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9276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卷第250套文档格式.docx

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

D.缺乏适当的指导

9.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A.马卡连柯

B.乌申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加里宁

10.“谈虎色变”属于()。

A.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B.联结-试误说

C.完型-顿悟说

D.认知发现说

1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12.放任型班主任()。

A.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

B.不以直接方式管理学生,而是以间接方式引导学生

C.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D.不主动开展活动,容忍班级矛盾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综合课程的类型()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B.能力本位综合课程

C.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D.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14.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________是基础,_________是关键。

()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15.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6.小刚去买东西,人家多找了10块钱,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送回去,最后他想如果是别人的话,也应该不会送回去的。

这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

A.压抑

B.转换

C.投射

D.文饰

17.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在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之外,还广泛涉猎天体物理学、哲学和其他相关人文科学的知识。

孙老师这种做法,体现了()。

A.孙老师自身的业务精深,可以涉猎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聊以志趣

B.孙老师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利于数学领域的教学

C.孙老师学习到了丰富的条件性知识,有助于补充本体知识

D.孙老师的做法对教学能力的提升没有实质意义

18.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9.人们把成就行为归因于()时,成功会感到满意和自尊,失败会感到内疚和羞愧。

A.内部因素

B.外部因素

C.稳定因素

D.不稳定因素

20.苏老师是初中一年级

(2)班的班主任,这一批刚入学的新生让他比较头疼,无论什么事情都得他亲自去管,同学们都非常依赖他。

这个时期的班级处于()阶段。

A.初建期

B.形成期

C.成熟期

D.完成期

2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不包括()。

A.拓宽知识视野

B.更新知识结构

C.勇于探索创新

D.乐于廉洁从教

22.有利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做出量化处理并进行等级评定的道德评价方法是()。

A.量表评价法

B.个案研究法

C.成长记录袋

D.操行评语法

23.()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4.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面向全体学生

B.能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能否提高学生的成绩

25.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考学习的行为,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26.()是完成意志活动的前提。

A.确定目标

B.采取决定

C.执行决定

D.动机斗争

27.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28.对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其确定的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平等原则

D.公平原则

29.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

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

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

在课闾休息时干脆乱作一团……我应该()。

A.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B.了解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

C.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D.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30.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多选题(共20题)

31.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A.定时举行家长会

B.举办家长学校

C.与家庭相互访问

D.组织家长委员会

E.建立通讯联系

32.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迁移现象的有()

A.练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

B.学习弹钢琴,可以有利于弹手风琴

C.先学普通心理学再学心理学的其他内容会觉得容易

D.会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容易掌握摩托车的驾驶技术

E.鲁班被带齿的丝茅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

33.现代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A.某种程度的组织化、制度化

B.指向改善的变化过程

C.包括反馈和评价的功能

D.同学校和教室中的实践相结合

34.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式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35.根据移动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分为()。

A.水平迁移

B.重组性迁移

C.同化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36.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A.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校外活动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

A.自动化阶段

B.认知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

38.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

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E.道尔顿制

39.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有()

A.对社会的研究

B.对学生的研究

C.对学科的研究

D.对教师的研究

E.对学校的研究

40.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翻转学习

41.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

A.知识的量的拓展

B.知识的质的深化

C.知识结构的优化

D.知识的不断更新

E.知识的运用

42.下列属于认知策略的有()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E.调节策略

43.现代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经典“泰勒原理”所回应的问题有()。

A.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B.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的目标

C.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D.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44.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

关爱学生,教师应做到()。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C.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

D.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E.爱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45.教育实验研究法所具备的共同特征是()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广泛适用

46.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47.“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基本含义是()

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D.学生是责权主体

E.学生是完整的人

48.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A.认知性问题解决

B.常规性问题解决

C.发展性问题解决

D.创造性问题解决

E.理论性问题解决

49.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50.教学媒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下列属于教学媒介的是()。

A.幻灯片

B.录像

C.黑板

D.粉笔

三、判断题(共10题)

51.在教学中。

教师富有感情地、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述,激起小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产生。

这种情感体验称之为移情。

52.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

53.挫折不仅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还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

54.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的行为时,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5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56.教师对学生进行轻微的体罚不会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57.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都属于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58.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59.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60.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师生之间很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简答题(共2题)

61.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

62.一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于是追问原因,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列出了18条罪状。

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

单选题答案:

1:

D2:

C3:

B4:

D5:

C6:

B7:

A

8:

C9:

A10:

A11:

D12:

D13:

B14:

B

15:

A16:

C17:

B18:

D19:

A20:

A21:

D

22:

A23:

A24:

C25:

D26:

A27:

C28:

29:

C30:

D

多选题答案:

31:

A,B,C,D,E32:

A,B,C,D33:

A,B,C,D34:

B,D,E35:

B,C,D

36:

A,B,C,D37:

A,B,D38:

A,B,C,D,E39:

A,B,C40:

A,B,C

41:

A,B,C42:

A,B,C43:

A,B,C,D44:

A,B,C,D,E45:

A,B,C,D

46:

A,C,D47:

A,B,D48:

B,D49:

A,B,C,D50:

判断题答案:

51:

对52:

对53:

错54:

错55:

56:

错57:

对58:

错59:

对60:

简答题答案:

61:

None62:

None

相关解析:

A、B、C项都是教师行为“十不准”中的内容,属于体罚学生的行为,是明令禁止的。

2:

情绪转移即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

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采取情绪转移的方法寻找一个新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中心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使不良情绪逐渐消失。

如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

进行自我娱乐,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等,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中。

以求得心理平稳。

3: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即减少或取消厌恶刺激来增加某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

题干中所述事例即为负强化。

4: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

题干中教师的做法属于惩罚。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6:

讨论法是指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讨论法的内涵。

7:

教学设计既是每位教师都要完成的一项教学的基本环节,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教学设计理论的主要依据是教育心理学。

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通过反馈,学习者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

其中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作用尤为明显。

9:

“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是由马卡连柯提出来的。

10:

谈虎色变,按照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划分,属于条件反射。

11: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为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而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12:

放任型这一类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

教师对工作不负责,对学生也缺乏感情,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学生对教师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对待教师的要求。

师生之间交往甚少,交流有限,既缺少相互期望和帮助.也无明显的冲突和对抗。

关系冷淡。

13:

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14:

在德育的四个环节中,知即品德认识,是基础;

行即品德行为,是关键。

斯金纳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上,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

16:

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

其实是小刚自己不想送,就觉得别人也不会送回去,这样可以缓解焦虑,这就是典型的投射表现。

17:

孙老师广泛涉猎的属于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C选项中的条件性知识一般指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

18: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19:

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因素来源的归因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当人们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时,成功会感到满意和自尊,失败会感到内疚和羞愧。

20:

初建期是指在班级组建之初,同学们形式上属于同一个班级,实际上还是比较孤立的个体,大家对班主任依赖性比较强,班集体的工作主要依靠班主任指挥。

2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是: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D项属于“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是有利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做出量化处理并进行等级评定的道德评价方法。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4:

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有的本质区别。

25:

题干所述是问题行为的概念。

26:

略。

27: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28: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即有过错便承担责任,无过错便不承担责任。

该教师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基本方法,掌握学生自我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善于引导中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和纪律意识,维护课堂秩序,促进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所以本题选C项。

30: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32: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E项属于原型启发。

33:

34: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三种:

(1)直线式;

(2)职能式;

(3)直线职能式。

35:

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在心理机制,把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本题考查了德育的基本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包括: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班主任工作等。

37:

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分别是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故本题选ABD。

38:

教学组织形式有:

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复式教学、分组教学、道尔顿制、特朗普制、贝尔一兰喀斯特制、设计教学法等。

39: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

(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40: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因此,选择ABC。

42: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43: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4个基本问题:

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③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44:

所有选项都属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45: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

概括起来讲,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可由社会团体或个体提出,对教育实践不具约束力:

教育方针通常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47: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含义: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48: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

(1)常规性问题解决,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2)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无结构的、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作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49:

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主要有四个层次: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50:

教学媒介一词,最初仅仅是指美国60年代出现的教学机器。

现在,它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讯手段。

包括黑板、粉笔、教科书,还包括模型、图片、幻灯片、录音机、录像机、电影、电视等视听辅助设备。

移情就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

52:

53:

挫折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使我们受伤,这要看我们究竟是抓住剑刃还是握住剑柄。

54: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的行为时,不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55: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其中主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学校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严禁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轻微体罚也属于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57: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综合和进程的安排。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

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可以涉及家庭和社区。

58:

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增加行为出现的频率。

59: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60:

题目忽视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师生间是可以建立良好关系的。

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盼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62:

(1)该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让学生引以为戒,以此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