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3516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砖混结构木模板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外侧板宽度要加大内侧板模厚度)后,按楼地面放好线的柱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

柱模安完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及截面尺寸等项目。

柱模板支撑必须牢固,预埋件、预留孔洞严禁漏设且必须准确、稳牢。

3、安装柱箍:

柱箍的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柱高及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40-60cm,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三)梁模板制作安装

1、安装程序

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与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固定梁夹→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2、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3、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4、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将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砼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砼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等现象。

5、支顶在楼层高度3.8m以下时,应设1-2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3.8m以上时要按公司有关规定另行制定顶架搭设方案。

6、梁侧模板: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

7、当梁高超过70c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四)楼面模板制作安装

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龙骨→安装模板(铺放密肋楼板模板)→安装柱、梁、板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等→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2、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模板的砼质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120cm,大龙骨间距为5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3、底层地面分层夯实,并铺垫脚板。

采用多层支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4、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

5、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6、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

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

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五、模板荷载计算

(一)阳台框架梁与过梁计算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

梁截面高度D(m):

混凝土板厚度(mm):

100;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m):

梁支撑立杆高度H(m):

琵琶支撑原杉木立杆梢径:

不小于60.00mm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钢筋自重(kN/m3):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

松木、杉木;

松木枋、杉木枋、桁条木材弹性模量E(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面板类型:

15mm胶合面板;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

面板厚度(mm):

桁条原杉木两面削平,厚度≥60.0mm

5.梁侧模板参数

侧模支撑间距(mm):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梁侧模板荷载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3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F1=×

24×

2=18.3F2=24×

=

取较小值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斜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1.抗弯验算

其中,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6=9.0cm3;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值:

q1=×

=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值:

q2=×

q=q1+q2=+=m;

计算跨度(斜撑间距):

l=400.00mm;

面板的最大弯距M=×

4002=×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4..95×

104÷

104=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mm;

Ⅰ--计算跨度(斜撑间距):

l=40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12=6.75cm2;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4004÷

(100×

105)=0.65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l/250=250=1.6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65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1.600mm,满足要求!

(四)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I=240×

12=×

104mm4;

W=240×

6=9×

103mm3;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σ--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

Ⅰ--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500.0mm;

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

(+)×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q=q1+q2+q3=++=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

σ=×

106÷

(9×

103)=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

=mm;

l=5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ω]=500/250=2.0mm;

ω=×

5004÷

104)=1.27mm;

ω=1.27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ω]=500/250=2.0mm,满足要求!

(五)梁底支撑木枋(桁条)的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

(2)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

(2×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2.木枋(桁条)的传递集中力验算:

静荷载设计值q=×

活荷载设计值P=×

P=2+=。

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6=×

10cm3;

I=×

12=×

102cm4;

3.支撑方木(桁条)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M=×

4=;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345000÷

(×

104)=mm2;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满足要求!

(六)梁底支撑立杆的计算

作用于支撑立杆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通过方木和桁条的集中荷载传递。

1.支撑立杆的强度计算:

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

集中荷载P传递力,P=;

计算简图如下:

经过简支梁的计算得到:

支撑立杆支座反力RA=RB=1/2×

+=;

通过支撑立杆传递到支座的最大力为+=kN;

钢管最大弯矩Mmax=2×

8=;

支撑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N/mm2;

支撑立杆的抗弯强度的设计值[T]=N/mm2;

支撑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mm2小于支撑立杆的抗弯强度的设计值N/mm2,满足要求!

(七)楼板模板计算

楼板厚度100㎜,模板板面采用15㎜胶合板,桁条采用60×

80㎜原杉木。

本计算以一层为计算实例,每层高度为2.9米,楼板支撑高度定为2.8米。

建筑物总层数为三层,支撑立杆均采用原杉木支撑,木支撑立杆的规格梢径≥60mm的原杉木。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b=1.2米,立杆的当梁高横距l=1.2米。

楼板支撑立面简图楼板支撑立杆稳定性荷载简图

1、楼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

=m

活荷载标准值q2=(2+×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20×

6=45cm3;

I=120×

12=33.75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M/W<

[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0N/mm2;

M=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

45000=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100EI<

[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3504/(100×

9500×

337500)=0.10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500/250=,满足要求!

2、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

=m

静荷载q1=×

活荷载q2=×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m

最大弯矩M==×

=最大剪力Q=×

最大支座力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W=6×

8/6=64.0cm3;

I=6×

8/12=256.0cm4;

木枋和桁条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

106/64000=mm2

木枋和桁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

木枋和桁条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

12004÷

2560000)=1.64mm

木枋和桁条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250=,满足要求!

六、构造措施

为了保证模板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设计需要,需做好下述构造措施。

1、顶撑立杆的基础应牢固、平坦,对于底层在回填土夯实的基础上,顶撑立杆根部加垫木板,并保证顶撑立杆位于木枋的中心。

梁板顶撑立杆或柱模支撑系统应牢固联系。

2、水平连系杆的设置亦尤为重要,水平连系杆应纵横向贯通,并设置在顶撑立杆的中部。

3、在模板的开口部位需加设木枋以增强其刚度、强度。

4、为了防止漏浆,柱模边缝应用木枋压好梁板模。

5、为了增加砼面的光滑度及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板模制作安装好后,应清除附在板上的砂浆,并刷脱模剂。

对于底层模板的接缝采用宽幅胶带纸贴缝。

梁柱的截面按负偏差-3mm进行制作、安装。

七、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

1、模板及其支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木模板(或竹夹板)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06-83)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可按本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杉木和松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二)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5mm~2.5mm。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用防粘结措施,每件(处)板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1000cm2~2000cm2。

3、每件(处)梁、柱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400cm2~800cm2。

八、避免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基础模板:

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上模不牢的现象。

预防措施:

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箍支架上;

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

支撑直接撑在土高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

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3、梁模板:

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

拆作困难的现象。

支梁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

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湿润。

4、柱模板:

防止柱模板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浆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四周斜撑要牢固。

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灌混凝土,插入振动棒,当混凝土浇灌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牢固。

5、板模板:

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系统应稳固。

板模按规定起拱。

九、模板支撑技术措施

(一)制作安装准备

1、支模前应先对其结构标高、截面尺寸、对选用的模板尺寸等进行复核。

模板配料单应上报审核,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立模。

2、对支模需要的预留洞口尺寸进行复核,对选用的木方支撑等材料进行强度检查。

模板的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方案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模板的选材:

模板面板采用工程木工板(或竹夹板),加固档采用5×

10木枋等。

(二)构造柱模板支撑

1、立模前应先清除砖缝及构造柱底部残留的砂浆、砖屑等杂物。

用水冲洗干净,经隐蔽验收后方可安装。

2、柱模的加固:

用方档加支撑档加固穿墙,方档必须抵紧,砖墙用木梁固定,模板与穿墙方连接支撑挡用铁钉加固。

(三)圈梁模板支撑

1、圈梁模板采用工程胶合板(或竹夹板)。

用穿墙步步紧加方木档成夹具样的加固方式。

2、圈梁模板加固时应拉通长线对模板边线进行校正,确保模板位置正确后方可,加固成型。

(四)阳台、平板模板支撑

1、阳台、平板的支撑采用5×

6木方,其间距为每米1根,平板用工程胶合板(或竹夹板)做底模,底下垫楞用5×

6木方。

2、支撑立柱离地1.5米处用2×

4木枋连接使支撑形成整体。

十、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拆除模板必须经过施工负责人同意。

操作人员戴好安全帽。

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超过4m以上高度,不允许让模板木料自由下落。

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2、拆除模板前,应将下方一切预留洞口及建筑物周围用模板或安全网作防护围闭,防止模板木料坠落伤人。

3、完工后不得留有松动和悬挂的模板和木料。

拆下的模板木料要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稳妥堆放。

4、拆模时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过梁、阳台、平板的底模拆除必须达到砼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除。

5、侧模拆除时砼的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6、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及时清理和上油。

十一、模板施工安全措施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

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2、采用木架支撑应严格检查,发现木架严重变形、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3、支撑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4、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

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5、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用工具要装入工作袋,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

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扔。

7、基础模板安装时,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危险时,必须采取安全加固措施后,方能作业。

8、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梁底模上行走。

9、支设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不足4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10、安装二层或以上的外围柱、梁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或挂好安全网。

装订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固定的模板等应堆放稳妥。

11、拆除模板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