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四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作业四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消费支出增加
D.商品、劳务共给过多
4.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C)。
A.有效需求不足
B.经济衰退
C.失业率下降
D.物价下跌
5.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以下属于物价指数的是(B)。
A.生活费用指数
B.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C.货币购买力指数
D.实际工资指数
6.关于菲利浦斯曲线的形状,货币主义认为(D)。
A.向右下倾斜
B.一水平线
C.一垂直线
D.短期内由下倾斜,长期内为一垂直线
7.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不可以采取(C)。
A.冻结工资水平
B.增税
C.降低法定准备率
D.增加有效供给
8.通货膨胀是(
A
)。
A.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9.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C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D.投资增加
10.通货膨胀会(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
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1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1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
C )。
A.收入普遍上升
B.收入普遍下降
C.收入结构变化
D.债权人收入上升
14.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A )。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少税收
15.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增加失业保险金
D.增加货币供给量
16.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合理的行为应该是(
D
A.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
B.用掉全部储蓄以扩大消费支出
C.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工资水平上涨幅度与消费的价格指数上涨不一样时会出现(
A.预期的通货膨胀
B.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C.平衡的通货膨胀
D.不平衡的通货膨胀
18.为了影响价格水平,政府所采取的限制工资增长和价格上升的政策是(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银行政策
19.价格调整方程中,y*表示(
A.总需求量
B.总供给量
C.潜在的总产出量
D.以上都不对
20.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
)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三、名词解释
1.失业率:
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2.摩擦性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或充分就业状态,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业。
3.结构性失业:
是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4.周期性失业:
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5.潜在的GDP:
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P水平。
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6.奥肯定律:
是指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7.通货膨胀:
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情形。
8.通货紧缩:
就是指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9.消费者价格指数:
被广泛地用来度量通货膨胀,它度量的是典型化的城市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物品的价格平均上涨情况。
10.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
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
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
五、简答与综合分析题
1.如果你的房东说:
“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长了,我也只能涨你的房租”,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如果店主说:
“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哪!
”这又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答:
理论上,把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归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而把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归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这样,问题中的前一问就应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后一问则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2.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能长久持续下去吗?
按照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只有在货币供给持续增长时,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否则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都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保持不变,价格的上涨会减少实际货币量,提高利率,最终,通货膨胀将会消失。
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可通过货币市场均衡时,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的关系推导出来。
即在货币市场均衡时,价格水平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需求量的比值。
它说明只有名义货币流通量相对于实际货币需求有所增加时,价格水平才会提高。
这样,在实际货币需求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水平就不会长久持续上升。
3.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3种通货膨胀也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试)
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类原因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如果经济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就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
引起总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类:
一类因素称为实际因素,诸如消费、投资的扩大,政府购买的增加的等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另一类是所谓的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
这会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总需求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
生产成本的提高一方面可体现在工资水平上升,原材料和能源等涨价;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厂商为追逐垄断利润而限制产量,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
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工人如果要求提高实际工资,厂商能够雇用的工人就会减少,其产量就随之减少,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价格水平上升。
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不同的是,在短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减少经济的产出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西方学者通常用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
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是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4.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1)用衰退来减低通货膨胀。
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实践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即渐进主义的与激进主义的。
渐进主义政策是政府不断紧缩总需求,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这种策略并没有对经济与自然失业率偏离太多。
激进主义政策是政府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激进主义政策造成了较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但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也迅速得多。
(2)收入政策。
是政府从控制总供给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
主要通过如下几个因素来控制:
工资与物价的控制。
政府为了降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
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道德劝说。
这种方法试图劝说企业和工人不要涨价或涨工资。
政府编制了物价和工资的指导线,希望工人和企业能够遵守。
政府可以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来威胁那些不听从劝告的企业。
改变预期。
如果人们相信政府所采取的打破通货膨胀的任何行动都是成功的,这种预期本身就有助于消灭通货膨胀。
政府的政策能够成功,部分得力于人们相信它可以成功。
5.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对再分配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
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他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
因此,通货膨胀是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的。
但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同样,象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最后,补充两点:
一是由于居民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部分抵消。
二是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税收中拿点收入给他人。
(2)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实际上,产出水平是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
下面考虑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
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
又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产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产出和就业下降。
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是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
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
一、二两种情况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第三种情况是:
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生产收缩,市场经济机制无法正常运行,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混乱。
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2.×
3.×
4.√5.√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B2.B3.A4.C5.B6.D7.C8.A9.C10.C11.B12.A13.C14.A15.A16.D17.D18.C19.C20.D
四、计算
1.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
试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如果1987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解:
1985年和1986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为前两年的平均值,即:
按照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我们有
2.设统计部门选用A、B、C三种商品来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所获数据如下表:
品种
数量
基期价格(元)
本期价格(元)
A
2
1.00
1.50
B
1
3.00
4.00
C
3
2.00
试计算CPI及通货膨胀率。
CPI=(1.50×
2+4.00×
1+4.00×
3)/(1.00×
2+3.00×
1+2.00×
3)×
100=173
通胀率:
(173-100)/100=73%
3.假定某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18%,政府试图通过制造10%的失业率来实现通货膨胀率不超过4%的目标,当价格调整方程的系数为h=0.4时,试利用价格调整方程描述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过程。
价格调整的方程可以写为:
π=π-1+h(y-1-y*)/y*
其中π和π-1分别代表本期和上期的通货膨胀率,(y-1-y*)/y*代表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这里大体上可以衡量失业率。
于是:
π1=18%-0.4×
0.1=14%
π2=14%-0.4×
0.1=10%
π3=10%-0.4×
0.1=6%
π4=6%-0.4×
0.1=2%
可见,经过政府连续制造4年10%的失业率,可使通货膨胀率降到4%以下。
4.如货币供给增加8%,实际产出增长7%,货币流通速度加快3%,通货膨胀率为多少?
根据费雪货币数量方程式
通货膨胀率为3.96%
5.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l985年为l11.5,1986年为114.5,试求:
(1)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2)如果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设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π1985,则:
(1)π1985=(P1985-P1984)/P1984=(111.5-107.9)/107.9=3.34%
同样,π1986=(114.5-111.5)/111.5=2.69%
(2)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为πe为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那么
πe1987=(π1985+π1986)/2=(3.34%+2.69%)/2=3.015%
6.已知:
劳动力供给方程为:
100+2W/P,劳动力需求方程为:
200-8W/P。
求解:
(1)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
(2)假定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其方程变为:
190-8W/P。
问:
均衡工资下降多少?
就业减少多少?
解释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的百分数大?
(1)当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决定工资与就业水平。
即
100+2W/P=200-8W/P
得:
实际工资W/P=10
代入劳动力需求方程得均衡就业量
200-8W/P=200-8×
10=120
(2)当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实际工资及就业水平随之下降,在新劳动力需求方程下:
100+2W/P=190-8W/P
实际工资w/P=9,均衡就业量为:
190-8W/P=190-8×
9=118
故,实际工资下降了10%,均衡就业量下降
(120-118)/120=1.67%
工资下降的百分数大于就业下降的百分数,是因为此模型中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大,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对实际工资变动不敏感,也就是实际工资下降或上升很多时,就业减少或增加得不多。
因此,当实际工资变动时,就业变动幅度就较小。
激进主义政策是政府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