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学鉴赏练习Word格式.docx
《高三语文文学鉴赏练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文学鉴赏练习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
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
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
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
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
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
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
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
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接待。
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化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
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
说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
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
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
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
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
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
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
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微型小说。
主人公强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们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
文中主要叙写了强三方面的事:
雨夜主动加固篷布,抢救仓垛而“实话实话”,当了经理后,不徇私情,真诚地选人用人;
高尚的人品打动了外产,办成事情,也感动了老板。
言语不多,但很朴实,“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把自个儿的事办好才算有良心”,“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这样看来,强是敬业爱岗,一心“做好自个儿的事”。
诚实而有作为的青年人的代表。
这是对人物的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人物的典型意义。
但是,仅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列简要分析和概括:
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
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花言巧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
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浪费;
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职,因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也不予录用;
⑤胸怀宽广,解团结有才干哪怕是对自己有微词的人,共同工作,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
这样使完成了对强这个人物的鉴赏分析。
三、鉴赏人物形象就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从作品实际出发
这就是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
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解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2.对人物性格应有简要分析
这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
如上文对强的分析,“极为敬业”这是概括性表达;
“总想把自己应办的事情办好”,这便是简要分析。
没有这样的分析,“极为敬业”就会成为适用许多人的“套话”。
上文“忠厚诚实”后面的话也许更解说明什么是对人物性格的简要分析了。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土
邹志安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
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
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的。
他死于肺心病。
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
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糖,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
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
真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
医生打比方说:
“机器运转一生,主要同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
”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
他问:
“一瓶多少钱?
”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
“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
”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
他一下计算过:
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
繁得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
不知创造了多不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
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
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
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
从前因为贫因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明白。
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
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
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
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
我曾经想到过:
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
而我们周围能活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
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
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
哭也徒然,哀也无助。
死者长已矣。
生者当勉力。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
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1.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答:
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3.请用一、两句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劳成疾、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
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
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
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土”结尾说“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属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
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
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其平凡,但都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
这是2001年春李招生试卷的21—24题。
第1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要点是:
①象征了“我”的父亲;
②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农民;
象征了博大宽容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黄土”是象征物。
它象征什么呢?
文章首句说: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
”这便是答案第一点所本。
第二、三两句又说:
“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
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这便是答案第二点所本。
倒数第三段说:
“黄土是博大宽容的……”这便是第三点所本。
第2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
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
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花一分钱;
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
⑤精神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鉴赏人物形象,不解架空分析,要结合作品内容作分析归纳。
鉴赏人物形象,首先要概括人物的典型意义;
还要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案第一点是评述人物典型意义,它是依据总领全文的第一段作概括的。
其他四点都是依括各段内容作归纳的,第②到⑤点后面都有“简要分析”的一句话,也可以说得更详细一点。
第3题带有推断性质。
这篇散文主要描写老一辈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为此而写到他们的生存环境。
本题要求依据当时的生存环境作概括作推断。
这便是依据文听材料推出新的结论来。
答案是:
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的精神贫困。
(意思对即可)
第4题考查综合赏析解力,不正确的两项是B、C。
B项“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之说,在文中无根据。
文中说他“不大主动去医院”;
即使去,也是被强迫的,而不是说医药卫生条件差。
C项“愚昧无知”之说与文意不符。
父亲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是被“剥夺”的结果,是“也事”混乱所致,而不是“遇昧无知。
”
五、练习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我的同班
冰心
L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
大家都称呼她“L大姐”。
她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说话作事,敏捷了当。
在同学中间,疏通调信、排难解纷,无论是什么集会,什么娱乐,只要L大姐登高一呼,大家都是拥护响应的。
在医预科的末一年,有一天,我们的班导师忽然叫我去见他。
在办公室里,他很客气的叫我坐下,婉转的对我说,校医发现我的肺部有些毛病,学医于我不宜,劝我转系。
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我要学医,是十岁以前就决定的。
因我的母亲多病,服中医的药不大见效,西医诊病的时候,总要听听心部肺部,母亲又不愿意,因此,我就立下志愿要学医,学成了好替我的母亲医病。
在医预科三年,成绩还不算坏,眼看将要升入本科了,如今竟然功亏一篑!
从班导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是连路都走不动了。
在生理学实验室。
我说:
“L大姐,我不能同你们在一起了,导师不让我继续学医,因为校医说我的肺有毛病……”L在姐愕然,说“不是肺痨吧?
”我摇头说:
“不是,据说是肺气枝涨大……无论如何,我要转系了,你看!
”L大姐沉默了一会,便走过来安慰我说:
“可惜得很,像你这么一个温和细心的人,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很好的医生,不过假如你自己身体不好,学医不但要耽误自己,也要耽误别人。
同时我想念你若改学科,也会成成就的。
人生的路线,曲折得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她赶紧又加上一句:
“你素来对文学就极感兴趣,我常常觉得你学医是太可惜了。
”我听了大姐的话,转入了文学系。
在她指导鼓励之下,我渐渐地消灭了被逼改行的伤心,而增加了写作的勇气。
至今回想,当时若没有大姐的勉励和劝导,恐怕在那转变的关键之中,我要做一个颓废而不振作的人吧!
在我教书的时候,L大姐已是一个很有名的产科医生了。
在医院里,和在学校里一样,她仍是保持着领袖的地位,作一班大夫和护士们敬爱的中心。
在那个大医院里,我的同学很多,我每次进城去,必到那里走走,看他们个个穿着白衣,挂着听诊器,在那整洁的甬道里,忙忙的走来走去。
闻着一股清爽的药香,我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兵士,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也许是羡慕,也许是伤心,虽然我对于我的职业,仍是抱着与时俱增的兴趣。
抗战前一个月,我从欧洲回来,正赶上校友返校日。
那天晚上,我们的同级有个联欢会,真是济济多士!
十余年中,我们一非多个同级,差不多个个名成业就,儿女成行(当然我是一个例外),大家携眷莅临,很大的一个厅堂都坐满了。
觥筹交错,童稚欢呼,大姐坐在主席的右边,很高兴地左顾右盼,说这几十个孩子之中,有非分之九十五是她接引降生的。
酒酣耳热,大家望洋兴谈起做学生时代的笑话,气氛愈加热烈了。
主席忽然起立,敲着桌子提议:
“现在请求大家轮流述说,假如下一辈子再托生,还能做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家哄然大笑。
于是有人说他愿意做一个元帅,有人说愿做个百万富翁……轮到我的时候,大姐忽然大笑起来,说:
“×
×
教授,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女人。
”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当着许多太太们,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也笑着反攻说:
“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
”L大姐说:
“不,我仍愿意做一个女人……”
盛会不常,佳时难再,那次欢乐的聚会,同班们三三两两的天涯重聚,提起来都有些怅惘。
事变后,我还在北平,心里烦闷得很,到医院里去的时候,L大姐常常深思的皱着眉对我们说:
“我呆不下去了。
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
我们都走吧,走到自由中国去,大家各尽所能,你用你一枝笔,我们用我们的一双手,我相信大后方还用得着我们这样的人!
”大家都点点头。
“你们医生是当今第一等人材,我这拿笔杆的人,做得了什么事?
假若当初……”大姐正色拦住我说:
,我不许你再说这些无益的话。
你自己知道你能做些什么事,学文学的人还要我们来替你打气,真是!
一年内,我们都悄然的离开了沦陷的故都,我从那时起,便没有看见过我们的L大姐,不过这个可敬的名字,常常在人们口里传说着,说L大姐在西南的一个城市里换上军装,灰白的头发也已经剪短了。
她正在和她的环境,快乐的,不断的奋斗,在蛮烟瘴雨里,她的敏捷矫健的双手,又接下了成千累百的中华民族的孩童。
她不但接引他们出世,还指导他们的父母,在有限的食物里,找出无限的滋养料。
她正在造就无数的将来的民族斗士!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都重开级会的时候,我能对她说:
“L大姐,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
(选自《冰心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有删节)
1.对文中“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
”这句话如何理解,请做简要阐释。
2.简要分析文中L大姐这一人物形象。
3.请简要概括文章后半部分所反映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A.“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士兵,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形象地表现了我被逼改行以后的颓废而不振作的状态。
B.“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
”是以世俗的眼光看妇产科医生职业,以为不如“大元帅”、“百万富翁”、“教授”等伟大荣耀。
C.文章开头说“L大姐是我们最敬爱的一个人”,结尾说“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
”首尾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D.作者文笔清新婉丽,语言质朴典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L大姐可亲可爱的形象。
E.我从小就立志学医,但并不是像鲁迅先生那样学医是为了救治像亲人似的被庸医所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附:
答案及简析
1.在沦陷后的北平,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能是苟延残喘,生不如死。
(这句话是在芦沟桥“事变后”“心里烦闷得很”时说的;
还应联系下文作分析)
2.答案要点:
①L大姐在学校处于领袖地位,在医院是大家敬爱的中心,是富有爱国心、追求进步的优秀知识分子;
②说话做事,敏捷了当,乐于为人排难解纷;
③医术高明,曾为成千累万的孩童接引降生;
④富有正义感,有强烈的爱国心,积极投身抗战。
(应依据人物本身的言行作分析,要参照文中具有评述性和概括性的语句)
3.日寇八侵,故都沦陷,民不聊生,优秀知识分子投身抗战。
(请注意“抗战前一个月”、“事变后”、“一年内”等表时间的词语)
4.A、D(A项“颓废而不振作”是曲解,后文有两个“也许”可作证明。
D项说的“肖像描写”在文中不是“主要”的)