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复习Word下载.docx
《教育学期末复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期末复习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1、原始教育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2、古代教育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呆读死记,强迫纪律基本形式---个别教育
3、现代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学校教育的普及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实行班级授课制。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
4、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追求教育的民主化追求教育的多样化追求教育的终身化追求教育的现代化
二、学校教育制度
1、什么是学制
壬寅学制(1902)第一个颁布的学制(未实施)《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3)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人类早期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正规教育)“学历社会”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代表:
库姆斯、伊里奇“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潜在的劳动力——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三、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2.政治制度影响部分课程和教育内容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四、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3.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制造社会舆论,发挥政治功能
五、学校文化的形式: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包含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
2.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
●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
●学校教育可以自觉地调控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都比较科学地遵循了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
1、学生的基本属性(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人
学生是具有生成性的人
学生是具有自主性的人
学生是整体性的人
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3、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尊重儿童的感受尊重儿童的选择鼓励学生创造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什么教育目的
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柏拉图、涂尔干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卢梭、裴斯泰洛齐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五、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全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处理好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的关系
第五章教师
---新课程倡导专业化的教师观
一、关于教师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3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是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
(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的社会作用
1、传承社会文化、创造社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促进个体发展
三、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
四、教师角色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五、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角色
1、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行为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创新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七、教师的素养
1、教师的文化素养
专业文化素养,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一专)
广博得一般文化知识(多能)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2、教育素养
1、教育理论素养2、教育实践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3、教育机智4、教育科研能力
3、职业道德素养
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4、教师的人格素养
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2、坚定地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等)3、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八、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加强师生交往,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3、树立教师威信,展现教学过程魅力;
4、完善个性,展示人格魅力。
3、师生关系的三种类型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4、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
“非关注”阶段(进入正式的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
“虚拟关注”阶段(师范院校学习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初任教师阶段“关键期”)
“任务关注”阶段(工作一年甚至几年以后)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工作数年以后)
第六章课程
一、什么是课程
广义的课程:
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
特指某一门学科。
二、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
三、课程的类型
根据课程任务分: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还可以分成: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小学:
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
高中:
分科课程为主
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农村中学课程“三教统筹”“绿色证书”
五、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1、均衡性各类课程设置比重恰当,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2、综合性学科内容整合、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选择性地方与学校有设置课程的权利、学校、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课程反映地方和学校的特色
六、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教育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2、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3、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七章教学
一、什么是教学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的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三)教学能大大加速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
三、教学的任务
(一)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双基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三)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学生以接受间接经验为主,这是由学习这种认识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2、强调学生以间接经验为主,不等于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恰恰相反,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也是相当重要的。
3、在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时要注意防止两种偏向。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前者强调以发展能力为主,后者强调以传授知识为主
1、知识和智力是相互联系的。
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
2、知识和智力又是有区别的。
(知识≠智力)
知识和智力的发展不一定成正比
3、知识和智力又是相互统一的。
(智力不是自发提高的)
(三)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统一的规律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和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的内因作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精神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求知欲(激发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八、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础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则。
2、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九、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十、讲授法与谈话法
十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优越性与局限性(p219)
十二、综合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十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第八章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需要
三、小学德育的内容
•主要构成: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构成的四要素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目的(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志),情、意起调节作用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四个要素发展不平衡性、具有多端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个体思想内部矛盾是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过程
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反复抓,抓反复
五、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目标和德育规律制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六、小学德育常用的原则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正面疏导原则(正面引导原则)集体主义教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七、德育途径
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各科教学
八、我国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包括:
讲解、谈话、报告等
2、运用要求:
抓住时机;
情理交融;
有针对性;
语言艺
榜样示范:
以他人的好思想、好品德,来影响教育学生的方法。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榜样的方式:
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同龄人的榜样
运用要求:
选好榜样激发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学榜样要落实在行动中
陶冶教育: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的三种方式:
师爱陶冶、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创设积极、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生活情境;
加强师德修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情境创设。
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
这是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的方法;
表扬奖励是肯定评价;
批评惩罚是否定评价
方式:
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物质的、精神的)
惩罚的方式:
处分、(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公正合理、切合实际(奖惩要得当)
•使用奖惩要得到集体的支持
•(要有群众基础)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不能滥用奖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