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40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doc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

一、建筑工程技术P001

掌握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的可靠性: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如自重、吊车、风和积雪、地震、爆炸等。

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如吊车梁过大变形、水池裂缝等。

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

如:

砼老化、腐蚀或钢筋锈蚀等。

承载力极限状态(安全性):

是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包括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发生破坏、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

(如:

倾覆、滑移)或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疲劳破坏、发生倒塌。

立杆的稳定: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适用性):

建筑结构除了要保证安全外,还应满足适用性的要求,在设计中成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振幅,使结构不能正常工作。

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为刚度要求,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状态要求。

梁的变形: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分为三个等级(1、2等级的砼构件,一般只有预应力构件才能达到)

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砼的抗拉强度

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的宽度不超过允许值

熟悉建筑结构的耐久性P004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临时/5年;易于替换/25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50年;纪念性重要的/100年。

砼结构环境类别:

共五类,Ⅰ一般、Ⅱ冻融、Ⅲ海洋氯化物;Ⅳ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Ⅴ化学腐蚀。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50年,1-A=C251-B=C301-C=C35

一般环境中混凝土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

板墙:

50年,1-A=C25=201-B=C30=251-C=C35=35

梁柱:

50年,1-A=C25=251-B=C30=301-C=C35=40

注释:

处于流动水或同时受水中泥沙冲刷的构件,保护层厚度宜增加10~20mm。

直接接触土体的构件,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

预制构件保护层厚度可按规定减少5mm。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规定的每低一个等级时,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

对于有连续密封套管的后张预应力钢筋,其保护层厚度与普通相同,但不应小于孔 道直径的1/2。

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

对于先张法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在全预应力的状态下的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

掌握防止构件倾覆的技术要求P010

防止悬挑构件倾覆:

M(抗)≥(1.2~1.5)M(倾)

熟悉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P011

地震成因:

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

结构抗震主要是研究构造地震。

我国抗震设计的设防烈度为6、7、8、9

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三个水准”,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设防类别:

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

多层砌体抗震构造措施:

1.设置钢筋砼构造柱,减少墙身破坏

2.设置钢筋砼圈梁与构造柱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性。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

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重于柱底,角柱重于内柱,短柱重于一般柱。

具体设计措施是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

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掌握建筑构造要求P021

混凝土抗拉强度是计算抗裂的重于指标。

影响钢筋与砼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砼的强度、保护层的厚度和钢筋之间的净距等。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其基本原则如下:

1.结构功能:

建筑结构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

2.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3.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

为了满足可靠度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采取如下措施:

(1)一般情况下在计算杆件内力时,对荷载标准值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称荷载分项系数。

(2)在计算结构的抗力时,将材料的标准值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称为材料分项系数。

(3)对安全等级不同的建筑结构,采用一个重要性系数进行调整。

在采用上述措施后,可靠度指标便得到了满足。

这就是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影响梁的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

1.剪跨比和高跨比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腹筋的数量,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

为防止斜截面的破坏,通常采取下列措施

1.限制梁的截面最小尺寸,其中包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因素

2.适当配置箍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

3.当上述两项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配置弯起钢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

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板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小于250mm。

梁板的构造要求:

梁的截面高度一般按跨度来确定,宽度一般是高度的1/3。

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且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保护层厚度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一般为25~40mm。

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无关,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厚度一般不小于80mm,板的支承长度不能小于规范规定的长度,板的保护层一般为15~30mm。

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梁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20以上。

掌握砌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其构造P25

砌体的受力特点是:

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所以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简图大多设计成刚性方案。

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厚度、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影响砌体允许高厚比的主要因素:

砂浆强度、构件类型、砌体种类、支承约束条件、截面形式、墙体开洞、承重和非承重。

砌体房屋结构的主要构造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伸缩缝、沉降缝、圈梁。

圈梁宜连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圈梁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受力钢筋不应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掌握钢结构构件受力特点及其连接类型P29

用作钢结构的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韧性较好、适宜于冷加工和热加工;同时还必须具有很好的可焊性。

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Q345(16Mn)、Q390(15MnV)和Q420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

焊缝连接:

(不宜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铆钉连接:

(用于重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螺栓连接:

分为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用于桥梁和大跨度的结果厂房。

钢结构焊接材料与母材应匹配,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检查,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焊缝的缺陷做出判断时,采用射线探伤。

掌握建筑构造要求P33

楼梯的构造:

室外疏散楼梯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h,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小于0.25h。

疏散楼梯的最小静宽度:

医院病房楼1.3米,居住建筑1.1米,其他建筑1.2米。

套内楼梯的梯段最小静宽度:

一边临空750,两侧有墙900。

踏步宽度≥220,高度≤200。

楼梯平台宽度应大于梯段的宽度,踏步的宽度b和高度h的关系2h+b=600~620mm。

每个梯段的踏步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小于2米,梯段的静高不小于2.2米。

墙体构造:

屋面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350mm

轻型砌块墙在高度3m处应设置钢筋砼圈梁,交接处和转角处应设置钢筋砼构造柱,并沿高度方向每500设置不少于2根直径6mm长度≥10000mm的钢筋。

屋面构造:

各类屋面面层均应采用非燃烧体材料,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非燃烧体屋面的基层上可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设保温层的屋面应通过热工计算,并采取防结露、防蒸汽渗透及施工时防保温层受潮等措施。

楼地面构造:

采用有胶粘剂的地板和花岗岩材料,应注意甲醛和放射性污染。

不发火(防爆)地面应采用大理石、白云石,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级。

内保温的建筑:

靠近外墙处的楼板会出现结露现象,做楼地面装修前,应先在此处的楼板上下做保温处理。

为减少振动传声,应在楼面面层与楼板之间和与墙结合处加弹性阻尼材料隔绝振动传声。

门窗: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

窗台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防火门防火窗划分为:

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应为:

甲级1.2h,乙级0.9h,丙级0.6h。

防火卷帘门耐火极限不低于3h;

装修材料的链接与固定:

粘接法、机械固定法、焊接法。

熟悉建筑装修构造要求P38

吊顶的装修构造:

【按施工技术为主】

吊杆的长度≥1.5米时应设置反向支撑或钢制转换层,增加吊杆的稳定性。

吊点距主龙骨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龙骨在短向跨度上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200。

大量的管道和电气线路均安装在吊顶内部;吊顶材料和构造设计应考虑防火、防潮、防水处理。

重型的灯具等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的龙骨上。

墙体裱糊工程:

P40

1.新建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旧墙面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混凝土或抹灰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12%。

涂饰工程:

1.新建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旧墙面裱糊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大于8%【施工技术是10%】,涂刷乳液型涂料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10%。

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12%

饰面板工程:

饰面板的木龙骨、木饰面板和塑料饰面板的燃烧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饰面板安装工程的预埋件、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和连接方法、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预埋件的现场抗拉拔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掌握水泥的性能和应用:

P42

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45min,终凝时间:

硅酸盐水泥不得长于6.5h,其他水泥不得长于10h。

水泥的安定性:

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引起水泥的安定性不良的因素:

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的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过多,或是水泥磨粉时石膏掺量过多。

水泥的主要特性:

硅酸盐及普通水泥:

快硬、早强、水化热大、抗冻性好、耐蚀性差、干缩性小、耐热性差。

矿渣水泥:

耐热性好、抗渗性差、干缩性大、硬化慢、水化热低、抗冻差、耐蚀性好

火山灰水泥:

耐热性差、抗渗性好、干缩性大、硬化慢、水化热低、抗冻差、耐蚀性好

粉煤灰水泥:

耐热性差、抗裂性较高,干缩性小、硬化慢、水化热低、抗冻差、耐蚀性好

复合水泥:

硬化慢、水化热低、抗冻差、耐蚀性好

掌握钢材的性能和应用:

P46

碳素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Q、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等4个部分组成。

其中质量等级以磷、硫杂质含量由多到少,分别用ABCD表示,D及钢质量最好。

脱氧符号:

F为沸腾钢、Z为镇静钢、TZ为特殊镇静钢。

牌号后加A为高级优质钢,牌号后加E为特级优质钢。

国家标准规定,有较高抗震要求的结构用钢牌号为后面都加E的钢筋,该类钢筋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实测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

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