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954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一 基本概念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图象可知,20℃时,10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到饱和时,溶质b的质量大于a,但由于不知a、b两物质的摩尔质量,故不能确定a、b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所以选项B错误;

30℃时,由图象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则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必然大于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x点是a、b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故表示的均为饱和溶液。

4.(2006山东威海质检,7)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

有关该有机物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2H12D.该有机物的一溴代物有6种

因为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元素,且含有苯环,故它属于芳香烃;

因该有机物中含有多个苯环,则它不可能是苯的同系物,所以B项不正确;

计算它的碳氢原子数,则C项正确;

由于该有机物结构呈中间对称,故它的一溴代物有6种。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A.苯和四氯化碳B.乙醇和乙酸

C.氯化铵和硫酸钠晶体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

C

A选项:

ρ(苯)<

ρ(水),ρ(CCl4)>

ρH2O,且均和水互不相溶,故可用其密度鉴别;

B选项,可通过闻气味鉴别乙醇和乙酸;

D选项,可利用碘易溶于CCl4而KMnO4固体不溶于CCl4进行鉴别。

6.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有多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方程式,当O2有

被NO还原时,此反应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4∶9∶24∶14∶28B.1∶1∶1∶1∶2

C.8∶9∶12∶10∶20D.任意比

A

4NO+3O2+2H2O====4HNO3①

4NO2+O2+2H2O====4HNO3②

由于O2有

被NO还原,

被NO2还原,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所以①+②×

6得符合题意的反应方程式:

4NO+9O2+24NO2+14H2O====28HNO3。

7.有些反应从表面看不能进行。

例如:

①KClO3(s)+H2SO4(浓)

HClO4+KHSO3;

②Na+KCl

NaCl+K;

③Mg+RbCl2

MgCl2+Rb;

④KCl+NaNO3

KNO3+NaCl。

而实际上恰能制取画横线的物质,从化学反应原理上看,应归到同一类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①②③属氧化还原反应,④属于复分解反应。

8.(2006湖南八校二模,9)在Br2+

+H2O====2H++

+2Br-的离子反应中,

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A.Na2SO3B.H2SO3C.NH4HSO3D.BaSO4

H2SO3、

不完全电离,BaSO4难溶于水,故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不能拆,B、C、D项错。

A项是强电解质且易溶于水,故可写成Na+、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OH-+

====H2O+

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3++3H2O====Al(OH)3↓+3H+

C.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

2H2O+O2+4e-====4OH-

D.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

(1);

ΔH=+571.6kJ·

mol-1

A项错误,应为Ca2++2OH-+2

====CaCO3↓+2H2O+

B项错误,应为:

Al3++3H2O

Al(OH)3+3H+。

C项正确,即吸氧腐蚀。

D项错误,应为:

H2(g)+

O2(g)====H2O;

ΔH=-285.8kJ·

mol-1,或ΔH改为负值。

10.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C.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

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在101kPa时,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

ΔH=-571.6kJ·

mol-1,则H2在101kPa时的燃烧热为571.6kJ·

A选项中硫固体变成硫蒸气时还要吸收热量,故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C选项中由于浓H2SO4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故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Fe3++3H2O

Fe(OH)3↓+3H+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2↑+H2O

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

MnO2+2H++2Cl-

Cl2↑+Mn2++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3++Cu====Fe2++Cu2+

A选项,Fe(OH)3胶体不能写“↓”符号;

C选项,原子和电荷不守恒;

D选项,电荷不守恒,只有B选项正确。

12.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

、Fe2+、Fe3+等粒子的物质的量随n(Cl2)∶n(FeI2)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粗线5、细线3分别代表n(Fe3+)、n(

)随n(Cl2)、n(FeI2)变化的情况

B.假设通入Cl2的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始终不变

C.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

)=13

D.当n(Cl2)∶n(FeI2)=1.2时,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2Fe2++10I-+6Cl2====5I2+2Fe3++12Cl-

D

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

Fe2+>

I2,则在不断通Cl2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以下氧化还原反应:

Cl2+2I-====2Cl-+I2,Cl2+2Fe2+====2Fe3++2Cl-,5Cl2+I2+6H2O====2

+12H++10Cl-。

可见,当n(Cl2)∶n(FeI2)=1∶1时,I-恰好全被氧化;

当n(Cl2)∶n(FeI2)=1.5时,Fe2+正好全被氧化;

当n(Cl2)∶n(FeI2)=6.5时,氧化还原反应完毕。

因此,当n(Cl2)∶n(FeI2)>

1∶1时,开始生成Fe3+至1.5时,Fe3+达到最大量,故粗线5代表了n(Fe3+)的变化;

当n(Cl2)∶n(FeI2)>

1.5时,开始生成

,至6.5时,

达到最大量,故细线3的起点若从1.5出发至6.5结束,则可代表了n(

)的变化;

当n(Cl2)∶n(FeI2)=6.5时,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Cl-)∶n(

)=13∶2;

由发生的反应可知,最后溶液的pH减小;

D项中的反应式既符合I-先被氧化又符合得失电子数相等。

13.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

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

血液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A.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直径

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

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可以透过滤纸

本题以透析为背景,考查《考试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

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以及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还有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阶段学过的分离方法很多,其中根据粒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主要有过滤和渗析。

毒性物质能透过透析膜,说明其直径小于透析膜的孔径,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不能透过透析膜,说明其直径大于透析膜的孔径,不难看出,A项是正确的。

1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投入15g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这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A.18.4gB.9.0gC.16.0gD.6.6g

8.4g滤液中含有CuSO4的质量为8.4×

=2.4g,含H2O的质量为8.4g-2.4g=6.0g。

设蒸馏水中加入无水CuSO4粉末的质量为x,

则x-2.4g=(15g-6.0g)×

解得x=18.4g。

15.(2006湖北黄冈一模,6)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

10H2O和NH4NO3,同时将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

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A.Na2SO4·

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

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

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

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Na2O4·

10H2O脱水过程是吸热过程,且缓慢进行,NH4NO3溶于水也是吸热的,故A、B、D项均正确。

但整个过程中没有复分解反应发生。

16.甲溶液中c(Aa+)=0.10mol·

L-1,乙溶液中c(Bb-)=0.35mol·

L-1,现取甲溶液70mL,与B溶液30m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AbBa3.1×

10-3mol。

则AbBa的化学式为()

A.A2B3B.A3B2C.AB2D.A2B

bAa++aBb-AbBa

bmolamol1mol

0.10×

70×

10-30.35×

30×

10-33.1×

10-3

可得:

a=3.387,b=2.258,a∶b=3∶2,所以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4分)

17.(6分)在碘化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迅速发生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①H2O2+2KI+H2SO4====I2+K2SO4+2H2O

②H2O2+I2====2HIO

③H2O2+2HIO====I2+O2↑+2H2O

(1)H2O2在反应③中的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氧化剂和还原剂D.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2)有人认为:

上述反应说明了碘单质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你认为对吗?

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对从反应②③可以看出碘在反应中没有消耗(质量和性质均不变),在碘的存在下,过氧化氢分解放出O2的速率加快

(1)从③中分析H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升到0,知H2O2为还原剂。

(2)将反应②③相加得出I2并没有消耗。

18.(8分)A、B、C、D、E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

已知:

①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

③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

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与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2)A是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_。

(3)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gCl

(2)Na2CO3HClAgNO3BaCl2NaHSO4

(3)

+2H+====H2O+CO2↑

仔细观察①⑤后得出:

A可与两种物质反应均生成气体。

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Na2CO3,所以A为Na2CO3,B、E是HCl或NaHSO4;

再依据②③反应生成的沉淀为同一种物质,所以C为AgNO3,B为HCl,那么E便是NaHSO4。

D只能是BaCl2。

19.(9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

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

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Fe3++

+H2O====2Fe2++

+2H+;

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2Fe3++3

+6H2O====2Fe(OH)3(胶体)+3H2SO3。

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下列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Ⅰ,学生选择的实验用品:

Na2SO3浓溶液、BaCl2稀溶液、稀盐酸;

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

从选择的药品分析,作者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

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_。

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Ⅱ、Ⅲ,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或检验Na2S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SO4)

氢氧化铁胶体(或胶体):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Fe3++3SCN-====Fe(SCN)3Ba2++

====BaSO4↓

Fe3+与

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

+3H2O====2Fe(OH)3↓+3CO2↑

(1)

有较强的还原性,

没有还原性

(2)

水解能力较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Ⅰ,从所给的药品分析,实验目的是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实验Ⅱ,根据相关的现象分析,红褐色液体是Fe(OH)3胶体,通过向红褐色液体中加过量盐酸,加KSCN溶液变血红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Fe3+和

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

Na2CO3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原因是

没有还原性,只能与Fe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0.(5分)向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氨水,生成沉淀(已知沉淀中不含氮元素也不带结晶水),滤出沉淀后,滤液经检验无Cu2+,

的物质的量只有反应前的1/3,且c(

)=2c(

)(不考虑

的水解),请完成下列问题:

(1)沉淀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u3(OH)2(SO4)2或Cu(OH)2·

2CuSO4

(2)3CuSO4+2NH3·

H2O====Cu(OH)2·

2CuSO4↓+(NH4)2SO4

本题应根据原子守恒确定沉淀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沉淀的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

21.(9分)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pH

6.5—8.5

Ca2+、Mg2+总浓度

<

0.0045mol·

L-1

细菌总数

100个(1mL)

以下是将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源水

曝气池

一级沉降池

二级沉降池

过滤池

自来水

(1)源水中含Ca2+、Mg2+、

、Cl-等,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是物理过程②只是化学过程

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FeSO4·

7H2O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_______________。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A和水反应的产物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5)下列物质中,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气体A的代用品(填写编号)。

①Ca(ClO)2②NH3③K2FeO4④SO2

+OH-====

+H2O

Mg2++2OH-====Mg(OH)2↓

Ca2++

+OH-====CaCO3↓+H2O

(以上三个反应任写一个即可)

(2)③胶体

(3)除去多余Ca2+调节pH

(4)杀菌消毒强氧化

(5)①③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和分散系的有关知识。

(1)加入石灰生成Ca(OH)2后,原水中所含离子与Ca(OH)2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OH-====

+H2OMg2++2OH-====Mg(OH)2↓Ca2++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过程,又有化学变化过程。

(3)通入CO2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Ca2+,使碱性的水溶液变为中性。

(4)气体A是Cl2,其主要作用是杀菌消毒,可用其他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Ca(ClO)2、K2FeO4代替Cl2。

22.(4分)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为2.56g·

L-1。

(1)反应前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1)672mL

(2)76g·

mol-1(3)CS

(1)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也不变,故氧气的体积为672mL。

(2)反应后混合气体总质量为0.672L×

2.56g·

L-1=1.72g,而由O2的体积可求得O2的质量为0.96g,由质量守恒定律得,m(XY2)=1.72g-m(O2)=0.76g,由反应式中各系数关系知n(XY2)=0.01mol,则摩尔质量M=0.76g/0.01mol=76g·

mol-1。

23.(3分)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4mol·

L-1和2mol·

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L(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0.672

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与铁粉反应,应根据离子反应式判断过量问题,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本题中3Fe+2

+8H+====3Fe2++2NO↑+4H2On(H+)=4mol·

L-1×

0.01L+2mol·

0.01L=0.1mol,n(

)=2mol·

0.01L=0.02mol,显然,

不足,应根据

计算V(NO),V(NO)=2mol·

0.01L×

22.4L·

mol-1=0.448L。

过量的铁粉还能与过量H+反应生成H2,2H+—H2。

V(H2)=(0.1mol-0.02mol×

4)×

×

mol-1=0.224L,故产生气体总量V(NO)+V(H2)=0.448L+0.224L=0.672L。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4.(2006江苏南京调研,25)(8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2.74g在坩埚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残余固体2.12g。

将残余固体与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20mL,得NaCl溶液。

完成下列问题:

(1)原混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