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864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docx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等

开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绿色生态种植五谷杂粮

第一章几个概念

一、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是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二是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三是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四是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体系,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的特点:

一是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三是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四是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三、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一种新型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其包括:

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

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针对的是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针对的是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农业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无公害农产品:

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

绿色食品:

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有机食品:

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

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

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和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

为了生产出绿色食品原料,本方案的设计在农药使用上遵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田间肥料的施用安排无激素、无添加剂的天然有机肥,大量施用自制的田间沤肥(便于控制污染)。

 

第二章作物栽培技术规程

第一节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漯河市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

本规程适用于漯河小麦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

禾谷类

GB/T823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种子及处理

3.1品种选择

选用漯麦163、郑麦7698、新麦26、百农207等,选用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

3.2种子精选

播前要精选种子,去除病粒、霉粒、烂粒等。

种子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

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95%,水分≤13%。

3.3种子处理

预防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等病害区,用40%辛硫磷100ml、2%立克锈150g,对水5kg,拌种100kg,闷种4~8h,晾干后备播。

全蚀病病区药剂拌种,在以上配方中另加12.5%全蚀净200ml/亩,其他药剂和方法不变。

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用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

在因收获期间遇雨等原因造成种子质量较差的年份,不提倡用含三唑类的杀菌剂包衣或拌种。

4选茬与耕整地

4.1选茬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提倡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作业效率。

4.2整地质量

小麦是须根系作物,生育期长,又是越冬作物,要求土壤肥沃,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良好,肥力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块,适度深耕,不漏耕,耕碎耙细,达到田面平整,耕层深浅一致。

播种前要做畦、开沟,满足灌、排水的需要。

使土壤环境达到以上要求。

秸秆还田的土壤,秸秆最大长度不大于5cm,旋耕土地,耕深在12~15cm,深耕土地,耕深在25~30cm,耕后应镇压,表土细碎,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

5底肥

根据地力基础和肥源情况,注意平衡配方施肥、氮肥后移。

“三肥”配套即有机肥、化肥、微肥配合。

每亩产500kg以上的地块,播种前要施优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kg,一般亩施纯氮12~14kg、五氧化二磷7~8kg、氧化钾7~8kg,硫酸锌1kg,硼肥0.5kg。

拔节期需施纯氮4~5kg。

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基肥应在耕地前撒施或用旋耕播种机机施,磷钾肥宜做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60~70%作底肥,30~40%在拔节期追施。

6播种

6.1播种期

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以后,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若播期推迟应适当加大播量,播期每推迟2天,亩播量增加0.5公斤。

6.2播量

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确定,一般亩播量8~12公斤左右,保证基本苗16万/亩左右。

6.3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行距20~23cm,播种深度3~4cm。

6.4播种后镇压

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

晴天、中午播种,墒情稍差的,要马上镇压;早晨、傍晚或阴天播种,墒情好的,可待表层土壤适当散墒泛白后镇压。

7田间管理技术

7.1查苗补种

出苗后要普查苗情。

麦垄内10~15cm缺苗应及时补种。

如在分蘖期出现缺苗断垄,就地疏苗移栽补齐。

补种或补栽后实施肥水偏管,保证成活。

7.2冬季中耕及化学除草

11月上中旬可人工中耕除草,松土保墒,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消耗。

11月下旬,日平均温度在10℃左右进行化学除草,越冬前防治效果不好的待早春气温回升后,小麦拔节前补防,防治方法见附录A。

7.3控制旺苗

对旺长的麦田在封冻之前选择晴天下午镇压,可抑制主茎和大分蘖徒长,或每亩用壮丰安35mL,兑水40kg叶面喷施,化控蹲苗。

7.4拔节期追肥

小麦基部第一节定长时(2月底3月初)追拔节肥,亩追施尿素8~15公斤。

7.5春季防治病虫草害

绿色无公害小麦生产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田间污染程度。

7.5.1科学防除杂草

采取机条播、深耕、使用腐熟的有机肥,精选麦种,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

也可结合草相、草情进行化学除草。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使用巨星、好事达、麦喜、霸草灵、曝磺隆等任选1种茎叶喷雾。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骠马、骠灵、世玛、异丙隆等任选1种茎叶喷雾。

以阔叶、禾本科混生的杂草可用普草克、伴地加骠马、骠马加噻磺隆等任选1种茎叶喷雾。

以上均为高效低毒农药,防止农药污染。

除草时间应掌握宜早不宜迟。

7.5.2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

小麦无公害栽培病虫害防治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开展。

漯河麦田的主要病虫害有麦蚜、红蜘蛛、纹枯病、白粉病、叶枯病,按照无公害栽培的要求,田间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及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虫害每亩用12.5%的吡虫磷10g,病害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50~70/亩加水喷雾,后期也可用1%~1.5%的尿素加400g磷酸二氢钾混合现配现用,视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隔7d防治1次。

对病虫害的防治宜早不宜迟。

收获前30d禁止用药。

防治适期及方法见附录A。

7.6生育期灌水

因抢墒播种土壤缺墒或土壤过煊,不能保证安全越冬的,要适当灌冬水,灌水后及时锄划,松土保墒。

小麦生育后期如遇干旱,在小麦孕穗期或籽粒灌浆初期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小水浇灌

7.7做好“一喷三防”工作

从孕穗期开始,把病虫害防治与预防早衰和后期干热风结合进行“一喷三防”。

首次“一喷三防”在抽穗后开花前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10天左右,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磷酸二氢钾100~150g,兑水30kg,喷雾。

8适时收获,预防穗发芽

人工收获的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联合收割机收获的适宜期为蜡熟期至完全初熟期。

若收获期有降雨过程,应适时抢收,天晴时及时晾晒,防止穗发芽和籽粒霉变。

9贮藏

干燥、趁热密封贮藏或“三低(低温、低氧、低氧化铝剂量)”综合技术贮藏。

入仓小麦籽粒含水量不大于12.5%。

本规程适用于在漯河栽培的小麦品种。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推荐使用药剂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防治指标

农药名称

亩推荐使用量

主要事项

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和金针虫)

播种前撒毒土和药剂拌种

每土方0.15头、1.5头和1.5头以上

辛硫磷

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3Kg;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加种子量5%的水拌种。

底施、垡头各50%;播种均匀

纹枯病

播种期包衣拌种或苗期药剂防治

病株率15%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

2%戊唑醇10g、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40~60g拌种包衣10Kg种子。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兑水50Kg均匀喷雾。

拌种均匀。

对根茎基部喷药

泽漆、猪殃殃

小麦3叶~5叶期

杂草3~5叶时

氯氟吡氧乙酸

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5mL,兑水40Kg对杂草喷雾

日平均气温10℃以上

米米蒿、麦家公

小麦3叶~5叶期

杂草3~5叶时

苯磺隆

10%苯磺隆粉剂15g,兑水40Kg对杂草喷雾

日平均气温10℃以上

苗蚜

返青拔节期

百株蚜量500头

吡虫啉、蚜螨清、蚜虱净

10%吡虫啉粉剂15g、25%蚜螨清乳油50mL、10%的蚜虱净60~70克、兑水50Kg喷雾

喷雾植株

麦蜘蛛

返青期

市尺行长200头

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哒螨灵、马拉硫磷

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20g兑水30Kg喷雾,0.9%阿维菌素乳油稀释3000倍、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雾。

喷雾植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