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4889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精编版Word格式.docx

(4分)意义:

维护国家关税主权;

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

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规律总结:

1.解答“变化”“原因”“特征”类题目,要注意寻找说明或概括的角度,例如可以考虑从时间、空间、背景、目的、方式、过程、内容、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2.对比,通过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对比,寻找其特别之处,进而概括出“特点”或“特征”。

3.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1)逐句读材料,尽可能从每句材料中寻找体现其中心意旨的关键词。

例如上题材料一中第二问的关键词是“不分进出口”;

第三句的关键词是“提高两倍”。

(2)把关键词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寻找概括表达的角度。

例如,上题材料三的关键词可作如下归类:

①“改造海关”“保护国家生产”(关税主权方面);

②“发展国内生产”(经济发展方面);

③“出现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外贸方面)。

(3)根据揣摩好的表达角度,“围绕关键词”表述。

最后表述的文字既是试题答案,也是从材料获取的有价值的、表述清晰的历史信息。

[真题导练2]

[2016·

全国卷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

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

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审准题是关键。

“共同目的”要从材料的关键信息中概括,注意“孤苦无靠”“社会不安定”“仁政”等关键词句。

“救济方式”要求比较异和同。

注意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升华和深层次概括,例如:

明清通过法律,英国通过济贫法救济可升华为“立法保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注意本设问分值是7分,要点不要少于三点,联系所学知识从福利的保证、种类、覆盖面和受惠面等方面概括。

(1)共同目的:

救济弱势群体;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

政府主导;

设置救济机构;

立法保障;

因类而异。

不同:

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

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发展: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福利种类众多;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解题技巧:

答案语言的组织与表述训练

(1)答案出自材料的部分,要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概括时注意对材料信息进行升华和深层次的认知,避免直接照搬材料原词或原句。

(2)注意审题,根据每一问的分值确定答案要点数量的多少。

如果设问分值是6分,答案要点至少不要少于三点。

(3)答案语言要简洁,忌用长句子,要用学科术语,忌口语化及表述不严谨的语言。

(4)回答背景(原因)、作用(意义)时,尽可能从多个角度作答。

答“趋势”要答出变化,答“特点”要高度概括,都不能仅仅是史实叙述或材料照搬。

(5)如果部分答案拿捏不准,在组织答案时可以多答,千万不要少答或不答。

(6)答案要做到“四化”:

整洁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

[真题导练3]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

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

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

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

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

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16分)

据材料一“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材料二“全国百余郡”“构建起……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归纳相同点;

据材料一、二,从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语言文字、法律、教化、对待境内民众的态度等方面归纳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结合所学从疆域奠定、民族统一和国家认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1)同:

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

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

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

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

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

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

强化了民族认同;

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

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比较类大题答题模板

文字比较类试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1)提取关键词,比较材料反映的主题、引文出处、时间等。

(2)确定比较点,有些试题,设问中并没有“比较”“异同”等字眼,而是用“变化”“发展”“相关”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3)注意潜台词,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2017·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

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

“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雍正时期……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

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分析。

第二小问雍正年间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根据材料“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并联系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

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结合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及煤铁的重要性分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矿产资源的勘探……是……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特别缺乏的资源……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概括。

第二小问从对矿业发展、“一五”计划及国家工业体系建立等的影响分析。

(1)差异:

雍正年间:

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世纪70年代:

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

政府谋取矿利。

列强的经济侵略;

洋务运动的推动;

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

列入国家发展计划;

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独立自主开发;

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5分)

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

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技巧:

提高大题得分的六点书写要求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切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高考阅读时间紧,阅卷教师工作量大,最喜欢批阅符合以上六点要求的试卷。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六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

[真题导练4]

[2018·

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

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2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人物及其相应等级的划分标准:

将传说中的圣君、儒学家、贤臣等人物划入上等,将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王朝的开创者等划入中等,将历史上的争霸失败者、末代暴君等划入下等。

这样的划分显然受到了儒家追求“明君+贤臣”的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的影响。

注意提炼“观点”和“论题”的区别

提炼的“观点”是一个陈述句,应当主谓宾齐全,所涉及的范围较小,“论题”则范围更大,既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主语,也可以是一个陈述句。

本题要求提出“自己的看法”,所提出的应当是一个论题。

第一步:

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

第二步:

提炼论题,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论题。

第三步:

搜寻史实,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论题的重要史实。

第四步:

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或论证,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五步:

小结,回应论题,争取用某一史观或重要的历史结论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

[真题导练5]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年),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①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年),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②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读材料”:

要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材料中标出①②的即是。

“提炼观点”:

要从材料中提炼,切忌脱离材料。

提炼的角度可以是:

(1)“中外对比”:

唐朝文化领先世界;

(2)从整个文明的角度:

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3)从文化交流角度:

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论述”:

注意史实的范围“中国古代史”“其他相关”等限定语;

注意“史论结合”,不仅要罗列史实,还要阐释影响。

答题行文的“四性”

逻辑性:

论述部分的同一段内部要先后有序,或先因后果,或先总后分,或并列关系。

层次性:

论述要层次分明。

答案做到要点化、段落化。

每一段重点论述一层意思。

如果要论述第二层意思,分段进行。

学术性:

语言要有历史学科特点,忌口语化,要使用历史术语表达。

(历史术语是指教材语言、时政语言,大型正规考试主观试题的答案等)

概括性:

内容全面,语言精练,表述准确,言简意赅,要突出关键词。

[真题导练6]

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

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关键点拨]

审清设问类型

明确设问是提取单个信息还是两个或多个信息,提取后进行对比以及说明。

阅读材料,提取关联信息

阅读材料信息,有三组中外信息可建立某种联系:

①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中国)《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刊刻

②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五月花”号到达美洲

组织语言,将寻找到的联系落到实处

关联信息一 德国印刷机的发明与中国陆续使用印刷机刊刻科技类图书,可见德国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外界的文明进步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联信息二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都促进了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交流。

关联信息三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和英国移民到北美都是为了寻求祖国统一或者国力富强的行为。

[试答]  

———————————————☆满分答题规则☆————————————————

[规则1]在提取和概括信息的基础上定“主题”:

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题目,而论题则要进一步提炼出主题“东西方走向海洋世界”。

[规则2]史实论据需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如本题中既有中国与外国各自纵向的联系,又有同一时期中西方的对比。

(1)设问形式“根据材料回答”,这仅仅需要结合给定的材料,进行多维度提炼;

(2)设问形式“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时不仅需要结合给定的材料,还要结合相关课本知识点进行多维度提炼。

[规则3]逻辑解释需严谨:

整个结构框架上要清晰“拟定论题→中外具体史实→分析、归纳结论”。

对史实要有分析、归纳的过程,不能直接得出想当然的结论,要符合基本的逻辑。

[真题导练7]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注意审题,要求评析的是材料的整体观点或其中的某一具体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而得出“结论”。

材料的整体观点是:

国人应当对中国历史熟知,并有温情敬意,从而推动祖国进步。

评析时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观点出现的原因并进而评析其历史意义。

最后,要得出结论,该结论要由以上评析自然得出,并且与材料中的观点不重复。

示例:

 观点:

国人应对中国历史熟知而有温情敬意,从而推动祖国进步。

我赞同该观点。

(2分)

评析:

材料中的观点发表于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

当时,中国国内流行历史虚无主义和投降主义论调,认为中国文明不如西方文明,中国处处不如外国,中国抗战必亡。

在这种背景下,钱穆的观点有助于国人重温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从而壮大抗日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从现实意义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重温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坚持“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8分)结论:

我们应当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命题规律:

纵观2011~2020全国卷的历史科12分试题,呈现以下特色与变化规律:

(1)从材料形式看:

新颖多样,与问题设计、能力层次形成有机联系。

(2)从考查内容看:

既重视学科特色,又凸显与现实的联系。

(3)从答题要求看:

视野更加开放,答案更加灵活。

[真题导练8]

全国卷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

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根据材料中《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基本内容以及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可从美国南北战争入手,也可从三个年份《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入手,提取一个论题,从美国角度,可从人权、种族问题提取论题;

从中国角度,可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