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9119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三旋转Word格式.docx

(2)、结合生活,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三角形动画旋转演示)师:

当图形旋转时,这个定点可以在旋转图形的哪个位置?

2旋转方向师:

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

(用挡车杆的关和开来演示)

3旋转角度(用时针转动角度的大小演示)

师:

①.当指针旋转了90°

时,指针指向了哪里?

②.当指针旋转了180°

时,指针又指向了哪里?

拓展应用课后做一做。

总结:

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

并说明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教材85页3、4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重点:

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难点:

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1、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运动是旋转运动的?

下列图中哪些是旋转运动的现象?

接着让学生看课本图,并回答上述问题。

最后让学生回答: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呢?

二、导入新授。

1.看课本图根据转动,让学生回答。

(1)什么是旋转?

(2)什么样的点是旋转中心?

(3)_____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变,图形的旋转由_____和______所决定。

2.如图,可以看到点A旋转到点A′,OA旋转到OA′,∠AOB旋转到∠A′OB′,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

那么,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

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

∠A的对应角是_______;

∠B的对应角是_______;

旋转中心是点______;

旋转的角度是______。

3.想一想。

△AOB的边OB的中点O的对应点在哪里?

拓展应用:

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

(针对自己画的旋转图形,找出对应角、对应点、对应线段。

)总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谈一谈好吗?

作业布置:

完成做一做。

 

第3课时

1、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观察、再操作、后交流反馈。

在交流反馈中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图形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图片复习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

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吗?

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七巧板拼鱼的问题,同学们感兴趣吗?

(板书课题)

2、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是什么?

你们了解吗?

出示七巧板图片,教师进行相关介绍。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

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个正方形:

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3号和5号、一块中三角形7号、两块大三角形1号和2号)、一块正方形4号和一块平行四边形6号组成。

作为传统的玩具七巧板,不同的七巧板拼法将会显现出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

当然还可以拼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等等。

二、教学新课: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4上的图片师:

请观察例4中的情境图,说说例4的具体要求。

2、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题意要求,用七巧板拼组鱼图。

温馨提示:

鱼图只是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出每块板平移、旋转后所在鱼图中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3、组织交流

(1)展示标序号鱼图。

你能把自己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展示一下吗?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组鱼图的。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2)组织说一说说一说每板块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①板1和板2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9格。

②板3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再向右平移11格。

③板4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1格。

④板5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90°

,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

⑤板6可以先绕右边的锐角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

⑥板7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

,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11格。

(方法不唯一。

)教师小结:

在对图形进行变换时,要多角度考虑,不要以为一个图形只能通过一种变换的方式得到,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一种或两种方式得到,还可以是多种变换方式的组合。

4、组织反思师:

请孩子们回顾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板书:

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

三、巩固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87页“做一做”,并组织交流。

汇报展示:

请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

(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是怎样平移、旋转的。

4、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3题。

第4--5课时

第五单元检测

检测内容:

教材第五单元所学内容检测时间:

2课时

1、填空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2.图形

(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

(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

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

到()点;

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

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到达图()的位置。

二、选择1.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的图案是()。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的中心点旋转120°

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3.由图形

(1)不能变为图形

(2)的方法是()。

A.图形

(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图形

(2)

B.图形

(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

C.图形

(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270°

得到图形

(2)

D.以线段OP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图形

(1)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

(2)

4.观察下图,是怎样从图形A得到图形B的()。

A.先顺时针旋转90°

,再向右平移10格

B.先逆时针旋转90°

C.先顺时针旋转90°

,再向右平移8格

D.先逆时针旋转90°

5.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

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A.1B.2C.3D.4

三、解答

1.将图A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后,得到图形B;

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

在图中画出图形B与图形C

A.1B.2C.3D.4

2.观察图形,给风车的风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3.如图,这个图案是由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是由这个图案旋转了多少度?

几次呢?

4.请你用图

(1)的四块拼板,在图

(2)中评出图(3),并说一说你的操作过程。

5.如图的七巧板,通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形。

打电话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看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注意到大兵和赵卫国合说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了吗?

,那这个相声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

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

(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

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交流,小结:

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1)同桌分角色读

(2)找伙伴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读读

5.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6.听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

7.看一个你们自己搜集的相声。

四、交流相声语言特点

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怎样?

(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五、演一演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相声演一演,评一评谁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六、总结

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相声段子,时时提醒自己文明地与人交流,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第二课时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废话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时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2、如果你给你的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儿童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3课《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儿?

2、找几组同学读,听完之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

文中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你觉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怎么样?

2、从哪看出他很啰唆?

从文中找到,读一读。

3、看来真不愧叫啰唆!

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

4、假如你是旁边等着要打电话的人,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5、读完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成功的讽刺了那些说话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四、表演、欣赏

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推荐两个人表演。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模拟计时表演:

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这么一点儿事,有人却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

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2、浏览课文,这个相声中“甲”实际上打电话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三、再读深入领悟

讨论:

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角色朗读甲、乙的对话。

2、总结:

语言幽默精妙、手法夸张。

3、畅所欲言:

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不说废话,语言简洁,节约时间,尊重他人)

4、小结:

记住打电话要节约时间,自己方便的同时也要给别人方便。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谈话:

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

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

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

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

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

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

(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2)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

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

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

3.教师:

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3)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

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

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

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

(学生回答相同)教师:

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点。

折线统计图完成了,同学们思考一下,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上台指一指)教师:

那图中其他的点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回答)教师: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在折线统计图中也能看出每年参赛的队伍数量,这一点与条形统计图一样。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段。

在图中除了点还有什么?

(线段)这些线段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呢?

(长度不同,倾斜角度不同)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线段的长短、倾斜角度会不同呢?

教师追问:

从2006年到2011年,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数量变化最大?

(2008年)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后教师小结:

从2007年到2008年的线段长度最长且坡度最“陡”,所以2008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大。

观察一下剩余的4条线段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哪一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小?

(2011年)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2)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像条形统计图一样直观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我们只需看每条线段的长度与坡度,就能知道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妙的地方。

因此,我们说“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

(1)预测数量变化情况。

请继续观察折线,根据折线的变化情况,你能说说这几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化吗?

学生:

2007年数量减少,2008年数量增多,2009年数量稍微减少,2009年至2011年逐年增加。

你有什么感想?

总体情况怎么样呢?

这几年参赛队伍数量呈上升趋势。

根据总体情况来看,你预测2012年参赛队伍数量会有多少支呢?

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

(2)绘制折线统计图。

刚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老师得知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参赛队伍有519支,刚才预测比较接近的同学举手。

你能把2012年的数量在折线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吗?

谁来说说?

你能来指指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结合课件展示结果。

刚才我们补充了2012年的参赛队伍数量,你预测2013年的参赛队伍会是几支?

学生预测,并说明理由。

2013年参赛队伍是528,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在作业纸上把2013年的数量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

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交流。

(3)提出并解决问题。

根据现在的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由其他学生解决,教师适时引导。

(4)巩固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

长了多少厘米?

(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

(1)全班读题,请学生说说该题统计的是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绘制的折线统计图。

(4)回答第一个小问题,追问:

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5)解决第二个问题,指名回答。

(5)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教师:

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在哪里还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举例:

股市行情图、心电图、气温变化图、路程行驶图、某地每年人均收入等。

(教师课件展示)

(六)全课总结教师:

同学们,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并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一、以旧导新1.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课件出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了解信息。

提问:

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根据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