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数学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
怎样画这个足球场的平面图呢?
(课件出示问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师:
怎样画这个足球场平面图呢?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把真正的足球场地画在纸上,因为它太大了,我们应把足球场地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当缩小后再画在纸上。
现在我们动手操作一下看一看怎样画出这个足球场的平面图,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需要靠大家的努力,请认真看课本53-55页的内容,重点看54页的交流的内容和55页比例尺两种方法的表示,思考:
(1)足球场地实际的长是95米、宽是60米,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不像呢?
笑笑是怎样画的?
(2)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你发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有什么关系?
(3)举例说明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与意义。
8分钟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与遇到的困惑。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教师介绍足球场是长方形,长是95米,宽是60米。
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画一个足球场平面图,
2.小组讨论并汇报画的方法
哪个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思考并回答
预设:
生1:
随意画的就不像。
生2: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真正的足球场地画在纸上,因为它太大了,我们应把足球场地适当缩小后再画在纸上。
生3:
长与宽缩小的倍数相同就像,不同就不像。
生4:
我们可以把足球场地的长和宽缩小一定的倍数后,再画在纸上。
3.小组长呈现本组的设计图样,并解释画的过程,进行互相评价。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画的足球场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画的过程。
4.全班质疑释疑探讨为什么有的画得像,有的画得不像?
我觉得他们画得像,因为他们把95米和60米都缩小了相同的倍数,这样就保证了平面图不变形。
5.师生看图小结
为使足球场的平面图画得规范,我们可分别把足球场的长和宽缩小1000倍,也就是用9.5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长,用6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宽。
也可分别把足球场的长和宽缩小500倍,也就是用19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长,用12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宽。
6.领悟新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师:
同学们想一想,9.5厘米和95米都叫做长,6厘米和60米都叫做宽,这两个长和两个宽有什么不一样吗?
9.5厘米和6厘米叫做图上的长和宽,95米和60米叫做真正的长和宽。
(2)师:
实际距离95米画到图上距离是9.5厘米,实际距离60米画到图上距离是6厘米,大家能求出这幅平面图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和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最简整数比吗?
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化简的结果都是1:
1000。
我认为比例尺是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先统一单位,然后再化简后得到的。
我认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
(3)师生质疑、释疑总结:
师提问: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什么关系?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在一幅图中比例尺是一定的,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师板书:
比例尺)
(4)交流比例尺意义、强化语言表述
大家知道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吗?
那么1:
1000这幅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统一单位后,再进行化简就可以得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7.认识不同的比例尺特点及其相互改写
(1)汇报自学的收获
关于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说一说你从课本54页上面的内容学习到了什么知识。
生分组汇报交流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通过自学交流大家对比例尺的知识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统一单位对于计算比例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用数字或符号来表示一幅图的比例尺,这样是为了计算简便也便于为了好看好记,体现了数学的一种简洁美。
《认识比例尺》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学生有了比和比例有关知识的基础,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和地图并不陌生,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些生疏和抽象。
能力方面: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比例尺”知识的形成过程。
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认识比例尺》效果分析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的:
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一些概念性东西的总结环节,学生学的很主动,而且,比例尺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只是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感觉到对于教材的拓展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所以在这方面还需努力,而且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
《认识比例尺》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的第一课时《认识比例尺》。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过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巩固比和比例的概念,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比例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材结合具体情境明确了比例尺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接下来介绍了比例尺的分类: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介绍了数值比例尺的特点,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1的比。
接着又出示了线段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并请学生试着说出这个线段比例尺的含义,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认识比例尺》评测练习
1.填空。
1.()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分为()比例尺和()比例尺。
3.缩小比例尺一般写成()的比,放大比例尺一般写成()的比。
4.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
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二.选择。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A.一定大于B.一定小于C.一定等于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0的地图上,用()表示60千米。
A.0.6厘米B.6厘米C.60厘米
3.在一张图纸上,用6厘米的线段表示3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1:
2B.1:
20C.20:
1D.2: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比例尺是一种尺子。
B.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比,叫做比例尺。
C.由于图纸上的图上距离点小于实际,所以比例尺点小于1。
三.应用题。
1.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画在图上是15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认识比例尺》课后反思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学生所熟悉的地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熟悉中国版图形状,为下面的观察做铺垫,通过让学生观察缩小后的地图的变化,以及变形的地图,让学生明确在实际生活中,缩小或者是扩大实际物体时,需要保持实物的真实形状,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引入今天的课题,同时也为下面的画图做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在学生对生活中缩小与扩大的知识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当设计师,画出纸板的平面图,在体验中发现实际距离长和宽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就得到了图上距离,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汇报和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长和宽与实际距离长和宽的比也是相同的,通过说一说对1比10的理解,抓住了比例尺的意义进行教学。
然后又强调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一般用厘米做长度单位,让学生对作品中的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说明,更深的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
3、通过学生自学,学习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知识。
本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结合学生的汇报,师生共同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后,我又重新梳理了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
本节课自我感觉并不太好,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不够巧妙,还欠思考。
语言表达还需更加精炼和富有逻辑性,以后还要继续深入研究课堂,使教学效果达到更高效。
《认识比例尺》课标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下列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3.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4.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认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三、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
比例尺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具体标准要求是:
了解比例尺;
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教材结合具体的情景给出了比例尺的数学定义,因此我确定了前两个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接下来教材安排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内容,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本节课大量的素材来自生活,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为学生架起了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我确定了第四个教学目标“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