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075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文明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神文明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神文明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神文明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神文明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文明知识.docx

《精神文明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文明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文明知识.docx

精神文明知识

一、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知识

   1.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核心”:

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个倡导:

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倡导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5.我们要树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利益观:

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利益观。

6.五种革命精神:

革命和拼搏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精神。

7.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五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8.64字创业精神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

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答: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0.什么是“三个文明”建设?

答: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1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答:

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积善行德、扶贫济困、助人为乐。

12.应提倡的社会风尚是什么?

答:

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13.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是什么?

答: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14.“三讲”:

“三讲”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5.十六大的主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6.十六报告中提出的“四个新”是指:

为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1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8.“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

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什么时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2月26日

20.三大创建是指:

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知识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4.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是:

教育。

5.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指的是:

计算机互联网。

6.道德实践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的是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发挥主体作用的是:

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

7.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

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9.社会主义社会,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

10.公德是:

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1.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

1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党中央在什么时间颁布的?

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公民道德建设日:

《纲要》是2001年9月20日颁布的,它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自治区在2002年把每年3月确定为公民道德建设月,今年3月是全国第4个公民道德建设月。

每年9月20日是中央确定的公民道德建设日。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标准是:

平等、团结、友爱、互助。

15.职业道德是:

规定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涵盖的关系: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1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

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

17.家庭美德:

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18.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

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

19.人们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

家庭。

20.高尚品德必须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

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

21.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是:

社会。

22.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3.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的部门是:

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

24.我们在各种文艺评论、评价、评奖活动中,要把是否合乎什么作为一条重要标准:

社会主义道德。

25.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

规章制度。

26.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利与什么相统一:

应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27.市民文明守则包括:

居民守则、行路守则、顾客守则、游客守则、观众守则。

28.“一日生活四文明”是指什么?

在社会做文明公民、在岗位做文明职工、在街坊做文明邻里、在家庭做文明成员。

29.十字礼貌用语是:

您好、对不起、请、谢谢、再见。

30.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主要包括:

①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木,不吵架斗殴等;②禁烟场所不吸烟;③影剧院、图书馆、会所等场所不大声喧哗、嬉闹,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影响他人;④不人为弄脏、损坏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等公共场所设置。

31.“三管住”的内容是什么?

答:

管住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粗话;管住自己的手,不折树摘花,不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乱翻护栏、不践踏草坪。

32.“八个不”行为规范的内容:

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乱倒污水,不损坏公物,不踩踏草坪损坏树木,不违反交通规则,不乱贴乱画,不乱搭建违章建筑。

33.市民应具备交通意识:

①车辆、行人各行其道;②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③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④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⑤在交通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下车。

34.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的要求:

①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怀抱小儿者主动让座;②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③公共场所主动帮助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三、创建活动基本知识

1.全国文明城市(区):

是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序较高的城市(区)。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区)的目的: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区)品牌。

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区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国际商贸城中心商贸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举措。

3.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需要创建环境是:

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4.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面貌的要求:

无违章搭建现象;无证摊点现象;无乱张贴现象。

5.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中对市民的知晓率和支持率的指标:

知晓率达到90%,支持率达到80%。

6.沙区精神是:

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争创一流。

7.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难是什么?

答:

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8.文明社区的标准是:

组织领导健全,社会安定团结,内外环境优美,群众生活方便,活动丰富多彩,服务功能齐全。

9.文明单位分哪几级:

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沙区级四级。

10.“三优一学”的内容是:

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英模树新风。

11.“三讲一树”的内容是: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2.“四进社区”是指:

四进社区是创建文明城区的一项重要活动载体,其内容是:

科教、文体、法律和卫生进社区。

13.“楷模工程”中提倡的“五个一”活动是指:

办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接传好每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个同志、干好每一天工作。

14.乌鲁木齐市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哪些?

答:

(1)革命烈士陵园;

(2)八路军办事处;(3)广场解放军进新疆纪念牌;(4)市博物馆(文庙);(5)红山公园纪念牌;(6)人民公园纪念牌;(7)自治区博物馆;(8)新疆地矿陈列馆;(9)国防教育中心(军分区);(10)红军师荣誉师;(11)八钢;(12)石化;(13)南门大银行。

15.“双拥”:

就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双模”:

就是民族团结模范,军民团结模范。

常用文明礼仪知识

一、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

  1.在社交场合,无意与别人的目光相遇,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答:

眼神自然对视1—2秒,然后慢慢离开。

  2.社交活动空间主要指在各类交往活动之间交往各方的位置和距离,一般有什么要求?

  答:

(1)个人空间的交际距离为0.4—1.2米之间。

    

(2)社交空间的交际距离为1.6—6.1米之间。

    (3)公共空间的交际距离为6.1米以外。

    (4)亲密空间的距离在0.15—0.4米之间。

  3.利用新闻媒介塑造形象的技巧有哪些?

  答:

(1)重视第一印象。

    

(2)重视礼节和习俗。

    (3)重视语言参与,沉着冷静,实事求是。

  4.双方交谈时,忌讳的交谈方式和话题有哪些?

  答:

(1)忌使用行话、术语以及方言土语。

    

(2)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

    (3)涉及对方反感的话题。

    (4)陈述时繁琐、拖沓。

  5.短信息内容礼仪主要有哪些?

  答:

(1)在利用短信息交往中,要注意礼貌用语,文字要准确、规范、简洁。

    

(2)在收发短信过程中,要讲究文明用语和礼仪规范。

  6.在网上交流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规范?

  答:

(1)不要发表污秽的言语。

    

(2)在复制及引用有版权的文字及图片时,要版权人取得同意后再用。

    (3)不要任意修改网络上不属于自己的资讯。

    (4)在发表言论时,不要使用过火的语句。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文明言行规范

1.党政机关工作接待守则

   起身相迎,礼貌让座,认真倾听,仔细记录。

条件成熟,尽快办理,条件欠缺,出谋相助。

不符规定,耐心解释,换位思考,推心置腹。

不急不躁,和颜悦色,生人熟人,一样态度。

握手告别,门口相送,高效廉洁,热情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