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251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docx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

杨帆 曾义 柴卓丽 陈媛

来源:

《大经贸》2017年第05期

        【摘要】我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着绝大的比例。

研究并分析如何开发好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在阐述我国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展开探讨。

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依据前人的研究收获再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政府主导为主,普及和增强农村教育和培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上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上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但依据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人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实际有效的开发和使用,本文认为具体的问题如下:

        1.1农村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

        农村人力资源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农民素质大致在文化、教育、思想和科学技能等方面可体现出来。

首先,在文化上,农村人口学历都普遍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了多数,而高中文化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极其缺乏,其次,在科学技能方面,大部分农民都还是停留在出卖劳动力的体力活和传统耕作的方式,而在农村人口思想方面,落后的思想观念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更为困难。

故从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情况来看,农民的总体素质普遍较低,不利于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

        1.2农村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一方面很多农村出来的人才大都不愿回到农村支持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农村中拥有现代农业技能的人才很少,再加上农村的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造成农村优秀人才缺失状况愈发严重,导致农村可利用资源稀缺,生产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

        1.3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

        在农村教育落后加上农村人口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大多是以出卖劳动力务农为主,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人口占极大部分,而在第二、第三产业上就业的农村人口所占比很小。

凸显出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又因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口的培训力度不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更像是无头苍蝇,收效甚微,也不能让农民拥有具备转移到其他产业上的技能,农民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且会增加对他们的开发难度。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重重的矛盾,本研究认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关键还是在于科学教育、思想观念、制度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不够等方面。

        2.1科学教育水平偏低

        从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来看,农民普遍接受教育水平程度低,首先在农村师资力量跟不上,很多教师不愿留在农村任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也不高;再者,农村人口被日常的农务所束缚,并无太多空闲时间去关注教育。

从而导致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停滞不前,更是对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增加了一道关卡。

        2.2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不够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并没有把人力资源放在第一位,他们强调的是资金不足,无法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的活动,也没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相对于跟着政府方针走的农民来说,政府的不重视导致他们更是安于现状,不去追求自我开发,能够自给自足就已经够了,更不会去深究自己的潜能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人是不断创造财富的源泉,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不重视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培训机制不完善

        农村教育、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农村很少有与职业技术相关的学校和培训机构,这些基本分布在县市一级;培训内容与当地农业生产存在出入,培训效果不明显。

这一原因已经成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困难的主要原因。

        3.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挖掘人的潜能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

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使人具备有效参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体能、技能、智力及正确的价值观与劳动作风。

下文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3.1加强农村的教育和培训

        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农耕方式不能给农民进一步带来收入,只有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技能,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再结合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1完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发展其他层次教育中最为基础的一个阶段。

基础教育有着巨大的作用,它能够减少文盲的产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后,农村文盲出现率越来越少,能使农村人口较快的接受其他新事物甚至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改进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接受科学所带来的益处。

        3.1.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还是偏低,因此,我国必须要依靠教育和培训来提升农民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的网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使用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课程,为农民提供最实用、最有效的培训。

        3.2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制度的建设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项长期有效的措施也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保障,更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应该加强各项制度体系的建设,为人力资源开发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3.3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长远而又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在财政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一责任承担者首当是政府,但是单靠政府一味投入资金又是不够的,因此需要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再辅之以政府政策上的引导,发挥各个方面上的主观能动性,号召各方资源投入其中,创造更多的资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先,中央要想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必须要在财政上加大投资力度,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投入的比重提上去。

        其次是招商引资,吸引各方企业加大对农村可利用资源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同时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也应该设立监督机制,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开设监督电话,让财政透明阳光化,这样群众才能积极投身其中,行驶自己的监督权,以此来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费用的使用水平。

        结论

        在当今经济发展速度快的时代下,人力资源已成为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重要资源,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根据前人研究和当今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中国必须将人力资源开发重视起来。

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牢牢把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一个主要突破口。

全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

        我国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村人口总数多,但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

这种状况无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满足不了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而且某些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停滞不前。

再者是制度体系上的不完善阻碍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这些都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难题。

        对于这些原因,本研究认为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让农村人力资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制度体系的建设,多方位的培养新农村建设中所需要的人才,建立起一套适应农村人力资源所需要的多层次开发体系。

        综合而言,必须要针对农民的思想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解放,突破各种思想上的限制,让农村人力资源主动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人力资源开发。

与此同时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对农民进行有目标性的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完善与农村人力资源相关的制度法规,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只有将这些措施实际的落实到位了,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实现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龙,张兆良,王雪松,王俊坤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09):

        [2]张静浅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力资源管理,2015,(10):

        [3]江苏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人才,2011,(14):

        [4]苏梅花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04):

        [5]韩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

        [6]李冈姿仇国芳中外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J].世界农业,2012,(11):

        作者简介:

杨帆(1995—),男,汉族),籍贯:

江西省赣州市,云南民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