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9415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教案文档格式.docx

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生命是独特的。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2.电影《返老还童》

影片《返老还童》于2008年12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率先放映。

电影讲述了本杰明·

巴顿这个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的奇怪生命轨迹。

(1)世界上真的存在“返老还童”现象么?

你怎么看待我们生命的时光?

生命是不可逆的。

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生命也是短暂的。

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3.探究与分享(教材P91)

(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

”你的回答是什么?

(2)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1)如:

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生命更有价值,等等。

(2)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目标导学二:

1.教师讲述:

简单地讲述经典的生命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的内容。

2.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1)旧的叶子掉落下去,新的叶子生长出来,这告诉我们什么?

生命有接续。

老师总结:

生命虽然有时尽,生命也有接续。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3.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1)“他再也不知道,他这片无用的干枯叶子将跟水混合起来,让这棵树长得更强壮。

”这告诉我们什么?

树叶奉献精神。

生长时为人类遮阴,掉落后为树提供养分。

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无论在什么位置,总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过渡:

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使命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探究活动。

4.生命的传承关系

设计意图:

运用图片等形式,选取几个典型的视角,展示科技传承、文化传承、民族传承等多角度的生命传承关系,理解个体生命不仅能在自然生命上传承,更能在精神文明成果上实现传承,进而全面体会个体生命在人类生命接续中的重要意义。

(1)阅读感悟:

结合图片,讨论情境中体现的生命传承关系。

技术的传承、爱国精神的传承、民族的传承。

(2)合作探究:

对于生命,除了自然生命,还包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自然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等。

我们每个人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而且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4.展示材料: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摘自《中华世纪坛序》

(1)请说说对材料的感受。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生命有时尽,然而它却是十分珍贵的,因为生命有接续。

所以,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应该珍爱生命,都应该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絢丽多彩吧!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了生命来之不易,不可预测,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感悟,双边活动比较好,教学效果良好。

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的设想再好,如果学生不能接受,那么就毫无意义。

但是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往往会做无用功甚至走弯路。

因此我们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并且,我认为教授一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这节课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会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并及时地用实践加以印证。

第2课时 敬畏生命

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生命至上

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1.展示汶川地震救援图片

2.想一想:

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不惜代价抢救生命?

3.观看视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实》,感悟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材料一还记得1998年洪灾中抱树获救的小江珊吗?

1998年盛夏,长江发生百年一遇大洪水。

8月1日晚,咸宁市嘉鱼县簰洲湾江段发生溃堤险情,年仅7岁的小江珊被洪水冲到一棵大树上。

9小时后,一艘冲锋舟靠了过去,一名武警战士伸出大手,想要将小女孩抱上冲锋舟,但因为小女孩在树上抱了很久,身体僵硬,已经与树抱死,战士第一次抓她时,只是把小女孩的裤子抓下来,冲锋舟第二次掠过时,战士再用双手使劲才把小女孩拉下树来。

九八抗洪中的这一震撼感人镜头,早已在亿万人脑海中定格。

(1)小江珊为什么能坚持9个小时,等待救援人员?

材料二汶川地震十年猪坚强依然坚强:

洗香波吃细粮

它姓“猪”名“坚强”,是全国最著名的明星猪。

十年前的5·

12汶川地震,它被掩埋地下36天却奇迹存活,从此开启了它传奇般的“猪生”。

十年过去,很多人已经将它淡忘,甚至怀疑它已经离世,但这头相当于人类88岁的耄耋老猪依然坚强的活着。

(1)想一想“猪坚强”是猪,为什么能被掩埋地下36天却奇迹存活?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教材P94)

引用上个世纪30年代陶行知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困惑和由此发出振聋发聩的警言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对生命的敬畏感,首体现在要珍视生命,深化学生对生命至上的思考。

(1)阅读思考:

这段文字的背景与学生生活比较远,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文意。

(2)探究交流:

引导学生对比讨论陶行知看到的两种社会现状,一方面是残忍的冷酷,一方面是伟大的慈爱,这看似矛盾的两种人心,如何可以并立共存?

你如何看待陶行知的困惑?

一些人极端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以及亲人,对他人的生命漠不关心。

(3)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材料链接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就该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1)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会如何对待宝贵的生命?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就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

(1)展示天津大爆炸系列图片

 

(2)说说你对消防官兵“最美逆行者”的感受。

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2014年正月初五下午,交警一大队的民警孟庆跟两个民警像往常一样在路上巡逻,巡逻至毓西路时,远远看见前方路上一个黑影,过往车辆行人都远远避开,直觉告诉民警,前方可能有群众受伤。

民警加大油门冲了过去。

果然,一位老人俯卧在地上,过往行人很多,却没人敢扶,民警想都没想,一个箭步冲到老人身边,一看老人摔的满脸是血,立刻拨打120,并慢慢将老人扶起来,救护车过来后,民警们又帮忙将老人送上救护车。

巧合的是,救护车到来之前,昏迷的老人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

"

小伙子你怎么撞我?

令民警哭笑不得,幸亏民警执勤执法时随身携带执法记录仪,才得以还民警清白。

记者提醒广大市民,看到有人摔倒,扶是要扶,但一定要保留相关证据,不能让好人心凉啊。

(1)请学生谈谈感受。

(2)如果你看到路边摔倒的老人,你会不会上前搀扶?

又“怎样”上前搀扶?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本节课学习了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生命存在就值得肯定与尊重,若能尽自己所能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

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强调的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要求,教学设计上力求把教材精炼、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生活化。

整堂课设计以活动教学和讨论教学为主,强调让学生在活动和讨论中去探询、体验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并且树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

活动设计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1课时 守护生命

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守护精神更需要关注精神的养护

照片拍摄于2015年,照片中的小孩名叫Hudea,拍照的时候只有4岁。

他在哈马轰炸后失去了父亲,随后他和母亲以及三个兄弟姐妹一起住到了土耳其边境的一个难民营。

“他的脸立刻收紧。

他咬着下嘴唇,慢慢地举起了手。

他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

要宽慰这个把照相机当成手枪的孩子并不容易。

读了这个故事,你对守护生命有什么认识?

爱护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1)展示关于爱护身体的名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

开宗明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毛泽东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陶行知

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

(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的?

举例说明。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生活习惯

体育课后,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

小李同学迅速打开空调,温度调到最低16℃。

站在空调口处吹风乘凉,心满意足地喊着:

“热死我了!

好凉快!

”其他同学也纷纷凑过来。

空调的风又强又冷,小张同学却用校服把头包起来,一边喝水,一边在教室里溜达。

很多同学看到小张的样子,乐得前仰后合,说:

“哇!

看,多像翠花儿!

(1)小李和小张谁做得对?

运动后直吹空调是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小张同学做得更好,因为,他懂得如何爱护身体。

爱护身体首先要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的生活习惯。

(2)请大家说一说不良生活习惯有哪些?

教师归纳:

同学们身边的不良生活习惯有:

不爱喝白开水,着迷喝饮料;

爱吃垃圾食品;

暴饮暴食;

不吃早饭,熬夜等等。

3.正确面对他人评价,豁达宽容待人。

小张同学并没有因为同学笑话他为“翠花儿”而闷闷不乐,坚持自己的正确做法。

(1)请大家说一说,小张优点有哪些?

小张同学不仅懂得坚持做正确的事,对同学的玩笑和笑话也很宽容,他能够正确地面对他人评价,豁达宽容待人。

教师小结: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4.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大比拼

1.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该()

A.逃跑B.立即报警C.先关闭阀门,再报警D.直接给他做人工呼吸

2.为避免煤气中毒,我们应该()

A.不用煤气B.离开房间时,检查一下煤气

C.报警D.尽可能少用煤气

3.当正处在滑坡山体上时,以下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A.朝着滑坡方向跑B.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C.朝着滑坡两侧跑D.不知所措,愣在那里

掌握安全自救方法,提高防范能力,可以更好地守护生命。

养护精神

1.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教材P102—103)

(1)展示遗存的绘画作品。

(2)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3)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1)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纯真、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

她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2)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她坚持让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2.精神发育与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童年时期虽然过着贫困的生活,但是他酷爱读书,他读过的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晓记》《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主要从事农业活动:

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

在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字。

材料二:

有些中学生以拥有高档电子产品、名牌产品为荣,但是当遇到为有需要的人捐款捐物时,却认为与自己无关而漠视。

(1)材料一中莫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对我们养护精神世界有什么启示?

(3)小军和小芳看了莫言的经历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请你辨析下列观点。

小军:

莫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我们的精神发育,不受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小芳:

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了,精神发育肯定越来越好。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4.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和要求,学会了自救自护,懂得了守护生命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也许我们的理解还太感性,还不太成熟,有待完善。

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一定要爱护生命,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个阶段,积极进取、奋勇直前、充实人生。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的需要和感知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生命能有所感悟,懂得爱护生命。

教学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纵观这节课,不足之处主要是:

1.活动与情境设计完成后,教师应注意妥善安排各活动之间的次序,做到环环相扣,突出整体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精练,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还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更深入,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高三复读女生高考失利跳楼身亡:

2014年6月24日是查询高考成绩的日子,各批次录取分数线随即公布。

合肥一位考生疑因成绩不理想,查得分数几小时后,从27楼坠落。

海口一高三女生高考后跳楼:

2015年6月24日19时40分左右,海口一高三女生在龙昆北路某小区内坠楼身亡,疑似因高考成绩不理想。

内蒙女考生跳楼身亡:

2016年6月8日,一名内蒙古高考女生考完语文后就跳楼自杀,女孩称'

我有心脏病没救了'

,对民警劝导工作置之不理。

此后突然从22层约60米的楼顶跳下坠落气垫。

读了以上的三个材料,你有什么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活难免有挫折

1.感受挫折(教材P105)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挫折,认识到生活难免有挫折,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1)回顾经历: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在记忆中的“不愉快”的事件。

(2)交流分享:

这些事件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你是怎样面对的?

在正确或错误的面对挫折的做法中,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应该学会直面挫折。

2.认识挫折

数学考试中,小华考了58分,她认为自己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

小丽也考了58分,她认为自己真笨,不是学习的料,今后再努力也没有用。

(1)同样是考了58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

为什么会这样?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3.林肯充满挫折的一生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10月15日,9岁,年仅35岁的母亲南希·

汉克斯不幸去世。

1824年,15岁,开始上学。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未获入学资格,工作也丢了。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

接下来还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1年,32岁,当选国会议员。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又失败了。

1858年,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1865年,56岁,4月14日晚,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被演员约翰·

威尔克斯·

布斯开枪射击,15日去世。

(1)从林肯的一生中,你看到了什么?

林肯在面对无数次的失败,没有退却、没有逃跑、没有消沉,而是坚持着、奋斗着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发掘生命的力量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

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

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

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

当他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

一定要努力活下来。

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

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1)第二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来,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来,说明他懂得发掘生命的力量,去战胜挫折。

2.我的挫折经历(教材探究与分享P108)

(1)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挫折经历,畅所欲言,进一步加深对挫折的认识。

(2)行为反思:

自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哪些消极念头?

自己是如何调整这些念头的?

帮助学生认识到消极念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