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792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docx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汇编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一生物乃至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

它解释了有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和受精作用的大致过程。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和另一大分支,又是更好掌握第一章中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这一节的新名词较多和知识点繁多,教材内容微观,与生活联系不大,使其内容非常抽象,并且此节的图形众多和相似度高,向来是学生头疼的章节。

但是减数分裂这节内容的知识点却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特别是减数分裂各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各个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及行为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高考的热点考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已经接触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并且对生物生殖部分内容相当感兴趣。

所以他们对减数分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并不觉得完全陌生和难以接受。

而且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详细地了解过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对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

由于减数分裂跟有丝分裂的所学重点都差不多,所以在减数分裂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的理解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但正因为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一定的相似点,所以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更是难点。

但又因为这是高考的重点,所以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给予的耐心指导和时间。

又由于减数分裂过程较烦琐,内容抽象,图形多,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这些都必须老师用各种教学方式去给予形象化的引导和梳理,需要老师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并且让学生自主地体会和发觉,理解,并转化为课本的知识。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各种形式(如多媒体,挂图,游戏,故事,诗句,比喻等),或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使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发展得到最大体验。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把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1)引导-探究法:

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蝗虫生殖细胞形成的探究实验,了解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符合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2)合作-构建模型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通过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把抽象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直观具体、肉眼可见的过程,完成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3)角色扮演法:

学生角色扮演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深刻印象,并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学法分析:

通过指导学生对多媒体动画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及两者的差异

3、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4、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

5、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多媒体和教材的图片展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图解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区别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DNA含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看图编造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小组游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通过参与游戏体验合作与交流,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2、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合作、尊重科学、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解决方法】

1、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通过看图编制相似的爱情故事

3、通过游戏模仿染色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2、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

【解决方法】

1、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列表引申普遍性

2、总结规律性口诀

3、分步性方法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1课时)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方法:

连环提问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回顾初中的知识,我们都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这个细胞是什么?

怎么得来这个细胞?

2、真核生物产生细胞有三种分裂方式,分别是什么?

3、我们都知道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那么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什么样的分裂方式得到的呢?

根据我们人类的染色体都是46条的情况来逐一设想到底可能是哪一种分裂方式而来。

如果是有丝分裂或者无丝分裂会是什么情况?

得到的受精卵又是什么情况?

4、减数分裂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与有丝分裂又有什么区别呢?

回答:

1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作用得来。

2、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猜想和意见,最终得出不是有丝分裂。

并通过在课本中的减数分裂的概念猜想是减数分裂。

4、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温故而知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减数分裂概念

方法:

分析教材,提取信息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引导学生找出下面问题的内容并要求其识记

1.减数分裂的概念什么?

2、从概念中找出减数分裂的对象,时期,特点,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找出减数分裂的对象,时期,特点,结果 

 学习相关新名词: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姐妹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方法:

多媒体展示图片,自主分析教材,提取信息

二、几个概念:

1、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用多媒体将其形态放出并且强调

同源染色体:

a、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图1

2、进而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并理解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概念

(1)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3)交叉互换: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图2

3、引导学生根据各个概念将图1的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用图片的字母归类,并将有可能进行交叉互换的字母标出

 学生阅读教材,

 

精子形成的过程

 

方法:

连环提问

多媒体展示图片,诗歌,类比性故事,游戏。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是男人还是女人的成熟生殖细胞?

是否人体内所有细胞都能经过减数分裂得到精子?

是否是任何时期都能产生精子?

若不是,具体部位具体细胞和时间是什么?

老师复述学生答案并展示睾丸的图片

2、我们知道,分裂的过程我们主要通过研究染色体的各种行为去学习和去认识。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回顾有丝分裂过程的口诀。

3、减数分裂具体过程是否跟有丝分裂一样呢?

那么它又有什么独特的特点?

它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且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我们首先来学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

(一)减数第一次分裂

1、多媒体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

2、这些图看起来非常抽象,我们在网上看到有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情诗。

(在上述图片右侧展示出诗歌,并配乐语音播放该诗。

同源染色体

就是在那受精卵

你们相见

你们来自不同的配子

却在同一细胞相伴

不论是相同基因

还是等位基因

占据着你们的同一位点

你们有着相同的目标,

相似的容颜

纵然有丝分裂无数遍

你们不曾相互拥抱,

相互交谈

各自把

复制出的姐妹染色单体

分向细胞两边

默契

是你们共存的语言

你们的足迹

把体细胞踏遍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瞬间

决定了你们分散

此时的你们

难舍难分

相依相恋

彼此交换了片段

招手相别

永不相见!

3、这是一首非常缠绵,感人的爱情诗,把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情况描述得淋漓尽致。

现在我们暂时把同源染色体看做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

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并且结合课本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描述来给它编写一个爱情故事。

请几个同学上来将故事表演出来。

4、评价学生的成果、并用多媒体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图片及特点

前期:

夫妻约会

特点:

1、同源染色体联会

2、出现四分体

3、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

夫妻排队

特点: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

夫妻散会

特点:

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两级移动

 

末期:

两世界,永不见

特点: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5总结: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两个子细胞,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又叫什么名字?

(二)减数第二次分裂

1、问题导入:

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否跟第一次一样呢?

它的独特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2、多媒体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的图片

3、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是不是似曾相识,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过程相似?

4、相似是否相同呢?

相似在什么地方?

不同在什么地方?

5、其实对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网上也有诗句形容,是《同源染色体》的后半段(在上述图片右侧展示出诗歌,并配乐语音播放该诗。

《同源染色体》

………………

两个细胞的间隔

是天涯般的遥远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你们

姐妹染色单体依旧分开

却再也找不到同伴

只能默默的等待

各自的配子成功受精

各自拥有新的同伴

或者

永久的消散

只留下

各自的元素

循环于天地之间

6、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减数第二次分裂这个时期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复述学生答案并强调:

没有同源染色体

7、既然减数第二次分裂跟有丝分裂过程非常相似,只是不同的是,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而它没有同源染色体。

那我们请几位同学用有丝分裂的过程的描述语来描述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图片及特点)

前期:

特点:

染色体排列无序

中期:

特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

特点:

(1)着丝点分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染色体移至细胞的两极。

末期:

特点:

细胞分裂成两个精细胞

 

8、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形成两个子细胞,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三)精细胞变形成精子

经过两次的细胞分裂,是否已经得到了我们需要的成熟生殖细胞--精子了呢?

那还需要什么过程?

变形:

(四)精子形成全过程

1、用多媒体flash动画演示精子形成全过程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