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0387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wordWord文档格式.docx

如果学生把每个比都化成最简整数比进行比较,也是可以的。

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找比组成比例,根据前面的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国旗长与宽的比,两两可以组成比例。

同样国旗宽与长的比,两两也可以组成比例;

另外每两面国旗的长之比与它们的宽之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5)做一做的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哪些可以组成比例?

为什么?

第2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6)最后可利用课堂总结的形式,对比与比例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式相等有四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可结合具体的比例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内项之积与外项之积的关系,并利用其他比例式进行验证,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1)可以与前面比例意义的学习有机衔接,利用前面组成的比例,认识项、内项、外项。

然后结合一个或几个比例式,提出观察内项与外项的数据,你能发现内项与外项之间的关系吗?

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

(2)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再用几个比例式验证一下,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3)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找出内项和外项,把内项与内项、外项与外项分别用箭头连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中,计算两个内项及两个外项的积,只要把分子与分母交叉相乘。

用这个方法算一下,看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4)做一做强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到这里,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种判断的方法,一种是依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是否相等;

另一种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的乘积是否相等。

3.解比例。

(1)教学例2时,引导学生根据模型的高度∶原塔的高度=1∶10,确定x与320的位置,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2)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解比例的关键,怎样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

注意提示学生一般要把含有x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解方程可让学生自行解答。

(3)一些简单的比例,学生依据比例的意义直接推出未知项也是可以的。

x∶320=1∶10,根据比例的意义,等号右边的比值是1/10,要使等号左边的比值也是1/10,x应等于32。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p39-47)

本节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与反比例是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两个部分。

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教材精简了例题,正比例与反比例都只安排了一个例题,通过研究圆柱形杯子的体积、底面积与高这三个数量的依存关系,使学生理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同时教材不再对研究的过程作详细的引导和说明,只是提供观察研究的素材与数据,出示关键性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在正比例教学部分,根据《标准》要求,教材安排了正比例的图像,直观地呈现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学生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1.例1。

编写意图

教学正比例的意义。

教材呈现了用相同的圆柱形杯子装水的实验,用列表的形式给出了装水的高度和相应的体积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填出对应的底面积。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此表,研究水的体积和高度这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及规律。

使学生从三个层次认识这两个量的变化关系:

(1)水的体积和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2)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减少。

(3)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由此,说明什么叫正比例关系。

在此基础上,明确例1中的体积和高度成正比例关系,体积和高度是成正比例的量。

接着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把正比例关系进一步抽象概括成=k(一定)。

最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进一步巩固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建议

正比例的意义应结合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其他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和总价或时间、速度和路程等数量关系。

教材提供的例子,研究的是圆柱形水杯的体积与高度的关系,有6组数据,这些数据不必通过实验得出,但如果能用多媒体或其他形式直观呈现数据的获取过程也可以。

研究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关系前,可先让学生计算出每组数据相应的底面积,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研究。

可以出示几个问题:

(1)水的体积和高度有关系吗?

(2)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

(3)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水的体积和高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汇报后,可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明确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关系。

(1)水的体积随着高度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高度增加,体积也增加;

高度降低,体积减少。

(3)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总是一定的,也就是体积/高=底面积(一定)。

接着可以再让学生研究一对其他相关联的量的关系,如路程和时间: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1234567

路程/km90180270360450540630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相等(一定),写成关系式就是=速度(一定)。

在这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它们有什么共同规律,从而进一步概括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正比例的意义判定上述两个例子中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为什么。

在研究具体数量关系,明确什么是正比例关系后,可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正比例关系:

=k(一定)。

结合这个关系式让学生说一说上面两个例子中,x、y、k各表示什么?

最后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汇报时应说说所举例子中的两个量为什么是成正比例关系的量。

2.例2。

教学正比例图像。

函数的图像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的,由于学生没有直角坐标系方面的知识,教材直接呈现出例1中体积与高度的正比例关系图像(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因为小学阶段研究的数都是正数,所以表示的图像都限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再通过图下面的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坐标系说明如何描点连线画出正比例关系图像。

再通过图下面的两个问题体会正比例图像的特点。

(1)用图像表示正比例关系。

可以先出示例1的数据表和坐标系,说明正比例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图像来表示。

然后介绍坐标系横轴上和竖轴上的数据表示的含义,并结合例1数据表中的一对数据说明,表中的每一组数据都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

如,高度2cm,体积50cm3这对数据,就可以用(2,50)表示,照此方法师生共同描出其余的点。

并把描好的点连起来,形成一条直线,告诉学生这就是体积与高度的正比例关系图像。

(2)认识正比例关系图像。

结合问题

(1),使学生了解从这个图像可以直观看到高度与体积的变化情况,高度增加,体积也随着增大。

通过问题

(2),使学生知道:

利用正比例关系图像,不用计算,可以由一个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如,知道高度是7cm,可以从图像上找到高度是7的点,再找这个点对应的竖轴上的数175,即高度是7cm时,对应的体积175cm3。

做一做是正比例知识的综合练习,可以边讨论边完成。

3.例3。

教学反比例的意义。

教材通过研究装水实验中,水的高度和水杯底面积的关系来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编排思路与例1相类似。

有了学习正比例意义的基础,反比例意义的学习应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除了让学生发现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仿照正比例意义,尝试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也可以举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是否成反比例,并说说理由,以巩固对反比例意义的认识。

教学本例之后,可以将例1与例3进行比较,加深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

=底面积(一定)

反比例关系:

底面积高=体积(一定)

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归纳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例的应用(第48~62页)

教材是前面学习的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这部分学习,一方面巩固比和比例的有关概念,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比例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内容包括:

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

1.比例尺。

教学比例尺时,可以出示一幅用数值比例尺表示的地图,结合地图说明绘制地图首先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引出比例尺。

再将地图上的比例尺放大,让学生说说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

100000000表示什么?

接着再出示一幅用数值比例尺标注的地图,让学生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另外出示一幅用线段比例尺标注的地图,让学生认识线段比例尺。

为充分认识比例尺,还可以再出示一张放大的图纸,说明有时根据需要,要按一定的比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到图纸上。

让学生找出这张图纸的比例尺,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体会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表示放大。

结合上面三个比例尺,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教学例1时,可结合认识过的线段比例尺进行,使学生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根据线段比例尺,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

在把50km改化成用厘米做单位的量时,50后面应补多少个0,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注意结合学生的错误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化法。

最后说明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完成做一做后,可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根据图中距离与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的方法:

首先依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位置不要写错;

接着把两项化成相同的单位;

最后化简比,变成前项是1的整数比。

(2)例2。

本例是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应用方程求出未知数。

这个方法学生在前面学习解比例时已经掌握。

本例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设未知数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所使用的单位不同,因此在设x时应使用哪个长度单位是个难点,教学时要注意指导。

要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但已知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可以先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化成千米数。

第二,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里的比例尺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说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有关比例尺的问题也可以用正比例来解,解题过程中可以把这个问题点明。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

教材没有安排做一做,教师可以出一道求图上距离的题目作为反馈和巩固练习。

(3)例3

教学时,可出示题目,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着手计算。

学生讨论后选择小组汇报:

确定的比例尺是多少?

怎样求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结果是多少?

可以让其他小组评价一下,他们确定的比例尺是否合适?

(要从求出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来判断,使学生认识要根据图纸的大小确定合适的比例尺)他们求出的长和宽正确吗?

讨论求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的方法时,对书上呈现的两个学生的方法,应让学生理解其算法以及各自不同的特点。

最后让各小组调整比例尺,计算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画出平面图。

注意提醒学生图上要注明比例尺。

(4)做一做。

第1题给出了一幅某地的地图,并在图中给出了线段比例尺。

练习时先实际测量图上距离(河西村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是2cm),再计算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此题既可以根据比例尺用解比例的方法解答,也可以这样解答:

图上1cm长的距离相当于实际600m的距离,因为河西村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是2cm,所以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0m。

第2题,确定位置,是过去学过的内容,这里要先根据给定的比例尺计算出各位同学的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再标出他们三家的位置。

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出示教材第56页的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哪些是将物体放大?

哪些是将物体缩小?

由此说明生活中存在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教学例4。

出示例4,说明按2∶1放大图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

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然后让学生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格,是不是只要把两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可以了?

画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或量一量的方法,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之后让学生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到:

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接着提出问题:

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让学生讨论。

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独立完成做一做,交流是怎样思考与操作的,并及时纠正错误。

3.用比例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含正、反比例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在前面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这里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来解答。

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

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1)例5。

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

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为突出用比例知识解答的思路,教材特别用色字强调两个要点。

首先要判断题目中两种量是成哪种比例,然后列出比例式所必需的相等关系。

用比例知识解答的过程,教材完整的给出来了,即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答。

最后,教材进行拓展: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知道水费,怎样求用水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正、反比例的问题的关键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然后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所以在教学前可以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依据什么判断的。

引入例5后,提出:

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

能不能解答?

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

再进一步说明:

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

可以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

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然后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接着解比例求出未知数。

解答后,还可以让学生检验所求的未知数x是否合乎题意。

检验的方法是把求出的数代入原等式(即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把求出的16代入等式,左式==1.6,右式==1.6,左式=右式,也就是它们的比值相等,与题意相符,所以所求的解是正确的。

最后提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

要求学生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然后交流。

通过订正、交流,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2)例6。

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编排思路与例5相似。

也是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解答之后也是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该怎样解答?

最后安排做一做,以相同的题材小明买笔的问题,让学生巩固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问题的思路。

可以参照例5的教学进行。

要注意启发学生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种量成反比例的特点和解决含反比例关系的问题的方法。

做一做可以直接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解答后对照两题说一说两道题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结合做一做总结应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步骤:

一、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二、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意义列出方程。

三、解方程(求解后检验),写答。

整理和复习(第63~65页)

这部分教材对比例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复习。

教学中要根据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有针对地进行复习。

对一些重要的、易混淆的概念,注意通过对比复习,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2.第65页的阅读资料介绍了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以数学家斐波那契的名字命名的数列。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斐波那契的生平以及对数学发展的贡献,然后结合生动有趣的兔子问题介绍斐波那契数列的由来。

使学生通过观察兔子数量变化的图示和相应的数量变化情况表,看到月份与兔子对数的关系,从而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研究兔子问题时,对于兔子的出生过程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应该鼓励他们用画图等直观方式进行探究。

例如,可以用小圆或小三角形等图标代表小兔,用大圆或大三角形等图标代表大兔,通过图示呈现每个月兔子的数量。

在呈现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发现规律,即除了头两个月,其后每月的兔子对数都是前两个月的兔子对数之和。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如接下来的第13,14,个月,一共有多少对兔子?

教学时,应把握好教学要求。

阅读资料的内容只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主探究,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

因此,这部分内容不必对全体学生作统一的硬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