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3876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3稳态与环境文档格式.docx

1、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的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的结果。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 的。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血糖 浓度和血液中的 含氧量 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适宜的 温度 和 pH 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发挥作用。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之间的关系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细胞体:

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 神经中枢 。

   树突:

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

突起  

轴突:

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2、神经元的的种类包括: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 中间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

其中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 神经节 内。

图示:

3、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 轴突 或 长的树突 以及套在外面的 髓鞘 共同组成。

4、神经:

许多 神经纤维 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

二、反射、反射弧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可分为 条件反射 和 非条件反射 。

2、反射的方式及比较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定 义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后天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刺 激

非条件刺激(具体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永久性的

暂时性的

联 系

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 基础 。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

通常包括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

4、判断

(1)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依赖反射弧的完整性。

(2)如果反射弧完整,还要有刺激才能完成反射。

(3)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构成。

(4)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5)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相对静止状态 变为 显著活跃状态 的过程。

2、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 内负外正 ;

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内正外负(wife) 。

这样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 局部电流 。

3、兴奋以 电信号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双向的 。

 

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

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 突触 相连结,其结构包括 突触前膜 、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

2、兴奋传递过程:

突触前膜内的 突触小泡 受到刺激后,释放 神经递质 ,经扩散通过 突触间隙 ,与 突触后膜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将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 单向的 。

3、判断:

(1)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方向与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一致。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的转换形式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是: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神经递质不能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五、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大脑 、 小脑 、脑干及 脊髓 ,它们包含着许多 神经中枢 ,分别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

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 相互联系 , 相互调控 。

3、一般来说,脊髓的 低级中枢 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 调控 。

六、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的 最高级 部位。

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 感知 以及控制机体的 反射 活动外,还具有 语言 、 学习 、 记忆 和 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 语言功能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这些功能与 言语区 有关。

(1)如不能写字,是 W区(书写中枢) 发生障碍。

(2)如不能看懂文字,是 V区 发生障碍。

(3)如不能听懂话,是 H区 发生障碍。

(4)如不能讲话,是 S区 发生障碍,又称为 运动性失语症 。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 促胰液素 。

2、激素调节:

由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分泌的 化学物质 进行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

激素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垂体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等

肾上腺

肾上腺素等

卵巢

雌性激素 等

睾丸

雄性激素等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等

胸腺

胸腺激素 等

胰腺

其中的胰岛分泌 胰岛素 、 胰高血糖素 等。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食物中糖类的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提供 能量 

   肝糖原 的分解                  合成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的转化               转化 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

对血糖调节起重要作用的两种激素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 胰高血糖素 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 胰岛素 ,它们通过 拮抗 作用实现对血糖的精确调节。

胰岛素可以通过 增加血糖去路 和 减少血糖来源 两个方面来降低血糖。

(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 垂体 和 下丘脑 的调节。

当血液中 甲状腺激素 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 下丘脑和垂体 分泌相关激素,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这种调节机制叫 反馈调节 。

2、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 信息 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反馈调节 。

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 稳态 具有重要意义。

(三)几种激素的相互作用

1、 肾上腺素 与 胰高血糖素 都能使肝糖元分解,是协同作用。

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两者是 拮抗 作用。

3、 生长激素 和 甲状腺激素 都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两者对调节机体生长作用的关系是 协同 作用。

4、 甲状腺激素 和 肾上腺素 都能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抵御寒冷。

两者是协同作用。

5、垂体产生的促激素,不能调节 胰岛素 的分泌。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 高效 。

2、通过 体液 运输。

3、作用于 靶器官和靶细胞 。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

1、概念:

 激素 等化学物质,通过 体液 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 激素 、 二氧化碳 、组织胺、H+等。

2、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 激素调节 。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 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 长 

传递信号

电信号 和化学信号

化学 信号

三、人体的体温调节

1、人体热量的来源:

细胞中的有机物的 氧化放能 ,尤以 骨胳肌 和 肝脏 产热为多。

2、热量的散出:

(1)主要通过 汗液 的蒸发、 皮肤内 毛细血管的散热。

(2)另外还有 呼气 、 排尿 和 排便 。

3、冷环境的体温调节是 神经――体液 调节,热环境的体温调节只有 神经调节 。

4、在高温环境中,机体不会使 产热减少 ,但是会通过散热增加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四、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

 饮食 中获得、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2、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

 多种激素 和神经的协调,参与的主要激素为 抗利尿激素 。

3、抗利尿激素是由 下丘脑 下部的一些神经细胞合成,然后储存于垂体后叶,再由垂体后叶 释放 出来。

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 神经系统 的调节,这种情况下, 体液调节 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 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功能。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调节的作用

1、消灭入侵的 病原体 。

2、清除体内出现的 衰老 、 破损 或 异常细胞 。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 胸腺 、 骨髓 、 扁桃体 、 淋巴结 、 脾 等。

2、免疫细胞:

包括 吞噬细胞 和 淋巴 细胞,其中前者不具有特异性,后者包括 T淋巴细胞 和 B淋巴细胞 ,分别在胸腺和 骨髓 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

由 免疫细胞 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 免疫 作用的物质,如 抗体 、 淋巴因子 、 溶菌酶 等。

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

(1)第一道防线:

 皮肤 、 黏膜 及其分泌物。

(2)第二道防线:

 体液 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 吞噬 细胞。

2、特点:

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组成:

主要由 免疫器官 和 免疫细胞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

抵抗外来 病原体 和抑制 肿瘤 等。

3、特点:

后天形成,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

4、方式:

 体液 免疫和 细胞 免疫。

前者主要是 B细胞 产生 抗体 来起作用;

后者主要靠 T细胞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1)体液免疫                           

                       记忆B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    

                       效应B细胞(浆细胞)-→抗体

(2)细胞免疫

                  记忆T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之裂解死亡,

并释放淋巴因子

四、判断

1、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2、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3、外毒素是抗原,抗毒素是抗体。

4、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5、给被狗咬伤的人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的措施是抗体、保护易感者。

6、给被狗咬伤的人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的物质及预防的措施是抗原、保护易感者。

五、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防卫

监控和清除

功能正常

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侵入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 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功能过强

1、过敏反应:

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

2、自身免疫病:

对自身物质反应过度。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功能过弱

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患者易被病菌感染

如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

六、过敏反应

1、过程

 发作迅速 、反应强烈、 消退较快 ;

一般不会破坏 组织细胞 ,也不会引起 组织严重损伤 ;

有明显 遗传倾向 和个体差异。

3、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过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使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相同点

都有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作用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植物向光性

  1、胚芽鞘:

可分为 尖端 及 尖端以下 的一段 。

尖 端

产生

生长素

感受

单侧光

可横向运输

尖端以下

向光弯曲生长

只可极性运输

  

2、植物向光性的原理:

 单侧光 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 横向运输 , 背光 一侧分布较多,再经 极性运输 引起尖端以下伸长区背光一侧生长较 快 ,因而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胚芽鞘 尖端 在单侧光照射下,会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 下部的伸长区 时,会造成 背光面 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达尔文是首先设计实验探计植物向光性的科学家。

2、詹森实验:

证明 琼脂片 不会对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有阻挡作用。

3、拜尔实验:

证明 尖端 产生的刺激在胚芽鞘 下部 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温特实验: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命名为 生长素 。

5、1934年,科学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吲哚乙酸 (IAA)。

6、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产生部位 运送到 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 有机物。

三、与生长素有关的对照实验

变化情况

原因分析

图1

只生长不弯曲。

能产生生长素,且分布均匀。

图2

能产生生长素且分布均匀。

图3

既生长又弯曲。

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

图4

不生长不弯曲。

无胚芽鞘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

图5

图6

有生长素,分布均匀。

图7

有生长素,但被云母片阻挡不能运至尖端以下。

图8

有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图9

感光部位在尖端,遮挡无效。

图10

尖端遮挡,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

图11

尖端下部只能极性运输,云母片不起作用。

图12

云母片影响尖端横向运输。

四、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主要合成部位:

幼嫩的 芽 、 叶 和 发育中的种子 ,由 色氨酸 转变而来。

2、运输

(1)方式:

 主动 运输。

(2)方向:

A、极性运输:

由形态学 上端 向形态学 下端 单方向运输而不能反过来。

由内因,即植物的 遗传特性 决定。

B、非极性运输:

通过 成熟组织 中的 韧皮部 运输。

C、横向运输:

由外因 单侧光、重力 等引起。

3、分布:

相对集中在 生长旺盛 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特点:

 两重性 ,即 低浓度 促进生长, 高浓度 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灵敏度 不同 。

例如:

根>芽>茎。

实例:

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负向地性

(1)重力导致生长素横向运输,近地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

(2)根对生长素更加敏感,所以根部近地一侧抑制生长,背地一侧促进生长,则根向地生长。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所以茎部近地一侧促进生长,背地一侧抑制生长,则茎背地生长。

 

3、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灵敏度 不同 。

双子叶植物更敏感。

利用生长素除双子叶植物杂草

4、具体作用:

既能 促进 生长,也能 抑制 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 抑制 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 疏花疏果 。

二、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上的应用

1、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2、促进 结实 。

3、获得 无子 果实。

(1) 生长素 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2)子房发育成果实,正常情况下生长素来自发育中的种子。

(3)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子房能发育成无子果实。

(4)生长素只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不改变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基因型。

4、促使扦插枝条的 生根 。

 适宜浓度 的生长素促进生根,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是 生长素类似物 。

如α-萘乙酸(NAA)、2,4-D等。

三、顶端优势

1、现象:

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 抑制 。

2、原因:

(1) 顶芽 产生的生长素逐渐 向下 运输;

(2)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 较高 ;

(3)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 敏感 ,因而发育受到抑制。

3、解除:

摘除 顶芽 。

4、应用:

棉花打顶。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生理功能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旺盛的部分

两重性

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1.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2.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1.抑制细胞分裂

2.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多开雌花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 的对植物 生长发育 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1) 容易合成 

(2) 原料广泛 (3) 效果稳定 

3、应用:

(1)用 乙烯利 催熟。

(2)用 赤霉素 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 赤霉素 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 生物的 全部 个体。

2、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4)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二、种群密度

指在单位 面积 或单位 体积 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 数量特征 。

2、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样方法 。

样方形状:

一般以 正方形 为宜。

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和 等距取样法 。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标志重捕法 。

测量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 标记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重捕 ,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 标记个体数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三、年龄组成

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年龄组成类型

图示

种群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长型

幼年>成年、老年

出生率>死亡率

增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出生率≈死亡率

保持稳定

衰退型

幼年<成年、老年

出生率<死亡率

减小

性别比例

♀>♂

增长快

♀≈♂

相对稳定

♀<♂

增长慢

3、研究意义:

对于预测 种群密度 具有重要意义。

四、性别比例

种群中 雌雄个体 数目的比例。

2、类型

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相体――破坏 性别比例 ――降低害虫 种群密度 。

五、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1、 种群密度 是 最基本 的特征。

2、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 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 直接 因素。

3、 年龄组成 和 性别比例 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 间接 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六、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 或 布局 。

2、类型:

(1)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

1、 食物 和 空间条件 充裕

2、 气候 适宜 

3、没有 敌害 

现实状态:

自然环境条件是 有限 的,如资源、空间、天敌等制约。

特点

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后,将在K值上下保持相对稳定

K值的有无

种群增长率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曲线

联系

环境阻力逐渐增大

1、“J”型曲线――――――――――→“S”型曲线

2、“J”型曲线是“S”型曲线的起始阶段。

     

二、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 不受破坏 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最大 数量,又称 K 值。

2、应用:

(1)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环境对于此种生物的K值变小,通过建立 自然保护区 等措施提高 环境容纳量 ,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2)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

所以,捕捞后使种群数量 不低于 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

三、封闭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定体积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