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669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docx

校本研修学分样表例子

榆林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

 

研修人员:

研修主题: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究

县区:

横山县

工作单位:

党岔镇马坊小学

学年:

2013---2014

联系方式:

 

校本研修报告单填写须知

《榆林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报告单》为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材料封面,申请人要结合自身研修实际,逐项完善认定相关材料。

1.本报告单为教师一学年内校本研修活动的完整记录,由教师个人填写后报学校初审,作为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的依据。

2.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实、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

报告中所有项目都要围绕研修主题展开,研究要严谨,内容要详实。

3.申请材料用word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仿宋体,用A4纸双面打印)。

4.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

 

榆林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申请表

内容

信息

姓名

性别

学校

横山县党岔镇马坊小学

继教证书编号

职称

二级

电话

项目

申请事项

提供材料

申请认定分数

实际认定分数

初审

复审

认定

研修主题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究。

X分

研修计划

X分

活动记录

研修专题讲座

什么时间做什么

X分

示范教学

什么时间做了什么

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的研究》于2014年4月通过县级结题

学习笔记

学习什么内容多少份笔记?

“大家访”记录

家访记录多少份?

班主任

班主任记录多少份?

校本教材编写

编写什么教材?

指导青年教师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指导刘艳老师

听评课记录

听课20节评议课5场次

教学反思8个

中考试题研做

中考试题研做10套

案例采集分析

案例采集分析12份

研修总结

 

研修成果

论文发表情况(人民教育、陕西教育及陕西教育科研、榆林教研、县级教育刊物)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在省级刊物2013?

期《读与算》上发表

论文交流获奖情况

《倒数》教学设计获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能手评审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类、自制教具类、指导学生作品类教学成果情况

研修学时

(培训)

2013年8月市级校本研修引领者培训8课时

2014年5月中小学有效教学教师培训16课时

2014年6月校园文化建设专家培训

8课时

考评等级

 

合计

学校初审意见

审核人(签字)

学校(公章)

年月日

县区复审意见

审核人(签字)

县教研室(公章)

年月日

市考核组考核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材料目录

研修教师信息…………………………………………….1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2

 

研修教师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照片)

工作单位

横山县党岔镇马坊小学

继教编号

联系电话

邮箱

教育格言

个人工作简历

2002年9月----2003年7月任教于横山县王有地小学。

2003年8月----2004年7月任教于横山县党岔镇王家哇小学。

2004年8月----2009年7月任教于横山县党岔镇银湾常熟小学。

2009年8月-----今任教于横山县党岔镇马坊小学。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研修主题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究

研修时间

2013年7月——2014年8月

研修内容

1、研读课标中关于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目标要求;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及时撰写心得体会。

2、钻研教材,认真完成年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3、课堂教学,结合研修主题设计公开课。

4、听评课,教学反思,做好记录。

5、围绕主题撰写论文。

研修安排

1、勤于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2013年7月——2013年8月研读课标、通过网络听专家的讲座及课堂实录,做好学习笔记。

2、多听课,坚持做到听好每一堂课,做好研修笔记。

3、立足课堂教学,形成个人特色。

(1)日常教学中要备好每一节课。

(2)主动进行示范课教学研修期间设计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并能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2013年8月——2014年6月研修教学设计、听评课、设计一节公开课。

4、及时积累主题研修的第一手资料,为撰写论文和研修总结做准备。

2013年11月——2014年3月撰写论文,并公开发表。

2014年7月——2014年8月写研修总结。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

研修项目一

教学设计

过程性

材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过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出示)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过渡:

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自学指导引领我们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5页“做一做”前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从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文字:

思考:

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

(2分钟后比谁语言组织最完整!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5页“做一做”的内容,看图看文字,从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与同桌说一说: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什么形状?

(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2、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并演示给大家看。

(2分钟后,比哪组同学发言最积极!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5页“说一说”的内容,看图看文字,从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重点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思考并填空:

1、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等于(),长方形的宽等于(),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用字母的式子表示就是S侧=()×()=()

2、S表=()(3分钟后,比谁最聪明!

自学指导四: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6页“算一算”的内容,看图看文字,从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重点看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过程,思考并填写课本空缺。

(2分钟)

过渡:

下面请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自学竞赛开始。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

回答自学思考题。

五、后教

<一>、更正

师:

写完的同学请举手,回答问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要求:

认真观察,正确书写,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2、完成第6页的“试一试”习题

指明生板演,其余生练习本完成。

<二>、讨论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计算?

2、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怎么计算?

3、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过渡: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补充练习

1、将一个边长12.56厘米的正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状,现在要给这个圆柱配一个底面,这个底面的面积是多少?

2、做一个底面直径是1.5米,高3米的圆柱,它的侧面最大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过渡: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或容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圆柱体的转化过程。

教具准备:

圆柱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体积的计算公式?

请说出这些公式.

2、回顾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过渡:

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长方形来解决的,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否也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或容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8——9页“试一试”以上内容,重点看圆柱体的转化过程,思考并交流:

1、什么是圆柱体的体积(或容积);

2、沿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成若干等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什么立体图形?

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用字母表示是();

4、认真看课本“算一算”例题,学会解决有关圆柱体积的实际问题。

(自学5分钟后,小组交流汇报)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老师巡视,确保每个学生能认真自学

2、做一做:

(1)完成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

(2)完成课本第9页的“试一试”练习(指名两个同学板演,其它同学练习本上完成);

(3)老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并收集错例,进行二次备案。

五、后教:

1、交流汇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用圆柱模型操作转化过程,小结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2、纠正:

学生将自己不同的做法板书于黑板对应的位置;

3、集体评议(正误、板书及解题方法)

六、全课小结:

交流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及有疑惑的地方。

七、当堂训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

板书设计:

圆柱体积

因为:

圆柱的体积近似于长方体的体积

而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乘高

所以: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乘高

 

《正比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