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五年真题分类 第14课 现代化史观视野下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必修2.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五年真题分类 第14课 现代化史观视野下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五年真题分类 第14课 现代化史观视野下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必修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4课现代化史观视野下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修2
第14课现代化史观视野下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选择题
2016年题组
1.(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
“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新潮女性的发型变革
【解析】由“剪发齐眉……实属有伤风俗”可知,新潮女性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C项正确。
A、B、D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答案】C
2.(2016·上海单科·34)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
“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
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
……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
”这则新闻说明( )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考点】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社会习俗的变革(女性参政)
【解析】材料中女性“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但没有反映出最终没有获得参政权的结局,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女性“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为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但没有反映出最终没有获得参政权的结局,故B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部分女性反对的是袁世凯剥夺其参政权,故C项错误;女性的努力和最终结局的反差,说明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故D项是最佳选项。
【答案】D项3分,A、B项1分,C项0分
3.(2016·海南单科·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
“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 )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观念变革
【解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其与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并无报效国家的有效方式,只能服从封建选拔人才的方式,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5年题组
1.(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解析】照片人物是“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未涉及民族工商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与“1949年3月”不符,故B项错误;“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反映了对下层民众的侮辱与伤害,照片中看不到战争场面,符合“没有硝烟”,故C项正确;反映“富裕与贫穷”反差,但不是“1949年3月”才“萌生着”,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四川文综·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姻习俗变革
【解析】题干中提到“《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说明该撰稿人在婚姻观念上依然保有传统思想,但其个人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新潮社团的思想观点,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说明该撰稿人在婚姻观念上依然保有传统思想,表现出了当时的有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的现象,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对社会婚俗的态度,故C项错误;题干只能体现部分人依然通过八字、命书决定婚姻,但不能代表当时所有人都接受,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4年题组
1.(2014·安徽文综·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题中《西装叹》是大众传媒对于社会时尚的看法,社会时尚不等同于西方文化,故A项错误;着西装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题中不能充分体现,故B项错误;单从西装一方面并不能看出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故C项错误;题中对于人们穿着西装只是进行了描述,并没有盲目排外或者批评,从而体现了理性看待社会时尚,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4·北京文综·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墙上画作的风格仍然是传统中国的山水画,故①错误;风俗画中一些人物已经剪去发辫,反映出辛亥革命对民众发型的影响,故②正确;风俗画中已经开始利用电灯照明,反映出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中国照明手段的变革,故③正确;风俗画中人物仍然使用筷子,饮食方式仍然是中式饮食,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考点】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4·福建文综·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旗袍)
【解析】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即旗袍吸收西式服饰元素,也保留传统服饰特点,西式服饰传入中国,近代中国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西化,旗袍是典型例子,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有关,从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间可以判断中华民国建立推动人们审美观念变化,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故B项正确;“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还没有城市化,故C项错误;“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不是社会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4·江苏单科·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剪辫
【解析】一位老先生剪了一半辫子,说崇尚西学也要保留国粹,并不能得出盲目崇尚西洋风尚,故A项错误;辫子并不代表传统精华,故B项错误;辫子未全部剪掉,反映了一部分人对传统观念不能彻底决裂,固步自封,故C项正确;只是剪了半个辫子,并未破除陋俗,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4·浙江文综·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
【解析】民国初年的“剪辫易服”带有强制性,故A项错误;民国初年的“剪辫易服”属于临时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剪辫易服”并不能反映专制王朝的败落以及与民主之间的斗争,故C、D项错误。
【答案】B
7.(2014·上海单科·23)右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后期
【考点】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社会习俗的变革
【解析】有照片可以看出女学生不缠足,穿学生装,民国时期用法律的形式主张剪辫易服,可以判定为民国时期,在20世纪初期,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
8.(2014·浙江文综·17)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姻变革;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发展
【解析】由图片中的“中国江湖险要图志出版”可知出版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可知广告业的进步和婚姻礼俗发生变迁,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钦定历代记事年表出书启”可知此时仍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2013年题组
1.(2013·四川文综·7)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本题是图片类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动能力。
从图片文字看出:
该广告是民国时期胡蝶代言的力士香皂广告,“力士香皂芬芳馥郁,历久不退,且着肤如润,无干燥损肤之弊,敢进一言以为介绍”等文字体现了借助明星对力士产品功效的宣传。
A项错在“都借助”;C项只反映了一方面信息;D项错在“广泛认同”。
【答案】C
2012年题组
1.(2012·浙江文综·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在偏远封闭的地方受西方生活方式很小。
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答案】C
2.(2012·四川文综·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右图)。
这反映出( )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B.
C.
D.
【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效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期的中国,反映应是其倡导人性向善,因此,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3.(2012·四川文综·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
表2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行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考点】本题以史学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提取信息与准确解读的能力。
【解析】从表2中吴虞在成都主要消费是在衣食住宿上,而在北京的主要消费是在娱乐享受上,说明其消费结构有所变化,C项正确,表2仅能反映吴在两的消费情况,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C
4.(2012·江苏单科·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南京临时政府虽然下令改变与共和政体不相符合的一些旧称呼,但“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说明被告和法官心里的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节假日变化
【解析】观察表2,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例如从1950年与1995年—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从2008年开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选取任一趋势,结合史实对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说明。
【答案】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
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分)
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2.(2014·天津文综·13)(节选)(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
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
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6分)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3分)
【考点】
(2)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4)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
【解析】
(2)第一小问材料二中“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人们追求西方式生活时尚;第二小问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导致中国民众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洋气”出现。
(4)从内部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外部的西方经济文化的冲击等方面分析。
【答案】
(2)洋气:
西方式生活时尚。
(2分)
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4分)
(4)因素:
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3分)
3.(2014·山东文综·38)(节选)(6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乙:
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丙:
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
她说:
“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6分)
【考点】
(2)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解放婚姻变革
【解析】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乙中“因为等级觉慧和鸣凤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可以判断出结论,材料丙中李淑欣则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归结出答案;第二小问从“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以及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来举例说明。
【答案】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
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4.(2013·北京文综·37)(节选)(14分)计时——记时——纪史
材料二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
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º的时刻。
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
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
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
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
(14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考点】世界市场形成及其影响。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知识运用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第(3)问是是历史写作论文,从观点、论证层次、语言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观点明确并有概括性表述;第二,史实准确,论证充分,且史实能充分支持观点;第三,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3)示例1:
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
(2分)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
(2分)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
(2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
(2分)上述材料表明,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
(2分)后来它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2分)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
(2分)
示例2: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分)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
(2分)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
(3分)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4分)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
(2分)
示例3: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
(2分)从发布者角度看:
19世纪70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4分)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
(2分)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分)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
(4分)
5.(2013·重庆文综·14)(节选)(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
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
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
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
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8分)
【考点】现代中国物资生活变革
【解析】第(3)题“变化”依据材料很容易看出服饰变化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
“原因”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等回答。
第(4)题首先要归纳材料蕴含的主题,比如服饰(或社会习俗)的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论证时要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
(3)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
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
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
6.(2012·上海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