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27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变态心理试题

2005.11

单选

62.(   )不符合神经症的一般特征。

A.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B.60%~70%患者无人格障碍

C.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D.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轻或消失

63.我们往往用“祸不单行”来形容(   )。

A.单一性压力       B.同时性叠加压力

C.继时性叠加压力   D.破坏性压力

64.(   )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A.在6个月内痊愈     B.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C.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D.起病前经历相应的心理创伤

65.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   )。

A.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   B.哲学理论的运用

C.宗教理论的作用         D.人本主义的出现

66.以“意向逐渐减退,进程缓慢,预后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属于(   )。

A.单纯型    B.青春型

C.偏执型    D.紧张型

67.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为(   )。

A.心理活动强度    B.心理活动耐受力

C.心理康复能力    D.心理自控力

68.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的是(   )。

A.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B.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C.感觉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像是油画中的肖像

D.感觉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

69.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的论述中,不包括(   )。

A.病程           B.病因

C.精神痛苦程度   D.社会功能

70.不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界定的说法是(   )。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7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   )。

A.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

B.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C.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D.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73.个体处在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或消除和适应压力亦或退却,这一阶段是(   )。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92.(   )不是灾难症候群(DS)的一个阶段。

A.惊吓期   B.持续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多选

134.睡眠障碍包括(   )等类型。

A.失眠症   B.嗜睡症

C.睡行症   D.梦魇

135.“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   )。

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情感与理智协调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136.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有(   )。

A.对荒唐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讲道理,进行教育以及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结论

B.与人交谈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在谈话中夹杂了不必要的细节

C.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

D.以一些普通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

2006.5

单选

50.(   )的说法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

A.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

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51.(   )的说法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52.塞利提出的适应压力的第三阶段是(   )。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53.外控型人格(   )。

A.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B.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       D.体验到的压力强度较低

54.关于“情感倒错”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B.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

C.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         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5.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由心理应激引起                   B.与环境污染相关

C.预后一般较好                     D.大脑无器质性损害

56.关于智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

B.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则低。

C.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有显著相关。

  

D.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案例二

一般资料:

吴某,女,30岁。

已婚,某公司出纳。

求助者自述:

三个月前,偶见丈夫有外遇,因此痛不欲生,开始终日哭泣,感到心情烦躁,不想吃也不想喝,好多天睡不着,心里很恨丈夫,想离婚。

但经家人劝阻说:

“为了孩子,也为了不让父母受太大刺激,就凑合着过吧,离了婚也未必能找到一个可靠的男人。

”虽然丈夫发誓痛改前非,但我才不信呢,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狗改不了吃屎。

后来,只要他一接电话,我就觉得是那个女人打来的;他下班稍晚回来一会儿我就怀疑又去找她了,越怀疑心里越难受,越想越愤怒。

他一到家我就大吵大闹,朝他发火。

在单位,同事都说我近来脾气越来越大,无端发火。

最近,工作又有差错,受到领导的批评。

我心里越发着急,怕这样下去会得大病……所以就来心理咨询。

单选:

11.求助者的情感症状不包括(   )。

A.感到愤怒    B.感到痛苦

C.感到焦虑    D.感到恐怖

多选:

12.求助者躯体症状不包括(   )

A.失眠    B.厌食

C.心慌    D.多汗

单选:

13.该求助者面对的压力是(   )。

A.生活压力            B.叠加性压力

C.同时性破坏性压力    D.继时性叠加压力

多选:

14.该求助者压力源属于(   )。

A.生物性压力源        B.精神性压力源

C.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D.破坏性压力源

多选:

16.该求助者属于(   )。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2006.11

单选

44.(   )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A.冲动型       B.焦虑型       C.强迫型       D.表演型

45.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

A.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

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7.“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思维                D.内心被揭露感

48.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49.“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   )。

A.思维缓慢     B.思维中断     C.情绪低落     D.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多选

98.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   )。

A.灾难综合征   B.兴奋行为     C.破坏行为     D.创伤后应激障碍

99.用“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   )。

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情感与理智协调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100.睡眠障碍包括(   )等类型。

A.失眠症       B.嗜睡症       C.睡行症       D.梦魇

101.许又新认为心理健康可以用(   )的标准去衡量。

A.操作         B.体验         C.评价         D.发展

2007.5

单选

44.巴甫洛夫通过(   )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A.现象描述结果   B.精神病学结果

C.实验研究结果   D.心理研究结果

45.“思维内容障碍”不包括(   )。

A.强迫观念   B.音联、义联   C.妄想   D.超价观念

46.区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依据是(   )。

A.幻觉体验的形式   B.幻觉体验的来源

C.产生幻觉的器官   D.产生幻觉的原因

47.神经症的躯体形式障碍包括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的(   )。

A.痉挛发作     B.感觉缺失

C.心因性背痛   D.发作性夜惊

48.压力叠加的形式可以是(   )。

A.单一性   B.破坏性   C.继时性   D.促进性

49.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会经过(   )系统的增益或消解。

A.认知、情绪、意志   B.认知、免疫、社会

B.免疫、情绪、人格   D.社区、家庭、学校

多选

98.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

A.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

C.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是偏离常态的

D.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须通过心理咨询矫正

99.妄想是(   )。

A.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脱离现实的病理的思维

B.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夹杂不必要细节的思维

C.一种建立在毫无根据设想基础上并违背逻辑的思维

D.一种表现为用普通概念来表示某些特殊含意的思维

100.严重心理问题诊断要点包括(   )。

A.痛苦由比较强烈的现实刺激引起   B.痛苦情绪产生以后持续半年以上的

C.痛苦情绪的反应对象已经被泛化   D.痛苦情绪对社会功能有一定影响

101.刚出现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若自然发展其结果可能是(   )。

A.部分人的不良情绪因迁延时间久而泛化

B.部分人三个月内有可能出现了自行缓解

C.部分很快就可出现严重的躯体性疾病

D.部分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易感者

2007.11

单选

44.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

A.健康咨询B.心理咨询C.系统治疗D.发展咨询

45.认知的观点认为()。

A.心理异常是个体偏离了正常范围

B.心理异常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应

C.心理异常是个体脑功能活动紊乱

D.心理异常是个体的脑器质性病变

46.非真实感属于()

A.感觉功能障碍B.感知综合障碍C.思维功能障碍D.思维综合障碍

47.梦游属于()。

A.分离性障碍B.转换性障C.睡眠障碍D.运动障碍

48.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

A.良好的人际关系

B.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C.适当的工作能力

D.外部事件对人的直接作用力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