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669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docx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教学总结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第一章:

怎样选择鸡种(肉鸡的分类)

肉鸡可分为快大型和优质型

一、快大型肉鸡:

此种肉鸡不分公母,一般饲养6—8周龄即可上市食用,该鸡特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目前一般6—8周龄上市,料肉比1.6—2.0),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肉细嫩,多汁易熟,缺点是肉味清淡,皮肤粗糙,骨胳粗大,水份含量高,目前常见的该鸡种有艾维茵、爱拔益加(AA)、罗曼、星布罗等。

1、艾维茵肉鸡:

是美国艾维茵国际家禽公司育成的优秀四系配套肉鸡。

该鸡种在国内肉鸡市场上占有率较高。

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也强。

2、AA白羽肉鸡:

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

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

 

二、优质型肉鸡:

该鸡肉味鲜美、浓郁,肉质滑嫩,骨骼细小,抗逆性强,但是该鸡生长速度较慢,一般在45天—70天上市。

该鸡种有黄鸡、铁脚(青脚)麻鸡、乌骨鸡、石歧杂鸡等。

怎样选择鸡种

现有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

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鸡种。

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购入健壮的雏鸡是很重要的。

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雏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周内的死亡率很高,就很难取得理想的饲养成绩。

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特性:

1、生长快、生活力强。

2、鸡苗最好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高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3、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能够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免疫。

4、体重适中,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5、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6、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7、在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应在0.5%以内

第二章、肉鸡生产设施

一、肉鸡场选址与鸡舍的要求

1、场址选择:

饲养300-500只肉鸡,可以养在庭院内,但此时院内就不能再饲养蛋鸡、鸭、鹅等其它禽类,以免其它禽类的疾病传染给肉鸡。

a.饲养规模扩大到1000只以上时,就应该搬到村外,以免村内鸡群间疾病的相互感染。

为了便于管理,几家可以在村外联合饲养,但合在一起的规模不要过大,一般不要超过2万只,并且必须一起进雏,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统一防疫管理。

b.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鸡舍南向或南偏东向,以利夏季通风或冬季保温。

c.应该远离其它养殖场,距离应不少于5公里,距公路不应少于100米。

d.地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2、鸡舍要求

肉鸡舍的结构和使用材料直接关系到舍内环境控制能力的强弱和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肉鸡饲养的成败,必须根据肉鸡生产的特点来设计建造或改进肉鸡舍。

肉鸡舍大致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肉鸡舍应有相当的隔热保暖性能

a.肉鸡生产基本上是个育雏过程,需要较高较稳定的温度。

生长后期为提高饲料利用率,舍温要求能维持在20℃左右。

b.40日龄以后的肉鸡不耐高温,夏季的高温影响生长,易因中暑而死亡。

在建筑上要考虑隔热能力,特别是房顶结构,一定要设法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的进入。

(2)肉鸡舍应具有相当良好的通风换气能力

肉鸡饲养的后期,舍内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风换气,还要考虑到肉鸡地面平养的饲养特点。

无论采取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整个地面都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均匀气流。

机械纵向通风是比较先进的方法。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可在开间的顶部设直径为50cm的带盖天窗,以便排出顶部废气。

除一般的窗户外,每个开间的前后在贴近地面处需设高50cm、宽70cm左右的地窗,以利于地面肉鸡空间的通风换气,窗上要安装能防老鼠和野鸟的铁丝网。

(3)肉鸡舍的设计还必须便于消毒防疫

疫病的预防是饲养肉鸡的重要环节,根据肉鸡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特点,鸡舍必须便于冲刷消毒。

鸡舍地基应高出自然地面25cm以上,舍内应有2-3%的坡度,有条件的应该做成水泥地面。

房顶和墙壁应该平整,尽可能地减少容易沉积灰尘细菌等污物的地方。

舍外四周需要有25-30cm深的排水沟并需硬化处理。

如果肉鸡舍能满足控制微生物的环境需要,满足前期育雏和后期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克服昼夜温差和季节变动对舍内环境的影响,肉鸡的饲养成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3、简易肉鸡舍介绍

从以上对肉鸡舍的要求来看,鸡舍并不是越简单越好,需要有一定的投入。

只有在满足肉鸡生长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才可以考虑降低鸡舍投资的问题。

在华北地区完全用塑料大棚来饲养肉鸡,夏季和冬季都是相当困难的,并且塑料棚虽然一次性投资小,但使用年限很短,以单位投资生产毛鸡重计算未必经济,所以还需要改进。

简易鸡舍跨度可在7米左右,房檐高1.8-2米,顶高3.8米左右,长度以每1000只鸡15米计。

屋顶可铺4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板,这样冬季能保暖,夏季也隔热。

北墙可以用砖垒成单墙,每开间的墙上下都设一个高50厘米、宽70厘米的通风窗。

通风窗不设窗框,垒成花墙,在育雏初期可用砖将花墙通风窗堵实,寒冷季节可在墙外再覆上塑料布。

南墙可以用双层塑料布替代,二层塑料布之间距离为25-30厘米。

育雏初期通风时将内侧塑料布的上方和外侧塑料布的下方掀开,形成通风口,随日龄增加可逐渐加大通风口面积,必要时可以完全去掉塑料布,只用网拦住即可。

舍内可以用地炕或烟道取暖,火口可以设在北墙的外侧。

利用废旧房屋做鸡舍时,需注意增设窗户改进通风状况,同时注意增强保温能力,清除鼠害等。

 

第三章:

肉鸡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肉鸡生产特点

一、肉鸡的特点

1、生性能很高,其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化快。

快大型肉鸡的生产性能已达6周龄公母平均体重2000克以上,料肉比1.6—2.0∶1左右,每栋舍年可饲养5—7批。

  优质型肉鸡也已做到母鸡60天上市,上市体重达1300克—2000克,料肉比2.5以下。

2、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弱。

要求有相对稳定的环境,肉仔鸡育雏温度应比蛋雏鸡高1—2℃,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肉仔鸡也晚于蛋雏鸡。

耐热性差,高密度饲养时,夏季高温时极易中暑死亡。

3、抗病力弱。

肉鸡的快速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容易发生各种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

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

肉鸡的快速生长加重了机体各部的负担,特别是三周内的快速生长,使机体始终处在应激状态下,使其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和心包腹水综合症。

由于肉仔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容易出现腿病。

另外由于肉鸡胸部爬卧时长期支撑体重,若后期管理不善在,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4、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活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集约化饲养。

二、肉鸡生产特点

1、生产周期短,每批可在2个月之内完成,饲养优质型肉鸡每批也可在3个月之内完成。

2、肉鸡饲养要求规模效益,每只鸡的纯利润较低,必需有一定规模。

3、肉鸡生产必须把“成活率放在第一位,”一般成活率在92%才能保证盈利。

4、肉鸡实际全进全出制。

5、肉鸡饲养应采用全价颗粒饲料,没有充足的营养,肉鸡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生产性能。

6、肉鸡饲养必须有完善的防疫卫生、疾病控制措施,集约化饲养的肉鸡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鸡群一旦发病就很难控制,造成极大的损失。

第二节肉鸡饲养阶段划分和环境要术

一、鸡饲养阶段划分

  肉鸡分二阶段饲养:

0~3周为育雏阶段,4~9周左右为育肥阶段。

二、环境要求

1、温度(见表1)

表1肉鸡饲养温度要求

周龄

1

2

3

4

5周龄以后

范围(℃)

31~35

28~30

25~27

22~24

18~21

2、湿度(见表2)

表2肉鸡对湿度要求

周龄

1—4周龄

5周龄以后

湿度范围(%)

60~70

50~60

3、光照(见表3)

表3肉鸡饲养光照的要求

日龄

1~3

4~5

6~7

8~9

10~35

36~42

43~上市

光照(小时/天)

24

22

20

18

16

20

22

光照强度应由强到弱逐渐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舍内每20平方米用一盏白炽灯炮,灯泡高度距饲养面2~2.2米。

0~2周用60W灯炮,从第三周开始可用25W灯炮,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总原则是后期使鸡可以看见饲料,工作时可以看见。

延长光照时间是为了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生长。

一般情况下可采取每天22小时光照、2小时关灯的方法。

农村常常有前半夜停电现象,可在后半夜来电时进行光照,这样并不影响肉鸡的生长。

24小时照明并非有利,肉鸡也需要有黑暗睡眠的时间。

炎热的夏季,肉鸡主要靠夜间凉爽时采食,夜间应尽可能地保持较长时间的光照。

4、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否合适,主要是看能否始终维持鸡舍内适宜的生活环境。

应根据鸡舍的结构和鸡舍调节环境的能力,按照季节和肉鸡的最终体重来增减饲养密度(见表4)。

如果饲养密度过大,肉鸡休息、饮食都不方便,秩序混乱,环境越来越恶化,则鸡群自然生长缓慢,疾病增多,生长不一致,死亡率增加。

表4肉鸡的饲养密度

类别

地面平养(只/m2)

网上平养(只/m2)

最终体重

春秋冬

春秋冬

1.8kg

10-12

12-14

12-14

13-16

2.5kg

8-10

10-12

10-12

10-13

冬季地面平养,因为通风受温度的限制,易发生呼吸道病,一般情况不宜增加饲养密度。

经验不足的农户,开始应以较低的密度饲养肉鸡,才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5、通风与换气

在保持鸡舍适宜温度的同时,良好的通风是极为重要的。

肉鸡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充足的氧气能促进鸡的新陈代谢,保持鸡体健康,提高饲料转化率。

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舍内水气、氨气、尘埃以及多余的热量,为鸡群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

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时会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表5所示是氨气对肉鸡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6所示是在不同气温下肉鸡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所需的换气量。

表5氨气对肉鸡生产的影响

氨气(ppm)

8周龄体重比(%)

料肉比

胸部囊肿发生率(%)

气囊炎发生率(%)

0

100

2.1

3.4

0

25

98.1

2.15

14

3.5

50

94.5

2.19

11.9

4.1

 

 

表6 不同气温下肉鸡每公斤体重换气量

空气温度(℃)

每公斤体重的空气需求量

(相对湿度60%)立方/分钟

41

2.7

38

2.6

35

2.5

32

2.4

29

2.2

24

2.0

18

1.7

13

1.4

7

1.1

0

0.8

注:

当相对湿度超过60%,换气量应依比例增加,例如:

当相对湿度为90%时,空气流动量亦须增加50%。

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者在育雏初期往往只重视温度而忽视通风,严重时会造成肉鸡中后期腹水症增多。

二、三、四周龄时通风换气不良,有可能增加鸡群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

中后期的肉鸡对氧气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同时排泄物增多,必须在维持适宜温度的基础上加大通风换气量,此时通风换气是维持舍内正常环境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时间的选择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其一是季节对雏鸡的发育程度的影响;

其二是市场对鸡肉的需求变化。

2、鸡舍及饲养用具的准备

①鸡舍应在上批鸡转走之后就将舍内粪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