重构,尽快建立起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制度。

要使税费改革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又让农民真正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

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

要积极进行农村政策的完善与创新,尤其是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发展和供给的配套相关政策和法规。

加大对农业、农村,尤其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支农投入政策,加大扶贫政策的力度,增加对农业的补贴,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把各种支农资金的使用与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结合起来。

要在使城市对公共产品需求继续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情况下,逐步把农村公共产品领域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