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2612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docx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

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测评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做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读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1—2题。

地点

地理坐标

102°E,25°N

113°E,28°N

海拔(米)

1891

68

一月平均气温(℃)

7.7

4

七月平均气温(℃)

19.8

32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主要原因是甲、乙两地()

A.地形类型不同B.气候类型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D.纬度位置不同

图1是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是甘肃甲地区潜水位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3—5题。

3.甲地区的河流()

A.属于太平洋水系B.由半湿润村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4.甲地的河流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

限制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贫瘠B.技术水平低下C.水源不足D.劳动力不足

5.图3各点所表示的是不同产业结构,其中最适合甲地区发展的是()

图4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①M城市代表上海②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N城市化表武汉④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①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

③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④c经济带内河航运发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图5是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铁路线是()

A.陇海铁路B.兰青铁路C.包兰铁路D.京包铁路

9.图中山脉()

①一月等温线向北凸②接近200m等降水量线

③西侧为内蒙古高原,东侧为黄土高原④东侧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科研人员在图中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秆等扎设了方格形带状沙障,主要是为了()

A.提高土壤肥力

B.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和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C.增加大气的降水量,控制沙漠扩大

D.削减土壤水分蒸发,控制土壤盐碱化加剧

图6中阴影区域是我国某农业低产区。

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区域农业低产的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土壤矿物质含量多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D.空气太多,土温偏高

12.该区在发展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产

C.持续落实计划生育措施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13.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A.退耕还林还“湿”B.发展“立体农业”

C.小流域综合治理D.建设商品粮基地

图7是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

读图回答14—16题。

14.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地形B.距海远近C.季风风向D.纬度位置

15.甲地降水较丰富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对流旺盛

B.离海洋近,常受台风影响

C.离海洋较近,且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16.图中乙地区()

A.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

B.西部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

C.所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居第二

D.分布有世界最大的沼泽地

2003年8月24日至10月5日,陕西全省连降暴雨,造成渭河流域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水灾害。

然而有专家指出这是典型的“小水酿大灾”。

2003年10月31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以此为背景,播发了一期专题,把当年渭河流域发生严重洪灾原因的矛头直指三门峡水电站。

据此回答17—18题。

17.渭河流域严重洪灾的矛头直指三门峡水电站的原因是三门峡水库()

①修建后导致渭河部门河段成为悬河②淤塞严重,防洪能力减弱

③蓄水水位过高,加重了上游泥沙淤积④调度失误,没能发挥较好的防洪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8.从气象方面分析,造成渭河流域洪灾的主要原因是当年()

A.华北秋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B.西风带影响时间较长

C.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盛D.印度低压较弱

黄土高原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对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图8是黄土高原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9—22题。

19.“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A.甲B.乙C.丙D.丁

20.黄土高原最容易发生扬沙天气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1.“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A.流量平稳B.断流C.洪峰急涨猛落D.含沙量少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差异显著。

回答22—23题。

22.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B.工业结构上的“南重北轻,东轻西重”加大了三大地带的经济差异

C.东部地带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外资企业取代了传统工业

D.东部区位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中西部位于内陆难以对外开放

23.南方与北方发展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各类资源丰富,水源不足

B.北方地区当前面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

C.南方地区光热水土资源相当丰富,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生态破坏严重

D.南方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缓和

读下表资料,回答24—25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2019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24.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24.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

25.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少,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的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图9是我国近年来造成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其中甲为生态退耕、乙为农业结构调整、丙为建设用地、丁为灾害损失。

读图回答26—28题。

26.下列地区中,甲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南方丘陵D.塔里木盆地27.对我国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

28.了解和分析我国耕地的利用状况,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图10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铁路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29—31题。

29.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0.图中⑤是达成线(达州—成都),为我国首条公司运作的铁路。

影响该铁路线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B.政治因素C.科技因素D.经济因素

31.我国西南交通网络的建设,正朝着水陆空三位一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这有利于()

①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②发展我国与西南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④维护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主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读图11,完成32—33题。

32.图11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①植被覆盖率增大②降水增多

③蒸腾作用加强④库区蒸发量增大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

33.尼罗河上游的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其河口地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①三角洲面积缩小②渔业产量减少

③洪涝灾害加剧④土地荒漠化加重

⑤土壤盐碱化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⑤D.②③④⑤

图12是我国西北地区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35题。

34.最容易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B.②C.③D.④

35.该区域绿洲和人类活动的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从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季节性往返迁移D.游移不定和盲目流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共80分)

36.(17分)

图13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5分)

 

(2)简述三大自然区的突出特征及其内部地域差异的表现。

(6分)

 

(3)图中阴影为我国主要沙漠和沙地。

试比较我国荒漠与世界主要荒漠的纬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

 

37.(16分)

图14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图15表示该区域年内各月气温、降水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4分)

 

(2)说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4分)

 

(3)图中所示河流航运较发达,试分析原因。

(4分)

 

(4)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南通道,是将本区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请分析这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意义?

(4分)

 

38.(18分)

图16是我国某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会给当地和B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7分)

 

(2)黄河三角洲是最年轻的陆地之一。

根据流域发展状况推测该三角洲今后面积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5分)

 

(3)说出图中B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并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6分)

 

39.(14分)

2019年10月13日,“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贵广铁路正式动工。

它的起点是贵阳市,终点是广州市,全长857千米,设计时速200千米,预计2019年完工。

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贵广铁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5分)

 

(2)分析制约贵广铁路建设的自然条件。

(5分)

 

(3)说明贵广铁路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分)

 

40.(15分)

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

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省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管辖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国土的2/3。

请列举海南省丰富的海洋资源。

(5分)

 

(2)说明近年来博鳌沿海地区采取措施扩大红树林面积的原因。

(4分)

 

(3)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

请说出各环带产业布局的特点。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5DACCA6—10ABCDB11—15ABBDC16—20BCACA

21—25CABAD26—30ACDCD31—35ABCC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80分)

36.(17分)

(1)依据:

气候和地貌(2分)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1分)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

3000米等高线;(1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1分)

(2)东部季风区雨热矧期.南北差异大(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差异);(2分)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东西差异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2分)

青藏高寒区:

高寒,水平和垂直差异大。

(2分)

(3)我国的荒漠位于北纬35°~50°之间的温带地区,比世界L的荒漠带范围偏北(15~20℃左右)。

(2分)

我国的荒漠为温带荒漠,其成四是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系和巨大的肯藏高原的屏障,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深入,降水少,气候干燥。

(2分)世界的荒漠带主要为热带荒漠,其形成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2分)

37.(16分)

(1)以平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

(4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分)

(3)自然因素:

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且无冰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

(2分)

社会经济因素: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客货流量大。

(2分)

(4)缓解球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谢蝗能源消赞结构.改善大气质量。

(4分)

38.(18分)

(1)所在地形区(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造成表层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农业产量下降;地形破碎。

(4分)B地区(黄河下游):

黄河河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增加防洪难度;(2分)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等。

(1分)

(2)变化趋势:

增长速度减慢。

(2分)原因:

①中游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②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③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增加,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

(3分)

(3)限制性因素:

旱涝、盐碱、风沙。

(3分)

该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多暴雨,渍涝严重;春温上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春旱和风沙严重;地下水位较高,干旱季节盐分向地表积聚形成盐碱地。

(3分)

39.(14分)

(1)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分)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1分)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1分)红壤广布。

(1分)

(2)地势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发育;(2分)地壳运动活跃,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2分)河流众多,工程量大。

(1分)

(3)为西南地区提供了一条出海大通道,加强了西南与沿海的联系;(1分)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1分)有利于西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1分)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沿线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

(1分)

40.(15分)

(1)鱼、藻、虾、贝螺等生物资源丰富;(1分)南海是我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基地;(1分)南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海洋化工资源;(1分)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及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丰富;(1分)海岛众多,可开发利用的空间资源广阔。

(1分)

(2)阻挡海浪侵蚀海岸;(2分)保护生物多样性。

(2分)

(3)海岸带:

重点开发,大力建设港口,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全岛经济向外向型发展;(2分)

丘陵和台地环带:

发展热带农业,为沿海城镇和全国提供鲜活的农产品;(2分)山地丘陵带:

在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和山区特色工业。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