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运物流信息系统案例.docx
《中外运物流信息系统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运物流信息系统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运物流信息系统案例
中外运物流信息系统案例
一、背景介绍
1、集团简介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国外运)成立于1950年,是以海、陆、空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为主,集海上运输、航空运输、航空快递、铁路运输、国际多式联运、汽车运输、仓储、船舶经营和管理、船舶租赁、船务代理、综合物流为一体的国际化大型现代综合物流企业集团,是国资委直属管理的189家中央企业和国务院批准的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
截至2003年底,中国外运在国内设有40家子公司,1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1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内经营实体1000余家。
在境外设有8个代表处,22家海外企业,并与境外400多家运输企业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网络。
中国外运自1998年开始,制定并实施了面向21世纪的企业发展战略,即《中国外运集团战略发展纲要》,致力于把中国外运从一个传统的外贸运输企业建成由多个物流主体组成的、按照统一的服务标准流程和规范体系运作的、国际化、综合性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2、发展历程
1950年,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成立,是国家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运输的总代理。
1973年,中国外运与日本班轮公司合作,开辟了我国首条集装箱运输试运航线,开创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先河。
1977年,中国外运与铁道部和香港华夏公司合作,首次推出海铁联运服务,实现了铁路运输货物经香港中转,海运至世界各地的铁海联运业务。
1980年,中国外运开辟了经苏联西伯利亚铁路大陆桥通往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大陆桥运输方式。
1980年开始,中国外运总公司先后在美国组建了华运公司、华美航务公司;在加拿大组建了中国外运加拿大公司;组建香港的宏光发展有限公司、威林行业有限公司等4家独资子公司。
建立的合资公司共有19家,在国外注册的控股公司有8家。
1980年,中国外运率先在我国开办了国际多式联运业务,首次实现了"一票到底"的"门到门"服务。
1980年,中国外运与日本OCS合作,在我国率先引进航空快件业务。
1986年,中国外运与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DHL建立合资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快递企业。
其后又相继与UPS等国际知名快递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国际空运网络。
1980年,中国外运在我国进行了挂式集装箱的首次试行,在满足货主的个性化需求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1994年中国外运开始贯标认证工作,截止到2002年底,包括集团总公司在内的90家企业先后获得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
1996年,中国外运贯彻外经贸部关于加强中国外运集团化管理的决策,将国内各省市子公司的人事管理权上收,实现了人、财、物集中统一管理。
1997年中国外运开始尝试资本运营,1999年10月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7年6月19日,中国外运成为大陆首批参与海峡两岸直航的运输企业,并成为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
1997年,中国外运集团被批准为国家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同年底,正式注册成立了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
1997年12月8日,中国外运集团重组,进行了集团结构调整、业务整合、资产重组、人员分流等改革工作。
1999年底,制定了《中国外运集团发展战略纲要》,确立了在21世纪初叶外运集团发展的总定位、总目标和总方向,同年被确定为中央直属的180家国有重要企业之一。
2000年12月28日中国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成功,募集资金10亿元人民币。
2001年6月,中国外运与中国奥委会签订为期四年的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奥委会货代及物流独家高级赞助商。
2002年11月20日,中国外运将沿海沿江十一家省市子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优良资产剥离出来,和四家专业子公司一起,共同组建成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13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融资总额5.03亿美元。
3、经营范围
主要从事海、陆、空国际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水路运输(含集装箱班轮和大宗散杂货运输)、船舶经营与管理、租船、集装箱租赁、多式联运、航空货运、航空快递、陆路运输、仓储码头、综合物流等业务。
此外,还涉及进出口贸易、对外劳务出口、房地产开发、金融和投资等领域。
4、行业地位
根据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hinaInternationalFreightForwardingAssociation)统计,中国外运是中国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以处理的包裹数量计算,中国外运是中国最大的快递服务企业;从拥有船舶吨位计算,中国外运是中国第三大远洋船公司;根据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外运是中国第二大船务代理企业。
5、企业资源
截止到2003年底,中外运集团拥有员工总数40908人,集团资产总额达265.68亿元人民币。
拥有远洋船舶总运力200多万载重吨,平均船龄5.3岁,开辟国际国内航线54条,其中:
国际航线41条、香港航线3条、台湾航线2条、国内沿海、沿江航线8条。
年运力70多万TEU;运营车辆4694台(包括集装箱拖车1500台),久凌汽车快运班车17条,部分班车采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拥有135家仓储企业,占有土地1000多万平方米,存储总面积600万平方米,库房总面积290万平方米,69座保税和海关监管仓库,59个集装箱堆场,装卸设备1200余台,铁路专用线89股道,总长度67215米;自营合营码头20座,57个泊位,岸线总长4888米;拥有适合集团发展的IT信息平台。
6、组织结构
图1中外运组织结构图
二、问题与挑战
中外运和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一样,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做到今天基本上处于分散的状态。
在每个业务阶段,环节上仍然存在着信息流通不畅、规范化的操作不到位、标准化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一)中外运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业务模式的不断规范对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需求。
中外运以往的运作模式为:
省市公司独立操作,集团做资产投资管理。
所以每一个法人实体都独立在市场上运作,信息系统相对独立。
1998年,中外运集团提出了二次穿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将中外运由传统的物流企业建设成为由多个物流主体组成的、国际化、综合性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这需要做到人、财、物的统一。
要实现这种统一,需要一个较完善的信息平台完成管理工作。
(二)信息系统需要围绕基本义务进行设计、实施。
做现代物流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直接管理现有的业务,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加上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牵动,物流信息化才能走上正轨。
中外运目前更多的工作,还是围绕着一些最基本的业务系统进行建设,配合业务的发展独立研发了物流管理软件。
把传统运输的软件和高端的软件结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相应调整内部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打造中外运的物流信息系统。
具体运作方面,要求“局部着手,全面优化”。
即信息系统的建设由集团的信息中心控制,从集团的层面进行系统优化。
集团的运作目标,就是用信息系统提高集团的管理效率,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整体提高。
注重企业的E化,由此建立电子商务的基础。
三、解决方案
中外运采用了ES/1系统中的AWM、TPL功能,实现第三方物流运作,管理公司根据所提供的库存管理及配送等服务向委托人收取报酬。
在高级仓储管理系统中,系统可通过委托人收费设定(ClientBillingProfile)及收费矩阵(BillingMatrix)来计算这些以货物数量或交易数来计算收费的服务费用。
通过流程的改造,将一些不合理的操作节省掉,按照成熟的流程来运作。
提高了运作的效率,节省了资源。
中软冠群公司ES/1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了标准的流程,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配置复杂的业务操作。
具体功能如下:
(一)全能仓储管理子系统(AWM)
过去几年中,很多公司为了提高生产量和及时响应客户需求面临着控制供应链的压力,该项工作主要集中在控制运输成本和制定先进的计划上。
一些制造业客户首先把精力放在了与承运商协商运输费率以及优化模式上。
由于客户要求改进供应链,所以公司最基本的办法就是将仓储管理由“推”的方式改为“拉”的方式,结果通常必须响应量少而频繁的运输。
虽然他们现在发现当时工作使他们陷入困境,但是他们已经准备改变订单模式,将原来大批量每周运输改为小批量的每天运输,结果大多数公司出现不正常的紧张状态。
传统的仓储控制系统在大多数ERP软件包中比较简单,没有提供在订单快速增长环境下的管理工具,仓库已经变成最后的难点和供应链管理中最薄弱的链接。
企业正在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ES/1供应链应用软件正是迎合了这种趋势。
ES/1库存控制模块提供库存管理功能,而不仅仅只是基本的库存维护。
ES/1提供仓库分布计划,仓库地点及区域管理并管理多方位、多重仓库。
丰富的库存信息可以灵活控制货物项及项目组规划。
库存统计模块使用精确的预测工具使库存量控制在最低线。
ES/1库存控制模块可以与所有订单模块,如分配、采购、任务单MPS、MRP以及项目管理连接,反馈相应动态数据使这些模块能够运行,并反映仓库中各种物品的数量差额,由仓库用标准成本或其他计划成本来估价。
1.效果综述。
对工业企业实施仓储管理系统的预期投资回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行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但是,主要目标可以实现。
(1)实施AWMS的效果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货物吞吐量上升
●运行费用下降
●仓储投资降低
●物品存放位置精确度提高
●订单填写精确度提高
●速度增加,订单流转时间减少
(2)上述功能的提高能带来下列好处:
●提高获利能力
●精确的材料跟踪/透明化
●提高配送效率,减少加班
●消除产品搜寻
●消除追赶计划
●减少运输错误
●降低仓储安全要求
●使仓储物品报废率最小化
●消除物理上的存货清单
●提供当天履行订单服务
●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3)在大多数情况下WMS的投资回报还包括使支出合理化,有时是商业支出。
例如:
●减少25~40%的实验、检查费用
●超出99%的订单满足精确度
(4)当WMS被用于与一个主要的商业系统结合,来创建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工业分析发现通常能起到下列的成果:
●使仓储量降低高达50%
●使准时交货率提高高达40%
●使累积循环时间降低高达27%
●使仓储超量率降低4倍
●使收入最多提高17%
2.主要功能介绍:
AWM是一个完全基于管理规则,能控制仓储管理进程中所有操作的系统。
该系统能处理收货、货物定位、货物存放、货物订单管理、取货、货物补充及发货等操作环节,同时该系统的功能还包括质量管理、货物状态跟踪、查询多种补充货源计划、取货和发货计划的优化处理、承运商载货清单、循环检测库存量、传统的仓库管理等。
具体内容如下:
(1)系统定义
按照不同企业特定的需求,遵循各企业的管理规则,用户能自行定义系统。
(2)收货
能结合传统的操作方法,并集成现代化的设备(条形码处理及RF)处理各规格的货物。
(3)定位规则
根据库位的各种存储条件及货物的特征,用户可自行定义货物定位(入库)规则。
(4)存放确认
通过对入库库位码的确认,保证库存的精度。
(5)订单管理
按照送货日期、承运人、仓库、订单的优先级、订单类型等信息建立和处理订单。
(6)取货计划优化处理
支持批处理取货;按照规则自动选择取货箱,散装货物打包进相应货箱。
(7)货物补充优化处理
依据现有的和历史数据确认补充货源的日期,能够处理传统方式,亦能处理RF及条形码系统等先进方式。
(8)取货确认
可以用RF及传统的书面方式,确认取货的库位,保证库存的精度。
(9)发货确认及载货清单
通过取货及发货功能追踪所有订单。
支持部分承运商(如UPS,Federal)的标准载货清单格式。
(10)仓库管理
具有库存调整及仓库货物调配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
●操作原因代码维护
设立并维护操作原因信息。
本系统的操作原因是由用户自己定义的,用户要为每一种库存操作(入库、出库)定义一个原因。
●入库操作
用于处理正常入库操作,记录入库物品的物品代码、仓库、货位、数量、单价、供应商或车间、批号等信息,并打印入库单。
库存物品的数量、实时成本(移动平均)和阶段信息、历史信息都将随之作相应改变。
入库信息录入后如发现错误可以修改。
●出库操作
用于处理正常出库操作,记录出库物品的代码、存放仓库、货位、出库数量、单价、客户代码或领用部门(车间)、领料单号或发票号等信息,并打印出库单。
同时改变库存物品的数量、阶段信息和历史信息。
出库信息录入后如发现错误可以修改。
●移库操作
用于处理同一个单位在不同仓库、货位之间移动物品。
此动作不改变物品的库存总量,只改变物品的存储分布。
操作时指明从哪个仓库、货位移动多少数量到哪个仓库、货位,程序改变相应仓库、货位的数量并打印移库单。
移库信息录入后如发现错误可以修改。
●库存物品损毁、修复记录
用于处理库存物品因损坏、失效而变为不可用或由不可用物品经修复处理而重新可用的情况。
此操作改变物品可用量和不可用量,并修改阶段信息和历史信息。
●设置盘点状态
将指定仓库的指定物品置为盘点状态。
程序首先根据物品的上次盘点日期和盘点周期找出所有需要作盘点的物品,由用户选定其中一些物品作盘点。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冻结或循环盘点方式,如为冻结盘点方式,则该物品在盘点期间不能作入、出库或移动操作。
●盘点结果录入
用于将实际盘点的数量录入计算机以便与计算机中的数据作对比分析处理。
将盘点的结果进行确认,若有盘盈或盘亏,则区别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盈亏数量在容许范围之内,则自动进行调库处理,否则将提请用户特别确认。
此次盘库的结果将写入历史数据库,用于作库存准确性分析。
●月结账处理
每月末对库存信息进行结转。
程序关闭当前月的操作,初始下月信息。
如果当前是本年度最后一个月,则还要初始下年一月的信息。
●库存订货处理
根据物品的现有数量和订货点数量,决定当前是否需要订货。
如果现有数量少于或等于订货点数量,则生成采购申请,交采购部门去采购。
建议采购的数量按照批量原则来确定。
●ABC码计算
根据当前各物品的库存金额,通过计算,决定其应属于A类、B类还是C类物品。
(11)操作环境
库存,库存地点、地区、区域,即可以定义为物理的,也可以定义为逻辑的。
(二)第三方物流管理子系统(TPL)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Organization)是指物流管理者为其管理的物料提供运输及仓储管理等功能,也就是为其物料的实际物主与其客户之间,提供特定的服务。
物流业者为委托人提供物流服务,包括自委托人的供应商处收货入仓、提供库位放置物品及拣货分派货品至委托人的客户处等,并根据所提供的服务向委托人收取报酬。
在智能仓库管理系统中,可通过委托人收费设定(ClientBillingProfile)及收费矩阵(BillingMatrix)来计算这些以货品数量或交易数计算收费的服务费用。
1.以下服务收费方式皆可由委托人收费设定(ClientBillingProfile)及收费矩阵(BillingMatrix)自动地计算出其个别费用:
●收货
●入库确认
●仓租费用(依据所占储位,体积或重量)
●拣货确认
●出货
●管理费用
●最低费用
●固定费用(依总数或交易类别)
●销售金额的百分比
2.下面所列的几类费用也可经由手动输入费用明细的方式来收费:
●拆柜费
●运输费
●杂项收费
●其它物流者所定义的费用
四、方案实施
中外运物流部2001年从中软冠群引入ES/1管理软件,第一期先是面向生产企业库存管理,所以公司引进之后结合原有的业务进行了深度开发,使之能与中外运的主要客户生产企业全面对接,平滑地与客户的ERP结合。
现在已经有六个作业点使用,客户能在网上直接下订单,物流部也能够实时地将数据传输给客户。
此外,物流部采用与ES/1管理软件集成扫描管理技术,对进出货品数据进行收集。
先从北京和沈阳两地开始应用,这主要是响应客户的货品价值需求。
但由于相关的硬件投入成本太高,再加上集团的业务发展战略的要求,现在先是分阶段改造,根据市场对仓储需求的增长而逐步完善。
企业信息化投入要和集团的战略相统一,并要满足市场的需求。
否则,反而会给企业带来包袱。
所以,中外运一期对现有的仓库层面进行改造,并与中软冠群公司共同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信息化改造工作。
五、效益评估
(一)系统建立后收效明显,表现为四个提高、两个下降。
1.四个提高:
(1)运营效率提高:
空车率降低,收货、取货、送货、发货效率提高2-3倍;
(2)服务质量提高:
大、中用户普遍增加,用户范围扩大,区域面积也扩大
(3)管理质量提高:
引入高科学技术改进原有的传统方式,促进管理人员及员工观念更新,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4)员工素质提高:
经过一定的培训,一线员工学会了应用信息系统,掌握了系统规模的管理模式、调度方式和程序。
2.两个下降:
(1)日常费用下降:
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2)业务出错率下降:
由于加强了管理、规范了制度,日常错误率明显下降,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按中外运一年营业额20个亿来计算,预期每年的投资回报如下:
增加收益或减少费用:
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与销售信息,提前正确安排符合市场需求的配送计划所增加的效益,符合市场需求的配送计划可以增加3%到10%的营业额,即6000万到2个亿的营业额,按10%的利润计算有600万到2000万的纯利。
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一般占营业额的1%,大约2000万,实施后可以减少10%到30%的管理费用,节约200万到600万的费用。
提高管理控制,减少管理损失:
管理损失一般占营业额的0.1%,约200万,实施后至少可以减少70%的损失,即至少140万元。
提高客户信心和忠诚度所增加的收益:
提高客户信心和忠诚度增加可以增加1%到5%的营业额,即2000万到1个亿的营业额,按10%的利润计算有200万到1000万的纯利。
总计:
1140万到3740万
六、总结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各个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各不相同,中外运根据集团自身业务基础,结合中软冠群公司ES/1信息系统,在网络、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发挥集团的优势,为各类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结验:
(一)要基于对客户的理解及深入研究,并不断地对自身信息系统进行完善,以确保集团的业务顺利发展。
(二)高端的物流服务是为企业提供供应链流程的设计与系统开发。
中外运物流业务具有核心的作业网络、区域分拨中心,承担和实施物流服务。
只有功能强大的网络综合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服务能力;只有高度集中的管理中心,才能迅速反应市场的需求。
这些需要信息技术来实现,只有这样的组织结构,才能实现现代物流服务。
中外运虽然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层面的业务进行最大的融合,但困难之处在于,物流业务模式不断变化,在没有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成熟地信息平台。
这要求中外运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来源:
http:
//202.106.160.113:
8080/logistics
搜集整理人:
王亚勤
分析思考题:
1.结合企业背景,分析中外运采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中外运现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与实施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否融合,是否需要某些改革来达到更好的融合?
3.中外运采用第三方物流的解决方案,这是否为最优决策,这个方案的合理性在何处?
4.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高层决策体系应该给予怎样的支持?
5.试分析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6.试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对物流企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