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1600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8 1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①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舰队抵达江户湾的浦贺港。

②佩里派部下与日本当局交涉,要求日本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

③以强硬的态度谴责幕府过去的政策。

(3)结果:

1854年3月,幕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接受了美国的开港要求。

(4)影响:

①叩开了日本大门,对日本产生巨大冲击,日本彻底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日本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国家主权受到损害,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佩里叩关,也称“黑船事件”,其结果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要求,也成为日本寻求变革,向西方学习赶上世界潮流的直接动因,成为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催化剂。

                                

清单三 明治维新的准备

倒幕运动

(1)日本濒临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的境地。

(2)日本国内出现了“开国”与“攘夷”的争论,攘夷论日益风靡全国,成为民族革命的旗帜。

(3)幕府政权极力镇压国内人民的起义,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2.导火线

“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实现“雄藩合议、改革幕政”的幻想。

3.概况

(1)主体: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2)结盟:

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大名结成军事同盟。

(3)奉还大政:

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提出“奉还大政”和辞去“征夷大将军”职位的请求。

(4)“王政复古”:

倒幕派宣布废除幕府体制,新成立的天皇政府为唯一的合法政府。

(5)倒幕战争:

通过1868年的鸟羽、伏见之战,倒幕军队大获全胜。

4.结果

德川庆喜投降,倒幕派摧毁了幕府政权,明治政府迁都江户,将江户改为东京。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并作为主力领导了这场倒幕运动;

这就直接决定了倒幕运动后进行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

 

                               

探究点一 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得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太宰春台《经济录拾遗》

(1)材料一中“诸侯”与“富商”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种关系显示了日本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答案] 关系:

诸侯对富商卑躬屈膝,对商人有一定的依赖性。

现象:

日本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材料二 日本“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

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也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材料二中当时日本武士的地位怎样?

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地位:

当时的日本武士生活贫困,地位较低,被迫从事工商业以糊口。

变化:

对封建统治阶级不满,逐渐产生反抗思想。

材料三 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

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

——黄尊严、冯瑞云《日本皇宫100年内幕》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佩里叩关打破了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结论形成]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

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

幕府封建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

并且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

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

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

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冲击幕府统治。

同时,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

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5.统治集团内部:

幕府统治使广大人民包括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不满幕府统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开始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探究点二 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答案]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国内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倒幕派在西南强藩建立根据地,积极准备武装倒幕。

材料二 故余谓巧乎今之世,而欲明兵法,非兼取洋法不可。

——佐久间象山

仁义之道,忠孝之教由吾开,器技之工,艺术之精取于彼。

——桥木佐内

材料三 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

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

——吉田松阴《草莽崛起论》

(2)据材料二归纳其基本政治主张,材料三的观点与之相比有何变化?

[答案] 材料二主张在维护天皇权威和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材料三主张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民族振兴。

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

(1)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日本的民族危机。

(3)中下级武士仓促之间担任了革命领导者的角色,先领导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然后又推动明治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和国家的命运

(1)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

(2)随着武士等级的贫困和衰落,封建的等级制度遇到了严重破坏,大批中下级武士的实际阶级地位发生了变化。

(3)部分中下级武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世界观逐渐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成为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更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

3.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1)腐朽的幕府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特别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遭受的悲惨命运。

(2)日本的一些先进人士担忧祖国的前途,考虑国家的出路。

(3)他们认识到:

要挽救日本的民族危机,必须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必须仿效西方国家,实行开国进取政策,以实现富国强兵。

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

“新的因素”是指(  )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

选D 解题关键要抓住“新的因素”这一限定语,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日本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作为一种新的因素,瓦解了日本封建经济,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变化。

2.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选A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

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

故选A项。

3.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

“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描写的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  )

A.佩里叩关B.“武装倒幕”

C.“废藩置县”D.“修约运动”

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军队来到日本,用军舰及不平等条约敲开了日本紧锁的大门。

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此诗描述的正是这一事件。

4.用发展的眼光看,“黑船来航”客观上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要求回答客观上的积极影响,美国叩关后西方商品涌入,使日本逐渐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引入西方近代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经济。

5.19世纪中期,日本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

①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②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场所 ③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选A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是多重的,既加剧了日本的沉沦,也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使其不得不面向世界。

而早在西方入侵以前,日本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因而④与题意不符。

6.19世纪60年代,日本一些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走上了日本政治舞台。

“尊王攘夷”口号出现的主要背景不包括(  )

A.外国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

B.幕府统治极端腐朽和无能

C.中下级武士经济处境不断恶化

D.中下级武士掌握了较强的武装力量

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加剧了人们对幕府统治的不满。

再加上中下级武士的经济处境日益恶化,他们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于是,在这些背景下,中下级武士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A、B、C三项说法均正确,可排除。

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日本等级制度   图2幕府时期的酿酒工场 图3 1853年佩里登陆

 

(1)图1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

(2分)

(2)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

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6分)

(3)图3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结果如何?

(4分)

(4)综合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什么?

本题以一组反映日本社会状况的图片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1)问从图1中的“天皇、士、农、工、商”的排序可知是日本的等级制度。

(2)问由图2注释可知日本手工业发展状况。

第(3)问由“佩里登陆”可知是列强入侵日本。

第(4)问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

(1)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即把全国所有的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2)现象: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影响:

促使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变化,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3)事件:

黑船事件。

结果:

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4)推翻幕府统治,赶走外国侵略势力,进行社会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2年,他(指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

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

“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

”证据为“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徙然提倡固陋之说。

……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

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

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

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尊攘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史》

(1)据材料指出,高杉晋作成为“尊攘派的急先锋”的原因是什么?

(2)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高杉晋作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

(3)此后日本出现了一场更大规模的运动,结果如何?

本题以高杉晋作的思想为依托材料,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1)问,主要从高杉晋作对日本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看法分析。

(2)问,高杉晋作的思想变化及活动体现在倒幕运动上。

第(3)问,考查倒幕运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1)认识到中国衰败是由于不能抵抗外侮,日本要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下场就要反抗外来侵略;

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2)避免西方列强侵略,不能盲目攘夷,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改革,才能改变日本现状。

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清单一 经济措施

大力发展经济

  

1.改革土地制度

(1)前提:

1811年,通过萨拉丁城堡屠杀事件,铲除了马木鲁克势力。

(2)措施:

①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

②废除各种杂税,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精简纳税的手续。

(3)作用: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生产的时间;

新兴地主阶级出现,构成阿里政权的社会基础。

2.大力发展农业

(1)大力兴修水利,推广使用水车。

(2)广泛种植经济作物,长绒棉便是在该时期发展起来的。

3.进行工业建设

(1)从西方引进技术,建立近代化的国营工厂。

(2)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3)埃及的民族工业开始初具规模。

(4)发展对外贸易:

工农业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基本上年年实现贸易顺差。

阿里改革建立近代民族工业的举措,重点先发展军事工业,再创建民用工业,这一选择和中国洋务运动有其一致性,其原因是借此来维护封建统治。

                               

清单二 政治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1)在中央:

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长官均由阿里直接任免,效忠于阿里。

(2)在地方:

全国划分为七个省,省长由中央任免,下设县、乡、村,下级对上级负责。

2.军事上

(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

(2)聘请外国军官为教官,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军事改革是阿里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之一。

阿里通过这项改革,希望建立一支拿破仑式的新式军队,取代自己那支战斗力不强的杂牌军,几经努力,埃及军事实力日益壮大,成为东地中海最强大的国家,为其以后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奠定了军事基础。

清单三 文化措施

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1.培养建设人才

(1)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

(2)兴建了一批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的普通中小学。

(3)选派青年赴欧洲留学,邀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

2.发展文化事业

建立印刷厂,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

清单四 影响

改革的评价

1.积极影响

(1)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强化,形成了以阿里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2)保证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3)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

(4)埃及军队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5)埃及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2.消极影响

(1)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2)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硬性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上。

(3)对外穷兵黩武,不断扩张。

(4)阿巴斯一世废除了改革措施,改革最终失败。

阿里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与对外扩张,其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始终对阿里改革的积极性起着逆向作用,对缓慢成长的埃及资本主义因素起着抑制作用。

这是阿里改革最终失败的内因所在。

                                

探究点一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灭弄权之骁骑”与“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的含义。

[答案] 消灭马木鲁克势力;

阿里实行大力发展经济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

材料二 穆罕默德·

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

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的?

[答案]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聘请外国教官,仿照西方教育事业,选派青年到欧洲留学等。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

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

因此,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性质只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改革。

2.特点

(1)从范围上看:

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相继实行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

(2)从进步性上看:

以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民族独立为目的,旨在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3)从侧重点看:

以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重点,以经济发展带动和促进政治改革、军事改革和思想文化改革。

(4)从方式上看:

立足埃及的实际国情,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大力借鉴西方工业文明成果,致力于发展近代民族经济。

(5)从效果上看:

促使埃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确立起中央集权的统治秩序,奠定了近代埃及国家的基础。

探究点二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失败 

材料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作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对材料观点有何看法。

[答案] 原因:

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变革。

看法:

材料认识是正确的。

改革虽使埃及的实力得到增强,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改革注定要失败。

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

未进行根本性的全面变革。

(2)对外扩张:

对外掠夺,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战争性质随之发生了变化。

(3)经济困难:

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得经济改革的资金匮乏;

实行中央集权的管理制度,工厂腐败严重,管理不善。

(4)列强干涉:

列强不愿看到一个独立强大的埃及出现,英国对日渐强大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千方百计进行破坏。

2.经验教训

(1)改革中要注意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团结广大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2)战争是赢得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但是,穷兵黩武会激化社会矛盾,损人不利己。

(3)作为落后国家奋发图强的改革运动,要时时防范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

1.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包税地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选C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政府控制的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他们成为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穆罕默德·

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2.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时,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B.镇压马木鲁克的叛乱

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

D.防备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当时的形势分析,阿里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3.穆罕默德·

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

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

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B.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阿里改革是在19世纪初,此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4.穆罕默德·

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咨议局没有实权B.维护专制集权

C.仿效欧美民主制度D.改革了政治机构

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A、C、D三项属于采取的措施,只有B项属于本质目的。

5.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

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

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体现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历史意义的有(  )

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②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③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阿里改革的意义应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

①②③④从各个方面概括了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历史影响。

6.穆罕默德·

阿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阿里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