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十七章危重患者抢救和护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基础护理学第十七章危重患者抢救和护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学第十七章危重患者抢救和护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触摸颈动脉5~10秒,若触摸不到说明心脏骤停。
2.启动EMS系统
立即呼救,若在院外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启动急诊医疗救护系统。
3.安置体位
(1)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睡在软床上的患者,应在其肩背下垫一心脏按压板,去枕,头后仰。
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
(2)若患者面朝下,应将患者平稳的翻转为仰卧位。
翻转时应注意保持患者头、颈、躯干始终在同一轴面上。
4.心前区捶击术
抢救者右手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患者胸壁,由20~25厘米高的地方,垂直向下捶击胸骨下段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
锤击最多不超过2次,若无反应,立即行CPR。
5.C——人工循环
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的是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一手手掌根部放于胸骨,五指翘起,另一手重叠放于手上,双手交叉。
抢救者双臂绷紧,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cm,频率为100次/分;
为小儿进行心脏胸外按压时,用一手掌即可,婴儿则用拇指或2~3根手指向下按压1~2cm。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标志:
(1)可扪及颈或股动脉搏动,并可测得8.0千帕(60毫米汞柱)以上的收缩压。
(2)皮肤及口唇色泽转红,扩大的瞳孔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3)睫毛反射及肌张力恢复。
(4)自主呼吸恢复。
(5)心电图有所改善。
6.A——开放气道
(1)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齿者取下义齿。
可先将患者头部侧向一边,一手固定舌前端使其勿向后倾,然后以另一手的示指或中指缠上纱布或手帕深入其口中,将异物取出。
若异物梗在喉部无法取出,则在腹部剑突下、肚脐上用手向上、下推挤数次,再用手将异物取出。
(2)仰头抬颈法:
抢救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肌侧下按患者前额,使患者头后仰,颈部抬起。
(3)仰头举颌法:
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
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手的手指放在患者的下颌骨处,向上抬颌。
(4)托颌法:
双手置于患者头部两侧的下颌角,肘部支撑再患者躺的平面上,用力向前上托起下颌,并使头后仰。
此法适用于颈部有损伤的患者。
7.B——人工呼吸
方法:
头后仰,托下颌,捏鼻孔,缓慢吹气,每次吹起应持续2秒以上,量约700~1000ml,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
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效标志:
(1)吹气时可见胸廓升高,呼气后复原。
(2)抢救者吹气时可感知患者气道阻力呈规律性升高。
(3)能听到或感受到呼出气流。
抢救者完成5个30:
2的按压/通气周期后,再次评价呼吸循环体征。
8.除颤
判断患者发生室颤或心脏骤停;
快速采用除颤器或自动体外除颤仪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电除颤。
【复苏成功的标志】
(1)大动脉出现搏动。
(2)收缩压在8.0千帕以上。
(3)瞳孔缩小,发绀减退。
(4)自主呼吸恢复,神志恢复。
(四)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实施注意事项
1.舌根后坠是造成呼吸道阻塞的最常见原因。
意识丧失的患者因肌肉松弛可使下颌及舌后坠,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因吸气时气道内呈负压,也可将舌、会厌或两者同时吸附到咽后壁,产生气道阻塞。
手法开放气道法可解除舌后坠所致的上呼吸道阻塞,这是进行人工呼吸前的首要步骤。
2.遇有严重胸廓畸形、广泛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脏压塞、心脏外伤等,应禁忌胸外心脏按压。
3.当患者恢复有效自主循环和通气时以及判定患者死亡无救时,即可停止CPR。
二、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是通过给患者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达到预防和改善组织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常用的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
(一)缺氧的分类程度及给氧标准
1.缺氧的分类
(1)根据缺氧发生的速度分类:
急性缺氧和慢性缺氧。
(2)根据缺氧时PaO2的变化分类:
低张性低氧血症和等张性低氧血症。
(3)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征分类:
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化、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表17-1)。
2.缺氧的程度及给氧标准
根据缺氧的程度确定的给氧标准为:
(1)轻度缺氧:
一般不需给氧,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的氧气(1~2L/分钟)。
(2)中度缺氧:
需给氧。
(3)重度缺氧:
是给氧的绝对适应证。
当患者PaO2低于50mmHg,均应给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并发冠心病患者PaO2<
60mmHg时即需给氧。
(二)氧气吸入法的适应证
1.肺活量减少,因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
2.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
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麻醉剂中毒或CO中毒等。
4.昏迷患者,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患者。
5.其他,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患者、大出血休克患者、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儿心音不良等。
(三)氧气吸入的方法
1.鼻导管和鼻塞法
此类方法简单、经济、方便且易行。
但给氧浓度只能达到40%~50%,氧流量一般<
6L/分钟。
鼻导管有单侧鼻导管和双侧鼻导管,单侧鼻导管对鼻腔黏膜刺激性大,故I临床不常用,如需用时要每8小时更换1次。
双侧鼻导管相对较舒适,允许患者有一定的活动度,该法氧流量最高为6L/分钟。
鼻塞是一种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有单侧和双侧两种。
此方法刺激性小且舒适,临床应用广泛。
鼻塞法吸氧浓度一般<
50%。
【实施要点】
(1)单侧鼻导管给氧:
①选择较通畅的一侧鼻孔,并用湿棉签清洁该侧鼻孔。
注意:
检查鼻孔有无痛肿或生理性异常及通气情况;
患者痰量较多时,可先协助患者排痰,如变换体位、叩背,必要时采取吸痰术。
②将鼻导管与通气管上的玻璃接头连接,先开流量调节阀(小开关),确定氧气流出通畅后,调节至所需氧流量。
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导管放入洁净水中,看有无气泡冒出;
二是将管口靠近手背,感觉有无气流冲出。
③测量鼻导管插入长度,一般为自鼻尖至耳垂的2/3,将鼻导管蘸水,自所选择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
④如无呛咳,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再用安全别针固定通气管于床单上。
对于持续给氧者,每班更换鼻导管,双侧鼻腔交替插管。
(2)双侧鼻导管给氧:
将鼻导管鼻塞部轻轻插入患者双侧鼻腔,再将导管环绕患者耳部向下放置,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其松紧度,在固定导管的时候不宜太紧,以免引起皮肤破损。
(3)鼻塞给氧:
擦净鼻腔,将鼻塞连接通气管,调节氧流量,将鼻塞塞入鼻孔内。
一般置鼻塞于鼻前庭,切勿深塞,鼻塞大小以恰能塞满鼻孔为宜。
2.漏斗法
以漏斗代替鼻导管连接通气管,调节流量4~6L/分钟,将漏斗置于患者口鼻处1~3cm,用绷带设法固定。
此法使用较简便,且无导管刺激黏膜的缺点,但耗氧量较大,多用于婴幼儿或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
3.面罩法
将特制面罩置于患者的口鼻部给氧。
有开放式面罩和密闭式面罩两种,其中密闭式面罩给氧浓度可达到60%以上。
面罩给氧对气道黏膜刺激小,给氧效果好,简单易行,患者也感到舒适,但是饮食、咳痰时需要去掉面罩,中断给氧。
将面罩置于患者口鼻部,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口上,调节氧流量。
注意:
面罩所需最小氧气流量是6L/min,以避免重复吸气;
用带贮存气囊的面罩时,贮气囊至少应保持1/3充盈。
4.氧气帐法
氧气帐是透明的、可折叠的塑料结构的帐篷,带有电动机械,用于循环帐篷内空气并使其降温,达到冷却的作用。
氧气帐放在病床的床头,使患者的头和胸部位于氧气帐内。
氧气帐的氧流量一般为6~10L/分钟,氧浓度可达45%~60%。
每次放开帐后,需加大氧流量至12~14L/分钟,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氧浓度。
氧气帐给氧需定时换气,以避免CO2蓄积。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需要冷而湿的空气的儿科患者,如肺炎患儿。
因为氧气帐给氧法不能保持恒定或准确的给氧浓度,所以一般不在儿科病房外的科室使用。
5.氧气枕法
氧气枕内充入氧气,上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气流量。
氧气枕内充入氧气,接上湿化瓶、导管即可用。
在家庭氧疗、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可用氧气枕临时替代氧气装置供氧。
(四)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吸氧浓度(%)=21+4×
氧流量(L/min)
氧流量指调节的供患者使用的氧气的流量,吸氧浓度即吸入氧气的百分比。
(五)氧疗的副作用
1.氧中毒
长时间吸高浓度氧可产生氧的毒性作用,影响到肺、中枢神经系统、红细胞生成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网膜,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对呼吸器官的副作用。
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咳嗽、胸痛;
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
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
2.吸收性肺不张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不能被吸收的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
患者表现出烦躁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发绀,甚至昏迷。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从供氧装置出来的氧气是干燥的,吸入后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燥,不容易排出。
4.呼吸抑制
低氧血症时,PaO2的降低可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
如果患者长期靠这一反射性兴奋维持呼吸时,吸入高浓度氧后,PaO2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停止。
5.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使用高浓度氧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140mmHg以上)是引起新生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透明的晶状体后血管增生,最后纤维化,可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
三、吸痰法
吸痰术是指利用负压作用,用导管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其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的患者,如年老体弱、新生儿、危重、麻醉未醒、气管切开等因各种原因不能自行有效咳嗽的患者。
临床上常用的吸痰装置有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和电动吸引器两种。
(一)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
(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1.电动吸引器
(1)构造:
电动吸引器主要由马达、偏心轮、气体滤过器、压力表、安全瓶、贮液瓶、连接管等组成。
安全瓶和贮液瓶是2个容量为1000ml的容器,瓶塞上有2个玻璃管,并有橡胶管相互连接。
(2)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不断循环转动,使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3)维护:
①使用前,须检查电源的电压和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符,各管连接是否正确。
②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被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
③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超过2h。
④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黏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⑤吸引器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其效能,并做好清洁保养工作,搬运时避免剧烈震动。
2.具体实施
【实施用物】
电动吸引器
吸痰盘
内置:
有盖罐(分别盛无菌生理盐水和消毒吸痰管)、无菌纱布、无菌碗、无菌手套、痰标容器、型号合适的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治疗巾、弯盘、开口器、压舌板、舌绀。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
(2)接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3)准备吸引用物:
①用无菌技术打开吸痰管。
②备好无菌碗,倒入100ml灭菌生理盐水。
(4)戴上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必须保持无菌,另一手可保持干净。
(5)让患者舌前伸,同时一手反折吸痰管的末端,另一手持吸痰管前端,从口腔的一侧将导管插入10~15cm进入咽部,同时鼓励患者咳嗽。
(6)手法:
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
(7)吸管退出时,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重复吸引。
(8)吸痰毕,收拾用物,记录吸引的情况,分泌物的量和性状,患者吸引前、后的呼吸情况。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情况及痰黏稠情况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儿童-250~-300mmHg),负压过大可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
(2)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开口器协助开口。
(3)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以免负压吸附呼吸道黏膜引起损伤;
从口腔的一侧插入导管可预防恶心;
咳嗽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进入口腔或上呼吸道,便于吸出
(4)若鼻腔、口腔和气管切开需同时吸痰时,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鼻腔和口腔。
(5)如痰液黏稠,可叩拍胸背部,或经雾化吸入后再吸痰;
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不可反复上下提插。
(6)吸痰动作应轻柔,每次吸引时间<
15s,以免造成缺氧;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吸出物性状。
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插管长度均为25cm;
有人工气道者,可向内滴人α-糜蛋白酶,以稀释痰液,便于吸出。
(7)观察气道是否通畅,如一次未吸尽,隔3~5分钟重吸,反复吸引,应每次更换吸痰管。
(8)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盘内物品应每班消毒更换。
四、洗胃法
洗胃法是将洗胃导管由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利用重力、虹吸或负压吸引作用的原理,将大量溶液灌入胃腔反复冲洗的方法。
(一)目的
1.作为某些手术或检查前的准备。
胃部手术或检查前洗胃,既可利于检查,又能防止或减少术后感染。
2.减轻胃黏膜水肿。
幽门梗阻患者,通过洗胃能将胃内潴留食物洗m,从而减轻潴留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胃黏膜水肿与炎症。
3.解毒。
清除胃内毒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还可利用不同灌洗液进行中和解毒,从而减少毒物吸收入血。
(二)禁忌证
1.患有食管阻塞、食管狭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病症的患者禁忌胃插管术。
2.对于口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的患者禁忌洗胃。
3.上消化道溃疡、癌症患者不宜洗胃。
4.血小板减少症、胸主动脉瘤、心肌梗死等患者慎用洗胃。
(三)具体实施
(1)漏斗胃管洗胃法
消毒胃管包内备:
漏斗胃管、压舌板、弯盘、治疗碗、短镊、血管钳、纱布。
治疗车上备:
水温计、塑料(或橡胶)围裙、量杯、润滑油、洗胃液(25~38℃)、开口器、牙垫、舌钳、水桶(分别盛洗胃液和污水)、胶布。
(2)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电动吸引器、调节夹或止血钳、消毒胃管包(不需漏斗)、Y型三通管、输液架、输液瓶、输液器、其余用物同漏斗胃管洗胃法。
(3)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自动洗胃机、消毒胃管包(不需漏斗)、其余用物同漏斗胃管洗胃法。
1.评估患者病情,备齐用物,核对患者。
2.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1)将配好的灌洗液放入水桶内,将3根橡胶管分别和机器的药管、胃管和污水管口连接;
调节药量流速。
(2)接通电源,按“手吸”键,吸出胃内容物,再按“自动”键,机器即开始对胃进行自动冲洗。
(3)如发现有食物堵塞管道,水流减慢、不流或发生故障,可交替按“手冲”和“手吸”键,重复冲吸数次,直到管路通畅,再按“手吸”键将胃内残留液体吸出,按“自动”键,自动洗胃机即继续进行工作,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
(4)洗胃完毕需冲洗各管腔,将药管、胃管和污水管同时放入清水中,手按“清洗”键,机器自动清洗各管腔,清洗完毕后,将各管同时取出,待机器内水完全排尽后,按“停机”键,关机。
3.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1)接通电源,检查吸引器功能。
(2)插洗胃管,确定在胃内后固定。
(3)开动吸引器,将胃内容物吸出。
(4)关闭吸引器,夹闭贮液瓶的引流管,开放输液管,使灌洗液流入胃内约300~500ml。
(5)反复灌洗至洗出液澄清无味。
4.漏斗胃管洗胃法
(1)经口腔插入漏斗胃管约55~60cm,确定胃管在胃内,用胶布固定。
如是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用开口器撑开口腔,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
如有舌后坠,可用舌钳将舌拉出,将洗胃管经口腔插至患者咽部,然后按昏迷患者胃插管法继续插入至胃内。
(2)将漏斗放置低于胃部水平的位置,挤压橡胶球,抽尽胃内容物。
(3)举漏斗高过头部约30~50cm,将灌洗液缓慢倒入漏斗约300~500ml,当漏斗内尚余少量溶液时,迅速将漏斗降至低于胃的位置,倒置于盛水桶内,利用虹吸作用引出胃内灌洗液。
(4)反复灌洗至洗出液澄清无味。
(5)随时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及有无洗胃并发症的发生。
(6)洗胃完毕,反折胃管末端,拔出胃管。
【注意事项】
1.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的患者禁忌洗胃,以免引起穿孔,可适当给予牛奶、豆浆、蛋清、米汤等物理性拮抗剂以保护胃黏膜。
2.中毒较轻者可取坐位或半坐位,头转向一侧,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因右侧卧位有助于胃排空,会加速毒物向十二指肠排空。
3.电动吸引器洗胃时,应使吸引器负压保持在13.3kPa左右,过高则容易损伤胃黏膜。
4.插管洗胃时注意动作宜轻、稳,尽量减轻对患者的刺激,对于不合作的患者应由鼻腔插入。
5.洗胃液温度为25~38℃,一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
6.若为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可用注射器洗胃,在饭后4~6h或空腹进行,并记录胃内潴留量。
五、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患者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是用机械的方法维持和辅助患者呼吸的一种装置,对无呼吸患者进行强迫通气,对通气障碍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二)具体实施
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机、手消毒液、必要时准备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用物、蒸馏水、吸痰用物、氧气装置、电源等。
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
(2)抢救者站于患者头顶处,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
(3)有规律地挤压呼吸囊,患者如有自主呼吸,应注意与自主呼吸同步;
一次挤压可有500~1000ml空气进入肺内。
2.人工呼吸机的使用
(1)调节各预置参数,检测呼吸囊并与人工呼吸机连接,检查呼吸机性能。
(2)通气30分钟后查血气分析,根据病情需要不断调整呼吸参数。
(3)停机前做好心理护理,先适当减少呼吸机通气量,PEEP降到最低水平,使自主呼吸发挥作用,减少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并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延长脱机时间。
(4)遵医嘱停机,吸氧。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及床单位,用物按规定消毒;
洗手,记录呼吸机使用参数、时间、患者情况等。
1.注意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气,管路连接处有无脱落,通气量是否合适;
通常情况下,若出现皮肤潮红、出汗、浅表静脉充盈并消失,则说明通气量不足,导致了CO2滞留;
若出现昏迷、抽搐等碱中毒症状,说明通气量过度;
在通气量合适的情况下,患者吸气时能看到胸廓起伏,肺部呼吸音清楚,生命体征恢复并稳定。
2.停机指征为:
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困难症状消失,缺氧完全纠正,血气分析基本正常,心功能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心律不齐,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第二节危重患者的护理
一、危重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常会面临一些问题:
(1)病情重、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常有各种并发症。
(2)病情复杂、变化快,有时在几分钟内即可死亡。
(3)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4)危重的患者一般都是卧床患者。
(5)患者一般都有体温、脉搏、呼吸或血压的变化。
(6)患者多有食欲不振或不能进食的表现。
二、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一)认真、全面、缜密地观察病情
护士必须严密观察并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要重点加强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内容的观察,以便随时了解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及治疗反应与效果,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患者头侧向一边,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
昏迷患者常因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等积聚喉头而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窒息;
长期卧床患者易患坠积性肺炎,应帮助患者及时更换体位,对于清醒者要鼓励其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三)加强临床护理
1.皮肤护理
危重患者较易发生压疮,因此,必须加强皮肤护理,做到“七勤”,维护皮肤完好状态。
2.口腔护理
做好口腔清洁,以增进患者食欲。
不管患者是否经口腔进食,护理人员都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症、中耳炎、口臭等并发症的发生。
3.眼的护理
眼睑不能自行闭合的患者,由于眨眼少,角膜干燥,易发生溃疡,并发结膜炎,可帮助患者涂金霉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
4.肢体被动锻炼
危重患者活动较少,比较容易发生肌腱、韧带退化和肌肉萎缩,关节也会因僵硬而失去正常功能,故应注意保持患者肢体的功能。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或家属应每日为患者做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2~3次,如:
伸屈、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并做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功能,同时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四)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危重患者分解代谢增强,机体消耗增大,因此需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对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或胃肠外营养。
对大量引流或额外体液丧失等水分损失较多的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五)维持排泄功能
对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可采取帮助患者排尿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导尿或为患者实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