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614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5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政治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而其余领域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

②、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较发达,西部比较落后

③、科技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如2007年秋才开始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

④、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如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等还不完善

总结:

我们认识国情,必须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把握。

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先看三则材料:

材料一:

据新华网、人民网“两会”期间开辟的“我向总理提个问”专栏统计,近50万网民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排在了前三位,其次还有就业、住房、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问题。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

“我最痛心的是没有很好的把群众关心的看病、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解决好”。

材料三:

家庭四大件的变化:

上世纪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

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

师提问:

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看出什么问题?

由学生概括得出:

(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

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我们国家现有的发展水平仍然无法满足我国人们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而且也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

如何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分析:

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要使这对矛盾平衡有两种方法:

(1)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

(2)压制人们的需求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毫无疑问,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

因此党和国家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根据时间的许可适当展开,如:

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等,可以结合身边的变化来讲)

3、历史教训:

认识国情,明确任务,我们就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建国初期,由于对国情认识不够,我们在建设中走了很多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破坏了生产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

改革开放后,由于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我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试问: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会偏离了这个中心呢?

4、判断标准:

(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原因:

2、初级阶段不发达的表现:

3、正确认识: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依据:

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根本任务:

4、“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了解:

制定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基本国情)。

2、理解:

基本路线的内容。

3、掌握: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难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回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要求不看书回答)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向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在改革前后的不同生活经历,把感受最深的事记下来,为课堂教学作思想铺垫。

1、讲述父母或爷爷奶奶在十几岁时的生活经历。

听后有何感想?

2、探寻原因缅伟人:

在学生讲述之后,老师设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并出示邓小平相关图片,问:

“这位伟人是谁?

你知道他的哪些相关情况?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让我们走近伟人,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

3、畅所欲言话改革:

A、教师介绍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订“契约”实行包产到户,后来改革成功并推广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内容、性质及目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

B、深圳的崛起图片和我国“入世”的相关情况介绍,说明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众说纷纭谈路线:

读书本“邓小平与基本路线图”。

设问:

“邓小平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此,应如何理解?

你认为改革开放与基本路线有何关系?

基本路线的内容怎样?

其制定依据是什么?

(1)自主学习来解惑。

让学生看书明确基本路线的四部分内容及核心内容。

教师补充分析:

A、结合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及举措(如国家五大重点工程)。

B、明确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并解说它在98年抗洪救灾中的作用。

老师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犹如社会主义大厦的四根擎天大柱,不能动摇其中任何一项,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2)图表归结求深化: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呢?

请你以不同的方式(可以是语言、文字、漫画、图表图示等形式)说明他们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师总结图示如巨轮的动力系统与导航系统等。

5、时事点评悟变化:

再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后的材料(见教材P8——P12),请学生当特约评论员,对时事资料进行分析和点评,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进一步说明要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6、师小结: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四、板书设计: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早日实现现代化。

2、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

3、核心内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第一课时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教学难点:

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

1、观察与思考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图片,就我国存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归类并说明所占的比重。

2、家族大会餐以“我”的形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介绍各种经济成分及作用。

3、图表见地位老师根据学生介绍,做好位置排列,整理知识要点,建构知识网络;

特别强调国有经济的作用。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4、成分大搜索

(1)由学生归结这些经济成分分别属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2)再用“观察与思考”图说明它们各自的地位,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作用。

(3)介绍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4)明确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犹如中国经济发展大厦的“基石”和“窗户”。

5、探究与交流引导分析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6、实践与评价结合书P18收入来源小调查,加深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及其作用

1、所有制结构

(2)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及其作用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1、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理解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理解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1、复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地位、作用。

2、议一议:

结合书P18收入来源小调查,说说他们的收入来源属于哪一分配制度?

(区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进一步分析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经济的关系,以突破难点。

3、引导学生学习分配制度的相关内容。

明确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4、引导学生看书P19阅读与感悟《分配制度的新变化,好日子的新困惑》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第三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2、作为当代中学生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懂得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权力,树立起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1、考考你:

每年3月份,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

2、实况转播:

播放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简况并设问:

“你想不想当人大代表?

你还知道有关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情况?

3、记者播报:

根据课前调查的情况,让一学生“小记者”谈谈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任期等情况,说明自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

或结合书本图片,小组交流“图片反映了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内容?

并联系身边的事例,说说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

4、导学:

国家就如一架机器,要使这架庞大的机器正常运转,就要对其运转的个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管理,你知道我国设置的哪些国家机关吗?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再播放全国人大召开情况,介绍全国人大职权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并画出中央国家机关简图,让学生说明各国家机关的关系。

5、归结深化:

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分析它们的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在于不仅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并着重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

6、激思解疑:

用民族欢聚图,介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又一项民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据中国政区图介绍新疆、西藏、宁夏、广西、内蒙古五个自治区及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的内涵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7、了解我国还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拓展延伸:

结合时政让学生谈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其他政策或工程。

如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西部大开发等,说明实现民主区域自治有利于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其主要职权有: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第二课时:

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

2.了解“一国两制”作为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3、理解“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4、结合最新的时政分析,积极宣传“一国两制”方针,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理解“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1、诗歌导入:

“远离你的时候,思念长长。

走进你的时候,泪也汪汪。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

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

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

提问:

“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就在今天又是指哪一天?

2、重温历史:

放香港回归录象片段,说明“一国两制”的实践。

3、问题征询:

关于“一国两制”,你想了解些什么?

4、解读由来:

出示中英双方谈判的图片。

介绍“一国两制”的由来、含义和主要内容。

5、事实引证:

列举今天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建设成就,印证“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并结合香港、澳门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说明中国政府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立场。

6、聚焦台湾问题:

你说我说

(1)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遵循什么方针?

坚持怎样的原则?

(2)例举事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你认为“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意义?

(4)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应该怎么做?

7、课外延伸:

以“盼统一,反台独”为题,课后收集有关资料(从历史、现实、人民、政府等角度入手),自制图表或举办展览。

(二)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1.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3.解决台湾问题:

(1)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3)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政府承诺绝不放弃使用武力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第一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目标。

2、理解我国已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3、理解“四个尊重”的方针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意义。

2、理解“四个尊重”的方针

三.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用《春天的故事》视频导入并提问:

“改革起步于哪一年?

谁被誉为总设计师?

”由此引出“改革的起步”(设计目的: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学生思考回答。

【讲授新课】

1、学生回顾社会中已学的内容:

了解邓小平的“三步走”:

①第一步:

解决温饱②第二步:

基本达小康③第三步:

基本实现现代化

2、教师导学

⑴师简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历程

①改革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1992年,邓小平南巡,从理论上回答了许多重大问题

1992年,召开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到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体制的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3、用个案探讨《海尔集团》,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①理解海尔集团的有关资料P32-33,探讨它成功的原因。

②海尔集团北美总部落户美国纽约繁华商业区曼哈顿,这一事实对你有何启发?

③我们当地有类似的成功企业吗?

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

(从而引出“四个尊重”的内容。

4、引导学生阅读:

国情导读

⑴讲解“四个尊重”方针提出的背景。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

⑵通过提问分析引导学生:

①为什么要尊重劳动?

②谈谈你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解。

③“尊重劳动”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之间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深刻理解“四个尊重”的含义。

学生思考回答。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与“尊重劳动”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一致性,是尊重劳动的必然要求,尤其是现代化劳动的必然要求。

⑶组织学生讨论:

“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⑷通过让学生思考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历程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2、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1)“四个尊重”方针

(2)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

第二课时

1.正确认识我国的小康水平,了解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识记“三步走”战略。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1、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2、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共富与先富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

1、课前布置学生看:

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苏州实践:

小康概念的盟生(P39)

材料二共同富裕造就大华西(P40)

谈一谈:

上述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以“阅读与感悟”的两个材料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小康概念的萌生,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正确认识小康社会。

2、用“什么是小康?

”,并结合演讲会:

我理解的小康社会。

结合所在地区的情况,说说自己对小康社会的理解。

谈谈你期望的是什么样的小康社会。

学生畅所欲言。

历史上小康的定义导入,由此引出“我党对小康社会的几种提法”(设计目的: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3、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比较分析国际舆论和中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以及学生看到的现实中小康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小康水平。

(2)通过江泽民的十六大报告引导学生得出: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共同富裕

用提问“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引出共同富裕)

⑴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

什么是共同富裕?

它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⑵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

①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②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

③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4、课堂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

①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共同富裕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关系?

③共同富裕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明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共富与先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第二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识记:

党的性质;

“三个代表”的内容;

2.理解: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党的领导,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直接关系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是我们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

使学生明白我们党在不断的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激发学生对党的爱戴之情。

三.预设教学流程:

【导入】播放《走进新时代》 

新中国短短五十多年历程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承转】

(一)历史再现

《走进新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受人欺负,到当家作主;

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起来的呢?

请同学们回忆:

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强之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辩一辩

有人说,搞革命要有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现在,搞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这种说法对吗?

请自读课本44页-45页,然后告诉我们,为什么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要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我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一个领导核心

事例说明:

比如台风来临时的工作部署安排,冰雪灾害时,四川5.12大地震

2.中国共产党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原因

①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聚焦三个代表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出示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经济的不断发展,神舟七号,三峡水电站,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等)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出示先进文化进农家,党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你知道哪些优秀共产党员?

说说他们的事迹,与同学交流。

(2)通过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你对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参考书41-42,48-49

(四)我看社会

 【转承】当然,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党内也不免有腐败分子如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的腐败。

讲述:

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