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9489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Word格式.docx

第一,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

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

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

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

了解、领会、体会"

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

掌握、应用"

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

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

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

说出、归纳、说明"

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从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对象看,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第五,从二者组合的结构层次性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是一次活动的具体目标,可测,可界定的。

而教学目标是一次教学活动的努力方向,是宏观的发展方向。

目的”与“目标”从词义上分析,属同义词,都有人们想要达到的某种行为结果的意思。

主要区别:

“目的”着重于表示行为结果的基本意图

“目标”着重于指出行为结果的具体标准和方向

例:

我报考师范学院的目的,就是要当一名教师。

(基本意图)

我报考师范学院的目标,就是要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当一名合格的教师。

(具体标准和方向

我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的实力。

我参加这次运动会的目标,就是要在长跑中进入前三名。

(具体标准和方向)

故:

“目的”比“目标”更基本、更宽泛;

“目标”比“目的”更具体、更明确。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与区别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形式。

教学目的具有政策性、概括性;

教学目标则具有策略性、具体性。

1、教学目的是在教学领域里体现出必须贯彻的教育思想、方针政策,它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国家要求,因此更多地带有政策性,是某一历史时期学校教学的规范,不容许随意变更。

而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为实现教育思想而采取的某种策略和方法,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灵活地选择确定。

2、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活动的总体要求,它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表达方式上,一般用比较概括性的术语表达。

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

如某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这门学科起指导作用。

某门学科中某一课题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就只对实现某一课题、某一单元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

(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系列。

田金凤

2010-05-3019:

40:

10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

路秀春

2010-05-2109:

45:

00

一、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第二,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

第三,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

李冉

2010-05-2100:

55:

45

1.屈辱的婚姻2.章子怡语录3.分手是解脱4.王菲挺大肚

第五,从二者组合的结构层次性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三)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分类

《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确定为:

情感与态度领域、行为与习惯领域、知识与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领域。

1.情感与态度:

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的水准。

包括三个层级的目标:

(1)接受(或感受):

是指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2)反应(认同):

是指学生对课程内容或现象作出的相应的情绪反应,或在接受(感受)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

(3)领悟(感悟):

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某种价值观或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

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在行为与习惯方面应达到的水准。

(1)经历:

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领悟正确的行为方式。

(2)模仿:

学生能依据课程内容中的一定的知识或规范,进行模仿或操作(练),并达到正确。

(3)习惯:

指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能按正确的行为规则在相应的情景中,自觉、独立的行动,并达到正确。

3.知识与技能:

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水准。

包括四个层级的目标:

4.过程与方法

所谓“过程”,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包括两个层级:

①经历(体验):

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②尝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

尽管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目前很难统一,但是不管哪门课程的具体目标的陈述方式应该是一致的,这种陈述方式主要与陈述技术有关,而与具体的课程内容没有多大关系。

一般说来,课程目标的陈述应该注意下列这些方面的技术因素。

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如“能在校园里找到医务室的位置”、“能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举例说明支持某一观点的证据或事实”、“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等。

(2)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领域,如“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籍资料”等。

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⑴要素。

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如“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省略了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⑵行为主体?

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由于教学目标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结果有没有达到,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这与原先“教学目的”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

一是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可以带计算器”或“允许查词典”;

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能……”;

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

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⑸表现程度?

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课程内容标准所指向的表现程度通常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因此除了行为动词上体现程度的差异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明所有学生的共同程度,如假设一道题目有五种解题方案,但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五种解题方案,那么就可以这样来陈述,“至少写三种解题方案”、“80%学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案”等。

3.教学目标水平与行为动词

(1)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是经历(感受)水平。

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行为动词如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二是反应(认同)水平。

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

作出相应的反应等。

行为动词如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三是领悟(内化)水平。

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

表现出持续的行为;

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2)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①知识

一是了解水平。

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

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

举出例子;

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行为动词如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识别、再认等。

二是理解水平。

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

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

提供证据;

收集、整理信息等。

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②技能

一是模仿水平。

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

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行为动词如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二是独立操作水平。

包括独立完成操作;

进行调整与改进;

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三是迁移水平。

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

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

行为动词如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孙吉明

2010-05-2015:

41:

57

教学目的是课程系统中最抽象的成分,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而教学目标是一次教学的、最具可测的要点。

教学目的与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学目标是宏观的发展方向,而教学目标是一次活动的具体目标,具体可测。

同时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目的是一段时间教学活动的纲领和依据,是设计教学活动计划的基础,是制定教学进度的依据,为达成教学目的而设计的一次有针对性的活动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铁燕英

2010-05-2012:

27:

14

1、通过本次网络学习,我对教学目的和目标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教学目的是课程系统中最抽象的成分,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而教学目标是一次教学的、最具可测的要点。

同时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目的是一段时间教学活动的纲领和依据,是设计教学活动计划的基础,是制定教学进度的依据,为达成教学目的而设计的一次有针对性的活动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2、撰写教学目标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的表达要力求清晰、简洁、具体、准确。

我深刻感受到设计教学目标是开展一次有效的校外活动的根本,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教学活动的思路,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同时通过撰写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不断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主动去分析学生情况,发现学生的需求,提升活动的有效性。

王老师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分析小组活动方案,充分认识乐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

谢谢王老师!

孙可

2010-05-2008:

39:

56

在本次网络培训的过程中,通过聆听王老师的讲座,我们认识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外小组活动,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理清了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王老师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小组活动设计的要点、观念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培训,我对教学目的和目标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教学目的是课程系统中最抽象的成分,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而教学目标是一次教学的、最具可测的要点。

通过学习,我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撰写教学目标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的表达要力求清晰、简洁、具体、准确。

通过本次活动,我聆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多。

对于校外小组培训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吸收到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比优秀小组案例,反思自身的活动方案,我找到很多以往活动不足,我将在今后教学活动中逐步加以改进。

感谢上级领导为我们开展这样一次受用一生的培训活动,希望今后能有更对参与类似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