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3724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

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

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考点4、知道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A

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

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的波动。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考点5、6、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

B说明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C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

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

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①调节生产;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7、8、知道几种消费心理;

A比较不同消费行为的差异B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考点9、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

1、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

2、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

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1、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C

1、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

假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

理的权利;

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原因: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

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维权: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

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

劳动法。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

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考点2、3、了解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A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

1、要树立自主择业观。

2、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1、收入分配公平是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B

1、表现:

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

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

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3、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

要举措。

当前,需要建立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

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考点2.通过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项目,说明国家财政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作用C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财政还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点3.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A

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

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考点4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纳税人意识B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每

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第四单元面向市场经济

考点1、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B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

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

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利用价格、供求和竞争三种机制)

考点2、解释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B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市场秩序

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

德的规范和引导。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考点3、通过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典型实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C

1、宏观调控的原因:

(1)市场调节局限性

(2)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2、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考点4、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B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义:

展;

核心: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考点5、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

1、目前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

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表现:

国家

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特点: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3、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消费模式。

4、根本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考点6、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规则A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人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早贸

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考点7、知道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形式A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

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考点8、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B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这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我

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3、中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

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必修二《政治生活》部分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1、知道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A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

自由。

它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础和标志);

政治自由(重要方式);

监督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

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考点2、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C

1、政治生活直接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影响人民利益,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利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有助于紧扣时代脉搏,开阔眼界;

有助于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

有助于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有助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考点3、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A

1、直接选举:

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

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

优缺点:

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

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

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

择,影响积极性;

差额选举:

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

的竞争。

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

金钱交易等

考点4、说明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C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

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考点5、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A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

议政府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还

在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途径,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考点6、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B

有利于消除腐败、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维护国家

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考点7、知道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A

1、间接参与决策: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

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

2、直接参与决策: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是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方式: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考点8、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B

1、农村的基层民主形式: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

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城市的基层民主形式:

含义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

民的自治组织。

3、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

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1:

理解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B

1、政府具有四方面的职能:

政治职能即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经济职能即组织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文化职能;

提供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

2、政府的责任:

对人民负责。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行政

考点2:

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人民和社会角度)C

1、人民: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政府: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

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管水平;

3、社会:

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考点3:

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能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C

1、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造福于民;

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

缺一不可。

一是靠民主,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

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二靠法制,就是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

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3、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才能防止权力滥

用,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

正确的决策;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切实维护

人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考点1、知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A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地位:

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他负责、受它监督。

(4)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

在同级国家机关政权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职能:

本行政区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讨论决定本行政区的一切重大问题,并由它监督实施。

考点2、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A

1、产生: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

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间接选举);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

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2、职责:

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定的义务,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

意志和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

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职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利,以保障他们完成行使国家权力的使

命。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

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所谓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所谓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考点3、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B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

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考点4、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B

1、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我国多

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多党合作的重

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有利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考点5、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

1、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

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

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

展。

考点6、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A

1、内容: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理解: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

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考点1、2、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

A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A

1、构成:

国际社会的构成主要有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

参加者。

2、权利: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是: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义务:

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

际争端等国际义务。

考点3、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C

1、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考点4、理解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B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国家

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

2、国家力量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的重要尺度。

考点5、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C

1、维护我国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考点6、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

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还是不稳定的。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

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平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考点7、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A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

量中心。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多极化,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

当前国际竞

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大多数

国家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考点8、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维护我国的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