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9042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平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文档格式.docx

A.②③⑥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萨布素出身行伍世家,其四世祖充顺巴本以勇猛和气力而闻名,世代为岳克通鄂城长。

萨布素初登仕途,即为宁古塔将军笔帖式,后又多次立功,不断得到升迁。

B.萨布素恪尽职守,多次上疏陈述边关战略及开荒屯田部署,均因朝中君臣反对而未被允可。

但他没有因此获罪,反而被委以重任,甚至被钦定为黑龙江将军。

C.在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役中,康熙帝御驾亲征,萨布素奉命担任东路总指挥,结果噶尔丹向西逃窜,被西路总指挥费扬古击败。

D.萨布素治军有方,深得人心。

任黑龙江将军期间修城筑镇,招抚罗刹兵,并建学兴教,为巩固东北边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两城距雅克萨尚远,若驻兵两处,势必道阻。

(3分)

(2)荷兰贡使以书谕俄罗斯察罕汗,乃请遣使画界,然亟先释雅克萨围。

二、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5一8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

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

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

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

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

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

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

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

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

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

李出琵琶弹数曲。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

“乐其无已乎?

”遂与李及道士别。

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

“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

“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

“是游宜有记。

”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

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

及期余病,不果行。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

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余亦泣下,遂罢。

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

坟墓。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延余两人坐 

延:

邀请。

B.降跽谢过 

谢:

感谢。

C.过立恭宿别 

过:

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 

加:

超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扫石而坐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弃甲曳兵而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乐其无已乎 

D.遂与李及道士别

其孰能讥之乎 

今君与廉颇同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

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叟识其意,曰: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县令丞薄史题名碑记

【明】边贡

武乡吴候令阳信,以最①称。

收令与丞与簿若②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

顷之.村父老十数辈,长眉曳筇杖,聚观之,按其名而数焉。

至某也,则瞿焉,曰:

“是某也,真父母也。

吾祖也,吾父也,尝事焉。

吾赋税外无私征焉,吾举室休休焉。

吾儿时尚及见也。

令安得斯人者来焉.为父母焉。

”言已.则已慨焉,歙焉,啜啜焉,泣焉,咄③而思焉,爪其姓名弗忍移焉,恍焉若聆厥咳焉,盖与坐斯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者无以异也。

又数之曰:

“某也,某也。

”则众也漠焉,若弗闻焉。

又数之至某也,某也,则曰:

“是某也,三老④役焉,某也者廷掾⑤役焉,亦载名于斯也!

”目以笑焉。

又数之至某也,则出口唾焉,曰:

“是吏而盗者也。

”已,又嗔焉,恕焉,以杖戳焉,若将铲其名。

无或以告野史氏。

野吏氏喟焉,曰:

“嘻!

恶用是碑也乎哉!

又恶用记乎哉!

夫父老者之言斯尽矣。

虽然,不可以不记也,亦不可以不碑也。

使后之为令丞与簿若史者过而观焉,将问之父老曰:

′某循者乎?

某良者乎?

为若思也?

某寻而常者乎?

为若笑也?

某酷者也?

贪者也?

为若怒焉者乎?

′又思之曰:

‘后之父老之指吾名也,将嗔焉乎?

唾焉乎?

漠焉而已乎?

盖问对之顷有感发焉.顾瞻之际有惩创焉,是侯之功也已。

侯名琦,字汝嚣.丁丑进士。

其心也直以恒,其守也正以回,其政也仁以明.有父母之道焉。

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注】①最:

古代考核政绩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②若:

和,与。

③咄:

表示惊诧的叹词。

④三老:

古代掌教化的乡官,帮助县令、丞、尉推行政令。

⑤廷掾:

县的佐吏。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众也漠焉漠:

冷淡B、无或以告野史氏或:

有人

c、某循者乎循:

遵循D、有父母之道焉道:

风尚

10、下列都属于阳信父老对历届官吏的评议的一组是(3分)()

①是某也,真父母也②今安得斯人者来焉

③其心也直以恒④又恶用记乎哉

⑤则出口唾焉⑥以杖戳焉,若将铲其名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侯为阳信县令时,将该县若干届县令、县丞、主簿和典史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把碑树在听政堂东面,引起了父老的聚观与评议。

B、第二段大量使用“焉”字,音律整齐,具有韵味。

它以虚词的独特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村中父老的神情变化和对父母官的爱戴与怀念。

c、作者认为,尽管父老的议论已经对众官吏作出了评价,但还是要题名立碑,因为这样可以提醒警示后代的官员,让他们反思自己。

D、作者在文章末尾补充交代了吴侯的情况,同时表彰了吴侯的为人和政绩,并肯定他也将得到父老乡亲们的爱戴和怀念。

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赋税外无私征焉。

吾举室休休焉。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恶用是碑也乎哉!

译: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寇隽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

祖赞,魏南雍州刺史。

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

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

闺门雍睦,白首同居。

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

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

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

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

隽于后知之,乃曰:

“恶木之阴,不可暂息;

盗泉①之水,无容误饮。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遂访主还之。

其雅志如此。

以选②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

大乘贼起,燕赵扰乱,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

以母忧不拜。

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簿。

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

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

寺成,又极壮丽。

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

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

隽曰:

“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

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

”遂以地还史底。

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

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

民俗荒犷,多为盗贼。

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

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

琰之屡扰疆场,边人患之。

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

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

于是梁人惮焉。

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

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

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

隽在州清苦,不治产业。

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

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

【注】①盗泉:

在山东泗水县。

县内有87处泉水,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入泗河。

《尸子》:

“(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②选:

量才授官。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又廉恕廉:

清廉

B.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行:

品行

C.嘉隽守正不挠挠:

邪曲

D.于是梁人惮焉惮:

害怕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寇隽守正的一组是()

①遂访主还之②隽参护军事东讨

③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④见使雷同,未敢闻命

⑤其附椿者,咸谴责焉⑥于是梁人惮焉

A.①③④B.①④⑥

C.②③⑤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隽行孝,他的父亲去世时间很久了,他还是要按时节依次祭拜,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一样,有事情还要经常禀报。

B.寇隽不重财利,家人曾经从已卖物品中留下五匹绢,寇隽知道后,想方设法寻找到买主,归还给他,这就是他平时的意愿。

C.寇隽担任主簿时,灵太后花费巨资,通过削减官吏俸禄来建造永宁佛寺,寇隽管理此事不敢欺瞒,寺庙建成后,受到太后嘉奖。

D.寇隽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时,当地的风俗野蛮,很多人成为盗贼,寇隽就下令郡县建立学校,勉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几年后风俗得到改观。

16.

(1)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

(2)、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9分)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

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

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

“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

“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呜呼!

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

其先闽人。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

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

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

“此吾资也。

”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

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

“烦尔送牛。

”厚遗以遣之。

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

左右告以处士,盗曰:

“此长者,不可犯也。

”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

“当为连公行丧。

”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

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

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

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

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

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

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改动)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而反葬应山   反:

返回。

B.悉散以赒乡里赒:

周济。

C.葬于安陆蔽山之阳阳:

山南。

D.乃表其墓      表:

表彰。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家焉斯天下之民至焉

B.尝以事之信阳乃夜驰之沛公军

C.因不复仕进不如因而厚遇之

D.其二子教以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的境界。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C.连舜宾曾于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译文:

(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1)简析诗歌的一二句所描写春景的特点。

(2)诗歌三四句是本诗的佳句,试分析这两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园(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寒花,菊花。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2011福建卷)

  晓至湖㈠上[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㈢。

  [注]①湖:

杭州西湖。

②折:

弯曲。

③景:

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

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踟蹰”,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

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

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

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

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

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

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

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

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

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

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

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

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

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

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

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乡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20、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