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369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docx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

地形

1.在设计过程中的基址分析记得,正确估价某一已知园址时,最明智的做法是首先对地形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该地形既不平坦,又不均匀时。

基址地形的分析能知道设计师掌握其结构和方位。

同时也暗示风景园林师对各不同的用地、空间以及其它因素与园址地形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

2.设计程序中首要任务之一,通常是要绘制“基础图”(basesheet)或园址的地形图。

这种原地形图通常绘有等高线、地界线、原有构筑物、道路及现存植物。

原始地形图可通过现场勘测、地图测绘或航测等方式绘制而成。

3.所有的设计思想和方案,都可以覆盖于原地形图上的透明纸上进行研究推敲和绘制。

1)在原地形图上大致画出用地的功能分区图。

2)研究各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原有地形的关系。

4.从排水的角度来考虑,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

此外,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5.在大陆性温带地区,朝南的坡向在冬季比其它任何方位的坡向受到的直接日照要多。

朝北的坡向在冬季几乎得不到日照。

在夏季,所有方位的坡度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日照,其中西坡所受辐射最强,这主要因为它直接曝晒于午后的太阳之下。

6.大陆性温带地区的东南坡向由于不受冬季风的侵袭,而受益于夏季微风的吹拂,冬季太阳的辐射和间接受到夏季午后阳光的光照等原因,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地段。

7.网球场的理想位置应在1-3%的坡度上。

8.就大多数园址平面图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1:

100-1000),等高差一般有1m或0.5m。

而地区性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为1:

5000-30000),平面图的等高差可为5m、10m、15m。

9.等高线使用原则:

1)原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

2)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

3)所有等高线总是各自闭合,决无尽头。

4)等高线决不会交叉。

每一条等高线其一侧是较高点,而另一侧是较低点。

较低点决不可同出现在一条等高线的两侧。

5)除了要表示一座固有的桥梁或某一挑悬物,等高线是不能互相交叉的。

等高线也不应在一幅没有围墙或伸出物的土质园址平面图上交叉出现。

但是,如确有围墙的存在,那么等高线将相互重叠,从而在平面图上形成一条单一的直线。

10.在对某一标高点使用插入法时,首先应确定制图比例尺和等高距离比例。

第二步是测量水平距离的比例。

标高点距离等高线和低等高线的比例,这样便建立了这两个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11.修建居民住宅坡度分析:

0-1%斜坡,,太平坦不利于排水;1-5%斜坡,理想的地形条件,只需最小程度的挖方;5-10%斜坡,适于楼房建造,但需在坡度较高范围内更仔细地选址;10-15%斜坡,住宅单元需呈错层状,并与等高线平行,以减少挖填土方量,同时还需建造挡土墙;15%以上的斜坡,住宅需采用特殊建筑方式进行修建,如支持柱式工程,道路的铺设及设施选取不易且造价高。

12.用作商业中心以及附属停车场的工地的坡度分析:

0-1%坡度,太平坦不利排水;1-5%坡度,可供选取的理想挖掘条件;5-8%坡度,需进行定量的土方挖掘,停车处应与等高线相平行;8%以上的坡度,不宜进行工程修建,以避免毁坏环境。

13.许多醒目的形状和色彩被安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以利用这种背景特性,而雕塑式的建筑便是一个例证。

14.水平地形的中性特性,还可任其他表面被雕饰成立体的和中空的画面。

仅就为原有水平地形增加特性和调剂其单调性来说,这种方式还是可行的。

15.地平面范围、斜坡坡度、地形天际线在封闭空间中都同时起作用。

在任何一个限定的空间内,起封闭程度依赖于视野区域的大小、坡度和天际线,一般的视域在水平视线的上夹角40-60度到水平视线的下夹角20的范围内,而当谷底面积、坡度和天际线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达到或超过45(长和高为1:

1),则视域达到完全封闭,而当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少于18度时,其封闭感便失去。

16.一般说2:

1的斜坡比例,乃是地表土壤堆筑的最大绝对极限。

斜坡超过2:

1的比例,若不在其上筑起石块或其它硬质,不受腐蚀的材料,那么这些斜坡极易产生侵蚀现象。

即使是2:

1的斜坡,也必须覆盖地被植物和其它植物,以防止其水土流失。

植物

1.风景园林师的智慧应闪烁在通晓植物的综合观赏特性,熟知植物健康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以及对植物所生长的环境效应的了解方面。

2.因为,地被和灌木一般先于乔木达到成年,因此,设计师还需拟定一项定期更换衰老灌木和地被植物的计划。

3.一般植物在室外环境汇总能发挥三种主要功能:

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及观赏功能。

1)建造功能:

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

这些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视线的方向。

在涉及植物的建造功能时,植物的大小、形态、封闭性和通透性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2)环境功能:

植物能影响空气的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观赏功能:

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而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

也就是说,植物因其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4.在城市布局中,树木的间距应为3-5m,如果树木的间距超过了9m,便会失去视觉效应。

5.为了增强由地形构成的空间效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植物种植于地形顶端、山脊和高地。

与此同时,让低洼地区更加透空,最好不要种植物。

6.为了取得一有效的植物障景,风景园林师必须首先分析观赏者所在位置,被障物的高度,观赏者与被障物的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所需植物屏障的高度、分布以及配置。

7.研究植物屏障各种变化的最佳方案,就是沿预定视线画出区域图。

然后将水平视线长度和被障物高度准确地标在区域内。

最好,风景园林师通过切割视线,就能定出屏障植物的高度和恰当的位置了。

8.地被植物还能稳定土壤,防止陡坡的土壤被冲刷。

因为在一个具有4:

1坡度的斜坡上种植草皮,剪草养护是极其困难而危险的,因此,在这些地方,就应该用地被植物来代之。

9.纺锤形和圆柱形植物通过引导视线向上的方式,突出了空间的垂直面。

它们能为一个植物群和空间提供一种垂直感和高度感。

如果大量使用该类植物,其所在的植物群体和空间,会给人一种超过实际高度的幻觉。

当与较低矮的圆球形或展开植物种植在一起时,其对比十分强烈。

10.水平展开形植物的形状能使设计构图产生一种宽阔感和外延感。

展开型植物会引导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

因此,这类植物通常用于布局中从视线的水平方向联系其它植物形态。

如果这种植物形状重复地灵活运用,其效果更佳。

在构图中展开植物与垂直的纺锤形和圆柱形植物形成对比效果。

展开形植物能和平坦的地形、平展的地平线和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筑物相协调。

若将该植物布置于平矮的建筑旁。

它们能延伸建筑物的轮廓,使其融汇于周围环境之中。

11.圆球形植物在引导视线方面既无方向性,也无倾向性。

因此,在整个构图中,随便使用圆球形植物都不会破坏设计的统一性。

圆球型植物外形圆柔温和,可以调和其它外形较强烈形体,也可以和其它曲线形的因素相互配合、呼应,如波浪起伏的地形。

12.圆锥形可用来作为视觉景观的重点,特别是与较矮的圆球形植物配植在一起时,其对比之下尤为醒目。

也可以与尖塔形的建筑物或是尖耸的山巅相呼应。

其次,也可以协调地用在硬性的、几何形状的传统建筑设计中。

13.垂枝形能起到将视线引向地面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引导视线向上的树形之后,用垂枝植物。

垂枝植物还可种于一泓水弯之岸边,以配合其波动起伏的涟漪,以象征着水的流动。

为能表现出植物的姿态,最理想的作法是将该类植物种在种植池的边沿或地面的高处,这样,植物就能越过池的边缘挂下或垂下。

14.特殊形由于具有不同凡响的外貌,这类植物最好作为孤植树,放在突出的设计位置上,构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一般说来,无论在何种景观内,一次只宜放一棵这种类型的植物,这样方能避免产生杂乱的景象。

15.一般应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色彩,因为它们占据着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

对植物的取舍和布局,只依据花色和秋色来布置植物,是极不明智的,因为这些特征会很快消失。

16.在夏季树叶色彩的处理上,最好是在布局中使用一系列具色相变化的绿色植物,使在构图上有丰富层次的视觉效果。

另外,将两种对比色配置在一起,其色彩的反差更能突出主题。

17.各种不同色调的绿色,可以突出景物,也能重复出现达到统一,或从视觉上将设计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18.深绿色给予整个构图和其所在空间带来一种坚实凝重的感觉,成为设计中具有稳定作用的角色。

此外,深绿色还能使空间显得恬静、安详,但若过多地使用该种色彩,会给室外空间带来阴森沉闷感。

而且深色调植物极易有移向观赏者的趋势。

在一个视线的末端,深色似乎会缩短观赏者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

同样,一个空间中的深色植物居多,会使人感到空间比实际窄小。

19.浅绿色植物能使一个空间产生明亮、轻快感。

浅绿植物除在视觉上有漂离观赏者的感觉,同时给人欢欣、愉快和兴奋感。

当我们在将各种色度的绿色植物进行组合时,一般说来深色植物通常安排在底层(鉴于观赏的层次),使构图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浅色安排在上层使构图轻快。

在有些情况下,深色植物可以作为淡色或鲜艳色彩材料的衬托背景。

20.设计中应小心谨慎地使用一些特殊色彩,诸如青铜色、紫色或带有杂色的植物等。

因为这些色彩异常的独特,而极易引人注意。

21.在温带地区抵御冬季的寒风,种植常绿针叶植物的最有利方位,应在房屋或室外空间的西北方。

在此处,它们能使空旷地风速降低60%,风速的降低又使透进房屋的冷空气达到最小值,与此同时也减少了流走的热量。

22.阔叶常绿植物在建筑的东、西,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阔叶常绿植物既不能抵抗炽热的阳光,也不能抵御极度的寒冷,因此,切忌将其种植在能得到过多的冬季阳光照射的地方,或种植在会遭到破坏性冬季寒风吹打之处。

因为叶片会过度蒸腾导致根部水分不足。

此外,大多数阔叶常绿植物只有在酸性土壤中才能正常生长。

23.粗壮型植物可在设计中作为焦点,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或使设计显示出强壮感。

由于粗壮型植物具有强壮感,因此它能使景物有趋向赏景者的动感,从而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可视距短于实际距离的幻觉。

与此类似,为数众多的粗壮型植物,能通过吸收视线“收缩”空间的方式,而使某户外空间显得小于其实际面积。

多用于不规则景观中,极难适应那些要求整洁的形式和鲜明轮廓的规则景观。

24.细质地植物最适合在布局中充当更重要成分的中性背景,为布局提供优雅、细腻的外表特征,或在与粗质地和中粗质地植物相互完善时,增加景观变化。

它们具有一种“远离”观赏者的倾向。

因此,当大量细质地植物被植于一个户外空间时,它们会构成一个大于实际空间的幻觉。

细质地植物的这一特性,使其在紧凑狭小的空间中特别有用,这种空间的可视轮廓受到限制,但在视觉上又需扩展而不是收缩。

25.植物的美学功能:

完善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识别作用、软化作用、框景作用

26.种植设计程序:

1)包括对园址的分析,认清问题和发现潜力,以及审阅工程委托人的要求。

此后,风景园林师方能确定设计中需要考虑何种因素和功能,需要解决什么困难以及明确预想的设计效果。

2)准备一张用抽象方式描述设计要素和功能的工作原理图。

粗略地描绘一些图、表、符号,来表示这样一些项目,如空间(室外空间)、围墙、屏障、景物以及道路。

植物的作用则是在合适的地方确定充当这样一些功能:

障景、庇荫、限制空间以及视线的焦点。

也要研究进行大面积种植的区域。

在这一阶段,一般不考虑需使用何种植物,或各单株植物的具体分布和配置。

此时,设计师所关心的仅是植物种植区域的位置和相对面积,而不是在该区域内的植物分布。

为估价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拟出几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功能分区草图,和更深入、更详细的种植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