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2467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

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做上小记号。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

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

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

为什么?

同桌先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

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

“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

指导朗读。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

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

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

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

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

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

3.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

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

“爸爸依然……”引读。

(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让学生与作者所创作的情景氛围交互融合,相互渲染,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

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

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

(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

(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

我是谁?

你们应该称呼我为?

(弟弟,爸爸)

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

(课件出示要求:

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

场景1:

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

此时弟弟……;

场景2:

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

场景3:

终于,在拐弯儿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

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

一会儿,我们可要对话的呀!

预设1:

师:

孩子!

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这个爸爸,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你是从哪句话里体会出这种心理的?

生:

想得到你的关心。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这段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呀!

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

预设2:

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

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于是你——

大发牢骚。

你会怎样发牢骚呢?

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

表达不满。

预设3:

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儿处,你看到了我的回头!

此时你又——

被打动了。

从哪里读出来的?

“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眼里还闪着泪光。

”(课件出示这句话)

这是怎样的泪光?

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

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

通过演示、朗读、体会,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实现自我建构。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深的父爱呀。

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4自然段,表达出此刻你心中的感受吧。

(齐读)

3.此时此刻你还想对你周围的小伙伴说点什么吗?

或者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感受不到爸爸那含蓄的父爱而苦恼,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4.这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你、我、他,也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在结尾也深情地说——一名同学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如果把这拐弯儿处的回头浓缩成一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

“父爱”(板书)

(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七、深情总结,回归生活

父爱,它是那样深沉,那样含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体会。

一个会发现爱、会感受爱的人,是快乐的,是感恩的,更是幸福的。

就如作者和弟弟,就在父亲的一个动作中发现了父爱。

这篇文章是否也勾起了你对父爱的回忆呢?

你的爸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是一个表情,……是否也让你深深地感动了呢?

不妨在课后,仿照本文的写法,把你感受到的父爱用笔写下来,你们说好吗?

(紧紧围绕文本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多角度、有创意的讨论、交流到有创造性的写,一气呵成,求异阶段与求同阶段,水乳交融,使学生的情感在求异中发展,在求同中升华。

板书设计

看似平凡蕴涵伟大

父爱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说说“拐弯儿处的回头”——父亲这一简单朴实的动作,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

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二、识字训练

1.我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又认识了几个字,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同桌以互评互帮的形式认读、巩固、检查生字。

2.展示识字成果。

(以字卡的形式)

三、写字训练

(一)看。

1.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2.同桌之间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3.总结:

左右结构:

拐、划、扎、碰、疑、终、郊

左中右结构:

上下结构:

弯、委、寻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二)写。

1.征求学生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

碰:

石字旁靠左,稍瘦小,偏低,口字稍小,右侧点低撇高,上横稍短下横稍长,中间结构均匀,力求做到规范、端正。

疑:

这个字字形较复杂,左右结构,左上角匕字稍高,左下角矢字右捺变点,右侧结构稍大,笔画舒展,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尽量做到整体结构和谐美观。

弯: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扁下大,上半部分是“亦”字的变体,下半部分是由3笔组成,“横折”“横”“竖折折钩”。

2.拿出写字本,按要求书写。

(三)评。

1.组织全班同学借助投影评议部分学生写字的优缺点。

2.教师对有问题的字给予纠正,并做进一步指导;

学生练习书写。

(四)改。

1.学生对照优秀作业订正自己的写字作业。

引导学生自主检查,自主修改。

2.同桌交换作业,互批互改。

四、课堂总结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领略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书写生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让我们今后多读书、多观察,用心去发现爱、感受爱,享受人世间无限的爱。

(黑龙江省黑河市实验小学贾慧玲武荣)2母亲的账单

《母亲的账单》是本单元的主体课文,是亲情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讲述了儿子小彼得开了一份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

母亲给了小彼得60芬尼的报酬,也开了一份账单,小彼得看到母亲的账单后,十分羞愧,他感受到了妈妈无私的爱。

课文从“账单”入手,以“账单”为线索,巧妙地将两位主人公结合在一起,并分别展示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突出了爱的主题,歌颂了母爱的无私、无价。

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朗读训练;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

在有感情地朗读中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的,是不求回报的。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报答母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

60”。

2质疑:

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母亲的账单》这篇课文里。

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4板书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字是一个贝字旁,说明和什么有关?

(和金钱有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也可问同学、老师,把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读彼得和彼得母亲的两份账单,课件出示这两份账单。

彼得的账单〖〗母亲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

60芬尼〖〗彼得欠他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10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0芬尼3读读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想想他为什么会开出这样一个账单。

4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母亲的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自己的妈妈,想象一下10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

(学生自由发言)

5对比着读两份账单,引导学生体会两份账单的不同。

(1)内容不同:

一份是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账单,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账单。

(2)时间不同:

妈妈为彼得付出了10年的辛苦劳动,而彼得的付出是一天或两天。

(3)报酬不同:

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分文不取,而彼得向妈妈索取60芬尼。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小彼得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默读,用笔圈出描写小彼得动作的词。

(2)说说从小彼得的动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小彼得的羞愧。

(3)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教师范读

二、指导朗读,在读中加深感悟

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读出自己对文章的感悟,抒发对伟大母爱的情感。

三、积累内化

1完成课文后“练”的内容。

2完成“自选词语”填空。

3识字。

(1)自由认读。

(2)同桌互认互考。

(3)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

(4)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4写字。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1)“藏”:

重点指导笔顺。

(2)“邮”:

记准音是“yó

u”,不能读成“yōu”,注意左右竖的位置。

四、教师小结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石占慧)快乐读书屋一

看不见的爱

《看不见的爱》是本单元“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盲童在妈妈的鼓励和提示下用弹弓打破远在七、八米以外的玻璃瓶的事,表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全文朴实的语言和淡淡的情节,让人感受到的却是一股激情涌动的爱,故事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本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感受亲情”是对单元主题的一种升华。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特别是第二学段要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中探究,在想象中创新,在朗读中悟情,在感悟中积累。

教师要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准确把握住略读教学的尺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表达的无私的母爱。

2.认识11个生字。

3.拓展阅读。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亲情,并感受、内化亲情。

1课时。

课件、识字卡片、阅读材料。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一节课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宝贵,请用心参与体会今天的这节课,绽放你的微笑,让我们师生用甜美的声音互相问好!

2.用字谜引入“爱”的主题:

这一声甜甜的问好,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浓浓的……用一个字代替那就是:

一撇是和煦的春风,三点是清甜的细雨,宝盖像温暖的手臂,把亲人抱在怀里,它就是——爱。

“爱”无处不在,此刻她正萦绕在我们身边,看!

那就是所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更有父母的疼爱,你感觉到了吗?

带着被爱的感觉读“爱”。

3.无私的爱是什么爱?

4.结合实际感受引入课题:

闭上眼睛,此刻你眼前一片漆黑,假如给你一把弹弓,你能打中讲台上的粉笔盒吗?

(不能)可就有这样一位妈妈,让她双目失明的孩子打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看不见的爱。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研读课文

(一)初读体会。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字读准,句读通,遇到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简单交流:

现在你们能把课文读流利了吗?

(二)理解感悟。

1.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抓住词句品读课文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知道妈妈为什么让孩子打玻璃瓶吗?

你怎么知道的?

课文中还有哪些是妈妈的话,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引导读:

从妈妈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妈妈相信孩子、鼓励他、保护他、非常非常地爱他。

我知道妈妈不在乎他打不打中,关键是看他做了没有。

3.(多媒体出示“做”)抓住“做”字,做什么了?

男孩怎样做的?

妈妈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汇报。

4.师有层次地引导、升华。

(1)师引导:

是啊,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的玻璃瓶,那是因为……

升华:

对,他有一双更明亮的眼睛——妈妈的指引。

(多媒体出示)

(2)师引导:

一个残疾的孩子,却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一件事,那是因为……

是啊,因为他有一种信念——妈妈的鼓励。

(3)师引导:

小男孩的目标、理想、信念来自于哪里?

妈妈就是他的眼睛,妈妈为他指引了生活的道路,妈妈用她的爱为小男孩撑起了一片光明的天空,你觉得小男孩幸福吗?

学生回答预设:

我觉得小男孩很幸福,虽然他双目失明,但他有一个爱他的妈妈。

(4)师引导:

是啊,一个本来不幸的孩子,却能幸福而健康地生活着,是因为他有……

(妈妈的爱)

对,那是看不见的爱。

(多媒体出示)齐读:

是真挚深厚的爱,是人类最无私的爱。

(三)回顾全篇。

师激情导读:

人说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是成倍的,而这位母亲在承受巨大不幸的同时,又坚强地撑起一个生命,这种爱是看不见的。

让我们再一次用心朗读全文,感受这看不见的爱。

师生共读:

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的玻璃瓶,因为他有一双更明亮的眼睛——妈妈的指引。

一个不幸的孩子,却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一件事,因为他有一种信念——妈妈的鼓励。

一个本来痛苦的孩子,却能幸福而健康地生活着,因为妈妈的爱——那是看不见的爱。

是真挚深厚的爱,是人类最无私的爱,……

三、检查识字

1.课文大家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课后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先练习读读、再同桌互相检查。

2.教师用字卡检查,出示字卡,指生读。

四、拓展延伸

(一)主题升华。

1学生阅读《最爱舟舟的那个人走了》(见附后材料)《母亲的伤疤》(见教参)。

(多媒体出示:

图片,文章)师介绍舟舟。

(1)生自由读。

(2)说说自己对这两位母亲身上体现出的爱的理解,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妈妈对自己的爱。

(再配上乐曲《感恩的心》,让感人的旋律触动学生的心灵。

2师小结:

这是你们对母亲唱出的最美的赞歌,让人不禁落泪。

人说“大爱无形”,无论多么华美的语言都无法阐述清我们此刻内心对母亲的理解,假如请你一定要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心中的母爱,你认为哪个词最恰当?

无私、伟大、真挚……

五、总结

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阐述母爱,我们只有用心去体会,用爱去回报,才能让爱更浓,情更深。

爱是博大的,不仅有无私的母爱、更有含蓄的父爱、诲人不倦的师爱、同甘共苦的友爱,这就需要自己多想、多看、多读、多悟,把爱记在心间,因为有了爱,生活才充满了七彩的阳光。

无私神圣

真挚伟大阅读材料

最爱舟舟的那个人走了

不久前,一个叫张惠琴的女人离去了。

她是中国著名残障指挥家舟舟的母亲……

1994年3月,她被确诊患了乳腺癌。

她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她想一死了之,并决定将舟舟一起“带走"

!

但当她回到家看到舟舟,张惠琴心头一热,眼泪掉了下来。

那一刻,她的心剧烈地颤(chà

n)抖起来。

她想:

老天对舟舟本来就不公,我有什么权力剥夺他无辜(gū)的生命?

我可以逃避生活,但怎能选择逃避做母亲的责任呢?

张惠琴立即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她决定为舟舟好好地活下去!

为了舟舟,张惠琴办理了病退手续。

她每月工资只有300元。

为了挣钱,张惠琴不得不拖着病体外出打工。

她找到两份兼职的工作。

然而这两份零工的收入加起来也并没有多少。

后来,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在武汉江汉大学门口摆起了小摊,卖起了银耳汤和绿豆汤。

她教舟舟数数,从1教到5学了两年,他还记不全。

教他系鞋带用了两年时间。

但她没有放弃,她天天耐心地教他。

天天替舟舟换洗干净的衣服,教他爱干净,讲卫生,希望别人会尽可能地接受他。

在家中她吃剩饭,但每天给舟舟一块钱,让他出去买早点,希望他能学会多接触社会,使用钞票。

儿子成名后,她的病情更严重了,化疗已经无法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张惠琴决定放弃化疗,将生命的最后时光留给舟舟,一心一意地照顾他、呵(hē)护他!

从此,她一直陪伴着儿子在各地演出。

由于她的胸腔积液,呼吸困难,时间一长,胸口似乎要炸开一样,站立不稳。

但她不愿让舟舟看见自己的痛苦模样,她居然从不皱一下眉头,没有喊过一声痛。

一次,舟舟在广州进行公益演出,当主持人介绍了舟舟并请他讲几句话时,舟舟突然闭着眼睛,显得很伤心的样子,说:

“我有一个好大的妈妈!

她有病了,我要赚钱帮她治病,帮妹妹读书……”由于语言的障碍,舟舟将“伟大的妈妈”说成“好大的妈妈”,但他这孩童般的纯真让台下许多观众落泪!

这时,主持人吃惊地问张惠琴得了什么病,这位伟大的母亲第一次向公众讲出自己有8年癌症的病史,而且生命对她来说已经时日不多,台下的观众不禁惊呆了!

几秒钟后,全场突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她走了,但她却将一片光明留给了人间。

根据张惠琴生前遗愿,她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这个世界上最疼舟舟的人去了,或许,这位慈爱的母亲在天堂里目光仍熠熠(yì

)生辉,注视着舟舟。

(黑龙江省宾县第五小学徐艳娣贾洪昕黑龙江省宾县教科所陈淑贤)能说会写

转述

《转述》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实用性。

教材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

文字部分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

1揭示了什么是转述及转述的作用。

2提示了转述应注意的要点。

3明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图画部分提供了两种转述的情境,为学生练习提供了参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注重双向互动,力求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知道什么是转述,知道怎么转述,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2培养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能做到:

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转述,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

课前教师调查学校最近要组织的学生活动,确定播放“活动通知”的时间。

(如果学校不具备室内广播的条件,可安排一名教师进班口头通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在全体教师会上,学校领导布置了一项活动,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教师转述: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养,下周学校将举办一次学生单项作品展示活动。

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拿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如绘画、手抄报、征文、书法、手工制作等。

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参加,请你们准备好自己的作品,本周五上交。

2揭示课题。

从老师的谈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

刚才老师扮演了转述者的角色,像这样把别人说话的内容由我转告给你们,也就是把别人的话传达给另外的人,这就叫“转述”。

(板书课题:

转述)

(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诱因。

二、明确要求,引导交际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转述,那么转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先自由读课文,再动笔画一画。

2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板书:

认真倾听,说清楚、说明白)

3大家已经清楚转述的注意事项了,谁愿意试着把老师刚才转述的内容说一下?

引导学生把活动内容说清楚、说明白。

还要关注转述者态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