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12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docx

《发展心理学》测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所选的答案字母涂黑。

1、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总结出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是( C )。

A、社会心理学B、基础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变态心理学

2、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 A  )。

A、心理种族发展  B、个体的种族发展C、个体心理发展  D、团体心理发展

3、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 D )。

A、团体心理发展  B、个体心理发展C、心理的种系发展 D、心理的种族发展

4、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学科是( C )。

A、比较心理学   B、个体发展心理学C、民族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5、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的学科是( D )。

A、民族心理学   B、比较心理学C、基础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

6、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C、儿童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

D、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7、人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这表明了心理发展的( C )

A、普遍性B、方向性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8、儿童先会画圆后会画方;先说“不”后说“是”;先会辩认上下,后会辩认前后,所有这些,都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C )

A、连续性阶段 B、普遍性、差异性 C、方向性、顺序性 D、不平衡性

9、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 )

A、人生全过程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B、各个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C、各个体心理发展方向不同

D、各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不同

10、人生第一发展加速期是( A )

A、从出生到幼儿期 B、童年期C、青春发育期 D、成年期

11、人生第二发展加速期是( C )

A、童年期     B、幼儿期   C、青春发育期D、成年中期

12、心理发展平稳期是( B )

A、婴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发育期D、成人期

13、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增长与衰退趋势不同,儿童期(0~18)(A)

A、以增长为主B、增长与衰退大体相当

C、增长与衰退平行前进D、以衰退为主

14、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C)

A、只有阶段性没连续性B、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C、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D、既没有连续性也没阶段性

15、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D)

A、16世纪后半期B、17世纪后半期

C、18世纪后半期D、19世纪后半期

16、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基础的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的作者是(A)

A、达尔文B、福禄贝尔C、卢梭D、普莱尔

17、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达尔文B、霍尔C、普莱尔D、格赛尔

18、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始于(B)

A、文艺复兴以前B、文艺复兴以后C、19世纪后半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D)

A、霍尔《衰老:

人的后半生》一书出版(1922)

B、美国《发展心理学》一书出版(20世纪30年代)

C、美国《发展心理学概论》出版(20世纪30年代)

D、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20、在较短的相同时间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叫做(B)

A、纵向研究B、横向研究C、个案研究D、交叉设计研究

21、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是(A)

A、纵向研究B、横向研究C、整体研究D、交叉设计研究

22、研究者安排一定的情境,严格控制条件,使其中的各种条件保持不变,只变化某一条件(自变量),以考察心理变化(因变量)的方法,是(A)。

A、实验法B、访谈法C、临床法D、观察法

2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华生B、赛尔C、霍尔D、高尔顿

2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格赛尔B、霍尔C、华生D、高尔顿

25、俗话说:

“龙生龙。

风生风,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A)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

26、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但把二者看做是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这种观点是(B)

A、单因素论B、二因素论C、相互作用论D、发生认识论

27、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示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识结构。

这个过程在皮亚杰学说中叫做(B)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

28、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B)

A、3个B、4个C、5个D、6个

29、儿童主要凭借感知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并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适应外部环境。

这属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0、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这属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1、4、5岁~8、9岁儿童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属于(C)

A、社会契约定向阶段C、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C、他律道德判断阶段D、前道德判断阶段

32、8、9岁以后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属于(B)

A、好孩子定向阶段B、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C、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性D、前道德判断阶段

33、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阶段划分为(D)

A、3个B、4个C、7个D、8个

34、在艾里克森看来,婴儿后期(2~4岁)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B)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主动感,克服自卑感

35、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D)

A、意志品质B、目标品质C、能力品质D、诚实品质

36、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与传统行为主义相比,明显地重视人的因素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

这是班杜拉的(D)

A、观察学习B、替代学习

C、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D、三元交互决定论

37、班杜拉认为最主要一种社会学习形式是(D)

A、目标学习B、行为示范学习

B、强化训练D、观察学习

38、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C)

A、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新的需要之间的差异

B、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儿童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和被动学习解决问题之间的差异

39、所谓学习的最佳期限也就是(A)。

A、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B、儿童最爱学习的时期

C、儿童学习兴趣最浓厚的时期

D、儿童学习动机强烈的时期

40、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A)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自律道德判断水平

41、婴儿期的年龄范围一般为(A)

A、0~3岁B、0~4岁C、0~5岁D、0~6岁

42、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最早成熟的是(D)

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知觉

43、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B)而不再反应

A、无条件反射B、习惯C、条件反射D、去习惯

44、优先注视范式的指标是注视(B)

A、颜色B、时间C、方位D、声音

45、吉布森等用视崖装置来研究婴儿的(B)

A、形状知觉B、深度知觉C、方位知觉D、时间知觉

46、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A)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

C、直觉思维D、抽象思维

47、儿童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C)

A、语音B、语法C、语言D、言语

48、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在(D)

A、9个月B、1岁左右C、2岁左右D、3岁左右

49、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做(B)

A、个性化B、社会化C、内化D、习惯化

50、婴儿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A)

A、依恋B、恐惧C、笑D、哭

51、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是(C)

A、自我效能感B、自我调节C、自我意识D、自我体验

52、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的基本标志是(A)

A、能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B、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

C、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

D、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53、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是(C)的发展

A、动作B、感觉C、自我意识D、言语

54、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A)

A、游戏B、学习C、劳动D、交往

55、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最多的是(D)

A、动词B、形容词C、数词D、名词

56、我国的研究数据表明,幼儿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B)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