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等9个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为主体,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一体化制度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和强劲活跃增长极。
加快苏北全面融入一体化发展,增强中心区对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着力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都市圈发展。
着眼于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着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增强特大城市能级,充分释放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支撑作用。
加快编制《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支持都市圈扩容,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宁镇扬一体化为先导,加快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扬州、镇江特色新型城市功能提升,强化宁淮深度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能力。
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
大力推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坚持各扬所长、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跨区域多领域合作联动机制,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探索都市圈协同治理新模式,积极深化与泰州、南通跨江融合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样板区。
积极推进苏锡常通对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以局部先行一体化加快提升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创全球合作竞争新优势,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
加快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支持连云港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战略支点,积极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谋求新突破。
推动宿迁与长三角中心区深层合作,加强产业链深度对接,提升与徐州区域重点城市的紧密度、融合度,努力走出一条后发地区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大力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推进都市圈内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快速便捷多层次都市通勤圈;
实现都市圈内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打造优质生活空间;
推动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城市(镇)合理有序疏解,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功能疏解承载地;
引导都市圈内城市精明增长,发展功能复合、智慧互联、绿色低碳、开放包容的未来城市。
加强都市圈间互动合作,统筹规划都市圈间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积极发展枢纽经济。
推进区域协调联动。
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42),布局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珍珠链”,建设世界级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依托南京和杭州特大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宜的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和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绿丝带”,强化两大都市圈协调联动。
坚持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的原则,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突出文化为魂和生态优先,大力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生态效益,成为展示“吴韵汉风”“水韵书香”江苏文化和旅游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积极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基础产业向沿海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北向发展的“蓝色板块”。
协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新路径,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新格局,打造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加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合作联动,建立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
(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加快覆盖城乡的公路、电力、天然气、供水、信息、物流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联通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高品质基础设施网络。
推动中心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管网延伸布局、宽带网络建设应用、垃圾污水集中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统一的供水管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
加大苏北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和支持力度,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提高区域交通通达能力和其他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平。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推动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鼓励县级医院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制度,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提档升级。
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目录制度,促进城乡社区服务标准衔接和区域统筹。
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高质量新型城镇化路径,提高城市包容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构建城乡居民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
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
完善南京等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进一步提升中心区其他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全面放开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建制镇落户限制,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和创业发展。
促进城乡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建立健全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创业兴业。
提高乡村发展品质。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等农业品牌创建,参与建立一体化农产品展销展示平台,发展精而美的特色乡村经济。
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优先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打造农村宜居宜业新空间。
加强古镇名村、居住群落、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村现代文明水平。
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
(三)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
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
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推进虹桥—昆山—相城深度合作,强化功能协同,积极发展面向国际的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
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在资源共享、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加强顶山—汊河、浦口—南谯区域协作,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和跨界生态资源共保;
积极推动江宁—博望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协作发展。
支持南通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建设,探索江海联动、跨江融合新模式,在基础设施、高端产业、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协同共建,打造上海北翼门户。
依托苏浙皖交界地区的溧阳市、宜兴市、郎溪县、广德县、长兴县、安吉县和上海白茅岭农场,协同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区建设。
推进毗邻地区班线公交化,支持定制客运发展。
共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
推广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加快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苏宿合作高质量发展创新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制度。
加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建设,积极承接上海产业升级转移,打造“飞地经济”样板。
继续做好中新苏滁、中新嘉善等省际合作产业园建设。
支持徐州与宿州、淮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支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
三、聚力“高质量”协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全面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开放合作深化共赢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走“科创+产业”道路,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和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集中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人工智能、车联网、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卡脖子问题,奋力走在全国前列。
积极推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
积极争取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同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大科学工程,加快建设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
培育一批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核心专利,到2025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2件。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依托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苏南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加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
发挥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联盟作用,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
共建产业创新大平台。
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为重要极点,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为支撑,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共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依托优势产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加强跨区域“双创”合作,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
共同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营造协同创新生态环境。
积极配合国家实施覆盖长三角全域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抓紧研究制定我省配套政策措施。
参与国家建立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标准,实行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争取地方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定。
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侵权违法行为联合惩治力度,协同开展执法监管。
鼓励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支持高成长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
鼓励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要素对接大会等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主动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研究调优做强优势产业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创竞争合作新优势,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35%。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聚焦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创建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延伸机器人、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
面向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前沿领域,加快培育布局未来产业。
实施制造业品牌提升工程。
加快发展高端服务经济。
积极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扩大健康养老、旅游休闲、体育健身以及教育培训等社会服务有效供给,协同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
大力推进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检验检测、总集成总承包、制造数字化服务、工业互联网、绿色节能等领域跨界发展,积极探索旅游、养老等领域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积极开展区域品牌提升行动,协同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高端服务品牌。
引导产业优化布局。
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和产业政策引导相结合,强化中心区产业集聚能力,推动重点产业优化布局和统筹发展。
中心区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大力发展创新经济、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推动中心区重化工业和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具备承载能力的中心区以外城市和沿海地区升级转移,建立与产业转移承接地间利益分享机制,研究制定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的土地、能耗、融资等支持政策。
重点推进沿江、环太湖区域钢铁、石化向沿海地区有序升级转移。
支持苏北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物流、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
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型技术,探索开展新型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试点,建立政产学研多方参与机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作攻关,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创新产业链。
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科研院所力量,鼓励科研人员深度参与产业创新活动。
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工具,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
支持成立各类区域产业联盟,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推动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共享制造、体验经济,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鼓励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
支持无锡等建设国家级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常州建设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构建产业生态,推动实现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化应用。
提升流通创新能力,构建新零售网络,打造商产融合产业集群和平台经济龙头企业。
(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
围绕打通沿海、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一期、连淮扬镇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北沿江、通苏嘉甬、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合新、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宁淮、盐泰锡常宜、苏锡常快线铁路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加强沿淮、宁杭二通道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
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建设城际铁路网,推动市域(郊)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加快南京北站、苏州高铁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高铁、城际、城市地铁一体化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
支持高铁快递、电商快递班列发展。
提升区域公路通达能力。
加快推进宁马、宁合、京沪、沪武等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项目,以及溧宁、连宿、宁盐、苏台等高速公路新建项目,形成便捷通达的高速公路网络。
完善过江通道建设布局,加快推进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江阴第二、润扬第二以及张皋等过江通道规划建设。
滚动实施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积极推动提升苏皖等省际公路通达水平。
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以国家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为契机,统筹布局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联通顺畅的机场体系,大幅增强在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体系中的支撑能力。
优化提升南京区域航空枢纽功能,重点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加快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和三期工程前期工作;
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快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区域机场协作机制,统筹空域资源利用,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促进民航、通用航空融合发展。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
统筹沿江沿海港口布局,积极推进港航资源整合,加强联动协作,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做优做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
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完善江海河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强跨江联动发展,努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推进苏州(太仓)港建设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发展近洋航线集装箱运输。
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功能,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海江河一体化联运港区。
积极推进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增加远洋运输航线,提升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亚欧陆海联运通道。
加快建设淮河出海通道,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叠加二级航道工程,支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
加强沿海沿江港口联运合作与联动发展,鼓励采用交叉持股方式强化合作,推动港口协同发展。
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南京港、苏州港、连云港港、盐城港、南通港等重点港区进港铁路规划和建设。
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增强长江淮河干流、京杭大运河集装箱运输能力,提高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
加强沿江港口、高铁和高速公路联动建设,推动长江上下游区域和省内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围绕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打造数字长三角,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设备、产品研发、服务创新及综合应用示范。
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
协同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支持盐城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
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开展量子通信应用试点。
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应用。
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
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
加强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同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合作,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理,建设长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项目。
全面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公共交通一卡通。
加强数字流域和智能水网建设,推动智慧广电、智慧邮政建设。
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加快“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合力建设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促进各级节点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推动企业上云和工业APP应用,促进制造业资源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对接,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和示范应用企业。
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建立区域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产业升级服务平台。
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配合研究制定长三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推进苏浙、苏皖天然气管道联通。
加快如东LNG接收站扩建、滨海LNG接收站及外输管道、赣榆LNG接收站等项目和江苏沿海输气管道建设,支持LNG运输船舶开展航运试点。
加快区域电网建设,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保障供应能力。
推进电网建设改造与智能电网应用,加快建设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实施南通—上海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省际联络线增容工程。
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建设。
加强新能源微电网、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以长江为纽带,淮河、大运河等河流为骨干河道,太湖、洪泽湖、高邮湖、淀山湖、骆马湖等湖泊为关键节点,完善区域水利发展布局。
长江沿线,重点加强崩塌河段整治和长江口综合整治,实施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内原水联动及水资源应急供给机制,增强防洪(潮)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淮河流域,启动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淮河治理重大工程,加快实施里下河平原洼地治理,继续实施海堤巩固完善工程,保障淮河流域防洪排涝安全。
太湖流域,实施吴淞江整治、望虞河拓浚、太浦河疏浚、环太湖大堤加固和淀山湖综合整治等治理工程,开展太湖生态清淤试点,形成太湖调蓄、北向长江引排、东出黄浦江供排、南排杭州湾的流域综合治理格局。
以洪泽湖、高邮湖、淀山湖等湖泊为重点,完善湖泊综合管控体系,加强湖泊上游源头水源涵养保护和水土保持,强化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加快实施引江济淮工程,完善南水北调、引江济太跨流域调水工程体系及运行机制。
(三)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修复,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加快长江、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等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生态空间保护。
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加强森林、河湖、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建设沿海、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江河湖岸防护林体系,实施黄河故道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开展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
强化长江、淮河、太湖等森林资源保护,实施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长江流域露天矿山和尾矿复绿工程、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
实施湿地修复治理工程,恢复湿地景观,完善湿地生态功能,推进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等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联合治理跨界水体环境。
大力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坚决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
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协作,共同推进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建立长江、淮河等干流跨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着力推进洪泽湖等湖泊协同治理。
加强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
持续加强长江口整治和重点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水资源、农业灌溉用水保护,严格控制陆域入海污染。
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强地下水降落漏斗治理。
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打好蓝天保卫战。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联合制定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标准,基本完成钢铁、水泥行业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打造绿色化、循环化产业体系。
推进实施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建立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精细化排放清单管理制度,联合制定区域重点污染物质控制目标。
加强涉气“散乱污”和“低小散”企业整治,加快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